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洲桃花心木轻基质容器苗培育试验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选用松皮粉、锯末为主要基质原料,与森林表土、杉皮粉等混合配制成6种轻基质配方,开展了该项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基质配方与基质质量、苗高、地径、单株干质量之间达到极显著差异;3号配方(松皮粉70%+锯末20%+森林表土8%+杉皮粉2%)育苗效果较好,苗木粗壮,基质质量最轻;6号配方(松皮粉30%+锯末60%+森林表土8%+杉皮粉2%)效果最差。建议生产上在配制非洲桃花心木轻基质时,松皮粉的体积比为40%~70%、锯末为20%~50%为宜。  相似文献   

2.
湿加松轻基质网袋容器苗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轻基质网袋培育湿加松容器苗,6—7月播种,以黄心土75%+火烧土15%+沙10%为基质;当芽苗高6~7cm,移入网袋,基质以松皮粉50%+锯末40%+表土8%+杉皮粉2%或松皮粉50%+锯末35%+锯末炭化15%为宜;翌年2—3月大多数苗木地径大于0.23cm,苗高大于19cm即可出圃造林。  相似文献   

3.
灰木莲容器苗培育基质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松皮粉、黄心土、森林表土、火烧土、泥炭5种基质设置6种配比处理开展灰木莲容器苗培育试验,选用苗高、地径、苗木质量指数、容器基质重量等指标进行苗木质量评定,并依据造林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间的苗高、地径和容器基质重量均达到极显著差异,苗木质量指数亦差异显著;处理3(黄心土50%+松皮粉25%+表土25%)的苗木质量和造林效果最好,其次是处理5(黄心土60%+松皮粉25%+火烧土15%)和处理4(黄心土50%+松皮粉50%),处理2(黄心土75%+泥炭25%)最差;建议生产上添加25%.50%的松皮粉作为灰木莲容器育苗基质。  相似文献   

4.
西南桦轻基质网袋容器育苗技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优树种子和轻基质网袋培育西南桦容器苗,8~9月播种,以黄心土和沙(3:1)为基质.待芽苗具4~6片真叶,移入网袋,基质以松皮粉35% 沤制锯末50% 碳化锯末15%(或松皮粉40% 沤制锯末50% 碳化锯末10%)为宜.翌年2~3月份(6个月左右)大部分苗木地径大于0.25 cm,苗高大于0.20 m即可出圃造林.实践证明轻基质网袋容器育苗技术可应用于西南桦大规模工厂化育苗.  相似文献   

5.
杉木轻基质网袋容器育苗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介绍了应用轻基质网袋容器培育杉木壮苗的新技术。以沙壤土为基质进行播种,幼苗高5-8cm时移入轻基质网袋容器,基质以松皮粉60%+锯末25%+炭化锯末15%为宜,约1a生时85%以上苗木的地径大于0.50cm、苗高大于25cm,这时即可出圃造林。  相似文献   

6.
采用7种不同配比的容器基质(其中包括2种有不同比例马尾松树皮粉组成的基质)进行西南桦容器苗培育试验,用不同基质的苗木平均地径、苗高和容器重等指标对育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基质配比的平均苗高、地径和生物量生长均达到显著差异;G处理(黄心土50%+松皮粉25%+表土25%)育苗效果最好,其次是E处理(黄心土75%+松皮粉25%)、F处理(黄心土50%+松皮粉50%),D处理(黄心土50%+泥炭50%)育苗效果最差。建议在西南桦生产育苗过程中使用适当比例的松皮粉作为容器苗基质。  相似文献   

7.
采用轻基质网袋培育马蹄荷(Symingtonia populnea)容器苗,3-4月份播种于沙床;当苗高4~5 cm时,移植入网袋容器,基质以松皮粉40%+沤制锯末40%+碳化锯末20% 或松皮粉50%+沤制锯末30%+碳化锯末20%为宜;翌年2-3月份 (11个月左右) 大部分苗木地径大于0.27 cm,苗高大于0.21 m出圃造林.  相似文献   

8.
马尾松轻基质网袋容器育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蒙彩兰 《中国林业》2009,(11):40-40
马尾松是我国南方重要的工业原料林树种。由于黄心土等传统基质较重导致苗木运输和造林施工不便,以往多数采用其裸根苗造林,受造林季节影响较大,时机掌握不妥,严重影响了造林成活率。针对这些问题及生产对其轻基质壮苗的需求,近几年,笔者选择本地资源丰富的树皮、锯末作为主要基质,并应用中国林科院提供轻基质网袋容器育苗技术以及生产线,进行了马尾松网袋容器育苗试验,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9.
鹅掌楸容器育苗轻基质配方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用泥炭、稻壳、森林表土、黄心土混合配制成5种轻基质配方,开展鹅掌楸容器育苗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轻基质配方之间的重量,容器苗苗高、地径、根系、单株干物质重量达到极显著差异;4号轻基质配方(泥炭50%+稻壳20%+森林表土20%+黄心土10%)育苗效果最好,苗木粗壮、根系发达、基质重量较轻;1号轻基质配方(泥炭20%+稻壳50%+森林表土20%+黄心土10%)效果最差。研究认为:在鹅掌楸容器育苗生产上宜选用4号轻基质配方。  相似文献   

10.
马尾松容器育苗营养配方基质选择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别采用充分腐熟后的松针粉、松树皮粉、锯木屑、稻谷壳粉、竹叶粉为主要基质成分与腐殖土、松林表土、火土灰、黄心土、过磷酸钙混合组成30个配方基质。通过对苗高、地径、总鲜重、总干重、地上干重/地下干重6项指标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30个配方基质中,以稻谷壳粉(50)+腐殖土(10)+松林表土(20)+火土灰(10)+黄心土(10)+过磷酸钙5%;稻谷壳(40)+腐殖土(20)+松林表土(20)+火土  相似文献   

