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日粮营养水平(精料进食水平)对肉牛日粮消化能和粪能排出量的影响,试验选用体况良好、体重一致(347 kg±25 kg)的杂交后备母牛(西门塔尔牛(♂)×中国黄牛(♀))16头,随机分为4组,即处理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每组4头,各试验组日粮精料进食量分别为1.5、2.5、3.5和4.5 kg,粗料(青贮)自由采食。总试验期为30 d,预饲期20 d后进入正试期,试验期最后7 d全收集粪样。结果表明:不同日粮处理间全消化道蛋白质、淀粉的表观消化量和日粮消化能有显著差异(P<0.05),并随日粮营养水平(精料进食水平)的增加而增加,但不同日粮处理间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表观可消化量没有差异,粪中能量的排出量也没有明显差异(P>0.05)。日粮可消化有机物与消化能的进食量呈直线强相关,即消化能DE(MJ/d)=0.669+18.476 DOM(kg/d)(R2=0.999 6,n=4)。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西杂育成母牛(西门塔尔牛(♂)×中国黄牛(♀))不同蛋白质进食量的氮代谢情况,选取16头体重在350 kg左右的育成母牛随机分为4组,蛋白质进食量分别为干物质1.4、2.3、3.3、4.2 kg/d,粗饲料限制自由采食,进行消化代谢试验。结果表明:随日粮蛋白质进食量的升高可消化氮量、氮沉积量明显增加,并使尿中氮排泄量显著增加(P<0.05);育成母牛氮沉积(Y)和日粮粗蛋白进食量(X)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Y(g/(kgW0.75.d))=49.8X(g/d)-248.8(n=16,r=0.84,P<0.05)。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营养水平精料补饲对海南黑山羊肥育羔羊的日粮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择3月龄、体重相近的海南黑山羊24只,随机分成6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4只羊。设计2个粗蛋白质水平(15%和17%)和3个消化能水平(11.72、12.55、13.39MJ/kg)的精料补充料,自由采食,试验期90d。结果表明:日粮蛋白质水平对黑山羊日均干物质、能量、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日粮消化能水平对黑山羊日均粗脂肪、粗灰分和钙、磷、NDF和ADF采食量影响显著(P<0.05);日粮蛋白质水平对黑山羊日粮中各养分的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日粮中消化能水平的增加,能量、粗蛋白质、粗脂肪、ADF和NDF的表观消化率亦随之增加(P<0.05)。结果表明,日粮蛋白质水平对黑山羊日粮中各养分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而日粮能量水平对日粮中能量、粗蛋白质、粗脂肪、ADF和NDF的表观消化率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采用日粮调控来探究不同精粗比的日粮对育肥前期的延边黄牛养分表观消化率及尿嘌呤衍生物排出量的影响。选择4头年龄及体质量相近(300±15)kg的延边黄牛,采用4×4拉丁方设计,分别饲喂精粗比为30∶70、40∶60、60∶40和70∶30的育肥前期基础日粮。试验分为4个阶段,每阶段20 d,预试期15 d,正试期5 d收集样品。结果表明:干物质、有机物和粗蛋白采食量随着日粮精料水平的提高而线性增加(P0.01),而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采食量随日粮精料水平的提高而线性降低(P0.01);随着精粗比的提高,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粗蛋白表观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有机物及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随着日粮精料水平的提高差异不显著(P0.05);总嘌呤衍生物排出量和尿囊素随着精粗比的提高呈升高的趋势(P0.05或P0.01)。由此可知,提高日粮精料比例能增加试验牛干物质、有机物和粗蛋白采食量,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采食量则相应减少;并且有效的提高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和瘤胃可利用氮含量。  相似文献   

5.
