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数量化理论(Ⅰ)的基础上,建立了多对多的数量化理论(Ⅰ)的数学模型,给出了解法,研究了解的一些性质。并应用多元统计分析理论解决了其模型的假设检验问题,提出了挑选项目、类目的依据和计算方法,为实际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数量化理论Ⅲ在土地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木文对土地质量综合评价的方法进行了探讨,首次提出将数量化理论Ⅲ应用于土地质量分级。与目前使用的系统聚类、动态聚类方法相比,数量化理论Ⅲ更适合于变量类型为定性变量的土地资源调查资料的分类。它弥补了系统聚类方法和动态聚类方法在土地资源评价中应用的局限性,数量化理论Ⅲ是一种可用于土地质量分级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
数量化理论I在土地分级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数量化理论Ⅰ应用于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小区土地分级地基本原理,并运用这一理论对一个村级水平的示范小区的土地资源进行了实际分级。结果表明,应用这一方法在微地域上能客观、迅速地对土地质量作出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4.
在数量化理论Ⅰ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数量化理论Ⅰ在实验中应用的需要,推广了正规方程X‘Xb=Xy在R(X’X)〈p-m+1条件下的特解,并利用该结果预测了四川大头茶的蒸腾强度。  相似文献   

5.
辽西朝阳地区油松人工林立地条件类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了气象、土壤、地形因子对油松人工林生长影响的基础上,对辽西朝阳地区油松人工林及其立地条件类型进行了分类,指出了该区油松人工林造林和营林方向。应用的主成分分析—模糊聚类——方差析分方法和数量化理论Ⅰ—模糊聚类—数量化理论Ⅱ分析方法,是在油松人工林分区及立地条件类型划分方面的新尝试,研究结果表明,用此法能较好地划分立地条件类型。  相似文献   

6.
杉木人工林立地质量的数量化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21个立地因子中回归筛选出10个,与立地指数建立了数量化理论Ⅰ模型,并编制了开化杉木数量化立地指数得分表。分析结果表明,海拔、母岩、土壤厚度和土壤质地是影响开化杉木生长的主导立地因子。文中对这4个项目各类目组合而成的48个立地类型进行了数量化评价,预估出了各立地组合所潜在的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7.
辽东地区日本落叶松立地分类和立地质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辽东地区日本落叶松林的调查,利用数量化理论Ⅰ确定了辽东地区日本落叶松生长发育的主导环境因子为海拔、土层厚度和坡向,并构建了辽宁省东部地区日本落叶松立地质量评价模型,检验结果表明达到了精度要求。利用这一模型可对辽宁省东部地区日本落叶松立地质量进行数量化评价。  相似文献   

8.
将数量化理论和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相结合对人工林生长过程进行监测,以便能够科学准确地获得人工林生长量信息.本文运用数量化理论Ⅰ、Ⅱ对林地按林木生长量径级进行分类预测建模研究,结果表明数量化理论Ⅰ建立的回归模型的重相关系数值为0.851,用所筛选的生长环境描述因子可以有效反映林木生长量的情况.数量化理论Ⅱ建立的判别模型林木验证判对率随海拔高度增加呈现双峰值现象.在传感器有效交互通讯距离范围内,以数量化理论Ⅱ建立的判别模型的判对率的两个峰值为分类边界,林地内林木生长量信息可以用3个节点簇覆盖采集,提出侧重于分类界面目标树木的传感器网络的布设方案,使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于人工林生长量监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9.
安远县杉木、马尾松数量化地位指数表的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数量化理论(Ⅰ),把影响林木生长的8个主要立地因子与地位指数建立多元回归关系,编制出杉木、马尾松数量化地位指数得分表,用来评定有林及无林地的立地质量。应用此表,还可为确定影响安远县杉木、马尾松生长的主导因子、划分立地类型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兰考泡桐是淮北平原砂姜黑土直的主要造林树种。为了提高造林质量,提高林业经营与决策的科学水平,开展了该区兰考泡桐立地类型划分,立地质量评价及生长模型的研究。通过调查该立地上兰考泡桐的生长情况,应用数量化理论筛选该类土壤影响兰考泡桐生长的主导因子,划分了9个立地类型。应用Richards函数为导向曲线,以平均优势木胸径为评价指标,导出了地位指数模型,编制了数量化地位指数得分表,实现了有林地与无林地的统  相似文献   

