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笔者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研究了河北省规模猪场采用猪舍智能环控设施前后断奶仔猪存活率的变化。结果表明:规模猪场总投资、保育室面积、分点饲养和全进全出饲养工艺在是否采用猪舍智能环控设施方面存在差异,而这几方面因素又对断奶仔猪存活率存在显著影响(P0. 05)。当这种选择偏差存在时,就不能确定猪舍智能环控设施对断奶仔猪存活率的准确影响;但通过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控制选择偏差以后,规模猪场采用猪舍智能环控设施对断奶仔猪存活率仍然存在显著影响。说明规模猪场采用猪舍智能环控设施能够显著提升断奶仔猪存活率。  相似文献   

2.
随着养猪生产向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加强猪场的环境控制已成为发挥养猪生产潜能、提高猪场生物安全水平、增加养猪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猪场的环境包括猪场的选址、规划、布局等猪舍外环境和温度、湿度、光照等猪舍内环境,本文从外环境和内环境两个方面对猪场舍的环境控制措施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猪舍中空气环境控制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猪舍中空气环境直接影响猪健康、生产能力、抗病能力和猪肉质量,同时随着生产规模扩大和集约化程度提高,产生的有害气体对大气的污染已构成了社会公害,恶化了人类的生存环境。猪舍中产生最多、危害最大的有害气体主要有氨、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有效控制猪舍中空气环境,对发展现代养猪业,防止环境污染具有重大意义。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猪场与猪舍饲养规模200头左右的猪场2个,日粮配制相同。猪舍为  相似文献   

4.
正1前言猪舍环控是近年来大多数新建猪场或猪场改造的基础设施设备,而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猪舍内很多设备也被接入了环控设备的控制器,形成了猪舍内的自动化控制和管理,智能猪舍的雏形已经形成。比如,温湿度传感器的接入,可以根据猪舍内外已有的环境变量数据,实时调节风机、通风窗、湿帘、加热设备等,从而更精准地调节猪舍内环境。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国内规模猪场的兴起,智能化设备必然成为后起之秀影响传统的养猪行业。智能化设备、环控设备可以达到优化猪舍环境,减少疾病发生的目的,在实际中应用也比较广泛,适合在实际生产中推广。规模猪场应用智能化设备,方兴未艾、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影响健康养猪的5个因素分别是品种、环境控制、饲料营养、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随着养猪生产集约化的推进,猪场的养殖密度不断升高,适宜的猪舍环境显得越来越重要,猪舍中的环境控制技术可能会影响猪的饲料转化效率和猪的健康。猪舍中环境控制系统设计需综合考虑通风、降温、采暖、空气质量等因素,应在提高环境调控效率的情况下,降低猪舍环控投入和运行成本。本文重点介绍了猪舍的通风设计方法和模式,以期为企业建设猪舍环境控制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国内某猪场作为中国较早的规模化猪场,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到目前已经运作20多年,因猪场建造年代较早,设备老旧。环控方面本场猪舍是全敞开式猪舍,通过升降幕帘自然通风配合舍内的风扇喷雾通风来调节温度。环控效果较差,猪舍冬冷夏热。饲喂、环控、卫生整理等工作全部通过人工完成,  相似文献   

8.
从养殖场温度和湿度、空气质量、光照、垫料等方面介绍了养猪场环境控制技术,以期对规模养殖场猪舍环境的控制和改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张成裕 《福建畜牧兽医》2001,23(6):16-17,18
规模猪场的环境是指猪场所处地理位置、空气环境、热环境和生产环境等环节相互作用条件下的环境。在规模化、集约化饲养条件下,环境对养猪生产水平的制约作用日益显著。因此,改善规模猪场环境,科学地规划猪场和猪舍建筑,是提高生产力和疫病控制的有效措施。1场址的选择和布局1.1选址规模猪场场址应选择在背风、向阳、地势高燥、通风良好、水电充足、水质卫生良好、排水方便的沙质土地带,这样易使猪场保持干燥和环境卫生;不宜选择在山谷、山坳处或热辐射大的地方。因为这些地方通风条件相对较差,易使猪舍潮湿和夏季室温偏高。猪场…  相似文献   

10.
正养猪业正朝着规模化、现代化发展,规模猪场的健康养殖离不开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猪的健康成长和产品的质量控制等各种因素,猪的健康养殖涉及地理、建筑、气候、环保、畜牧兽医、食品安全、统计分析等方面。本文从场址选择、猪舍设计、疾病防控、产品质量、环境控制、成本控制等方面进行阐述,从产前、产中、产后三个角度提出规模猪场健康养殖的必备要素,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养殖规模的变化,我国的生猪养殖向着集约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夏季猪舍环境温湿度的控制越发重要。本文介绍了夏季炎热气候给猪场造成的危害、猪舍夏季通风的重要性、猪舍内的各种通风方式及其优缺点,供养殖业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养猪专业化、标准化密闭式猪舍及高效化猪场技术得到推广普及,大家都意识到环境控制对猪群管理的积极作用,但当前我们往往只是注重环境控制,只局限于温度、湿度及有害气体等环境方面内容,而对光照管理却认识不到位,更不用谈引起重视,部分场长甚至认为光照应该是鸡场管理的范畴,不属于猪场环境控制的范围,严重忽略了光照在生产中的管理。1 光照的作用1.1 太阳辐射的作用适当的让猪接收太阳光的辐射可以让猪感觉到非常的舒服,通过照射阳光还  相似文献   