通过饲养试验,主要研究日粮含不同麸皮水平对奶用育成母牛日粮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选取16头15月龄体况基本一致的荷斯坦育成母牛为试验动物进行消化代谢试验。试验动物随机分为4组,每组4头牛,分别定量(3.5 kg/d)饲喂6种不同麸皮水平的精料日粮,粗料为固定给量的自由采食(8 kg/d)。4个处理组的日粮麸皮水平为0、12.8%、24.8%和44.7%。预试期为20 d,正试期为10 d,采用全收粪法收集6 d粪便。试验结果表明:在采食量和精粗比相似的情况下,日粮精料高比例(45%)麸皮明显降低奶用育成母牛日粮有机物、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而对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选用24头体重(683.1±14.9)kg、胎次(2.5±0.2)、上一泌乳期305 d,产奶量(7 339±18)kg和预产期(24.5±0.2)d的经产奶牛,随机分为4组,从分娩前19 d到分娩后36 d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丙二醇0、150、300和450 ml/d,研究丙二醇对围产期奶牛采食量和日粮养分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奶牛分娩后7、21和35 d干物质(DM)、有机物质(O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采食量显著高于分娩前(-21 d和-14 d),分娩后35 d各养分采食量显著高于分娩后7 d(P<0.05)。从分娩前14 d到分娩后35 d各组奶牛DM、OM和CP消化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但差异均不显著;而分娩后7、21和35 d日粮NDF和ADF消化率显著低于分娩前(-21 d和-14d)(P<0.05)。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的丙二醇对围产期奶牛各养分采食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日粮添加丙二醇300 ml/d和450 ml/d,显著提高分娩前14 d和分娩后7、21和35 d DM、NDF和ADF消化率,显著提高分娩后7、21和35 d OM消化率,显著提高分娩后7和21 d CP消化率(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丙二醇有益于改善围产期奶牛日粮消化率,适宜添加量为300 ml/d。  相似文献   

7.
旨在借助开路式循环呼吸测热系统研究饲粮不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NFC/NDF)比例对育成期(48~55kg)杜寒杂交母羊生产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甲烷产量的影响。选用30只体重(48±0.50)kg的杜泊(♂)×小尾寒羊(♀))母羊,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将试验动物随机分到饲粮NFC/NDF=0.78组(精粗比为35∶65,自由采食)、NFC/NDF=1.03组(精粗比为50∶50,限饲)和NFC/NDF=2.17组(精粗比为65∶35,限饲)3个处理组中,每个处理组10只羊。试验期为32d,包括17d预试期和15d正试期。试验分为自由采食组和限饲组两种饲养模式,各组的能量和粗蛋白质采食量均相同,以饲粮NFC/NDF为0.78自由采食组的平均日增重作为NFC/NDF为1.03组和2.17组的限饲标准。试验羊只定期晨饲前称重,记录每日采食量;在正试期内测定甲烷产量、饲粮能量和饲粮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1)限饲条件下饲粮NFC/NDF为2.17组的饲料转化效率显著高于自由采食条件下饲粮NFC/NDF为0.78组的饲粮转化效率(P0.05),饲粮NFC/NDF为1.03组与另外两组皆无显著性差异(P0.05)。2)当饲粮NFC/NDF比例由0.78增加至2.17时,3个处理组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有机物表观消化率、总能表观消化率和总能代谢率皆显著提高(P0.05),NFC/NDF=2.17组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NFC/NDF=0.78组(P0.05),两组皆与NFC/NDF=1.03组无显著差异(P0.05)。