11.
湿地松硬质容器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锯木屑、菌菇堆肥细料作介质,配制成5种不同配方混合基质,进行湿地松硬质容器育苗试验。结果表明:①配方E(菌根土17%+腐熟栏肥10%+过磷酸钙3%+锯木屑10%+菌菇堆肥细料5%+河沙10%)为较理想的基质②基质能较好地满足湿地松容器苗的生长,高生长为对照的168.83%③能降低容器苗的重量,为对照的26.9%~66.67%,便于运输④基质的价格低廉,为5元/50kg。  相似文献   

12.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湿地松轻基质网袋容器育苗的芽苗移栽时间、苗期遮荫时间、网袋容器长度、容器基质配方及缓释肥施用量等技术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湿地松容器育湿采用长8 cm的容器,基质中加1 kg缓释肥,于当年4月上旬进行芽苗移栽育苗效果好,后期管理以施爱贝施长效控释肥、遮荫时间为20 d为宜。  相似文献   

13.
采用3种容器、9种基质配方的马尾松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容器和不同的基质配方对苗木的生长都有显著影响。27个处理中,以舒根型容器和泥炭土基质配方B1为最优容器与基质配方,最有利于苗木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通过研究6种不同配方的基质对油茶(Camellia oleifera)容器苗生长的影响,旨在筛选出最适宜油茶容器苗育苗的栽培基质。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对油茶容器苗生长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采用泥炭50%、锯屑30%、稻壳5%、松皮粉5%、珍珠岩4%、黄土5%以及过磷酸钙1%的配方对油茶容器苗的苗高、地径及存活率有显著地促进生长作用,可为油茶良种容器育苗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将沤制松树皮、沤制锯末和炭化松树皮及黄心土4种材料按照不同组合与配比制成12种轻基质配方,用于降香黄檀网袋容器育苗试验,依据苗木出圃率、苗高、地径、生物量以及基质成本等指标对其育苗成效进行综合评价,旨在筛选出适合降香黄檀苗木培育的轻基质配方。结果表明:不同配方间苗木出圃率、苗高、地径、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依据苗木出圃率、生长指标以及育苗成本进行综合评价可知,含有松树皮和黄心土的配方12、11和10育苗效果最好,其次是含有沤制松树皮和炭化松树皮的配方5、4,这些基质育苗效果好与其持水量适中有关;含有较多锯末的配方3、8和9育苗效果最差。由于配方12和11因黄心土比例过大不利于轻基质网袋的灌装加工以及配方5因炭化松树皮成本较高,建议采用配方10(沤制松树皮90%+黄心土10%)、配方4(沤制松树皮75%+炭化松树皮25%)2种混合基质进行降香黄檀苗木工厂化生产。若选用有锯末的配方基质,其添加比例不宜超过20%。  相似文献   

16.
“赣州油”系列油茶容器育苗基质配方试验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6种不同配方的基质,对"赣州油"系列油茶芽苗砧嫁接苗进行容器育苗试验,测定不同配方基质的酸碱度和养分情况。用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分析不同基质对芽苗砧嫁接苗保存率、苗高、地径、主根长的影响,结果表明:50%泥炭+30%锯屑+5%稻壳+5%松皮粉+4%珍珠岩+5%黄土+1%过磷酸钙的基质配方最适宜"赣州油"系列油茶生长。为"赣州油"系列油茶良种容器育苗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油茶产业又快又好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马占相思育苗容器与基质的选择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占相思采用3种容器和9种配方基质育苗试验,结果表明:3种容器育苗对苗高,地径,根鲜重和根瘤数存在显著影响,其中以塑料薄膜育苗袋育生长最快,舒根型软育苗器次之,舒根型硬质塑料育苗筒最短,但根素发达,结根瘤最多;9种配方基质中以70%黄芯土+28%火烧土+2%过磷酸钙的苗木生长最好,结瘤量也多,根瘤数略次于含40%锯木糠+58%黄芯土+2%过磷酸钙基质的,苗木生长量总趋势是含火烧土基质〉含泥炭土基质  相似文献   

18.
油茶芽苗砧嫁接容器育苗中,将黄心土、松林表土、食用菌残料、泥炭、粪土按不同体积比混合制成5种基质配方,以园土为对照,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通过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研究各基质对1年生油茶容器苗木生长的影响,从而筛选出最佳基质配方。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对油茶容器苗的苗木移栽存活率、苗高、地径粗度、侧根长度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以黄心土40%+松林表土15%+食用菌残料20%+泥炭20%+粪土5%为配方的基质培育的油茶幼苗,各项生长指标均优于对照及其余基质配方,因此可将其作为油茶容器育苗的基质用于推广。  相似文献   

19.
以6种基质开展了金丝楸嫩枝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金丝楸嫩枝扦插基质以Ⅱ号配方(锯末:腐殖土为3:7)、Ⅳ号配方(锯末:腐熟牛肉为1:1)、Ⅵ号配方(纯草炭)效果最好.苗木地径粗状,高径比小,苗木重量大,根系发达而以Ⅲ号配方(河沙:纯黄土为2:8)育苗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20.
通过比较分析6种基质配比类型对马尾松的扦插生根的影响,经综合评定结果表明:椰糠(40%)+红土(30%)+锯屑(30%)比例配量的基质对马尾松扦插生根时间早、成活率高,且成本低、取材方便、易于运输,适合于全省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