13.
工厂化养猪具有明显的技术及经济优势。综合应用先进技术、生产效率高、产业化开发等技术,生产效率高,已成为我国养猪业发展的总趋势。随着规模化猪场建设规模及速度提高,对猪场选址规划、生产工艺、猪舍布局设计、环境控制、饲料配套设施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小店畜禽良种场新建种猪场工艺设计为例,从猪场规划、生产工艺、猪舍设计、环境控制角度来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猪舍内环境即指猪舍内的小环境,也即指猪只栖身的环境.它包括温度、湿度、风速、空气质量等因素.广义的环境因素包括气候环境和生态环境两个方面:气候环境因素主要指猪舍内部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生态环境因素则包括猪舍卫生条件、有害气体及尘埃浓度,有害生物等.良好的猪舍环境是猪群正常生活和生产的首要条件,它取决于科学合理的猪舍硬件设施和猪舍环境的人工控制.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环境控制措施,对猪舍内的温度、湿度、光照和空气质量等环境指标进行有效调控,使猪舍内的小气候环境能很好地满足各类猪只对生活环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猪舍环境是影响生猪生产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标准化规模化猪场生产力水平,分析了环境因素对生猪生产力的影响,对猪舍环境控制措施进行了阐述。猪舍环境影响生猪生产力主要表现在其影响仔猪成活率和繁殖猪的繁殖性能。猪舍环境控制包括舍内有害气体减排、供暖、通风与降温。其中,猪舍内有害气体可以通过改进饲养管理及舍内设施的设计进行控制。冬季供暖通风主要应从提高猪舍围护结构的保温节能效果和配置必须的供暖设施并合理组织通风几个方面同时着手。夏季隔热降温应从提高猪舍围护结构的隔热性能并采取适宜的降温措施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6.
标准化规模化猪场中猪舍的环境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舍环境是影响生猪生产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标准化规模化猪场生产力水平,分析了环境因素对生猪生产力的影响,对猪舍环境控制措施进行了阐述。猪舍环境影响生猪生产力主要表现在其影响仔猪成活率和繁殖猪的繁殖性能。猪舍环境控制包括舍内有害气体减排、供暖、通风与降温。其中,猪舍内有害气体可以通过改进饲养管理及舍内设施的设计进行控制。冬季供暖通风主要应从提高猪舍围护结构的保温节能效果和配置必须的供暖设施并合理组织通风几个方面同时着手。夏季隔热降温应从提高猪舍围护结构的隔热性能并采取适宜的降温措施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7.
<正>规模猪场的环境控制是以传统的防疫保健为基础,以猪的生物学特性为根据,要求养猪生产过程中,通过完善猪场内外布局和猪舍内部的工艺设计等一系列措施,为猪群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1猪场环境1.1植树种草,绿化环境猪场周围和场区空闲地植树种草,绿化环境,对改善猪场小气候环境有着重要作用。要求场内道路两侧种植行道树,每幢猪舍之间栽种速生、高大落叶树,场内空闲地种植蔬菜、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畜产品需求的增加,促进了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从而促进了一大批猪场的产生。而在养猪生产中,环境卫生状况达不到养猪生产的要求一直是很突出的问题,现在越来越多的场主也认识到猪场环境的优劣间接地影响着猪场的发展。猪舍环  相似文献   

19.
刘桂武 《猪业科学》2018,(1):100-101
正随着专业养猪公司对密闭式猪舍及高效化猪场的推广,大家都意识到环境控制对猪群管理的积极的重要作用。但是当前我们所关注到的环境控制却往往只局限于湿度、有害气体、温度等方面内容,而对光照管理却没有正确的认识,更不用谈引起重视,部分场长甚至认为光照管理是鸡场的内容,不属于猪场环境控制的范畴,致使忽略了光照管理。其实,猪对光照的变化反应也是很敏感  相似文献   

20.
猪圆环病毒3型(PCV3)是危害我国养猪业的重要病原之一。为探索猪场环境因子与PCV3传播的相关性,揭示实际生产周期中的PCV3传播规律和环境关键风险控制点,在内蒙古自治区某规模化猪场,筛选5个有临床流行病学意义的猪舍,按照实际生产周期,分3批次共采集75份不同类型的环境样品,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PCV3检测,分析不同生产阶段在不同类型环境样品中的PCV3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在5个猪舍3批次采集的75份不同类型环境样品中,PCV3阳性率为60.00%;5个猪舍不同类型环境样品,在进猪前3 d检测均为PCV3阴性,在进猪后约15 d检测均为PCV3阳性,4个猪舍在进猪后约30 d检测均为PCV3阳性;5个猪舍的垫子、料槽、风机和漏粪板样品中病毒含量均较高。结果表明:5个猪舍流行的PCV3并非由进猪之前(空舍时期)的环境消毒不彻底所致,而可能与引进猪只的健康状况、生产管理等相关;猪舍内的垫子、料槽、风机和漏粪板等可能是PCV3传播中的关键环境风险控制点。本研究从环境控制的角度,提出了PCV3传播中的关键环境风险控制点,为PCV3感染的精准防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