另外,随着饲粮NFC/NDF比例的增加,NFC/NDF=2.17组的NDF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NFC/NDF=0.78组和NFC/NDF=1.03组(P0.05),后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3)NFC/NDF=2.17组的甲烷日排放量为32.53L·d~(-1),显著低于NFC/NDF=0.78组的58.03L·d~(-1)和NFC/NDF=1.03组的63.17L·d~(-1)(P0.05),后两组间的甲烷日排放量无显著差异(P0.05),3组的单位代谢体重的甲烷日排放量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随着饲粮NFC/NDF比例的增加,NFC/NDF=2.17组的单位干物质采食量的甲烷排放量、单位有机物采食量的甲烷排放量和单位可消化有机物的甲烷排放量皆显著低于NFC/NDF=1.03组(P0.05),NFC/NDF=0.78组的以上指标与另外两组相比皆无显著差异(P0.05);单位总能摄入量的甲烷能排放量、单位消化能摄入量的甲烷能排放量、单位代谢能摄入量的甲烷能排放量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NFC/NDF=1.03组的单位中性洗涤纤维采食量的甲烷排放量和单位可消化中性洗涤纤维采食量的甲烷排放量显著高于NFC/NDF=0.78组和NFC/NDF=2.17组(P0.05),后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另外,单位日增重的甲烷排放量和单位可消化酸性洗涤纤维的甲烷排放量在3个处理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生长性能、饲粮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能量代谢及甲烷排放水平,对育成期(48~55kg)杜寒杂交母羊限制饲喂NFC/NDF为2.17的饲粮是最佳的碳减排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肉羊在不同日粮精粗比条件下氮沉积和尿嘌呤衍生物的排出规律。选择12只体况健康的9月龄、体重(47.21±3.35)kg杜×寒杂交绵羊公羊,试验日粮为12种不同精粗比的全混合颗粒饲料,采用12×4不完全拉丁方设计,进行4期消化代谢试验,试验每期19 d,其中预试期14 d,正试期5 d,采用全收粪、尿法。结果表明:随日粮精粗比的提高,尿氮排出量和氮沉积量均显著提高(P<0.05),日粮精粗比对粪氮排出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氮沉积量与氮采食量之间存在线性相关(R2=0.72,P<0.05);尿中尿囊素排出量和总尿嘌呤衍生物排出量均随日粮精粗比升高而显著升高(P<0.05),尿囊素、尿酸、黄嘌呤和次黄嘌呤排出量占总尿嘌呤衍生物排出量的比例变化范围分别为69.92%~84.76%、2.89%~7.58%和9.39%~25.04%。日粮精粗比对粪氮与尿氮有不同的影响,对尿嘌呤衍生物排出量影响显著;尿嘌呤衍生物排出量与尿氮排出量存在着线性相关,相关方程为Y=0.429X+0.324(R2=0.85)。  相似文献   

9.
添加酵母培养物对饲粮营养物质消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3只健康并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杂种羯绵羊,采用3×3无重复拉丁方试验设计.研究以玉米Zea mays秸、小麦Triticum aestivum秸和苜蓿Medicago sativa干草为粗料的全饲粮颗粒中添加不同水平酵母培养物(YC)对绵羊采食量和营养物质消化的影响,饲粮的粗/精比为67∶31.试验结果表明:添加YC的全饲粮颗粒,有提高绵羊干物质采食量(DMI)和有机物采食量(OMI)的趋势(P=0.255和P=0.324),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采食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YC对饲粮DM、OM、CF、ADF和NDF在全消化道中的消化率均有提高的趋势(P=0.277、P=0.151、P=0.073、P=0.102和P=0.091);添加YC对饲粮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了N的存留率(P=0.021).