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微波辅助法提取低温豆粕中的大豆蛋白,通过单因素试验和L9(33)正交试验研究了微波功率、提取pH值、料液比、微波时间、酸沉pH值对大豆蛋白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范围内各因素对大豆蛋白得率的影响主次顺序为:料液比>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微波提取大豆蛋白的最佳提取条件为:微波功率288W、提取pH值11.5、料液比1:30g/mL、微波提取时间300s、蛋白质酸沉pH值4,在此条件下蛋白得率为65.3%,产品中的蛋白质含量高达90.1%。  相似文献   

2.
王乃馨 《农业机械》2011,(29):58-60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对微波辅助提取迷迭香挥发油工艺中的液料比、提取时间和微波功率三因素的最优化组合进行了定量研究,建立并分析了各因素与得率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2.3mL/g、提取时间125s和微波功率500W,此时得率达到最大值4.05%。  相似文献   

3.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对溪黄草总黄酮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工艺中的液料比、提取时间和微波功率3个因素的最优化组合进行了定量研究,建立并分析了各因素与得率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3.6mL/g、提取时间118s和微波功率400W,经试验验证此条件下得率为7.154%,与理论计算值7.176%基本一致。说明回归模型能较好地预测溪黄草总黄酮的提取得率。  相似文献   

4.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对白豆蔻挥发油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工艺中的液料比、微波时间和微波功率3因素的最优化组合进行了定量研究,建立并分析了各因素与得率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液料比9.9mL/g、微波时间154s和微波功率286W,经试验验证此条件下得率为2.67%,与理论计算值2.61%基本一致。说明回归模型能较好地预测白豆蔻挥发油的提取得率。  相似文献   

5.
刘辉  李超 《农业机械》2011,(17):45-48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对肉豆蔻油微波辅助提取工艺中的液料比、微波时间和微波功率3个因素的最优化组合进行了定量研究,建立并分析了各因素与得率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0.3mL/g、微波时间154s和微波功率325W。经试验验证,在此条件下,得率为27.24%,与理论计算值27.41%基本一致。说明回归模型能较好地预测肉豆蔻油的提取得率。  相似文献   

6.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对肉豆蔻油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工艺中的液料比、微波时间和微波功率3个因素的最优化组合进行了定量研究,建立并分析了各因素与得率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0.2mL/g、微波时间149s和微波功率293W,经试验验证此条件下得率为29.18%,与理论计算值29.09%基本一致。说明回归模型能较好地预测肉豆蔻油的提取得率。  相似文献   

7.
王乃馨 《农业机械》2011,(26):45-48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对超声提取柏子仁油工艺中的液料比、提取时间和微波功率3因素的最优化组合进行了定量研究,建立并分析了各因素与得率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0.5mL/g、提取时间154s和微波功率340W。经试验验证:在此条件下,得率为37.95%,与理论计算值38.33%基本一致。说明回归模型能较好地预测柏子仁油的提取得率。  相似文献   

8.
明鸣  孙月娥 《农业机械》2011,(32):47-49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杏仁油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最佳条件为:以石油醚为溶剂、料液比1:8、微波提取功率为500W和提取时间为140s,在此条件下提油率为47.08%。各因素对大扁杏杏仁油得率的影响次序为:粒径>功率>时间>料液比。  相似文献   

9.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对微波辅助提取大叶金花草总黄酮工艺中的液料比、提取时间和微波功率3个因素的最优化组合进行了定量研究,建立并分析了各因素与得率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2.6mL/g、提取时间149s和微波功率488W。经试验验证,在此条件下总黄酮得率为6.59%,与理论计算值6.54%基本一致。说明回归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大叶金花草总黄酮的提取得率。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溶剂提取法从黑豆豆皮中提取黑豆色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乙醇浓度95%、pH值1.0、回流时间90min和料液比1∶60。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和质谱仪联用对提取的黑豆色素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黑豆色素中含有矮牵牛素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和矢车菊素-3-O-半乳糖苷。  相似文献   

11.
以黑花生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获取超声波辅助提取黑花生中的蛋白质和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波功率84 W、温度45℃、料液比1∶9、提取时间80 min;在该工艺条件下,黑花生蛋白质的提取率为29.25%,色素含量为5.75 mg/g。  相似文献   

