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杂草调查中发现的3种曼陀罗植株进行了形态特征描述和对比,并将进境大豆中截获的粗刺曼陀罗与其他曼陀罗在种子大小、形状、种皮颜色、种子表面纹饰及种脐形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总结出曼陀罗的野外识别特征以及曼陀罗种子可作为鉴别依据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用数量分类学的方法对35个来源的曼陀罗属和木曼陀罗属种子形态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重瓣曼陀罗(Datura fastuosa)、毛曼陀罗(D.innoxia)、洋金花(D.Metel)和神圣曼陀罗(D.meteloides)在所选取的形态特征上表现出一致性;多刺曼陀罗(Datura ferox)和栎叶曼陀罗(Datura quercifolia)也表现出较高的形态一致性;无刺曼陀罗(Datura inermis)、勃哈蒂曼陀罗(Datura bernhadtii)、湿地曼陀罗(Daturaceratocaula)和曼陀罗(Datura Stramonium)等在形态上较相近。  相似文献   

3.
通过在大豆加工设备中添加筛网来去除大豆中携带的曼陀罗籽.在加工过程中在两组筛网处设置4个取样点并在统一的时间取样,通过对4个位置所取大豆样品中曼陀罗含量的分析,得出过筛处理的曼陀罗去除效率,结果证明过筛处理是一种有效的去除大豆中携带超标曼陀罗籽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根据曼陀罗属核糖体基因转录间隔区(ITS)序列设计通用引物,得到33个不同来源的曼陀罗属植物的ITS序列,并以小天仙子(Hyoscyamus bohemicus)为外群,应用遗传距离与系统树分析法对曼陀罗属植物之间的分类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在供试样品中,紫花曼陀罗(Datura tatula)和曼陀罗(Daturastramonium)的ITS序列完全相同;多刺曼陀罗(Datura ferox)、栎叶曼陀罗(Datura quercifolia)和曼陀罗(Datura stramonium)之间的亲缘关系很近;紫花曼陀曼(Datura tatula)、曼陀罗(Datura stramonium)、无刺曼陀罗(Datura inermis)和光滑曼陀罗(Datura laevis)4个种间不存在遗传距离;传统分类中曼陀罗属的Dutra亚属内除光曼陀罗(Datura leichhardtii)和异色曼陀罗(Datura discolor)在ITS序列表现为比较独立的2个种外,其他各种间的亲缘关系也较近;在ITS序列上湿地曼陀罗(Datura ceratocaula)与曼陀罗(Daturastramonium...  相似文献   

5.
2007年6月南通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首次发现进境阿根廷大豆中曼陀罗籽(Datura spp.)含量超过了我国<植物油料卫生标准>规定的限量标准.此后,广东、天津、江苏等检验检疫局又先后多次检出阿根廷大豆中曼陀罗籽含量超标.进境阿根廷大豆中频频出现曼陀罗籽含量超标的事件对我国大豆贸易及产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将对阿根廷大豆中曼陀罗含量超标事件进行回顾,并分析其对我国大豆贸易及产业发展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柽柳属植物镜下器官特征描述及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新疆柽柳属植物为新疆重要的固沙植物,有18种1变种。面积大(553万hm^2),分布广,由于花器小不易观察,种间易杂交,使本属植物成为有花植物中分类最为困难的属之一。为精确分类,为该属植物分类提供解剖学依据,本实验将新疆的14种柽柳植物的叶、花、种子等器官在解剖镜下放大二十倍,进行观察描述,并对关键特征拍照。总结出结构典型、特征稳定、专属性强的识别特征,且易掌握、好记忆,使种间性状的相识性明显区分  相似文献   

