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自然界,由于地理、地貌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每一个物种都被限制在一定的生态区域内生存发展,这些物种即为本地种.外来物种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历史上没有自然发生分布而被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引入的物种.生物入侵,是指生物由原生存地经自然的或人为的途径侵入到另一个新环境,对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人类健康造成经济损失或生态灾难的过程,这种物种可以称为外来入侵种或外来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技、生产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对地球索取过度,造成环境恶化。特别是农用化学品的大量使用,畜禽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导致面源污染不断加剧,加重了水体污染和危及食品安全。面源污染(非点源污染)是指农业生产活动中,N、P等营养物质和农药以及其他污染物质,通过地表径流和农田渗漏等,造成水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3.
宁波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面源污染又称农业非点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氮素和磷素等营养物质,农药、重金属以及其他有机和无机污染物质,土壤颗粒等沉积物,从非特定的地点,以不同的形式对大气、土壤和水体等环境形成污染,尤其是通过农田的地表径流和地下渗漏造成水域环境的污染。由于农业生产活动的广泛性和普遍性,加上农业面源污染涉及范围广、随机性大、隐蔽性强、不易监测、难以量化、控制难度大,因此,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目前影响我市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污染源,其发展趋势令人担忧。为此,就我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对策研究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对近…  相似文献   

4.
在农业生产活动中,非科学的经管理念和落后的生产方式是造成农业环境面源污染的重要因素,如剧毒农药的使用、过量化肥的施撒、不可降解农膜弃于田间、露天焚烧秸秆、大型养殖场禽畜粪便不做无害化处理随意堆放等.这些污染源对环境的污染,尤其对水环境的污染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5.
1 环境的概念1 .1 环境的涵义  环境是指自然环境的水域、大气和土壤及生物 (植物、动物、微生物 )构成的自然整体 (物理、化学、生物学特性 )。近来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工业生产及科学技术的发展 ,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已受世界各国的注视。人类环境科学主要是研究由于人类活动 (工业生产、科学试验 )等所引起的环境质量与环境保护及环境改造的科学。我们指的家禽环境 ,除有自然环境的空气、水域及土壤外 ,还有人类活动作用于家禽 (生物 )的环境 (饲养、管理、使用、调教、禽场、舍、禽互相之间接触、生活、生长及繁殖 )等因素 ,就是研…  相似文献   

6.
施肥是人类农业生产活动中必须采取的技术措施,而生态环境又关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针对目前因施肥不合理、不科学引起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寻求低碳减排的施肥模式是人类当前唯一的选择。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表明,农业源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占排放总量的43.7%。盲目施肥对农业环境的污染往往是长期积累造成的,其涉及范围广、隐蔽性强、不易监测、控制难度大,  相似文献   

7.
一、环境的含义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活动的场所,也是向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所必须的自然资源的供应基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明确指出:"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其中,"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就是环境的科学而又概括的定义。它有两层含义:  相似文献   

8.
郭晓坡 《河北农业》2014,(11):30-31
温室水分调控是指对温室内的环境水分情况进行合理有效的调控。衡量与评价环境水分情况的指标是空气相对湿度。一、温室内空气湿度的调控温室空气相对湿度通常比较高,特别是在寒冷冬季不通风的条件下,空气相对湿度通常在80%-90%以上,黄昏至早上可达到100%而达到饱和情况。温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与泥土湿度、温室设施等有关。泥土湿度大,则温室空气湿度大;  相似文献   

9.
《新农业》2017,(5)
<正>环境污染是指有毒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及其它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环境污染主要是人为造成的。环境污染可以危害人的身心健康和致使一些植被枯萎、物种灭绝,但园林植物与环境是相  相似文献   

10.
刘忠  尚义 《现代农业》2011,(12):76-77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外部世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污染(environment pollution)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环境污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随  相似文献   

11.
正水土流失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自然原因,土层深厚疏松,垂直纹理发育,易被流水侵蚀,人为原因则主要是指人类的生产活动,水土流失:是指因工程施工造成水土资源流失减少或被污染、破坏等地质、环境条件恶化的现象。耕地不能复耕、开挖坡面土石风化、侵蚀、植被减少、降雨量减少、地表地下水资源减少或被污染、饮用水源减少或被污染等。水土流失是不利的自然条件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互相交织作用产生的。  相似文献   

