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安徽省潜山县土壤缺锌较为明显,为了探讨锌肥在水稻生长中的合理使用量和使用方法,验证肥料效应和经济效益,在多年小区试验的基础上开展大田示范试验,试验证明:水稻基施锌肥、水肥一体化施用锌肥、叶面喷施锌腐酸都有一定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荷兰十五号马铃薯品种为材料,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多伦县研究黄腐酸螯合锌不同锌肥施用方式对马铃薯商品率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锌肥能够增加马铃薯产量,不同施用方式间无显著差异,增幅在2.23%~6.13%之间,喷施锌肥增产效果最佳,其次为水肥一体化追施锌肥,底施锌肥增产效果。同时施用锌肥能够提高马铃薯大薯重量,并且能够提高马铃薯商品率,但不同施用方式和不施锌肥相比并无显著性差异。整体上在该地区施用黄腐酸螯合锌表现效果好的依次为喷施锌肥追施锌肥底施锌肥常规施肥。因此叶面喷施锌肥以及水肥一体化追施是科学施用锌肥,提高马铃薯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经过十多年在鄂西山区不同土壤、不同作物对施锌的效应及锌肥施用技术试验示范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缺锌的土壤上施用适量锌肥,对玉米、水稻均有显著的增产效果。以基施效果最好,追肥次之,叶面喷施也有一定效果,硫酸锌施用量以15~30kg.hm-2在玉米和水稻的增产效果最显著,水稻叶面喷施以0.2%浓度为佳。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高海拔区玉米上锌肥的适宜用量和用法,于2022年5~10月在施甸县太平镇进行锌肥田间效应试验,试验设不施锌肥(ck)、基施锌肥15 kg/hm2、基施锌肥30 kg/hm2、基施锌肥45 kg/hm2、喷施锌肥1次、喷施锌肥2次、基施锌肥30 kg/hm2+喷施锌肥1次,共七个处理;通过试验:基施锌肥15~45 kg/hm2的处理较对照平均增加玉米株高2.05%、穗位高7.13%、穗粒数8.23%、秸秆产量5.57%及籽粒产量4.72%;叶面喷施锌肥1~2次的处理较对照平均增玉米株高3.53%**、穗位高11.52%、穗粒数6.63%、秸秆产量3.16%及籽粒产量5.26%;基施锌肥30 kg/hm2+叶面喷施1次的处理对照增加玉米株高4.62%**、穗位高12.35%、穗粒数14.97%**、秸秆产量8.42%及籽粒产量6.54%。结果表明:在氮磷钾肥合理配施的基础上,增施锌肥能增加玉米株高、穗位高、穗粒数、产量及效益,一定范围内增幅随锌肥用量增加而增加,锌肥叶面喷施效果优于作基肥效果,基肥与叶面喷施相结合效果最佳。锌肥推荐用量用法:ZnSO4.7H2O 45 kg/hm2作基肥或ZnSO4.7H2O 30 kg/hm2作基肥+0.1%ZnSO4.7H2O溶液于大喇叭口期叶面喷施。  相似文献   

5.
2010~2012年,通过玉米锌肥施用技术试验,重点研究了玉米施用锌肥的有效性及影响玉米锌肥效果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鲁北褐土化潮土上施用锌肥一般增产14.3%左右;以666.7m2基施1.0~2.0kg锌肥效果较佳,叶面喷施则以0.20%浓度硫酸锌效果最佳,喷施时期以苗期和拔节期施用效果较好,土壤有效锌含量在0.6 mg/kg以下时施用锌肥有稳定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不同锌肥用量及施用方法对朝天椒预防病毒病及产量的影响,选取潜在性缺锌(土壤有效锌含量0.76 mg/kg)的石灰性土壤,对常规朝天椒品种日本新一代三樱椒,进行3个施锌方法(土壤施锌、叶面喷锌、土壤施锌+叶面喷锌)和4个土壤施锌量(0,15,30,45 kg/hm~2 ZnSO_4·7H_2O)处理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锌肥各处理产量均高于对照(不施锌肥),各处理较对照增产5.78%~13.25%,产量先随施锌量的增加而增加,超过一定用量后反而降低;锌肥的施用方法对朝天椒的产量有显著影响,锌肥土施、叶面喷施均可显著提高朝天椒的产量,以"土施+叶面喷施"增产效果最好;不同锌肥用量及施用方法对朝天椒病毒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47.59%~76.12%),全生育期可将病情指数控制在较低范围内。在潜在性缺锌的石灰性土壤上,朝天椒锌肥土施结合叶面喷施,具有明显的防病增产作用,七水硫酸锌(ZnSO_4·7H_2O)以土壤基施30 kg/hm~2+叶面喷施7.5 kg/hm~2(分为3次)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土施和叶面喷施锌肥条件下玉米吸收、积累锌的规律,旨在为科学调控玉米锌营养状况、提高玉米籽粒锌含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1年在吉林风沙土地区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土施锌肥(0kg/hm2(S0)、3.4kg/hm2(S3.4)、6.8kg/hm2(S6.8)、10.2kg/hm2(S10.2))和叶面喷施锌肥(0kg/hm2(F0),2.25kg/hm2(F))共计7个处理(S0F0(对照)、S3.4F0、S6.8F0、S10.2F0、S0F、S3.4F、S6.8F)对玉米各生育期植株锌含量、籽粒锌含量、籽粒产量和地上部分生物量以及锌肥利用率、Zn吸收总量和Zn吸收速率的影响。【结果】玉米植株中Zn的含量随着土施锌肥量的增加而增大,苗期较S0F0处理增加了2.7~8.5倍,其他生育期增加幅度有所降低;与S0F0处理相比,S3.4F0、S6.8F0、S10.2F0可以使玉米增产9.7%~37.7%,地上部分生物量增加6.2%~20.4%,玉米Zn吸收总量增加21.5%~81.9%。土施+叶面喷施锌肥处理比单独土施锌肥增产5.5%~17.0%,生物量增加18.5%~30.8%。【结论】土施+叶面喷施锌肥可以明显提高玉米籽粒锌含量和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8.