7.
新疆番茄黄化曲叶病毒检测及其DNA-A基因组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2年,在新疆喀什、吐鲁番和伊犁地区发现番茄、辣椒、茄子、曼陀罗、仙客来、一品红和红掌等7种植物表现矮化、叶片黄化、卷曲等疑似双生病毒的感病症状。检测结果表明:以上7种植物均能被番茄黄化曲叶病毒 (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TYLCV)侵染。本试验共获得8个TYLCV病毒分离物,分别为番茄分离物KSCTo4、KSCTo16、KZPTo18、KYCTo20,辣椒分离物KSCPe6、KSCPe7,茄子分离物KSCEg1,曼陀罗分离物KSCDa。8个分离物全部序列均具有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Begomovirus病毒基因组典型特征,分离物在不同寄主上的序列差异较小,序列间相似性达99.0%~99.8%,与中国已报道的TYLCV分离物SH3、ZJ6、SD2A 7、HNSQ、HBBD的相似性达98.6%~99.5%。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防城港口岸2001~2010年间进境大豆中所携带的杂草种子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这10年间,在进境大豆中共截获外来杂草种子20科,54属,118种,在5个国家中从巴西、美国、阿根廷截获的杂草种类较多;截获检疫性杂草种子4科,7属,13种,其中锯齿大戟、假高粱、刺蒺藜草等截获率较高;截获一般杂草种子20科,47属,105种。由统计分析可知,进境大豆中携带的杂草种子种类繁多,检疫性杂草入侵风险较大,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进境大豆的检疫和后续监管,防止外来有害杂草在口岸辖区内定殖扩散,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9.
大型多型豆象属(Megabruchidius)是危害皂荚类和菜豆类植物的一种重要仓储类害虫,本文对该属的东京湾大豆象的分类地位、寄主、分布、形态特征及生物学习性等进行了描述,并提供了大型多型豆象属的检索表,以期为检疫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排草丹为选择性触杀型茎叶处理除草剂,国内主要用于水稻、大豆田等防除阔叶杂草及莎草科杂草,对禾本科杂草无效。药剂特点主要通过植物的绿色部分吸收,抑制光合作用中的希尔反应,阻碍CO_2的固定,同时还使细胞急剧坏死,抑制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排草丹对苘麻属、刺苞菊属、草花葵属、鬼针属、藜属、莎草属、曼陀罗属、蓼属、马齿苋属、黄花稔属和苍耳属有高效,但对苋属、豚草属、大戟属、牵牛属、田菁属、龙葵属  相似文献   

11.
大豆田菟丝子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菟丝子是一年生的寄生性草本植物 ,属旋花科、菟丝子属 ,又称豆寄生。大豆被寄生后 ,生长受到严重抑制 ,造成植株矮小、不育或逐渐枯死 ,产量损失可达 2 0 %~ 80 %。菟丝子除寄生大豆外 ,还可寄生菊科、豆科、藜科、大戟科、茄科、苋科等多种作物和杂草 ,除此之外 ,菟丝子还可传播病毒等。1 形态特征茎线状 ,黄色 ,橙色或黄绿色 ,在寄主上左向缠绕。子房半球形 ,2室 ,每室有 2个胚乳 ,能生成4个种子。种子近圆球形 ,长 1 .3 mm,宽 1 .1 mm,黄色、黄褐色或黑褐色 ,表面粗糙 ,有微点坑。蒴果扁球形 ,外面包被萼片或花冠。2 寄生习性菟丝子…  相似文献   