12.
澄江县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农业面源污染是指由沉积物、农药、废料、致病菌等分散污染源引起的对水层、湖泊、河岸、滨岸、大气等生态系统的污染。剧毒农药和大量农药的使用,过量化肥的施撒、不可降解农膜弃于田间,露天焚烧秸秆、大型养殖场禽畜粪便不做无害化处理、随意排放、堆放等是造成农业环境面源污染的重要因素。这些污染源对环境的污染影响最大。与点源污染相比,面源污染的时空范围更广,不确定性更大,成分、过程更复杂,更难以控制。  相似文献   

13.
PM10(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 With Aero-dynamic Diameter Less Than 10μm)也称可吸入颗粒物(Inhalable Particulate Matter),是指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10μm的大气颗粒物。颗粒物质量浓度监测是评价城市空气质量的基础,也是进行城市污染控制与评估健康效应的重要依据,因此,通过利用通辽市2012年的PM10的监测资料,分析通辽市空气质量现状、空气污染源,以此为依据提出治理和控制空气污染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应激是指动物对外界因素刺激达到一定程度时所产生的生理性和行为上的非特异反应.应激反应对动物会造成疫病或生产性能降低.在养禽业生产中,许多因素都能成为应激源,引起家禽应激综合症的发生.如何避免或减轻家禽应激反应是养禽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乌鲁木齐市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降尘的连续监测,分析了1996~2005年间空气环境质量中各污染物的变化趋势.[方法]通过实地监测,采样,对所采样品采用甲醛-盐酸副玫瑰苯胺光度法、Saltzman法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在此期间,乌鲁木齐市的主要污染物为SO2和可吸入颗粒物,其中SO2的年均值在0.068~0.145 mg/m3,可吸入颗粒物的年均值在0.115~0.186 mg/m3.SO2和可吸入颗粒物都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但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从污染指数来看,1996年的主要污染物为降尘,1999、2003、2004、2005年主要污染物为SO2,其余年份均为可吸入颗粒物.[结论]从2005年空气污染状况分析出乌鲁木齐市空气污染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在此基础上,从能源、工业布局、法律保障三方面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用以减轻乌鲁木齐是空气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16.
重庆主城典型地段空气负离子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重庆主城解放碑(城市中央商务区)、鸿恩寺森林公园(新建城市森林)、缙云山自然保护区(天然常绿阔叶林)3处典型地段进行为期1年的空气负离子监测,结果表明:监测区的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变化规律均呈单峰型,其在上午9:00-11:00期间达到峰值;天然常绿阔叶林区的全年空气负离子浓度、空气舒适度和空气清洁度均优于森林公园和城市中央商务区,特别是天然常绿阔叶林区,其雨天、晴天所有CI值均大于1,达到了空气最清洁的A级水平;同时,天气条件对空气负离子浓度和空气舒适度有显著影响,表现为雨天最优,晴天次之,阴天最差.  相似文献   

17.
一、生物入侵 生物入侵是指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从其原生地,经自然或人为的途径,传播到另一个环境定居、繁殖和扩散,最终明显影响改变迁居地的生态环境.目前,由于国际间的经贸交流和人员往来日益频繁,外来物种扩散的规模和速度超过以往,生物入侵给人类造成的危害日益加剧.生物入侵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破坏生态环境、威胁人类健康、危害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环境污染分为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点源污染是指有固定排放点的污染源,如企业。面源污染,也称非点源污染,是指没有固定污染排放点,溶解的和固体的污染物从非特定地点,在降水或融雪的冲刷作用下,通过径流过程而汇入受纳水体(包括河流、水库和池塘等),并引起有机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或有毒有害等其它形式的污染,如没有排污管网的生活污水的排放等。1面源污染的种类1.1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农田中的泥沙、营养盐、农药及  相似文献   

19.
刘瑾霞 《现代农业》2006,(10):62-62
人类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绝大多数物质和能量,目前只能由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来产生,而在这些生命活动过程中最基础的是植物生产,土壤成为植物生长的天然基地,土壤不仅使它成为植物生长的天然基地和种植业不可缺少的生产资料,也为动物生产(畜、禽、水产养殖业)提供饲料,所以动物生产也离不开土壤。因此,为了满足人类对生物产品的需要.必须进行植物生产。  相似文献   

20.
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只是影响人类生活质量,而且破坏着人类生存的基础。 人类的活动主要引起两类环境问题:(1)向环境排放超过环境自净能力或环境质量标准,而又有有毒有害物质和能量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如空气污染、气候变化、臭氧层耗损、酸沉降等;(2)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时,非排污活动所引起的生态破坏问题,如森林衰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