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不同日粮有机物瘤胃发酵量与全消化道消化量之间的关系,选择体重600 kg左右的荷斯坦(Holstein)公牛3头,安装瘤胃、真胃瘘管,以三氧化二铬(Cr2O3)作真胃食糜标记物,全收粪法收集粪样,测定真胃食糜和粪中的有机物(OM)、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流量及在瘤胃内、全消化道的表观消化,分别以3×3拉丁方和2×3不完全拉丁方试验设计测定不同日粮有机物瘤胃发酵率和消化道表现消化率,试验Ⅰ为饲喂粗料进食量相同而精料进食量不同的3种日粮,试验Ⅱ为以豆粕、全脂大豆为蛋白质补充料来源的2种等蛋白日粮.结果表明:不同日粮对瘤胃及全消化道的OM、NDF、ADF表观消化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明显影响有机物瘤胃可发酵量(P<0.05);日粮有机物瘤胃表观发酵量(FOM,g/d)与日粮有机物全消化道消化量(DOM,g/d)有显著的相关关系:DOM(g/d)=1.27×FOM(g/d)+962.81(r2=0.95,n=5,P<0.01).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研究杜寒杂交绵羊在不同日粮精粗比条件下可消化有机物采食量和尿嘌呤衍生物排出量的相关关系.选择12只体况健康的9月龄杜寒杂交绵羊公羊(47.21 kg±3.35 kg),试验日粮为12种不同精粗比的全混合颗粒饲料,采用12×4不完全拉丁方设计,进行4期消化代谢试验,每期19d,其中预饲期14d,正试期5d,采用全收粪、尿法.结果表明:随日粮精粗比例的升高,可消化有机物采食量显著升高(P<0.05);干物质、有机物和蛋白质消化率均与干物质采食量存在正线性相关(R2=0.45,P<0.05;R2=0.50,P<0.05;R2=0.64,P<0.05);随日粮精粗比例升高,尿嘌呤衍生物排出量显著升高(P<0.05),尿囊素、尿酸、黄嘌呤和次黄嘌呤排出量占总尿嘌呤衍生物排出量的比例变化范围分别为69.92%~84.76%、2.89 %~7.58%和9.39%~25.04%.尿嘌呤衍生物排出量与可消化有机物采食量存在线性相关(P<0.05),相关方程为Y=13.03X+0.62(R2=0.80).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采食水平下肉羊氮沉积和尿中嘌呤衍生物(PD)的排出规律.试验选用12只平均体重为(41.3±2.8)kg的杜寒杂交绵羊公羔,随机平均分为3组,按照自由采食、自由采食量的70%和自由采食量的40%3个干物质采食水平饲喂,试验期为12d,其中预试期7d,正试期5d.结果表明:随着饲粮采食水平的降低,营养物质消化率均显著上升(P<0.05),粪氮和尿氮排出量均显著降低(P<0.05),沉积氮与摄入氮之间存在线性相关(R2=0.92).尿中PD排出量和微生物氮(MN)产量均随采食水平的降低而显著降低(P<0.05),嘌呤氮指数(PNI)与氮沉积率和氮吸收率均表现出相同变化趋势.由此可见,PD排出量与可消化有机物采食量(DOMI)以及MN产量之间均存在线性相关,相关方程分别为y=21.41X-1.81(R2=0.94)和Y=0.91X+2.57(R2=0.94);PNI能够将氮平衡和PD排出量有机结合起来,用于评价饲粮氮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3.
限饲对东北梅花鹿消化代谢及尿嘌呤衍生物排出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选取4只体况相近的3岁东北梅花鹿公鹿,采用4×4拉丁方设计,饲喂同一种日粮,分4个不同限饲水平A(2.5kg/d)、B(2.0kg/d)、C(1.5kg/d)、D(1.0kg/d),利用尿嘌呤衍生物法并结合消化代谢试验,测定限制饲喂条件下东北梅花鹿尿嘌呤衍生物组成及排出量,可消化干物质和可消化有机物进食量与尿嘌呤衍生物排出量(PD)的关系及各种营养物质消化率。试验结果表明:东北梅花鹿尿中嘌呤衍生物包括49%~56%尿囊素、35%~38%尿酸、6%~15%黄嘌呤和次黄嘌呤;限饲条件下,东北梅花鹿尿中嘌呤衍生物、肌酐酸排出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消化干物质DDM(Ir=0.8592,n=16,P<0.001)和可消化有机物DOMI(r=0.8605,n=16,P<0.001)与尿中嘌呤衍生物排出量(PD)均存在显著的线性正相关;限饲使可消化干物质、可消化有机物质进食量和粗蛋白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使干物质、有机物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及钙、磷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降低(P<0.05);限饲对尿氮和粪氮排出量无显著性影响(P>0.05),而显著影响氮沉积量(P<0.05),且随饲喂量降低,氮沉积逐渐减少,当饲喂量降到D水平时,出现了氮的负平衡,表明氮的摄入量已不能满足梅花鹿维持需要,需要动用内源氮来满足自身维持需要。  相似文献   

14.
