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通过分析疏勒河项目区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条件,并结合九甸峡库区移民安置人口,综合论证安置区环境容量。  相似文献   

2.
对柳河旅游区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做了简要的介绍,根据柳河旅游区的旅游资源特点,分析了旅游区的开发现状,并从地理务件、交通条件、客源市场三方面对其开发建设条件进行了评价,采用国际上通用的SWOT分析法对柳河旅游区旅游发展进行了分析,旨在为该旅游区进一步开发、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望奎县庙山旅游区旅游资源的评价与开发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将庙山旅游资源归属于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两大类型,根据庙山旅游区的资源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将旅游区分为8个功能区,并从资源价值和开发建设条件两方面对其进行了资源评价,旨在为旅游区今后的开发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使规划设计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4.
科学的旅游区划是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在进行旅游区划时。要考虑到综合性和整体性原则,旅游资源优势及开发措施的相时一致性等.根据旅游区划的目的和原则.依据甘肃省的旅游资源状况和旅游资源的优势.以丝绸之路文化为主将甘肃划分为三大旅游区.以敦煌市为依托的河西走廊旅游区.以兰州市为依托的陇中甘南旅游区,以天水市为依托的陇东南旅游区,并对各分区提出了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5.
山地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旅游规划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浙江省临安市南天目山为例,总结出山地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规划方法:通过转变资源利用方向,以扭转资源劣势;通过借用旅游区区外景观资源,丰富可利用的景观资源;与区外旅游区的联动开发,以增强旅游吸引力;通过观赏场景转换,以提升普通景观旅游资源的景观价值;将旅游区小的特色加以扩展与强化,以突显易被认知的特征;将某些旅游设施进行旅游项目的开发,以增强特色;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将大地景观化平常为独特等。这些手段可改善和促成旅游资源非优区向旅游开发优区转变,从而使这类区域变得较有开发价值。表1参10  相似文献   

6.
旅游资源的科学评价以及乡村旅游资源个性特征的深度挖掘,是确保贵州乡村旅游成功开发的重要条件。该文以贵州省的典型自然乡村旅游地——十里桃花江旅游区为例,在对其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评价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其乡村旅游资源特色与特征,提出十里桃花江旅游区旅游开发战略构想,以期推动整个贵州省乃至全国乡村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引洮工程由九甸峡水利枢纽及供水工程两部分组成,一期工程建设内容包括九甸峡水利枢纽及引洮供水一期工程。本文就引洮供水一期工程三干渠第三标段预制砼管道的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进行了分析,以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8.
马晓路  许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1,(13):7964-7966
介绍了海螺沟的自然环境条件,指出受山区自然环境条件影响,其旅游资源沿垂直高度呈梯度分异的现象,针对这一梯度分异规律具体分析了文化遗迹旅游区、地热资源旅游区、森林植被旅游区、冰川资源旅游区的资源内容和特色。在分析海螺沟景区旅游资源梯度分异的基础上,提出了海螺沟景区旅游的开发对策,强调应巩固吸引点的品牌效应、完善新开旅游节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增大对灾害地貌旅游景观的开发,对研究我国西部山区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异及演化机制具有实践意义,同时还可为山区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利用AHP法对南安市灵应寺风景旅游区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可为该旅游区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也可为其他旅游区的开发提供借鉴。【方法/过程】以南安市灵应寺风景旅游区为例,采用AHP法构建生态旅游资源综合评价的模型,从生态旅游及历史文化资源要素、环境特征和开发条件3个方面筛选出生态旅游区的休闲娱乐价值、教育价值、科研价值、观赏价值、生态环境、配套设施、交通条件、市场环境等22个评价指标,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德尔菲法获得各指标权重,进一步对南安市灵应寺风景旅游区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分析、评价。【结果/结论】结果显示,南安市灵应寺风景旅游区的历史文化价值较高、资源类型多样、旅游客源市场条件良好,旅游开发潜力较大,但是存在知名度不高、资源聚集度较低、旅游配套设施开发尚不完善等问题;根据评价结果对该地旅游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层次分析法、模糊赋分法对三峡工程蓄水后三峡黄金旅游带(重庆段)主要自然、人文景点(区)资源进行评价,并分析了旅游资源结构、开发价值及空间组合特点。在旅游带的旅游资源结构中,自然资源起着基础作用,人文景观为重要组成部分;在空间组合上可分为都市成片旅游区和沿江点状旅游区。基于上述评价结果,文章提出关于了三峡黄金旅游带旅游资源开发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1.
海南省旅游资源评价模型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是我国的旅游大省,尤其是"建设国际旅游岛"政策的颁布将海南旅游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为了加快海南旅游的信息化速度,提高旅游资源的开发管理水平,建立一套旅游资源评价系统则是非常必要的。阐述了旅游资源及其评价的相关理论、方法,介绍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的过程,初步形成一个新的旅游资源评价模型,并对此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2.
被称为"中国第一徒步线路"的派镇-墨脱徒步线,是西藏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林芝地区旅游市场的名片。派镇--墨脱徒步线路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及人文旅游资源,文中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按照《中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中的有关规定,对派镇——墨脱徒步线路旅游资源进行了科学评价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3.
旅游资源评价是对旅游资源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和旅游规划的前提。为更好的保障以地质遗迹为基础的地质公园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了适用于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的评价技术体系.该体系包括3个类,11个亚类,31个指标,并划分为四个旅游资源等级。利用该体系从定性、定量两方面对野三坡地质公园的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野三坡地质公园旅游资源丰富,加上良好的交通区位条件.开发潜力非常大,适宜扩大开发生态旅游、地质旅游。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野三坡地质公园开发的一些对策:坚持以保护为前提,与周边景区合作开发区域旅游产品,打造旅游品牌,实现生态、社会、经济的最佳效益。  相似文献   

