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悬挂式玉米联合收获机是界于自走式和牵引式之间的一种背负式玉米收获机型,适合于种植地块小、行距差别大、套种玉米的收获,具有不占动力、可实现自走收获、不需人工开道,兼有秸秆还田和价格性能比适中等多种优点,是当前我国农村最为适用的一种玉米收获机.我国玉米种植面积约2000万公顷以上,玉米机收平均水平还不到2%,已成为农机化发展中最落后的一个领域.为加速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发展,这里以国内较优秀的4YW-Q型玉米联合收获机为例,介绍悬挂式玉米收获机应用技术,以推动玉米机械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收获作业占整个玉米生产劳动量的55%,是玉米生产的主要环节。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迅速,为减轻劳动量,很多农民选择购买收获机来完成玉米收获作业。我国现有几十种玉米收获机,农民在购买时除了要注意产品的投资收益及质量与售后服务问题,还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1.考虑区域适用性。我国目前生产的玉米联合收获机大部分要求对行收获,而我国各地玉米种植行距又千差万别,现有的玉米收获机区域适应性都  相似文献   

3.
由于玉米产品的深加工和再利用,近年来玉米的价格一路攀升,加之玉米的种植、管理较其它农作物简单、费工少,病虫害少。所以,各地种植玉米面积居高不下,随之玉米收获机械化的问题已成为制约这一产业发展关键。二九一农场在2007年种植玉米达21万亩,成为农业种植第二大支柱产业。农场原有玉米收获机械23台,只能完成作物种植的1/4收获面积,远远不能满足机械化收获的需求。为此,2007年我单位为提高玉米机械化收获能力,在推广使用玉米收获机方面做了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4.
玉米和水稻是辽宁省主要粮食作物,在这两大作物的机械化水平上,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相对较高,全省水稻机械栽植水平达到87.4%,这主要得益于省政府的大力推动。在玉米全程机械化各环节中,最薄弱的环节在于收获。在解决水稻全程机械化薄弱环节的基础上,全省下大力气突破玉米收获机械化作业环节,并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上予以倾斜,将玉米收获机纳入普惠制,有力地促进玉米种植大户、农机经营大户和农机合作社购买农机的热情,使玉米机收水平得到了新的提升,达到42%,超出我国玉米机收平均水平。虽然2014年全省玉米收获机呈现良好的市场前景,但在实践中发现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认真对待并解决,以促进玉米全程机械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已达3亿多亩.而且还在逐年增长,玉米收获作业占整个玉米生产劳动量的55%.劳动强度大.是玉米生产的主要环节。玉米人工收获存在着劳动强度大、用工多、时间长、秸秆浪费严重等缺点,加上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玉米的机械化收获已经成为农民的迫切要求。面对国内外众多型号的玉米收获机,怎样选择和使用玉米联合收获机才能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是农民朋友最为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西南丘陵地区玉米机械化收获的现状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位居三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之首,市场容量大,但机收水平较低。西南丘陵地区的玉米收获机收率不足5%,主要还是依靠传统的人工收获方式,投入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效率较低。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不断减少,大力推广玉米机械化收获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影响西南丘陵地区玉米机械化收获发展的原因,针对性地提出了该地区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的建议,以期为西南丘陵地区机械化收获玉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玉米收获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国良 《吉林农业》2011,(2):139-139
玉米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分布广泛,种植面积0.27亿公顷。在玉米全程机械化中,收获环节最为薄弱,目前我国玉米机收水平仅为16.9%。为了突破这一玉米机械化的“瓶颈”,各玉米主产区利用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契机,纷纷向玉米收获机械化倾斜,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玉米收获机械装备的普及应用。鉴于我国玉米收获机技术尚处于逐步成熟阶段,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我国玉米收获机械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仍存在很多问题。我国玉米收获机生产率和可靠性较低,收获方式以摘取果穗为主,配套的机械加工手段不完善。我国玉米机械化收获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1基础理论研究不足,阻碍了技术进步近年来,为提高整机性能,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黑龙江省农业机械研究所、吉林省农业机械研究所、吉林工业大学和辽宁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曾对工作部件进行过基础研究,取得过一些成果。但我国的玉米收获机研究开  相似文献   

