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景 《甘蔗(福建)》1996,3(4):34-36
旱地甘蔗机构深松耕技术,能改善甘蔗土壤物理结构及空气,水分,养分的保持和供给等生态环境,有利甘蔗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我局于1983年秋开始与广东省农科院协作,对该项技术进行研究,试验,示范,从1987年开始大面积推广,至1995年全县推广旱地甘蔗机械深松耕技术面积达188880。0公顷,占全县甘蔗累计面积的35.49%,平均公顷产93.41吨,比对照平均化顷产均11.07吨,增产13.44%,累计  相似文献   

2.
试验结果表明,在旱地黄绵土上花生施用硼、铁、钼微肥可显著地提高产量,增产幅度在8.6% ̄23.2%,增产效果钼肥浸种〉铁肥浸种〉铁肥叶喷〉钼肥叶喷〉硼肥叶喷。同一种微肥浸种比叶面喷施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夏花生重施前茬肥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花生重施前茬肥比重施后茬肥增产十分显著。即在冬小麦,夏玉米和夏花生两年四茬作物,施肥总量相同的条件下,常规施肥的冬小麦,夏玉米和夏花生,比重施后茬花肥的分别增产8.00%、6.49%和10.48%;重施前茬粮食肥的比重施后茬花生肥的依次增产19.47%,25.04%和18.76%。粮食和花生混合总产,常规施肥和重施前茬肥,分别比重施后茬肥增产8.18%和18.63%,纯增效益分别增加8.62%和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大叶空心菜进行不同施肥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春满地”二元复混肥加有机肥处理增产效果最好,其产量比空白对照、等养分单质化肥+有机肥、常规施肥处理分别增产53.8%、38.1%、18.2%;“春满地”二元复混肥+有机肥处理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比空白对照、等养分单质化肥+有机肥、常规施肥处理分别增收545.36元、187.16元、411.34元,与空白处理相比投入产出比为1:4.98,经济效益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渭北旱塬小麦高效施肥的产量及水分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旱地小麦资源高效利用提供依据,通过不同养分配置及相应集成栽培技术处理,研究了旱作条件下小麦高效施肥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应。结果表明,在高量施肥水平基础上氮肥减少75 kg.hm-2的情况下,小麦产量增加569.85 kg.hm-2,增产幅度达8.1%;高量减氮施肥处理比农民习惯施肥处理(CK)增产11.3%,其增产幅度比高量施肥处理高8.4个百分点;高量减氮处理养分效益为4.25元.kg-1,比CK提高250.3%;肥料对产量的贡献率为12.3%,比CK高9.9个百分点;水分利用效率达到19.8 kg.mm-1.hm-2,比CK提高16.5%。旱地在目前氮磷肥投入水平基础上增施钾肥,单位有效养分经济产量、生物产量和收益分别增加10.0%、30.6%和8.2%,说明增施钾肥是促进旱地小麦肥料有效利用和增产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为完善和推广旱地春小麦地膜覆盖栽培技术,1996年在定西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结果表明,旱地地膜小麦比露地栽培每公顷增产966kg,增产38.2%。插穴密度每平方米28穴以上,雨水入渗率达97.2%。栽培上每公顷施N,P2O5养分总量135kg,播种450万至600万粒,每穴株数15~18,选择矮秆、增产潜力大、抗病、后期落黄好的中晚熟品种。采用集雨补灌,每公顷增产382kg,水分生产效率为9.6kg/hm2·mm。  相似文献   

7.
不同氮钾配比对冬小麦增产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6年我们在含钾丰富的豫西褐土区进行了小麦氮钾配比试验。结果表明,氮钾配合使用,可提高小麦的叶面积系数和植株抗逆性,增加植株的干物重和籽粒千粒重;与单施氮肥相比,平均增产11.8%;氮钾产量模型为:y=239.87+16.627x1+13.527x2-0.55766x21-0.8209x22+0.1042x1x2;氮钾合理施肥量分别为210、124.1kg/hm2,最佳配比为1.69∶1,联应系数为1.07,施肥利润为3123.75元/hm2,每公斤N可增产小麦6.5~5.8kg,每公斤K2O可增产小麦1.6~11.1kg,每公斤养分增产小麦8.58kg。  相似文献   

8.
通过四年三个不同年型旱地施肥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地力瘠薄条件下,单独施用化肥难以达到高产,增产的幅度为0.7-29.9%;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是提高旱地小麦产量的主要途径,增产幅度显著(84.7-158.7%)。施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要主是增加了小麦的叶面积,延缓叶片衰老,一方面增大了蒸腾量和光合势,另一方面减少了地面蒸发人水,从而提高了水分利用率,使部分原来对小麦生长的“无效”水变为“有效”  相似文献   

9.
平衡施肥对麦棉套种小麦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淮麦区棉两熟种植小麦平衡施肥,增加了小麦的有效穗粒、穗粒数、千粒重,从而提高了小麦量水平,小麦比不施肥的对照增产24.3-56.8%;施肥能显著提高水分生产效率,其效率与施入化肥养分总量之间呈典型的抛物线关系,施肥处理每毫米水在每公顷土地上比不施肥的对照增产小麦1.9886-4.2656kg。麦棉两熟小麦最佳施肥量为377.12-389.15kg/hm^2,N:P2O5:K2O=1:0.5:0.  相似文献   