江苏大丰地区微肥不同用量对玉米的增产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江苏大丰地区农民过多追施过磷酸钙的现象,为防止施入大量过磷酸钙后,造成土壤微量元素减少,特选择对微肥敏感作物玉米,进行了不同微肥用量试验。结果表明,锌肥对大丰市玉米生长影响较大,每667m2用量以硫酸锌基施1kg+叶面喷施2次最为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9.
以玉米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处理:处理1在玉米叶面喷施清水(对照),处理2在玉米叶面喷2%锌肥,处理3在玉米叶面喷2%钼肥,处理4在玉米叶面喷2%锌肥+钼肥2%,研究在自然干旱条件下,叶面喷施锌肥、钼肥对玉米叶绿素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光合特性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自然干旱条件下,4个处理下玉米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均表现为先降低后增高再降低的趋势,但处理2、处理3、处理4的叶绿素含量在各个时期均显著高于对照。比较叶绿素含量变化可知,喷施锌肥、钼肥、锌肥+钼肥可提高作物的抗旱性,减轻干旱伤害。在自然干旱条件下,处理2、处理3、处理4和处理1间的相对含水量在部分时间段差异显著;,处理2、处理3、处理4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始终高于处理1,表明外施锌、钼肥可提高玉米叶片保水性,增强玉米抗旱性。同时也分析了在自然干旱条件下4个处理对玉米光合特性(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光合速率、细胞间CO2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施锌肥、钼肥具有延缓叶片衰老、提高叶片光合特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1.基施 667平方米 (1亩 )用锌肥 1~ 1.5公斤,在春玉米耕翻时配施有机肥撒施,也可在夏玉米第一次追肥时随肥料一起施入土中.但应注意,锌肥不能和磷肥混合使用.   2.拌种用种子重 4% 的锌肥加水 2~ 3公斤溶解后均匀喷在种子上,边喷边搅拌,待阴干后播种.   3.浸种将硫酸锌配成 0.02% ~ 0.05% 的溶液浸种 10~ 12小时,捞出阴干播种或催芽播种.   4.叶面喷施喷施溶液浓度为 0.2% ~ 0.3%,667平方米喷施用量 40~ 50公斤,喷洒时间是 4叶期和 9叶期各 1次 .……  相似文献   

11.
在河南缺锌土壤上开展冬小麦施用锌肥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基础上,适量底施锌肥和叶面喷施锌肥均能提高冬小麦产量及经济效益,且喷施锌肥增产效果好于底施锌肥。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番茄最佳锌肥施用方式。[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迪安娜番茄为试验材料开展田间试验,在同等锌肥施用量的条件下,研究不同锌肥施用方式(底施、滴灌施肥、叶面喷施)对番茄生长、果实品质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施用锌肥可以促进番茄生长,滴灌施肥的单果重比不施锌肥高19.50%,产量提高19.52%;滴灌施肥处理可以增加番茄果实中可溶性总糖、Vc和全锌含量,叶面喷施的果实全锌含量最高,与种植前相比,底施和滴灌施肥均可以提高土壤有效锌含量。[结论]增施锌肥可以促进番茄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滴灌施肥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该试验通过水肥一体化先进技术,进一步验证磷酸二氢钾在冬小麦上叶面喷施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小麦抗逆性能增强,小麦生物学性状变优,增产增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为了验证锌肥在杂交制种玉米上的增产效果,探讨最佳施用方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张掖市杂交玉米制种施用锌肥增产效果明显,基施、拌种、喷施三种施肥方式增产效果均显著,其中基施增产884.5 kg/hm~2,增幅9.2%,经济效益增加3 184.2元/hm~2,建议张掖杂交玉米制种隔年基施硫酸锌22.5~30 kg/hm~2。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中微量元素锌的施用效果,在乐都区开展马铃薯锌肥试验,将锌分别以基施及基施+喷施的方式进行施用并和不施锌肥的对照对比,结果表明,基施+喷施锌肥增产增收效果最为明显,施用锌肥的产量均高于不施锌肥的对照.  相似文献   

16.
