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研究以2014年8月13日的Landsat-8 TIRS-OLI获取了成都市土地覆被数据,采用普适性单通道算法提取成都市的地表温度,测算景观水平上成都市景观格局与热环境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成都市二圈层温度普遍低于一圈层,且其内各行政区温度表现为高温离散分布,而一圈层表现为高温集聚。随距城市中心距离的增加,各梯度带均温、各土地覆被类型(林地、耕地、湿地及人工表面)的温度均呈下降趋势。由城市中心(天府广场)至研究区边缘,各空间单元的景观格局指数与温度的相关性大小不断变化。总体表现为空间单元距城市中心距离不超过8 km,空间单元面积不超过5.50 km2时,土地覆被面积占比及景观水平的景观配置指数与温度的相关性较大。因此,成都市景观格局与热环境的相关性表现为梯度变化与尺度效应。景观多样性与均匀度高也会引起温度的升高,同时景观格局与热环境均呈现梯度变化。  相似文献   

2.
根据2010、2015年和2020年遥感影像获取海口市湿地数据,运用景观格局指数、当量因子法、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海口市湿地景观格局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演变规律,探究两者之间的响应关系,为海口湿地保护和修复工作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10 a间,以人工湿地为主的海口湿地面积逐年减少,总面积损失量高达21.01 km2,自然湿地面积稍有增长,增长量为4.57 km2;整体景观趋于破碎化与非均质分布,多样性减弱。2)湿地ESV呈下降趋势,损失率为4.43%;西部地区湿地ESV衰退,重心向东南方偏移;河流、坑塘及养殖湿地在水文调节生态服务方面成效显著。3)整体而言,海口湿地ESV与景观形状、香农多样性呈显著正相关,与蔓延度指数为负相关;平均斑块面积、聚合度指数与人工湿地ESV呈正相关;增加边缘密度有助提高坑塘及养殖湿地ESV(r=0.997,P<0.05)。研究认为应根据湿地类型及其分布情况,因地制宜优化海口湿地景观格局,促进生态系统服务增值。  相似文献   

3.
基于ArcGIS的南昌市象湖湿地公园景观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象湖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尝试分析中小尺度下公园绿地的景观结构及其空间分布特征,为城市型湿地公园景观的生态规划与合理设计提供参考。基于Arc GIS软件,将象湖湿地公园的景观格局进行量化,共提取9类景观斑块的数据。结果表明:(1)不同景观组分的面积、周长和斑块数目不均衡,以水体景观的斑块数量最少,面积却最大(占57.47%);有林地斑块数最多(609个),也是面积最大(占17.75%)的植物景观类型;(2)功能各异的5个景区共同构成了公园独特的空间格局,廊道密度适中(2.54 km/hm2),以水体、有林地和疏林景观为优势斑块;(3)景观斑块的形状格局较简单规整,空间分布格局呈现为8大类型的小景观斑块镶嵌在大景观斑块(即水体)之中,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绿地系统和优美的园林景观;(4)公园景观多样性指数为4.576 5,均匀度指数为0.606 6,破碎度指数值为3.996 1;这表明,在今后的景观保护和提升性建设中应增强主导景观的连接性,并注意不同景观类型的均衡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城市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绿化工程建设提供参考。【方法】基于2010—2022年5个时期山西中部城市群Landsat系列影像数据,运用ArcGIS、ENVI等软件,通过单窗算法反演地表温度,运用景观格局指数和双变量空间自相关等研究方法,对绿地景观格局和热环境的相关性展开研究。【结果】结果表明:1)2010—2020年,山西省中部城市群热环境各级斑块数量和密度有不同幅度的增加,表示其破碎化程度和空间异质化程度增加,热环境状况得到改善;2)城市群绿地景观格局对热环境有着显著影响,城市群绿地景观面积越大、连通性越强,其降温效果越好;3)提取“太原-榆次城市核”典型区域进行研究,表明在9 km×9 km的网格下,城市群不同绿地景观格局指数对地表温度的缓解作用效果最佳,且在空间上相关性显著。【结论】探明了城市群绿地景观格局与热环境在空间上的相关性,完善了内陆城市群绿地景观格局降温效应理论。  相似文献   

