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灌浆期使用30%乙虫腈·毒死蜱悬乳剂1.80~2.25 L·hm-2防治稻褐飞虱2次,其速效性、持效性均明显好于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360 g·hm-2处理。  相似文献   

2.
呋虫胺对水稻褐飞虱田间防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药效试验,筛选20%呋虫胺可溶性粒剂对褐飞虱的田间控制作用及最佳使用剂量。结果表明,20%呋虫胺可溶性粒剂对水稻褐飞虱具有较好的杀伤作用,防效与使用剂量呈正相关关系。高剂量处理药后3,7,14,21和30 d的防效分别为87.1%,96.6%,98.5%,96.1%和98.0%,同时对水稻褐飞虱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较好。生产中推荐使用剂量300~375 g·hm-2。  相似文献   

3.
通过灰飞虱若虫药效比较试验,筛选有效防治药剂。结果表明,10%醚菊酯悬浮剂1 200 mL·hm-2、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300和450 g·hm-2对灰飞虱若虫具有较好防效,药后6 d校正防效分别为84.4%,85.0%和81.4%,且速效性好。  相似文献   

4.
吡蚜酮剂型和用量对稻飞虱的防控效果和经济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海盐、临海和金华三地的田间试验评估了50%吡蚜酮WG水分散粒剂对灰飞虱、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田间防控效果,并用基于经济阈值的稻飞虱化学防治简易判别规则分析经济效益、选择最佳剂量。穗期灰飞虱的试验显示,田间使用75 g a.i.·hm-2水分散粒剂(WG)与相同剂量的悬乳剂(SE)防效相当;用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75.0,112.5 g a.i.·hm-2处理对稻飞虱药后1 ~ 21 d的防效分别达60% ~ 97%;两浓度处理对以褐飞虱为主的稻飞虱药后4 ~ 21 d的防效也分别达77%~98%,均符合Logistic方程,最终防效达到98%;2个浓度处理均对稻飞虱有良好的速效性和控制效果,持效期可达21 d左右。根据基于经济阈值的稻飞虱化学防治简易判别规则分析经济效益表明,防治粳稻灰飞虱、籼稻和粳稻中期的灰飞虱、白背飞虱和褐飞虱均以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75 g a.i.·hm-2为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5.
为了确定50%噻虫胺·异丙威可湿性粉剂防治水稻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的适宜剂量,以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为对照药剂,选用不同剂量的50%噻虫胺·异丙威可湿性粉剂开展防效试验。结果表明,50%噻虫胺·异丙威可湿性粉剂防治水稻褐飞虱的用量应高于0.36 kg/hm2,防治水稻白背飞虱的适宜用量为0.27~0.36 kg/hm2。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30%呋虫·异丙威悬浮剂对水稻褐飞虱的防治效果,开展了其使用时期和使用剂量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剂兼具速效性和持效性,对褐飞虱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水稻生长安全。可在褐飞虱卵孵至低龄若虫高峰期施药,商品用量以1650~1800mL/hm~2为宜。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80%扫飞水分散粒剂对稻飞虱的速效性和持效期的研究表明,扫飞180 g·hm-2处理的速效性、最高防效和持效性均最佳,药后3,7,14和28 d对褐飞虱的防效分别达到89.07%,89.39%,98.36%和95.36%,相比对照药剂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防治褐飞虱的有效药剂,为水稻病虫绿色防控提供参考,笔者开展了褐飞虱防治药剂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80%烯啶·吡蚜酮WG、25%呋虫胺OD、25%吡蚜酮SC对褐飞虱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药效期较长。建议防治褐飞虱在卵孵至低龄若虫高峰期施药,防治药剂选择80%烯啶·吡蚜酮WG150g/hm~2、25%呋虫胺OD480mL/hm~2、25%吡蚜酮SC450mL/hm~2交替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6种药剂防治水稻褐飞虱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4 g·L-1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和30%乙虫·毒死蜱悬浮剂对褐飞虱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采用防虫网覆盖水稻的方法研究防虫网对于灰飞虱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院40目防虫网对于水稻灰飞虱的防效可以达到97.8%以上。使用化学杀虫剂25%杀单·毒死蜱可湿性粉剂对害虫进行防治,药后7 d对于灰飞虱的防效仅为73.6%,防治效果远远不如使用防虫网进行防治。因此,防虫网在水稻生产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