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河南省黄河中游流域生态公益林体系建设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建设河南省黄河中游流域生态公益林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的基础上,阐述了生态公益林体系建设的基本构想,并提出了生态公益林体系建设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从云霄县生态公益林建设出发,详细地探讨了生态林在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应不断地采取创新观念、创新机制来指导和推动生态公益林建设,提出了云霄县生态公益林发展对策,从而有效地巩固和发展生态公益林,提高林分质量,优化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尤溪县"两类林"划分、生态公益林分布等生态公益林建设和保护情况,分析当前公益林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社会重视不够,管理不到位;补偿机制不完善,林农经营积极性不高;管护责任难落实.提出了建立生态公益林建设政策保障体系,探索建立生态公益林经营管护模式,研究采取相适应的生态公益林经营措施,建立完善的森林生态效能补偿机制和提高全民生态公益林建设与保护意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杨启彬 《绿色科技》2015,(4):131-132
指出了生态公益林属于我国的自然资源,但由于人们对生态公益林资源的保护意识逐渐薄弱,对生态公益林资源进行过度开采,导致生态公益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随着我国森林资源的覆盖率逐渐下降,从而间接引发各种自然灾害.因此,加强生态公益林的管理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分析生态公益林的现状,探讨了加强生态公益林的保护措施,以保护建设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5.
陈小波 《湖南林业科技》2011,38(5):72-74,80
简述了祁阳县生态公益林建设与管理的现状,剖析了新时期发挥生态公益林的生态、社会效益与提高林农收入的矛盾,分析了生态公益林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现生态公益林生态、社会效益与提高林农经营收入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生态公益林建设作为公益事业,对于促进林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中国要实现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就要确保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的协调性.只有环境资源优化,才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而高度重视林业建设成为有效途径.但是在生态公益林建设中,由于其外部性特点,且森林培育周期长,会对建设效益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建设资金管理不善,就会造成生态公益林建设资金浪费,妨碍了生态公益林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从森林培育和公益林补偿机制的角度为出发点,针对生态公益林建设效益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7.
森工林区生态公益林建设,直接影响天保工程效果和可持续发展。提出生态公益林区建设应遵循的原则和应澄清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阐述平和县生态公益林建设与保护现状,分析生态公益林建设保护中存在问题,并提出生态公益林建设与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文章阐述了生态公益林对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了目前人们对生态公益林的认识现状及生态公益林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生态公益林立法保护的建议及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生态公益林建设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最基层的角度分析了在生态公益林规划建设中遇到的生态公益林得不到客观、公正的认识;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技术尚待规范;生态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金严重不足;生态公益林管理体制与生态公益林的社会功能不相适等问题,并探讨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11.
蓝成云 《湖南林业科技》2011,38(5):58-60,67
生态公益林建设关系到建设“绿色湖南”的大事,在建设中应从生态安全,人民安居乐业入手,剖析生态效益,公益林经营的功能与作用,建立有效的生态补偿的保障体系,朝着近自然经营方向发展,真正使生态公益林成为绿色的家园.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现状和建设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浙江省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的工作成果。对生态公益林的各种林种划分,区域分布,林分质量现状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快生态公益林营建,强化管理以及加大投入和建立补偿机制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压缩了城市生态用地比例,导致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与生态用地需求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提高生态用地功能将是缓解生态用地紧张与生态环境治理需求矛盾的重要措施。本研究以成都市龙泉驿区的城镇景观林建设为例,从城镇景观林构建模式、林分管理技术、林分群落结构和林分景观特征等方面,开展土地资源节约型城镇景观林构建技术研究。结果显示①对以桃树为例,具有"群落绿量小、夏秋缺彩、冬季少绿"等特征的废弃果园,通过树种林分改造后,使群落的三维绿量增加了21.7倍,并改造了林分中栾树、红叶黄连木和香樟等树种的不同观赏特性,实现了"夏秋增彩"与"冬季补绿"。②对无季相景观变化且林内景观质量较低的巨桉纯林,通过林窗补充观花、观叶树种,林下配置观赏草本的方式,丰富了林内色彩种类,实现了林分景观质量的提升。③对仅有一个观赏季节的玉兰纯林,通过引入紫薇、木芙蓉和三角梅等树种,将林分观赏时间由春季20天左右,延长为四季。以乡土树种为主,采用乔灌草多层次的配置模式,采用适宜的管护措施,可以构建出生态服务功能较高,景观质量较高且观赏期较长的土地资源节约型的城镇景观林人工林群落。  相似文献   

14.
采用近自然的生态设计,即“投入较多的树种”进入生态系统试验,通过竞争过程观测研究,掌握不同树种的竞争特性;依据生态系统原理,应用生态分析方法,分析不同树种生长过程中的生态反应,进一步明确其在生态林系统中的生态地位和作用。文章所提出的4种适合中亚热带城市和丘陵的阔叶树多树种生态林营造新模式有利于丘陵荒山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可应用于城市和丘陵地区生态林营建实践,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论龙泉市生态公疬林建设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水灾给龙泉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为害的教训后,深入分析了龙泉市水灾频发的根本原因-森林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并阐述了建立生态公益林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文章首先分析了广东板栗生产现状,从气候、品种、国内外市场等几方面探讨了广东发展板栗生产的可行性,并对当前广东板栗生产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剖析,认为在生态公益林中发展以板栗为主的经济林树种是广东生态公益林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有机结合的正确举措。  相似文献   

17.
以新丰县岭南红叶之乡建设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以往生态景观林带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今后建设的范围、对象、目标、布局及建设内容。同时,根据地类、林种、生态区位、经营目的、景观效果的差异,归纳出包括造林型、改造型、补植型等3大类18种建设模式,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其他地区开展景观绿化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青海省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青海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实施5年来的现状,说明生态补偿实施取得的效益,不仅为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提供资金来源,更重要的是提升人们对森林生态价值的认可性,更好地促进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指出了青海省森林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9.
贺州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将把贺州市生态建设推向一个以建设城市森林为主体,建立完整的城市森林生态体系的新阶段。文章对贺州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理念、空间布局及工程系列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国家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后,易门县列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项目县之一,先后纳入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面积71126.67hm^2。针对项目实施以来补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