5.
基于RS与GIS的北京近30年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RS图像处理和GIS信息提取和分析功能,确定北京市区域湿地的景观分类系统,获取北京湿地景观数据。同时,基于Fragstats软件,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通过选取景观面积指数、斑块数及斑块密度、斑块聚集度、景观形状指数、斑块分维数和景观多样性指数等空间结构指标,从景观水平上研究了1978—2005年近30年来北京湿地景观分布格局特征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1)北京地区的湿地资源面积呈现显著退化趋势,湿地面积由1978年的68491.63hm2减少到2005年的31416.31hm2,减少了54.0%;2)1978—2005年,北京湿地斑块趋向于不规则化,破碎程度急剧增加,导致湿地易消退、湿地功能难以发挥;3)随着人类干扰强度的增加,北京湿地类型多样性指数值在1.2以上,与均匀度指数呈明显正相关关系,二者均有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6.
城市热环境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方面,它与城市气候、城市生态、城市灾害有着重要的联系.以北京、上海、广州三地为研究区,选取近10年MODIS的夜晚地表温度(LST)产品MOD11A2,分别采用质心迁移、景观格局指数、空间自相关方法研究京沪穗三地近10年的不同等级热力景观质心迁移演变、格局变迁和空间集聚特征.主要结论为:三地热力景观随郊区向市中心趋近,体现了由低温区、次中温区向中温区、次高温区、高温区过渡的趋势;三地的中温区所占比例最大,城市热力景观破碎度三地中上海市最高,5种热力景观比较,次中温区和高温区的破碎度最高;城市热力景观离散度三地中北京市最高,低温区和高温区的离散度较高.热环境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三地均以高温-高温区,低温-低温区集聚为主,北京、广州高温-高温区分布于南部,且集中成片分布,而上海市高温-高温区分布比较离散,相对较为复杂.从分布面积来说,10a中北京、上海表现为先减少后增加,而广州则持续减少.总体而言北京热环境恶化,而广州、上海热环境有所好转.  相似文献   

7.
由于湿地内的水鸟分布与景观偏好存在相关性,所以,选取2000,2005,2009年的米埔湿地内15个分区的水鸟数据和景观格局数据,构建能充分利用三维数据特征的面板数据模型。结果显示:湿地面积及边缘长度能最大程度地吸引本区内水鸟栖息;斑块数量,最大斑块面积比,形状指数等也影响水鸟对湿地景观的吸引力。总之,水鸟适宜在景观类型丰富且景观内斑块面积较为宽广的区域栖息。  相似文献   

8.
如何量化城市中土壤Pb的空间分布是城市土壤P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以景观格局指数、人口和经济指标、交通流量和道路密度等为变量,采用景观变量空间插值、滑动窗口分析以及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定量解析沿城市化梯度上土壤Pb的分布。结果表明,土壤Pb不仅受交通流量的影响,也与景观格局指数所反映的城市化过程有关。逐步线性回归模型显示,景观形状指数(LSI)和道路密度(RD)可以解释69%土壤铅的空间变化,景观形状指数(LSI)和道路密度(RD)所占的百分比分别为56%、13%。说明景观破碎度、复杂性越高,道路密度越高,土壤Pb的浓度值越高。研究证明梯度分析法和景观格局指数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有效解释城市化扩张的异质性格局及其环境效应。  相似文献   

