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粮食安全政策的变迁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我国粮食安全政策以政府为主导的市场趋向强制性变迁和以调整利益关系、保护农民利益为核心的渐进性变迁中,粮食安全政策变迁所面临的农业资源与环境约束日益凸现;坚持粮食生产与流通市场化路径、强化粮食生产资源与环境保护、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护农民生产粮食积极性、完善粮食安全的政策与法制建设和粮食安全机制建设、节约粮食安全成本,是深化我国农业多重转型中粮食安全政策变迁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
<正>粮食安全是保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粮食主产区肩负着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任。建立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是利国利民,调动各级政府发展粮食生产,鼓励和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一项长远大计。具有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实施的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政策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相应地提出完善我国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的政策建议。通过实施这些政策建议,可以调动农民和主产区政府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保障国家长期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3.
粮食安全是保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粮食主产区肩负着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任。建立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是利国利民,调动各级政府发展粮食生产,鼓励和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一项长远大计。具有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实施的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政策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相应地提出完善我国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的政策建议。通过实施这些政策建议,可以调动农民和主产区政府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保障国家长期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4.
欧盟的粮食安全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探讨了欧盟国家对粮食安全的认识,介绍和分析了欧盟国家在粮食安全问题上的政策和措施,通过与我国农业发展现状的比较,揭示了欧盟食物安全政策对我国粮食安全和现代化农业建设所具有的重要启示作用,提出了加强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的建议和措施.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粮食预警体系;实施农业保护政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建立安全可靠的粮食储备系统;建立食物安全生产的诱导机制;生态建设要与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和储备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中国粮食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李忠峰  蔡运龙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1):10123-10125
建国以来,我国在粮食生产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先后经历7次较大的粮食波动,但没有一次完全是由生产问题造成的。现在粮食政策包括购销体制和贸易政策已向市场体制迈进,调控手段更加成熟。在当前更加强调获得粮食能力和政策及贸易的粮食安全概念下,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已大为缓解。今后的重点是提高粮农的收入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人口大国,确保13亿人口的粮食安全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为稳定粮食生产,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粮食生产补贴政策,包括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及农机补贴等。本文对良种补贴的优势进行了分析,说明良种补贴对稳定粮食生产,提高粮食安全水平来说,是一项具有长远性和高效性的战略措施和标本兼治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粮食生产过程中的不协调性分析——以河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粮食生产过程中的不协调性,对促进主产区粮食生产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粮食生产统计数据,对粮食生产的时序动态和空间变化进行的分析表明,粮食产量的大幅度增长主要依赖于粮食单产的提高,土地高产出(粮食单产)与资源低效率并存;粮食生产成本的增加与粮食价格不能同步提高,出现粮食主产区财政收入和农民纯收入的"双低"现象,成为影响粮食安全的障碍因素。粮食产量的波动与粮食政策关系密切,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粮食政策具有发挥作用的空间。粮食主产区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制定有利于粮食主产区发展的财政、金融、价格等政策,探索一条粮食产量与农民收入同步提高、主产区与主销区利益协调和不以牺牲粮食主产区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和谐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我国粮食生产能力探析与政策思考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简要回顾了粮食安全内涵的动态演进和我国粮食生产状况的阶段性变化,分析了粮食生产变化的内在原因,明确了目前提升粮食生产能力所面临的主要限制因素是自然资源紧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科技支撑能力不强和政策扶持力度不够,提出了提升我国粮食生产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粮食生产政策体系现状及完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历来受到中国政府的重视。为了从根本上保障粮食供给,夯实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中国制定了一系列确保和促进粮食生产政策。深入分析了目前中国包括粮食补贴政策、粮食价格政策、产粮大县奖励政策、农业保险政策、土地政策和税费改革等在内的粮食生产政策体系及其实施效果,并通过与发达国家粮食生产政策体系对比研究,提出完善中国粮食生产政策体系的建议:完善粮食补贴政策、改进粮食最低收购价及粮食存储政策、建立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强化粮食产销区的利益协调和优化粮食市场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一、粮食国际贸易的作用 随着我国加入WTO,粮食进出口贸易逐渐放开,我国粮食价格体系从政策调控逐步转向市场调控。随着粮食贸易水平的提高,国际粮食贸易对国内粮食价格的影响也越发明显。正确把握国际粮食贸易对我国粮食价格和粮食安全的影响,发挥国际粮食贸易的积极作用,对稳定国内粮食生产、调整粮食价格、维护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海莹  柳斌 《河南农业》2016,(22):51-53
正粮食生产是战略安全问题,为扭转1999—2003年粮食产量连续下滑的局面,以中央1号文件为标志,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的财政支持政策。立足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支状况,系统梳理这些粮食生产财政支持政策,评价其实施效果,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给予解决,对促进我国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现行粮食生产财政支持政策的构成(一)四项补贴  相似文献   

12.