10.
与地膜棉比较,过膜所积聚的热量,使双膜棉多得活动积温258.6℃·d,开花期提早8d,吐絮期提早10d;三桃比例,双膜棉为4.5:4.7:0.8,地膜棉2.5:5.2:2.3;采收率达0.60~0.65的日期,双膜棉80%年份出现在9月1~10日之间,地膜棉迟至9月18日~30日。秋旱秋暖年份,双膜棉增产24.5%,秋霖秋冷年份增产38%以上。  相似文献   

11.
不同保护性耕作方式对旱地玉米的增产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16种不同保护性耕作方式对旱地玉米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秋深耕 秋施肥 春免耕(A1)和秋浅耕 秋施肥 春免耕(A2)两种耕作方法,明显优于其他耕作方法,每公顷玉米增产为1009.5~1182kg;玉米整秆覆盖(B2)、玉米碎秆覆盖(B3)和地膜覆盖(B1)3种覆盖之间无显著差异,但都比不覆盖(B4)增产显著,每公顷玉米增产为1031.7~1281.7kg。16个处理中,A1B3(秋深耕 秋施肥 春免耕) 玉米碎秆覆盖处理的玉米产量最高达6508.5kg/hm2,是干旱地区可选择的保墒蓄水增产耕作栽培形式。  相似文献   

12.
在播种期严重干旱的1989,1991,1993和1994年,对旱地小麦干旱种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在0~20cm耕层土壤含量低于8%时,采用干旱寄种技术是完全可行的,干旱寄种播种出苗早,出苗率可达70%以上,苗情稍优,产量可达543.0~4428kg/hm^2,比雨后播种增产4.9%~12.2%,平均增产11.3%。  相似文献   

13.
方继友  陈宝兴 《玉米科学》1998,6(2):077-086
本文分析了承德市土壤肥力水平和施肥现状,论述了在不同年份以及覆膜栽培和露地直播条件下,旱地春玉米增施钾肥的不同增产效果,证明随着单产水平的提高,钾素将成为限制旱地春玉米提高产量的关键养分因子。  相似文献   

14.
牧草蔗新品系94-42的三种施肥模式试验结果表明,模式C(181.8公斤/hm^2尿素,60.6公斤/hm^2氯化钾,60.6公斤/hm^2钙镁磷肥)较模式A(303公斤/hm^2尿素)节约化肥投入14.3%的基础上,增产效果显著,增产幅度达16.64%,粗蛋白增加0.83%,是提高本品系产量及品质的一种较佳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15.
黄土高原长期施肥对小麦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为给旱地小麦合理施肥提供依据,在20年长期定位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能显著提高小麦产量,单施磷肥产量增加85.8kg/ha,增幅6.8%;单施氮肥增产352.8kg/ha,增幅28.0%;氮磷配施增产2262.2kg/ha,增幅179.7%。有机肥处理增产显著,单施有机肥增产1954.2kg/ha;在施有机肥的基础上,施氮肥增产9.8%,施磷肥增产17.1%,施氮磷肥增产15.5%。长期化肥单施肥料利用率较低,单施氮肥的氮肥利用率为16.0%,单施磷肥的磷肥利用为7.0%。氮磷配合施用,小麦吸氮、磷、钾量显著增加,氮、磷肥利用率分别增加21.2和6.9个百分点。氮、磷和有机肥处理的小麦吸氮量比氮磷处理增加18.2kg/ha,吸磷量增加4.1kg/ha,吸钾量增加8.3kg/ha。  相似文献   

16.
不同施氮肥时期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规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水稻不同施氮时期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均衡施肥法和V字施肥法比前重后轻法表现增产,增幅为11.58%和10.57%,因此均衡施肥法和V字施肥法应在施肥体系中成为主要施肥方法,可因地制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运用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对旱地胡麻生产因素中的施肥量、播种量、播种期建立了三元二次归回模型.经分析,三因素对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为施肥量>播种量>播种期,充分说明肥料是旱地胡麻增产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8.
901生物肥是由多种有益微生物组成的尖性肥料,在土壤中具有固氮和溶磷解钾作用,为作物提供一定量的有效养分。它可以减少化肥的施用量,提高大豆产量。施用901生物肥比不施肥增产6.3%-12.5%。在秸秆还田的条件下,901生物肥比磷酸二胺增产10.7%,在不进行秸秆还田的条件正比磷酸二铵略有减产。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石灰性土壤棉花施用锌肥的增产效果。结果表明,锌肥不同施用方法对棉花均取得较显著的增产效果,增产率为7.8%~25.7%。棉花施用锌肥促进了根系发育,增强了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利用能力,使棉苗生长健壮,早现蕾、早结铃、提早成熟、改善品质和提高产量等。  相似文献   

20.
1、化肥深施。化肥通过沟施、穴施、分层条施等集中深施,不仅可集中肥力,增加养分,而且可减少有效养分的挥发损失。化肥的利用率可提高5%~10N,亩节省化肥2.skg。2、配方施肥。通过测土配方施肥.调整氛、磷、钾和微量元素的合理用量及适宜比例,从而达到提高化肥利用率,增加肥效的目的.3、配合施肥.化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多施衣家肥,减少化肥用量,可弥补化肥养分不全的缺,久,是提高化肥利用率的一条重要选任.毛、叶面喷施.叶面喷施化肥和微量元素肥料,其用量相当于土壤用量的10%~20%.如土壤申追施尿土,亩用士为5~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