12.
李志红  张宝峰 《植物检疫》1999,31(6):334-338
本文是“中国虱齿属分类研究”系列论文的第5篇,首先对世界仓储虱齿常见种小眼虱齿Liposcelis paeta Pearman进行了重新描述,并给出了5种常见虱齿检索表;其次对中国虱齿属已知种进行了总结;最后初步探讨了虱齿属研究在植物检疫标准化建设中的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系统地讨论了柽柳属植物的花序和开花习性,花盘的构型,苞片、花萼、花冠脱落与否和曲率,雄蕊、雌蕊、果实、枝干以及叶子等形态特征,评价了它们的分类特征,为鉴定本属植物提供了正确的分类依据。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际邮寄业务的迅速发展,外来有害生物随邮寄物入侵我国的风险与日剧增。2012年在韩国旅客携带的大豆种子中首次检出南方菜豆花叶病毒属新种大豆黄化普通花叶病毒(Soybean yellow common mosaic virus,SYCMV)后,近日在隔离种植的日本邮寄大豆种子中,通过多种方法再次检出该病毒。本文将详细分析DAS-ELISA,RT-PCR及序列测定分析的过程,以期为种子病毒的检测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从神农架国家自然保护区土样中分离筛选到1株抗烟草花叶病毒的放线菌HNS2-2。根据培养性状、扫描电镜观察、生理生化测定以及16S rRNA序列分析,初步判定该菌株为链霉菌属中的草绿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herbaricolor)。HNS2-2菌株培养滤液与烟草花叶病毒混合后接种在枯斑寄主曼陀罗和系统侵染寄主普通烟K326上,对两寄主的枯斑抑制率分别为92.62%和61.88%;接种病毒前、后施用HNS2-2菌株培养滤液对两寄主的枯斑抑制率分别为83.78%、67.26%和54.06%、42.37%。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是中国虱齿属分类研究系列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虱齿属分类研究中的常用方法以及本属昆虫的重要分类特征。  相似文献   

17.
本文是中国虱属分类研究系列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虱属分类研究中的常用方法以及本属昆虫的重要分类特征。  相似文献   

18.
细菌磁颗粒实时荧光RT-PCR检测菜豆荚斑驳病毒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菜豆荚斑驳病毒(Bean pod mottle virus,BPMV)属豇豆花叶病毒科Comoviridae豇豆花叶病毒属Co-movirus成员,主要侵染大豆、菜豆等豆科植物,可通过种子远距离传播,造成大豆产量和品质下降。目前,该病毒主要分布于美国、巴西等国家,在我国属禁止进境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因此,建立一种简便、快捷、灵敏的植物病毒检测方法,对于提高口岸检疫工作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大豆黄化普通花叶病毒(Soybean yellow common mosaic virus,SYCMV)是新近报道的南方菜豆花叶病毒属Sobomovirus的一个种[1]。SYCMV自然寄主范围较窄,主要侵染大豆和中国野生大豆,引起叶片黄化和花叶等症状,可通过种子以及叶甲等昆虫介体传播,也可摩擦接种[1]。  相似文献   

20.
为探寻非寄主和寄主种子分泌物中抗病信号分子,通过显微观察,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离体接种法对不同种子分泌物处理后大豆疫霉Phytophthora sojae的游动孢子数、孢子囊数、游动孢子释放后残留的空囊数、成囊和未成囊的游动孢子数、萌发和未萌发的胞囊数、菌落直径、卵孢子数进行测量,并计算抑制率,明确非寄主菜豆和寄主大豆抗病品种、感病品种种子分泌物对大豆疫霉游动孢子趋化性、生长发育和侵袭力的影响。结果显示,非寄主菜豆种子分泌物不吸引大豆疫霉游动孢子,显著抑制大豆疫霉孢子囊形成、胞囊萌发和卵孢子产生,抑制率依次为97.3%、73.0%和17.5%,然后溶解胞囊,最终导致游动孢子对下胚轴侵袭力降低,抑制率为67.1%。寄主大豆种子分泌物能吸引大豆疫霉游动孢子,感病品种种子分泌物吸引力高于抗病品种。感病品种种子分泌物对大豆疫霉生长发育无显著影响,但促进大豆疫霉游动孢子侵袭力;抗病品种种子分泌物显著抑制大豆疫霉孢子囊形成、胞囊萌发和卵孢子产生,抑制率依次为86.6%、34.3%和12.8%,然后溶解胞囊,但作用强度小于非寄主菜豆种子分泌物,最终导致游动孢子对下胚轴的侵袭力降低,抑制率为24.2%。表明非寄主菜豆和寄主大豆抗病品种的种子分泌物对大豆疫霉有抑菌活性,大豆疫霉的非寄主和寄主抗病性与种子分泌物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