试验选用4头安装永久性三位点瘘管的鲁西黄牛阉牛,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瘤胃分别灌注1 000 mL0.9%的生理盐水,100、200、300 g/d的大豆小肽,探讨其对肉牛营养物质消化代谢以及氮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注大豆小肽对日粮脂肪(EE)、粗蛋白(CP)与酸性洗涤纤维(ADF)的表观消化率无影响(P>0.05);300 g/d组显著提高日粮干物质(DM)、有机物(OM)、中性洗涤纤维(NDF)的表观消化率(P<0.05);灌注小肽显著增加了尿氮的排出量(P<0.05),提高氮的表观消化率与氮沉积(P<0.05);200 g/d与300 g/d组显著降低了十二指肠氮流量占进食量的百分比(P<0.05);300 g/d组显著提高了血浆尿素氮和血浆葡萄糖含量(P<0.05)。试验结果表明,灌注大豆小肽能提高日粮营养成分的消化率,增加氮沉积,综合考虑各因素,在本试验中灌注量以200 g/d最佳。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借助开路式呼吸测热系统研究饲粮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FC)/中性洗涤纤维(NDF)对生长期杜寒杂交母羊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甲烷产量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取体况良好、体重为(27.8±0.5)kg的母羊30只,根据体重一致原则,分配到3组,各组饲粮NFC/NDF分别为0.78(精粗比为35∶65)、1.03(精粗比为50∶50)、2.17(精粗比为65∶35),每组10只羊。试验期为25 d,包括3 d调整期、7 d预试期和15 d正试期。结果表明:在NFC/NDF=0.78组自由采食和其他组限饲条件下,3组试验羊的初始体重和结束体重以及平均日增重无显著性差异(P0.05)。当饲粮NFC/NDF由0.78增加至2.17时,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降低(P0.05),干物质、有机物和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增加(P0.05),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当饲粮NFC/NDF由0.78增加至2.17时,甲烷能、单位干物质采食量的甲烷产量、单位总能摄入量的甲烷能产量显著降低(P0.05)。结果提示,在平均日增重一致的前提下,高NFC/NDF饲粮料重比较低,且甲烷转化效率较低;对生长期杜寒杂交母羊来说,限饲条件下饲喂NFC/NDF为2.17的饲粮在提高生产效益的同时又兼顾甲烷减排,效果相对最佳。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采用Meta分析方法研究饲粮中性洗涤纤维(NDF)与淀粉比值对奶牛生产性能和乳成分合成的影响。试验整理了27篇有关奶牛碳水化合物营养的研究,共计123个处理,运用Meta分析方法研究饲粮NDF、淀粉含量以及NDF与淀粉比值与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和乳成分的相关性,并进行相应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饲粮NDF和淀粉含量,饲粮NDF与淀粉比值与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R2=-0.799,P<0.01)、产奶量(R2=-0.730,P<0.01)、乳脂率(R2=0.664,P<0.01)和乳蛋白率(R2=-0.788,P<0.01)的相关性更强;饲粮NDF与淀粉比值与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P=0.02)、产奶量(P<0.01)、乳脂率(P<0.01)、乳蛋白率(P<0.01)、乳蛋白产量(P<0.01)和乳糖产量(P<0.01)存在显著的一元线性回归关系,饲粮NDF与淀粉比值每增加1,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乳蛋白产量和乳糖产量分别降低0.81、1.36、0.06和1.50 kg,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分别增加0.11%和0.07%。M eta分析结果表明,饲粮NDF与淀粉比值可作为反映奶牛饲粮碳水化合物组成的营养评价指标,用于指导奶牛的生产和调控乳成分的组成。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中性洗涤纤维(NDF)与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FC)比值(NDF/NFC)饲粮对肉用绵羊甲烷排放的影响。试验采用4×4完全拉丁方试验设计,将16只杜泊×小尾寒羊杂交羯羊随机分成4组,每组4只,按维持水平饲喂NDF/NFC分别为3.02(饲粮1)、2.32(饲粮2)、1.58(饲粮3)、1.04(饲粮4)的全混合颗粒饲粮(玉米秸秆为粗饲料来源)。试验共进行4期,每期18 d,包括3 d的调整期、7 d的预试期和8 d的正试期,在正试期内测定甲烷产量、饲粮总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饲粮2的甲烷日排放量显著高于饲粮3和4(43.43 L/d vs.38.88和35.98 L/d;P0.05)。