14.
旅游资源是构成旅游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木兰山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笔者在多次考察的基础上,对木兰山风景名胜区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调查与评价。  相似文献   

15.
李辉  阚兴龙  刘云德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919-21921
斗门北区300余km2区域被确定为珠海市的生态农业区,基于此背景,在介绍生态文明的内涵和分析该区区情的基础上,得出该区应采取农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跨越式的发展模式,并总结出2条实现路径,即发展都市农业和生态旅游。以发展生态旅游路径为重点,阐述了斗门北区旅游资源概况,以及发展生态旅游的瓶颈,即缺乏统一规划,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意识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招商吸引力不足;对外宣传力度不够,旅游知名度小;产品开发落后,对已有景点整合不够。从发展生态旅游的瓶颈入手,提出了发展生态文化休闲旅游的思路,即构建"一轴两翼四中心"的旅游空间布局;打造生态文化旅游功能圈,包括以黄杨山为核心的文化休闲生态圈,以东滘和西滘为主要结点的沙田水系生态圈,现代生态农业休闲观光旅游圈,白蕉水乡非物质文化旅游圈。  相似文献   

16.
韦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211-7215,7219
为了探讨广西乡村旅游资源的特征与分布,揭示乡村旅游资源的基本规律,深入研究乡村旅游资源的发展与利用,更好地为开发与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对全区乡村旅游资源及发展现状展开专项调查。在广西融安县乡村旅游资源调查中,对融安县乡村旅游资源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总结融安县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成果,以利于融安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汤长新  葛幼松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9664-9665,9667
旅游整合是一种共赢的手段,是提高旅游竞争力的必由途径。以系统论为指导,阐明城市旅游资源密集区是旅游功能区域系统及其组成要素,结合镇江三山风景名胜区案例,提出整合内容与重点,构建了旅游资源密集区整合框架。  相似文献   

18.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其丰富程度和开发价值的大小直接影响到一个区域旅游事业的兴旺发达,因此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评价是区域旅游开发的重要问题之一。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十分制记分法对客家文化旅游资源聚集地之一的梅州市进行了旅游资源定量计算,并对该市客家文化旅游资源做出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影响梅州客家文化的因子顺序依次为:客家习俗〉民居〉宗教文化〉民间艺术〉饮食文化〉名人故居。根据不同的影响层次对梅州市客家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策略分析,希冀为该地区的客家文化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特色小镇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和新的增长引擎。以旅游业为核心产业的旅游类特色小镇,是促进产业融合、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建设美丽乡村的有效途径,这为实现乡村振兴开辟了新的路径。调研分析北京市顺义区龙湾屯镇为代表的旅游特色小镇,研究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旅游类特色小镇要走完善公共服务、营造良好环境、丰富旅游体验、开辟旅游新业态、延长产业链条、吸引专业人才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0.
胡晓聪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4920-4922
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GB/T18972-2003)对金华市金东区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及分类,发现该区旅游资源共有7个主类、18个亚类、38个基本类型。通过旅游资源共有因子评价系统对金东区主要旅游资源进行定量评价,结果显示,优良等级资源37个,普通等级资源62个。认为金东区优良级旅游资源以名人文化、古建筑、古民居类为主,特色明显,但分布比较分散,资源的保护、遗存的挖掘不够,类型比较单一。提出应加强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力度,打造黄大仙、艾青、施光南等名人文化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