9.
城市湿地景观生态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初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湿地生态系统对人类具有重要的意义。城市湿地是城市景观单元中最重要的近自然空间,在城市湿地景观建设中协调湿地的自然生态功能与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城市景观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城市规划中对湿地景观进行生态设计,能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和社会效益。保持湿地系统的生态完整性,植物的科学配置和岸线环境的设计,是城市湿地景观设计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城市化进程加剧了城市绿地的破碎化,严重威胁了城市鸟类多样性,河流生态廊道在鸟类栖息地保护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然而,各类群鸟类多样性受多尺度环境因子的共同影响,针对不同类群的城市生态廊道鸟类栖息地格局优化与栖息地营造亟待理论研究的支撑。本文在分析北京温榆河生态廊道春季鸟类物种构成特征的基础上,对景观格局、栖息地斑块和微栖息地3个尺度下的环境因子对各类群鸟类物种构成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以期深入了解影响鸟类栖息地选择的环境因素,为城市鸟类多样性保护和城市河流生态廊道栖息地建设提供参考。  方法  于2019年春季对温榆河生态廊道内部鸟类物种构成和植物群落结构特征进行实地调研,并对流域栖息地类型进行目视解译和格局分析,通过冗余分析法(RDA)对鸟类物种构成特征与多尺度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结果  50 ~ 200 m内的景观格局环境因子对廊道内鸟类总体物种构成解释度最高。鸣禽类群物种构成与微栖息地内的乔木均匀度、小范围内的水体、湿地面积以及较大范围内的草地、落叶林地相关指数相关;陆禽类群物种构成与耕地和灌丛相关;游禽和涉禽类群物种构成与较小范围内的水体面积、湿地面积相关;猛禽与湿地水体相关性强。相同生态类群下不同居留型鸟类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存在差异。多数鸟类的多度与100 m范围内湿地面积、湿地最大斑块占比和湿地结合度以及2 000 m范围内水体分离度等指数正相关。  结论  不同类群鸟类与各环境因子的关系存在差异,但水体和湿地相关指数对河流生态廊道内各生态类群鸟类均有影响。在未来的城市生态廊道建设中,建议考虑不同类群鸟类的栖息地偏好,注重廊道内部湿地水体格局的优化,针对目标物种开展鸟类栖息地营造与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1.
滇池流域城市湿地地理信息系统的构建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城市湿地是城市重要的生态基础设施,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对城市湿地研究相对薄弱,对城市湿地功能与价值认识存在偏差;再加上城市用地需求的加大,流域城市湿地保护面临诸多困难,亟需多种手段并用来研究城市湿地的开发与保护问题。在分析滇池流域城市湿地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试图通过流域湿地地理信息系统的构建,从信息管理角度为合理规划、管理和恢复流域湿地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技术支持。同时,也为更好地实现流域城市湿地信息共享、科普宣教提供了新平台。  相似文献   

