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美国农业部自然资源保护局所推荐的田间水管理模型(DRAINMOD)在模拟分析污水土地处理系统水力负荷时,只从水力角度出发,根据土壤的入渗、蒸发和排水情况来计算污水灌溉量,对污水的处理效果未加考虑。该文利用溶质运移理论对DRAINMOD模型所模拟的水力过程进行排水出流浓度计算。以西安地区为例的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排水间距减小,水力负荷逐渐增大,处理效果明显变差;该方法还可以用来确定污水土地处理系统达到不同水质标准所要求的污水预处理程度。  相似文献   

2.
一般的污水土地处理方式存在容易堵塞、水力负荷小等缺点。为了提高土地处理的效率,将一种特殊的蚯蚓引入土地处理中,形成一种新型的蚯蚓强化土地处理系统,它能利用蚯蚓的生活习性强化土地处理效果。通过在试验室内搭建土地处理和蚯蚓强化土地处理系统,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模拟处理试验,并且对两种处理系统出水进行水质测试。结果表明,蚯蚓强化土地处理系统对水中污染物的去除率比土地处理系统的高出很多。土地处理和蚯蚓强化土地处理对于COD、TP和TN的去除率分别为40.5%、37.7%、9.6%和66.1%、50.6%、16.8%。试验表明,蚯蚓强化土地处理系统的污水处理率是土地处理的6倍,而且蚯蚓强化土地处理系统相比土地处理系统不易发生堵塞,有效地提高了土地处理的效率。蚯蚓强化土地处理系统是一种节能省地的污水处理系统,对于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污水灌溉与污水土地处理系统试验及模拟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解决大面积不加控制的污水灌溉和未经处理的污水自由排放造成的地表水体污染问题,提出了由作物生长季节污水灌溉、低温季节污水储水入渗和地下水管理3个子系统构成的污水灌溉与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对污水灌溉子系统污染物去除效果和污水储水入渗子系统冬季工作状况进行了试验研究,利用MODFLOW模型对地下水管理子系统运行效果进行了模拟,探讨了污水灌溉与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的运行性能及其对地下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作物生长季节内,污水灌溉子系统可有效提高系统水力负荷、污染物去除效果良好、对地下水水质无显著影响;在无作物生长的冬季,污水储水入渗子系统可保持冰层下污水持续入渗,确保低温下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通过采用适当的地下水管理调控措施,可避免高定额污水灌溉和储水入渗对地下水产生的潜在不利影响,达到地下水管理子系统控制范围内地下水水量平衡.  相似文献   

4.
浅谈污水土地处理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污水土地处理系统是一种基于土壤-生物作用的污水净化技术,其投资少、建设运营成本低,日益受到全球的关注。本文概述了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的类型、净化机理、优势,讨论了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并对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在我国的应用前景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商丘啤酒厂污水土地处理与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啤酒污水中的污染物为大麦芽、大米、酒花的糟粕及其分解物,是对农作物生长有利的营养成分。在清洗旧瓶时,使用碱及洗涤剂,虽数量不多,但对作物、土壤危害甚大。通过河水土地处理系统,污水水质有明显的改善,进入土地处理场后污水得到进一步净化,水质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实现啤酒污水土地处理,是一个变废为宝,化害为利的过程,既改善、美化、净化了环境,又为灌溉提供了水源,同时又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一项多效益的生态工程。  相似文献   

6.
史舟  吴宏海 《农业环境保护》1998,17(2):63-64,F003
污水土地处理技术是实现污水资源化,促进污水农业利用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污水土地处理技术主要包括二个过程,一是对处理区域的土地进行适宜性评价;二是进行具体工程设计和实施。本文主要介绍了以GIS为技术辅助手段,进行待处理区域土地适宜评价研究的技术方法及样区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7.
基于土柱实验,对有作物生长条件下的污水灌溉土地处理慢渗系统氮素去除和作物生长状况开展实验研究,探讨在灌溉原污水中添加有机碳对该系统去除氮素和作物生长状况产生的影响作用。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灌溉原污水中有机碳含量的逐渐增加,污水灌溉土地处理慢渗系统下排的水量有所增大,排水中的氮素(铵态氮、硝态氮、总氮)淋溶量和化学需氧量有所增加,而作物的干物质量和吸氮量则明显下降;增加灌溉原污水中的有机碳含量,会影响污水灌溉土地处理慢渗系统去除氮素的效果和作物生长条件,在增加基于硝化和反硝化作用的除氮量同时,造成作物生长水土环境的改变,导致作物产量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8.
污水土地处理技术是一种基于土壤—生物作用的污水净化技术,投资少,建设运营成本低,日益受到全球的关注。分别就五种污水土地处理技术工艺在我国的发展进行了回顾,介绍了相应措施及效果,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并对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在我国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一、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的概况利用污水进行农田灌溉在国外已有悠久的历史。然而,应用土壤、植物的净化功能,将环境工程与生态学的基本原理相结合来综合考察污水的处理及污水资源利用的生态工程土地处理系统是在六十年代后期才在  相似文献   