9.
<正>迁安市沙河驿镇玉米种植面积约1.7万亩,玉米机收平均水平还不到2%,现在该市主要加大了对悬挂式玉米联合收割机的补贴力度,但由于不少机手没有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效,带来作业质量差,农机经营户效益低下的后果。为使农业机械充分发挥其性能,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为加速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发展,这里以我市国补农机4YW-Q型玉米联合收获机为例介绍悬挂式玉米收获机应用技术,以推动玉米机械化的发展。悬挂式玉米联合收获机是界于自走式和牵引式之间的一种背负式玉米收获机型,适合于种植地块小、行距差别大、套种玉米的  相似文献   

10.
崔虎国 《吉林农业》2011,(10):137-138
现有的玉米收获机技术只不过是初级水平,很难适应不同的玉米种植行距,必须开发适合多种行距的自走式玉米不对行联合收获机,促进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玉米是世界三大谷物之一,也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分布广泛,种植面积0.27亿公项.但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最为缓慢,目前我国玉米机收水平仅为16.9%.已经成为玉米生产乃至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为了突破这一玉米机械化的"瓶颈",各地采取积极措施,制定激励政策,支持玉米收获装备发展.  相似文献   

12.
凤城市现有耕地6万公顷,其中玉米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4万公顷。从2004年开展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十多年来,通过引进、示范、宣传及推广,到2013年秋季,拥有各类玉米收获机204台,玉米收获机生产厂家3家。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及应用在凤城市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已形成三大玉米生产区,一是北方玉米区,包括东北三省、内蒙、河北、山西及津京地区等,播种面积约占全国40%;二是黄淮平原玉米区,包括山东、河南、江苏等地区,播种面积约占全国25%;三是西南丘陵玉米区,包括云南、贵州地区等地区,播种面积约占全国15%。若按50%机收率计算,全国需要玉米收获机10万台以上。而现实情况是我国玉米机收率不到2%,远远低于小麦70%和水稻20%的机收水平。玉米机械化收获已成为制约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瓶颈,为此加快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玉米已成为我国的第一大粮食作物,而玉米生产尤其是收获过程中机械化水平很低。基于此,详细介绍玉米收获机械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并介绍现有玉米收获机械的类型,然后介绍玉米收获机的三大装置及其应用机型,并依据我国现实玉米国情提出玉米收获机械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5.
<正>当前我国已形成三大玉米生产区,玉米机械化收获已成为制约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瓶颈,为此加快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一、玉米收获机械市场难以形成的原因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机化水平快速提高,但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却长期裹足不前。造成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困难的原因既有基础理论、技术和政策的因素,也有研发企业软、硬件方面的缺陷和不足。1.农业技术与农机技术不相匹配。我国玉米种植范围  相似文献   

16.
1、玉米机械化收获发展现状 玉米、小麦、水稻三大作物机械化生产是我国农业机械化的主攻重点,近几年,机械化收获成为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小麦和水稻的机收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突破,玉米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近3000万ha,在玉米的生产过程中,玉米机械化收获率不足5%,已成为玉米生产全面机械化的薄弱环节,因此提高玉米机械化收获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是全国商品粮食重要生产基地,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比较落后,玉米收获机械化严重阻碍着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同时,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也迫切需要大力发展玉米收获机械化。市对玉米收获机械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工作迫在眉睫。其主要原因是:一、制约玉米机械化收获的主要因素1.农机与农艺不相融合。本地区玉米种植大多密植,行距大部分在400-500厘米之间,而国内生产的玉米收获机的行距在500-650厘米之间,从而造成农业的种植与玉米收获行距的不融合。2.分散经营多、集约化经营程度低。  相似文献   

18.
玉米是新泰市主要大田粮食作物,近几年,玉米生产全过程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但存在相对薄弱的环节。大多数果穗收获后需要再处理,玉米籽粒机械化收获技术可以解决此问题。该文论述了适合玉米籽粒收获的玉米品种、生育期、植株形态,并对玉米籽粒收获机械的作业功能、适应收获条件和机械性能指标进行分析,并对玉米籽粒收获机的正确使用及维护保养要点进行介绍,以期提高新泰市玉米籽粒机械化收获的质量及效能。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玉米机械化收获的重要性及收获机产品现状,分析了玉米收获机发展缓慢的原因,提出了加速玉米机械化收获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浅谈影响玉米机械化收获的质量因素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全球玉米第二大生产国和消费国,而玉米的总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20%。在我国,作为粮食经济饲料兼用于一体的玉米,需求量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是种植面积的上升。随着农业机械化进程速度的不断加快,玉米机械化播种、收获等也越发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机械化收获水平较低,成为制约玉米稳定生产中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以机械化收获为基点,从影响收获质量的因素和发展建议2大方面加以论述,以此来提升其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