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饲料需求量将继续增长随着我国人口的新增、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食物结构的改善等,我国居民对肉、蛋、奶等动物食品的消费量将进一步增长,从而拉动饲料需求量的上升。2饲料品种结构进一步发生优化生猪、家禽的发展是影响饲料需求量的主要因素,目前,猪、禽饲料两项合计高达92%,所占比重很大,而世界饲料产品结构中猪、禽、牛饲料大约各占1/3。预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猪肉消费比例下降,禽肉、牛肉、乳制品和水产品比例将会上升。要适应养殖业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将产品结构向多样化、系列化、优质高效化方向调整。…  相似文献   

2.
猪肉加工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现状 1.1 猪肉产量高、加工比例少2006年中国猪肉总产量达到5197万吨,占全世界总产量的50%,中国人均猪肉消费量从1990年的20千克上升到2006年的39.6千克.  相似文献   

3.
在相当长一个时期,中国的口粮消费总量会维持在基本稳定的水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只是城里人,而且全国农民的口粮直接消费都在下降。1981年城、乡居民人均口粮消费分别为145千克和256千克,2005年城里人口粮消费只有77千克,恰好减少一半;农民全年平均121粮消费208.9千克,比1981年减少了将近50千克。  相似文献   

4.
到2007年年末,全球肉类消费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鸡肉由1992年的24%提高到31%,超过牛肉上升为第一位;牛肉由原来的31%下降为24%,猪肉仍保持在20%左右。美国的人均禽肉消费量已达到52千克,占肉类消费量的62%,巴西为35千克,占肉类消费量的50%。中国牛肉、羊肉消费比重低,猪肉比重高,禽肉仍有增长空间。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与发达国家人均肉食品消费水平和结构比较 2010年,我国人均肉食品占有量(不含水产品)57.82千克,其中猪肉36.99千克、牛肉4.77千克、羊肉2.91千克、禽肉12.17千克,人均肉食品的消费量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从人均对猪、牛、羊、禽肉的消费占肉类消费量的比重上看,2010年猪,牛,羊和禽肉的消费百分比分别为64.01%、8.10%、4.88%和21.04%。  相似文献   

6.
本期导读     
《养猪》2021,(2)
正1必须积极开展抗生素的替代品研发工作从1954年到2015年,我国人均肉类消费从6千克增长到62千克,猪肉在肉类消费的比例占63%。尽管市场上禽肉以及牛羊肉的比例开始逐步上升,老百姓肉类的选择越来越多,但猪肉仍然是肉类消费的支柱产品。为了保证我国动物源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中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限制抗生素的使用。在饲料全面禁抗的大背景下,  相似文献   

7.
<正>近期,国务院对外发布《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把保障食物有效供给、促进营养均衡发展、统筹协调生产与消费作为主要任务。其中,食物消费量目标提出,推广膳食结构多样化的健康消费模式,控制食用油和盐的消费量。到2020年,全国人均全年口粮消费135千克、食用植物油12千克、豆类13千克、肉类29千克、  相似文献   

8.
1人的食谱向摄入更多动物类食品方向演变 世界人口在逐年增长,食品消费量也在增长,而且增长得更快、以猪肉及食品消耗总量为例:1999年世界猪肉人均消费量约37.4千克,食物人均总消费量约2789千克。预计2030年世界人均猪肉消费量会达到47.0千克,食物人均总消费量会达到3040千克;  相似文献   

9.
国外     
<正>哈萨克斯坦人年均消费78千克肉类产品5月11日,哈萨克斯坦Kapital.kz网站报道,ranking.kz网站发起的调查表明,2018年哈萨克斯坦人均消费肉类产品达78千克,较上年增长6.8%。其中,农村地区人均消费74千克;城市人均消费80.8千克。从品种来看,消费量最大的是牛肉,2018年人均消费24.8千克,较上年增长3.8%。其次是羊肉,人均消费6.4千克,同比增长1%。消费量增长最快的是马肉(4.6千克,增长18.6%)和鸡肉(4.2千克,增长17.7%)。2018年,哈萨克  相似文献   

10.
在量的方面,根据2005年、2006年、2007年的一些数据表明,我国禽肉总量在不断地增加。但是中国的人均消费量还比较低,禽肉在肉类消费中的比重接近20%。而美国的人均禽肉消费量达到52千克,占肉类消费量的62%,巴西为35千克,占肉类消费量的50%。中国拥有超过13亿的人口,禽肉生产和消费有很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如果能正确引导消费,按达到世界平均水平10千克/年计算,总消费量将达到1300万吨以上,每年将有300万吨以上的缺口。  相似文献   