10.
污水土地处理中水田氮素的迁移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忠翰  彭江燕 《土壤学报》2000,37(3):428-432
污水中含有益于作物生长的氮磷和微量元素,故污水土地处理会给作物产量和质量带来好处[1],但使用的水力负荷率、污染负荷率(即投配水量)过高的话,会引起氮磷等元素迁移,对水环境产生二次污染。在过去同类研究中虽有许多关于土壤除氮效果的报导[2~4],但绝大多数报导仅限于整个处理系统的去除效果上,很难查寻到有关污水中氮素在不同土壤和土层中氮素迁移的特征,因而影响土地处理场排水暗管设计的性能和采取有效调控方法提高土壤脱氮能力。本文通过对作物型污水土地处理实际运行过程氮的时空分布监测,深入了解水作条件下土壤不同形态氮素迁移特征,为进一步改进污水土地处理设计和提高处理系统的脱氮效果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污水慢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的改进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传统的污水慢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以污水的深度处理和利用为主要目标,水力负荷较小。该试验对传统的土地处理系统进行改进,在土壤1 m深处设置排水系统,增大系统水力负荷。试验结果表明,在大水力负荷情况下,改进的污水慢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对污染物有较好地去除效果,出水水质优良。除总氮外各指标浓度均满足地面水环境Ⅲ类水域水质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2.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在污水资源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CRI)是在传统的污水快速渗滤处理系统(RI)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的污水土地处理技术。本文结合工程实例着重指出在水资源短缺、水污染日趋严重的今天,CRI系统以其低投资、低能耗、操作管理方便以及净化效果良好等优点在实现污水资源化中的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利用人工湿地治理太湖流域小城镇生活污水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阐述了人工湿地系统概念及其用于处理生活污水所具有的投资少,能耗等优点;根据太湖流域实际情况,提出了利用人工湿地处理该流域地区小城镇生活污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大学园区污水生态处理技术工艺及系统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详述了大学园区污水生态处理技术的工艺和系统设计问题。通过浮动生物床预处理和潜流湿地或地下毛管渗滤系统的深度处理,可将校园污水转换成为再生水利用,该处理系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5.
污水生态处理技术体系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污水的生态处理原理进行扼要论述,对污水的生态处理技术体系进行较为全面地概括,并就目前的应用条件与适用范围进行了阐述,在简要回顾污水的生态处理技术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对该领域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推进污水生态处理系统的技术创新和在我国各地区的广泛应用,为全面实施污水处理与水资源综合利用相结合的污水无害化与资源化战略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保护公众健康、保护环境、防止作物和土壤的损害,使土地处理系统能正常地运转和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美国环保局已颁布了土地处理系统污水前处理要求的基本准则,并把前处理作为土地处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要求。美国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大致流程如下图所示。  相似文献   

17.
污水处理厂出水的环境质量和农业再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上海市正在运作的四家污水处理厂的出水质量进行监测,研究了污水厂出水的环境质量与农业再利用问题。由于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在性状上仍有很大差异,在文中分别进行讨论:(1)生活污水厂出水氮、磷负荷很高,大肠杆菌指标也严重超标。若直接用于农业灌溉,应重视营养盐和病菌对环境的污染问题。选用适当的灌溉方式,可减轻或避免这类污染。生活污水厂出水重金属含量并不高,用于农业灌溉,在短期内对土壤和蔬菜的重金属污染风险并不大;但由于重金属元素易累积等原因,这类风险还不能完全排除。(2)处理后的化工污水,仍有很高的有机污染负荷;Cl^-约是《农田灌溉水质标准》中最大允许值的2倍;Zn和Cd等重金属也明显偏高。在污水厂改进处理工艺、降低各类污染物负荷前,还不能直接用于农业灌溉,以免给农业生态环境带来灾难性后果。  相似文献   

18.
农业用水水质安全及用臭氧对污水无害化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农业灌溉大国,农业用水缺口大,水体污染严重。解决农业用水的出路,除了充分用好现有水资源,普遍实施节水农业之外,还需要把城镇居民生活污水和由于水体污染而不宜作为农业灌溉的这部分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并使之资源化,回收利用,这对舒缓未来农业用水危机有重要作用。该文重点探讨了用臭氧对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原理及可行性。通过污水无害化处理,使农业用水水质安全有了保障,农产品不受污染,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9.
以生态自然净化处理农村污水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污水下水道建设方案”计划,预计至2011年为止,台湾地区之下水道普及率预估可达36%。台湾家庭产生的生活污水,一般透过污水下水道的施设加以解决,然而此项建设以都会区优先实施,且废污水之处理以传统污水处理厂为主,该方式所需之费用相当庞大,非一般农村地区所能负担。若配合实施农村社区土地重划后,提供公共设施用地,结合下水道系统,将家庭产生之废污水,以自然生态净化系统之生物处理,建构符合生态性及永续发展的农村。因此,将以农村社区土地重划先期规划地区及已完成人工湿地之社区为例,探讨农村社区污水设施规划之演进,及以自然净化处理农村社区废污水实施之可行性,提供未来执行之参考。  相似文献   

20.
藻类净化含氮磷有机污水及其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利用藻类净化含氮、磷有机污水其净化作用及其机理、藻类培养环境调控及其生物量利用和新型藻类处理系统三方面介绍了国内外的有关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