稀土、锌肥和玉米稀土锌对玉米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硫酸锌、玉米稀土锌对玉米喷施均具有增产效果,两者配合施用效果优于单施,可以缩短玉米生育期,提高玉米的抗逆性,改善经济性状,而且施用方便,在大田生产上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中微量元素对于作物的增产增效具有一影响,本试验重点对锌肥不同施肥方式对于玉米生物性状和产量性状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玉米滴施硫酸锌+喷施硫酸锌增产增效效果最为明显,增产9.9%。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亚硒酸钠不同施用方法对水稻硒富集及转化的影响,为利用外源硒生产优质富硒稻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盆栽优质常规稻基施或在其不同生育期叶面喷施亚硒酸钠,测定亚硒酸钠不同施用方法处理的水稻产量性状及水稻对硒的吸收和累积量,分析水稻对外源硒的综合利用率及稻米的有机硒转换率。【结果】施用亚硒酸钠水稻的产量均低于对照(CK),但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仅在分蘖期叶面喷施1次亚硒酸钠的处理对提高水稻各部位硒含量无显著影响,而抽穗前叶面喷施1次亚硝酸钠的处理均能显著提高水稻各部位的硒含量(P0.05,下同)。施用1次亚硒酸钠处理水稻的糙米和精米硒含量排序为抽穗前叶面喷施拔节期叶面喷施基施分蘖期叶面喷施CK;施用2次亚硒酸钠水稻的糙米和精米硒含量排序为拔节期+抽穗前叶面喷施基施+抽穗期叶面喷施分蘖期+抽穗期叶面喷施基施+拔节期叶面喷施分蘖期+拔节期叶面喷施。不同亚硒酸钠施用方法处理水稻的精米有机硒含量占比存在较大差异,但均显著低于CK,其排序为CK(95.0%)基施(84.0%)基施+叶面喷施(76.0%~81.0%)叶面喷施(60.0%~71.0%)。在水稻生长后期(拔节期后)叶面喷施、基施+叶面喷施、全部基施和生长前期(分蘖期)叶面喷施亚硒酸钠,水稻植株的外源硒综合利用率分别为35.80%~79.61%、15.33%~20.58%、2.93%和-4.65%。【结论】亚硒酸钠基施+叶面喷施的外源硒施用方式在保障稻米较高硒含量和有机硒含量占比的同时,能提高水稻对硒的综合利用率,可在富硒水稻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3种镉污染水平土壤上施用锌肥对水稻植株镉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锌肥能抑制水稻籽粒中镉的积累,在轻度、中度和重度镉污染的土壤上叶面喷施锌肥后水稻籽粒中镉含量分别比对照(不施锌肥)降低了25.93%、20.51%和16.17%;土施锌肥对轻、中度污染土壤上生长的水稻籽粒中镉积累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分别比对照下降了37.04%和28.21%,但在重度污染土壤中土施锌肥增加了水稻籽粒中镉的积累,比对照增加了13.23%。  相似文献   

20.
如何降低水稻中镉(Cd)的含量已经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在湖南省衡阳县某地受轻度镉污染的农田上种植两季水稻(早稻、晚稻),随机采购市场上销售的阻控剂(石灰、硅肥和叶面锌肥),研究这3种类型阻控剂对水稻富集镉及稻谷中镉含量的影响,这3种类型的阻控剂的施用方式是石灰和硅肥作为基肥施于土壤,叶面锌肥通过叶面喷施。结果表明:与没有施加阻控剂相比,除石灰和晚稻锌处理之外,其他处理增产效果显著。在3种类型的阻控剂中,叶面锌肥对籽实富集镉的阻控效果最佳,分别使早稻Y俩优792和晚稻农香130降低了51.28%和50.92%,基施硅肥阻镉效果次之。田间试验结果进一步表明施硅肥和喷施叶面锌肥可作为当地的水稻镉污染阻控剂,但叶面锌肥与稻谷中镉的交互作用需要更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