11.
漠纵泉 《禽业科技》2007,24(20):24-26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禽肉产品产量和消费量近年来持续增长。禽肉作为重要的动物蛋白来源.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据初步统计,2000年以来,世界禽肉产量约增长20%.人均猪肉消费量增长了10%,牛肉消费量增长了5%,禽肉消费量增长了17%,尽管禽肉绝对消费量仍小于猪肉,但与猪肉消费量的差距正逐步缩小。我国人均禽肉消费量在过去10年里增长了60%.达到年人均11.5千克,但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肉类产量中猪肉占总量的64%.其次是禽肉占20%.牛肉和羊肉产量分别占10%和6%。这一结构在短期内难以改变。美国的人均禽肉消费量达到52千克.占肉类消费量的62%.巴西为35千克.占肉类消费量的50%。 为了改变人们的膳食结构,培养健康的消费习惯.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推动家禽业发展,促进禽肉消费,正因如此,有关机构大胆预测,未来几年鸡肉消费量会大增.到2015年.世界禽肉产量将增长1倍,增长的力量主要来自于巴西、中国、墨西哥,而美国、欧盟的产量则会下降。世界家禽协会主席西蒙斯博士的研究结果显示:在未来10年里.全球鸡肉的消费总量占肉类消费总量的比例将以每年1%的幅度增长。由此可见,很多人对禽肉的生产和消费都充满了信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消费需求的增长,将会成为我国粮食消费需求增长的主体。在今后5~10年内,我国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的消费需求将会继续呈现较快增长的态势。据国家发改委产业发展研究所姜长云分析,饲料用粮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随着收入和消费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对动物性食品的消费需求将会继续增长。特别是城市消费的示范效应、当前城乡居民人均动物性食品消费量的悬殊差别、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量60%等事实,都决定了农村对动物性食品的消费需求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1991~2001年的10年间,农村人均猪、牛、羊肉的消费量,已经由12.2…  相似文献   

13.
一 世界和中国家禽业发展现状 据报道,世界各地,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者在选择肉类蛋白时,对鸡肉的兴趣正在超过牛肉。在澳大利亚这个传统上以牛羊肉为动物蛋白来源的国家,2007年鸡肉的年人均消费量已经达到了37.4千克;在美国,鸡肉的年人均消费量高达53.3千克,占肉类消费的40%,超过了牛肉和猪肉的消费水平;日本人均年消费量达40千克以上,肉鸡占肉类的47%;自2004年以来,巴西鸡肉年人均消费量就已经超过牛肉和猪肉。  相似文献   

14.
一.生产与消费量稳步增长 2006年全球禽肉产量为8 100万吨,其中鸡肉占86.4%,火鸡肉占6.4%,鸭肉占4.2%,鹅肉占2.9%,其它占0.1%.2006年部分国家人均鸡肉消费量为:美国46.1千克;巴西36.4千克;俄罗斯16.7千克;欧盟25国15.8千克;日本15.2于克;中国8千克;印度1.8千克.  相似文献   

15.
禽肉在人们消费的肉食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据有关资料记载,2004年广东肉类总产量365.3万吨,禽肉产量109.6万吨,占30.01%,而广州市的禽肉产量达15.2万吨,占全省禽肉产量的13.87%,占全市肉类总产量的51.1%;若以当年年末户籍人口计算,广东人均占有禽肉14千克,广州更高达20.6千克,人均月消费禽肉1.7千克。禽肉的数量是可观的,其品种构成和质量如何?过去甚少作过分析。最近,我们到广州某大型家禽批发市场作了初步调查,现整理简述如下。一上市禽种与比例我们查阅了该市场今年1月、5月的家禽贸易成交量,每月数量大致相近,在此仅以5月为证。种类繁多。在这里成交的家禽除传统的鸡、鸭、鹅外,还有肉鸽、鹧鸪、茶花鸡、贵妃鸡、珍珠鸡、山鸡、水鸭、绿头鸭等特禽。鸡中又有黄羽鸡、白鸡、竹丝鸡、特种鸡等多种多样;鸭子有白鸭、麻鸭、番鸭、泥(骡)鸭等品种;鸽子又分乳鸽、老鸽,乳鸽中又分0.4千克、0.5千克以上等不同规格。5月份的成交总量为858万千克,其中黄羽鸡523万千克,占60.9%,白鸡14.1万千克,占1.6%,竹丝鸡16.7万千克,占1.67%,鸭52.4万千克,占6.1%,鹅106.5万千克,占12...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种草养畜的大力推广,广安市草食性鹅、兔发展很快,小家禽畜已成为全市畜牧业的第二大产业。2003年小家禽畜产值达98375万元,占牧业产值的27.41%。1家禽持续健康发展2003年家禽出栏3898.68万只,比2000年增长33.35%,农民人均达10.13只,其中鸡占60.09%、鸭占32.01%、鹅占7.9%,禽蛋产量54597吨,农民人均14.37千克。家禽业从种禽饲养、种蛋孵化到商品禽养殖,从禽用配合饲料生产到家禽产品加工、流通,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产业链。1.1家禽区域生产明显规模化的肉、蛋鸡养殖主要分布在城镇周围,农村千家万户饲养肉蛋兼用品种,每户养鸡10…  相似文献   