11.
京西山区风景游憩林季相景观评价及经营技术原则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为科学经营京西山区不同季相的风景游憩林,该文采用美景度评价法(SBE法)分别对这一地区主要风景游憩林的春景、夏景和秋景景观进行了评价。应用数量化理论Ⅰ建立了美景度和各景观因子类目之间的景观评价、预测多元回归模型,并据此分析得出春季、夏季和秋季风景游憩林经营技术原则。研究表明,京西山区风景游憩林季相景观非常丰富,依据该文研究形成的森林季相景观经营技术原则可进一步提高京西山区风景游憩林的景观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葡萄叶片性状进行数量化研究,以克服文字描述的主观性弊端,为葡萄种质资源分类和育种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31个葡萄种或品种(系)为材料,首先将叶片各形态指标数量化,然后根据叶片数量化公式,将葡萄叶片形态转化为8个变量并编译成0~9的代码,最后将数据输入计算机,用SPSS 17.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获得了葡萄叶片性状数量化的方法,得出了31个葡萄种或品种(系)叶片性状的数量化表达式,分析了此方法在葡萄种质资源和育种研究中应用的可行性。聚类分析结果显示,31个葡萄种或品种(系)大致可以分为3大类,与其遗传背景高度吻合。【结论】葡萄叶片性状数量化表达方法对葡萄育种和种质资源研究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1998年福建省442个标准样区资料为基础,应用数量化理论Ⅱ,建立福建省土壤侵蚀动态监测模型,为3S技术在土地侵蚀动态监测中的应用提供模型支持。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试运用模糊数学原理,提出了对科研成果诸因素实施模糊定量的方法,并按照综合评判数学模型求解,以探索这一数学方法在应用性科研成果质量数量化及其综合评判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科学地评价福建省宜林地立地质量等级和生产潜力,选取福建省顺昌县81块杉木标准地,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与数量化理论法确定立地质量等级并构建数量化理论预测方程,从分级与数量化两方面分别进行评价与模拟。结果表明:研究区立地综合得分值为1.701,立地等级为中级;影响杉木宜林地立地质量的因子重要性依次为土层厚度、坡向、腐殖质厚度、地貌、海拔、土壤类型、坡度、坡位,并定量地给出各立地因子对林木生长的贡献。两种方法经检验均达到理想效果,可作为评价宜林地立地质量和预测造林后林木生长趋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立地质量评价对有林地采用地位指数表法,宜林地采用数量化地位指数表,难以综合评价。本研究在对宜昌县马尾松人工林进行了大量外业调查后,采用Richards生长曲线模型与数量化理论I模型,对宜昌县马尾松人工林立地质量进行了系统评价。  相似文献   

17.
应用数量化理论,对河南山区刺槐人工林材积生长率进行预测,建立了最佳数学模型。通过适应性检验,使用精度达94.70%,证明该模型既可适应于大的调查总体,也可应用单个林分。  相似文献   

18.
影响错视量因素的探讨胡玉珍,张洪麒一、研究现状错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各种感知觉中都存在着错觉现象,而以视错觉表现得最为明显。目前研究最多的是几何图形错觉。对错觉主要进行数量化的研究,在各种不同条件下对错觉进行测量,从而找出形成错觉的因素。应用...  相似文献   

19.
红松阔叶林天然更新定性与定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对60年代的小兴安岭美溪、翠峦地区红松阔叶林的天然更新作了定性和定量研究的比较。 定性研究结果表明,红松的天然更新过程及状况与林型有密切关系 而林型是综合立地条件的反映。 定量研究中应用数量化理论Ⅰ的减少项目法,得到影响林冠下红松天然更新的主要因子顺序是:林型、每公顷蓄积量、林木组成、下木盖度、郁闭度等。 两项研究结论一致,即林型是影响红松更新的主要因子。因此,应把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结合起来,二者均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20.
天山中部天山云杉林蓄积量综合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数量化理论I的方法,分析天山中部天山云杉林的林分因子、立地因子与林分蓄积量的定量关系,探求影响林分蓄积量的主导因子和各因子对蓄积量贡献大小的排序,得出林分蓄积量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