12.
对溶剂法、微波法提取洋葱多糖的工艺进行了比较研究。采用正交试验确定水提法提取洋葱多糖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25、时间5h和温度70℃;微波超声波协同法提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25、功率250W和时间80s;本试验中2种提取方法对洋葱多糖的提取率大小依次为:水提取法>微波提取法。  相似文献   

13.
紫玉米色素的提取工艺及产品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紫玉米为原料提取紫玉米色素,并对产品稳定性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各工艺参数对紫玉米色素提取率的影响;选择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3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设计,对紫玉米色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影响紫玉米色素提取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以80%乙醇与0.2mol/L柠檬酸混合溶液为提取剂,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2h、料液比1:10。  相似文献   

14.
对微波辅助提取丝瓜籽油的工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和微波功率对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理想提取工艺为选用正己烷作为提取溶剂、提取时间5min、提取温度60℃和料液比为1:7g/mL。该条件下测得丝瓜籽油提取率为20.74%。与常规溶剂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丝瓜籽油具有省时、高效和节能等优点,优于常规溶剂提取法。  相似文献   

15.
张圣燕 《农业工程》2015,5(5):65-71
采用微波法提取冬枣叶中总黄酮,研究了微波温度、微波时间、微波功率、液料比和乙醇体积分数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对冬枣叶总黄酮的微波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建立回归方程。得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微波温度70 ℃、微波时间6 min、微波功率500 W、液料比60∶1、乙醇体积分数50%,在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为3.760%,与响应面拟合所得方程的预测值3.757%符合良好。对提取的总黄酮抗氧化性研究表明,冬枣叶总黄酮对于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较强,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以热榨春油菜菜籽粕为原料,采用超声波技术提取菜籽蛋白,考察了料液比、pH值、超声功率、提取温度、超声时间等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50、pH值12.5、超声功率800W、提取温度35℃、超声时间40min。在此条件下菜籽蛋白的提取率达76.57%,提取的蛋白质纯度达72.08%。其中pH值对菜籽蛋白提取率的影响最大,料液比次之,超声功率的影响最小,且pH值对菜籽蛋白提取率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7.
以木棉花多糖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与响应面分析相结合方法,探讨超声-微波辅助提取木棉花中多糖的影响因素及最佳工艺。结果表明:影响超声-微波辅助提取木棉花中多糖提取率的因素顺序为微波功率>提取时间>料液比;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40 g/mL,提取时间16 min,微波功率202 W,木棉花多糖提取率为0.953%±0.015%。此外,与传统水浴浸提法相比,超声-微波辅助提取法提高木棉花多糖的提取率,缩短提取时间,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杨慧  苗敬芝  董玉玮 《农业机械》2012,(24):135-137
本文以生姜为原料,采用超声水提法和超声结合酶法提取生姜中总膳食纤维,探讨了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和加酶量等对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工艺条件,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水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超声时间10min和超声功率150W,生姜中总膳食纤维提取率最高为63.14%;超声结合酶法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加酶量4%、料液比1:25、超声时间5min和超声功率150W,生姜中总膳食纤维提取率为78.96%,比超声水提法提取率提高了25.1%。生姜中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持水力为880%,膨胀力为15.02mL/g。  相似文献   

19.
耿中华  李超 《农业机械》2011,(11):74-77
本文首先优化出了微波辅助提取蕤仁油的最佳工艺参数,然后与其他提取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蕤仁油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液料比10.4mL/g、微波功率428W和微波时间127s,此时得率为15.45%;与其他提取方法相比,微波辅助提取时间短,得率高。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微波对菜籽粕固体物料的灭菌效果,本文以微波功率、微波时间、菜籽粕料液比和浸泡时间为试验因素,以细菌致死率为评价指标,结合菜籽粕对高温的耐受程度优化微波灭菌工艺。结果表明:微波功率、时间和料液比对细菌致死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而浸泡时间的影响差异性不显著(P>0.05)。其中微波功率的影响最大,微波时间次之,料液比的影响最小。最佳灭菌工艺条件为:菜籽粕无需浸泡,直接以料液比1:2,在微波功率800W下辐照3min,即可达到良好的灭菌效果。故而采用微波辐照是菜籽粕物料灭菌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