17.
近50年全球家畜生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侯扶琴  徐磊  侯扶江 《草业科学》2010,27(1):130-135
1962-2002年,全球家畜存栏量增加2倍,禽、猪和牛分别增加3倍、1.2倍和42.8%;目前中国牛、羊和猪存栏量分别占全球的1/10、1/5和1/2;发展中国家各种家畜存栏连续增多,发达国家除禽外其余家畜开始减少,与人口和产业结构调整有关。发展中国家家畜个体生产效率虽低于发达国家,但提升幅度高于后者。当前专门化家畜生产贡献全球3/4的禽肉、1/2以上的猪肉和2/3的蛋类,猪、禽和牛肉占94%的肉类总产量,我国猪、禽和牛肉产量分别占全球的55.7%、23.6%和13.2%。1961-2008年,发展中国家肉类和奶类人均年消费量的平均增幅分别为0.43和0.57kg/年,高于发达国家的0.28和0.25kg/年。2002年,全球年均饲草料消耗比1962年增加66%,牛、猪和禽的消耗分别为48.9%、16.8%和12.5%,所占饲草料生产用地的比例则分别为30.7%、31.7%和23.6%。  相似文献   

18.
崔凯 《中国禽业导刊》2006,23(14):14-18
肉类是百姓生活的必需食品,它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百姓生活改善程度的一个重要依据。以1994年为转折点,中国主要肉类产品的增长率出现稳步增长的势头,国民的消费开始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并一直保持至今。在过去的三年中,中国肉类生产每年以平均超过5%的速度在增长。得益于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近年来,中国肉类总产量和总消费量始终在世界各国中处于首位。2005年中国肉类(猪、牛、羊、禽及杂畜肉)总产量达到7524万吨,人均占有量达到58千克,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奇迹。  相似文献   

19.
1要保证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按照猪生长发育的特点,中前期也就是在60千克以下,主要是长骨架、长肌肉的阶段,后期是长脂肪的阶段。据试验报道,猪在20千克左右,肌肉增长率占总体增长率的18%,脂肪增长率为14%至17%;25千克左右,肌肉增长率为63%至65%,脂肪增长率为13%;90千克左右,肌肉增长率降到11%至12%,脂肪增长率却猛增到50%。可见猪在前、中期是长瘦肉的阶段,这个时期猪的日粮中蛋白质含量要高,应达到15%至16%,后期含量要降为12%至14%。2要控制能量饲料前、中期饲料中所含可消化能要高,后期要加以控制,以限制猪的增长速度,提高瘦肉率。整个饲…  相似文献   

20.
学习瑞典经验发展绿色养猪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滋茂 《养猪》2001,(3):40-40
曾几何时 ,比利时二口恶英污染肉鸡事件导致首相辞职 ,疯牛病恐惧笼罩全球 ,口蹄疫暴发导致英国大选推迟。猪肉等动物性食品有害物质残留日趋严重 ,已引起消费者高度不安与警惕。动物性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已上升到关系社会政治、经济的稳定 ,受到各国普遍关注。我国是世界头号养猪大国 ,1 999年世界存栏猪数9 1 5 2 6亿头 ,中国为 4 2 91亿头 ,占 4 6 88% ;世界猪肉产量 882 6 1万t,中国 3985 8万t,占 4 5 1 5 % ;目前我国人均年消费猪肉城市为 4 7千克、农村为 2 8千克 ,沈阳市每天需消费肉猪 4 0 0 0余头。猪肉是我国人民主要的肉食品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