与饲粮1相比,饲粮2和3的每千克干物质采食量(DMI)甲烷排放量显著增加(38.00 L/kg DMI vs.42.24、41.69 L/kg DMI;P0.05),但是饲粮2、3和4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NDF/NFC的降低,每千克可消化有机物(DOM)的甲烷排放量逐渐降低,饲粮4的每千克DOM的甲烷排放量显著低于饲粮1、2和3(58.78 L/kg DOM vs.75.00、73.35和64.11 L/kg DOM;P0.05)。随着NDF/NFC的降低,每千克中性洗涤纤维采食量(NDFI)或酸性洗涤纤维采食量(ADFI)的甲烷排放量逐渐增加,且各饲粮之间差异显著(P0.05)。综上所述,结合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甲烷排放效率,在维持水平下,采用NDF/NFC为1.04的玉米秸秆饲粮作为肉用绵羊甲烷减排的饲粮最合适。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日粮磷进食量对肉牛日粮磷表观消化的影响,试验选用体况良好、体重一致(347 kg±25 kg)的杂交后备母牛(西门塔尔牛(♂)×中国黄牛(♀))16头,随机分为4组,即处理1、2、3和4组,每组4头,各试验组日粮磷的进食量分别为26、34、42和50 g/d,以精料饲喂量调整磷进食水平(每天育成母牛精料喂量分别为1.5、2.5、3.5和4.5 kg),粗料(玉米秸秆青贮)自由采食。总试验期30 d,预饲期20 d后进入正试期,试验最后7 d全收集粪样。结果表明,不同日粮磷进食量对消化道磷的表观消化量和表观消化率有显著影响(P<0.05),在日粮磷进食量为34g/d(日粮磷水平0.51%)时,消化率达最大(53.8%);日粮磷进食量大于34 g/d时,磷进食的增加使磷的表观消化率明显降低(P<0.05)。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中性洗涤纤维(NDF)水平饲粮对羔羊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消化道重量及瘤胃乳头发育的影响。选用60只体况良好,体重为(3.23±0.20) kg的初生母羔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羊。试验羔羊于10日龄补饲开食料,开食料NDF水平分别为12%(12NDF组)、16%(16NDF组)、20%(20NDF组)和24%(24NDF组)的饲粮。试验期60 d,饲养试验所有羔羊均随母哺乳,消化试验所有羔羊不随母哺乳。结果显示:1)随着日龄的增加,羔羊的体重极显著增加(P0.01);各日龄阶段日增重均差异不显著(P0.05);随日龄的增加,羔羊干物质采食量(DMI)极显著增加(P0.01),饲喂不同NDF水平饲粮,各组羔羊DMI差异不显著(P0.05)。2)24NDF组羔羊干物质(DM)、有机物(OM)采食量和总能(GE)摄入量显著高于16NDF、20NDF组(P0.05)。24NDF组羔羊粗蛋白(CP)采食量显著高于20NDF组(P0.05);24NDF组羔羊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采食量极显著高于20NDF组(P0.01),20NDF组极显著高于16NDF、12NDF组(P0.01);24NDF组羔羊DM、OM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12NDF、16NDF组(P0.05),24NDF组GE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16NDF组(P0.05),但20NDF、24NDF组NDF、ADF表观消化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12NDF组(P0.05或P0.01);24NDF组羔羊粪能显著高于12NDF、16NDF和24NDF组(P0.05)。各试验组CP表观消化率和消化能差异不显著(P0.05)。3)12NDF组羔羊全胃重显著高于16NDF、20NDF组(P0.05)。12NDF组羔羊瘤胃重显著高于20NDF组(P0.05)。12NDF组羔羊瘤胃占宰前活重的比例显著高于16NDF、20NDF和24NDF组(P0.05)。12NDF组羔羊十二指肠重及十二指肠占宰前活重的比例显著高于16NDF组(P0.05)。其余各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母羔羊在0~60日龄最适的NDF水平为16%~20%。  相似文献   

20.
选用4头年龄3.5岁,体况良好,体重(500±20)kg的中国西门塔尔牛阉牛,采用4×4拉丁方设计,研究日粮添加丙酸镁(100 g/d)、丙酸(87 g/d)和氧化镁(24 g/d)对玉米秸秆干物质(DM)、有机物质(OM)、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瘤胃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添加丙酸镁、丙酸和氧化镁对玉米秸秆DM、OM瘤胃有效降解率(P)无显著影响(P>0.05);玉米秸秆NDF瘤胃慢速降解部分(b)和降解常数(c)及ADF降解常数(c)差异不显著(P>0.05),丙酸镁组ADF瘤胃慢速降解部分(b)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NDF和ADF瘤胃快速降解部分(a)和瘤胃有效降解率(P)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日粮添加丙酸镁提高了玉米秸秆NDF和ADF瘤胃有效降解率(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