12.
随着陆源人类活动对滨海湿地的干扰日益强烈,研究滨海湿地陆源人类活动影响规律对于滨海湿地资源管理和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我国三大沿海城市群(环渤海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滨海湿地为研究对象,分别选取围海造地(直接因子)和流域污染物(营养盐、非点源无机污染物)输入(间接因子)表征1990-2000年间滨海湿地的陆源人类活动影响强度及规律.研究发现,虽然围海造地仍然以农业用地为主(>50%),但城市建设用地比例随人口城市化率增高而增加,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最高;在环渤海湾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区域超过60%的滨海湿地面积受到高或中等污染物输入强度影响,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区域则有44.7%的滨海湿地面积处于中等污染物输入强度及以上.通过叠加围海造地和污染物输入双重陆源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强度表明,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平均强度指数达到0.79,且处于中等及以上影响强度区域面积比例达到78%,均高于其他两个城市群滨海湿地区域.空间分析结果表明,陆源人类活动对滨海湿地的强影响区域多集中分布于河流人海口、较为发达城市滨海区以及海岸线附近.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观赏鱼产业的发展趋势,正契合了都市型特色渔业的发展脚步,良好的发展机遇和社会环境,使观赏鱼产业将成为富有活力的一个新兴产业,并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水资源是首都北京城市发展的生命线。近年来,北京市的湿地产生了许多问题。湿地的总体数量减少、单块湿地面积变小、生态服务功能逐渐衰退。为了保护北京市渔业水资源,要根据资源现状和实际,以保护为根本,以维护湿地系统生态平衡、保护湿地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5.
以近30a的LandSat影像为数据源,以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内的达里诺尔湖、岗更湖以及周围面积较大的沼泽湿地为研究对象,利用RS与GIS技术结合野外调查研究,采用人机交互的方法提取研究区内湖泊湿地及沼泽湿地,并对其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分别从气候因素与人为因素两个角度分析研究区内湖泊湿地和沼泽湿地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1)达里诺尔湖泊面积总体呈现减少的趋势,岗更湖面积总体呈现增加的趋势,沼泽湿地面积总体呈现减少趋势,变化不明显。达里诺尔湖与岗更湖的边界变得圆滑,达里诺尔湖东部萎缩较为严重。2)研究区内年平均降水与气温波动明显,年平均降水量呈下降的趋势,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3)降水量与湖泊湿地及沼泽湿地面积变化之间基本呈正相关关系。气温与湖泊湿地及沼泽湿地面积变化之间基本呈负相关关系。4)人为因素中,旅游接待人次、旅游收入、水产品产量与达里诺尔湖泊面积呈负相关,人口数量、年度牲畜存栏与达里诺尔湖泊面积相关性不显著,即旅游业的发展及渔业的养殖与捕捞是造成湖泊湿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因素,畜牧业和人口数量的增加对湖泊及湿地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分析张掖城市(北郊)湿地区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城市湿地管理办法》所规定建设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要求的条件,提出了建设建设思路、目标、原则,重点对建设措施进行了研究,为中国·张掖黑河流域湿地保护工程顺利建设国家张掖城市(北郊)湿地公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丛培林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23):159-162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据实地调查和华南地区的年鉴资料,从湿地面积、湿地时空动态变化、湿地景观格局变化3个方面,对近20年间华南地区湿地的现状及变化趋势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并探讨了导致华南地区湿地发生变化的影响因子,进而提出了针对华南地区湿地保护的措施。结果表明,华南地区湿地以天然湖泊、河流等湿地为主,其次是人工湿地。在气候、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下,华南地区原始自然湿地面积锐减43%,湿地类型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并带来了一系列生态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湖北荆江地区湿地与稻田土壤有机质、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酶活性比较分析,研究在人为培育下水稻土有机碳与微生物特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在湖北荆江地区采集代表性河流湿地和稻田耕层(0-20 cm)土壤样本,用硫酸-重铬酸钾消煮法和氯仿熏蒸-硫酸钾提取法测定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用稀释平板菌落计数法和PCR-DGGE研究微生物区系数量和群落结构多样性,并配合比色法测定土壤酶活性。【结果】湿地在长期种植水稻后,土壤有机碳含量提高了55.42%,全氮和碱解氮也大幅度升高。而且,微生物生物量碳提高了180%。尽管细菌、真菌、放线菌和自生固氮菌的丰度与细菌和真菌多样性均未发生分异,但是稻田土壤蔗糖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比湿地分别提高了89%、70%和72%。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归一化的酶活性均与土壤有机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在人为定向培育下,荆江地区水稻土有机碳含量明显提高,微生物生物量碳与酶活性也显著增强,同时,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酶活性可以作为稻田土壤有机质功能变化的指示指标。  相似文献   

19.
宁夏吴忠黄河国家湿地公园春季鸟类多样性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宁夏吴忠国家湿地公园春季鸟类物种多样性和不同生态功能区的分布特点。[方法]采用样线法和样点法相结合的方法,于2016年1—4月对宁夏吴忠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的鸟类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吴忠黄河国家湿地公园鸟类多样性的组成以及区系类型。[结果]共记录到鸟类42种,隶属10目15科,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2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5种。鸟类物种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与区域面积呈正相关,而鸟类密度与面积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湿地保育区和湿地体验区鸟类物种数和数量最多,鸟类多样性也最高,应重点保护和合理开发。[结论]研究结果可为黄河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生态保护以及吴忠市城市建设和生态资源保护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