王瑞峰  李爽 《南方农业学报》2018,49(9):1880-1886
[目的]实证分析我国粮食安全保障水平,明确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的薄弱环节,为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效率和能力提供借鉴.[方法]基于资源配置效率的视角,从粮食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入手,利用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进行评价分析.[结果]从整个粮食价值链来看,2008—2015年我国粮食安全保障效率较高,但从分环节来看,粮食生产环节和消费环节的粮食安全保障效率较高,而粮食流通环节的粮食安全保障效率较低.从粮食收储、加工、销售、贸易和质检环节分别进行效率分析,结果显示,粮食收储环节和贸易环节的粮食安全保障效率较高,粮食流通环节的粮食安全保障效率低下主要是由粮食加工环节、销售环节和质检环节效率低下所造成.[建议]为提高我国粮食安全的保障能力,必须在稳定粮食生产环节和消费环节资源配置效率的基础上,加强科技与政策支持力度,规范粮食收购市场,加快粮食加工行业创新,建立健全粮食市场机制,实施多元化贸易策略,建立健全粮食质检机制,科学引导粮食消费,达到进一步提高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研究我国粮食生产中的植物保护问题,分析我国植物保护对粮食生产安全的影响,提出科学合理的促进粮食生产安全的植物保护策略和政策建议,对政府优化粮食生产的植保管理,提高粮食生产安全水平,保障我国未来粮食安全,以及丰富植保经济理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粮食主产区历来都是我国粮食安全研究的热点区域,通过测算粮食主产区的粮食安全贡献率,定量分析2000—2015年粮食主产区对我国粮食安全的贡献程度,研究其供需状况,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论如下:(1)研究期内粮食主产区对我国粮食安全的贡献率呈上升态势,年均增加0.03%;(2)粮食主产区对我国粮食安全贡献率存在区域差异,粮食安全贡献率最低的四川与最高的黑龙江相差142%,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南4省(区)的粮食产量占粮食主产区的35.64%,粮食安全年均贡献率达44.1%,表明我国粮食主产区重心集中于北方。今后应完善惠农政策,促进粮食生产健康、持续发展,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进一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5.
我国粮食安全现状与科技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总结了粮食安全的基本内涵、评价指标,根据我国粮食发展的历史进程、特点,将我国粮食生产历史划分为7个阶段,客观分析了建国以来我国粮食总产和单产的变化轨迹,系统考察了我国粮食生产现状。对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从加强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加强粮食安全关键技术研究、加强粮食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加强粮食科技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等视角提出了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粮食安全科研保障能力的科技对策。  相似文献   

16.
研究我国粮食生产中的植物保护问题,分析我国植物保护对粮食生产安全的影响,提出科学合理的促进粮食生产安全的植物保护策略和政策建议,对政府优化粮食生产的植保管理,提高粮食生产安全水平,保障我国未来粮食安全,以及丰富植保经济理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障粮食安全是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首要目标。我国人多地少,农业资源总量不足,人均资源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分析新的粮食安全观、国际粮食安全形势的基础上,剖析了我国粮食安全状况以及粮食生产特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特点和要求。围绕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总体目标和长期战略构想,提出了加大政策支持、促进科技支撑、建设服务体系、科学引导消费等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论新时期我国粮食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世界粮食形势,指出我国粮食安全背景。分析了粮食安全的具体含义及其评价指标和内容,并对我国的粮食安全情况进行阐述,针对我国粮食安全政策的变迁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粮食安全和“三农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粮食安全问题既是经济问题,又是政治问题,尤其是对拥有13.61亿人口(2013年)的中国来说,粮食安全问题更为重要。近年来,全球粮食价格大幅上涨,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粮食问题再次成为热点话题。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我国的粮食安全和"三农问题",采取科学、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是当前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问题。以1949—2013年我国历年粮食产量及人均产量为主线,在判断和把握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对粮食安全问题和"三农问题"进行了一些新的、更加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对现阶段我国粮食安全形势、目标及途径进行了讨论,并针对我国的粮食生产现状和"三农问题",以我国粮食安全形势为依据,分析了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下降、耕地面积减少、水资源紧张、自然灾害频发、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供需区域性矛盾突出、品种结构性矛盾加剧等问题,研究了粮食安全的原则、目标与途径,查找隐患,分析问题,以期对相关决策机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福建省粮食安全及其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建人多地少耕地面积更少,是我国第三大粮食主销区,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粮食生产与消费需求矛盾加剧。采用粮食安全系数评价法,构建了包括粮食自给率、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单产水平、人均耕地、粮食生产波动系数在内的区域粮食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福建省9个设区市2006年和2012年粮食安全状况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1)整体上福建省粮食安全状况为临界安全级,粮食安全基本有保障,但粮食自给率下行压力增大;(2)福建省各区域粮食安全状况差异显著,存在粮食生产与粮食消费空间分布上的错位性,在趋势上东南沿海地区粮食安全形势恶化明显而闽西北地区形势转好;(3)依据粮食安全综合评价分值(Q值)可将福建省粮食安全等级划分为3类,即三明、南平、龙岩属于粮食安全区,漳州、宁德属于粮食临界安全区,福州、厦门、莆田、漳州为粮食不安全区。并针对不同类型区域粮食生产及消费特点提出保障粮食安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