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粮食微生物的活动是影响粮食品质与安全储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密封储粮生态环境下,使用缓慢型呼吸抑制剂磷化氢,稻米能够安全储藏的原理,是由于磷化氢对稻米、仓虫、粮食微生物等有机体代谢、生命和酶活动起着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的结果。一九八二年,在分析储粮密封生态条件时,我们着重研究磷化氢对粮食霉菌作用方式、时机、作用效应及其相关性。为科学应用磷化氢、优质安全储藏稻米,提出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机械通风储粮技术研究新动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万忠民 《粮食储藏》1996,25(2):44-45
机械通风储粮技术近几年有了较大的发展,它的作用不仅可以均衡粮食温度,降低粮食含水量,还能对粮食进行调质,改善其加工品质,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储粮品质劣变,防止霉菌和抑制虫害;另外,机械通风储粮技术投资少,结构简单,布置方便,容易操作管理,劳动强度不大,因此机械通风储粮技术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美国专家称:有效的通风系统是现代工程技术对粮食储藏的主要贡献。本文主要介绍当前国内外机械通风储粮技术的发展和研究动向。1应用机械通风冷却技术控制昆虫和霉菌的生长如何防治储粮中的昆虫,防止昆虫残物、真菌和微生物…  相似文献   

3.
1病源 该病为多种病原菌侵染引起的病害,主要由禾谷镰刀菌、串株镰刀菌、青霉菌、曲霉菌、枝孢菌、单瑞孢菌等近20种霉菌侵染引起。曲霉菌中的黄曲霉菌不仅为害玉米等多种粮食,还产生有毒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  相似文献   

4.
弄清粮食储藏期间真菌的种类及其生长演变规律是实现储粮减损的重要前提。本研究着眼于储粮真菌的种类问题,以储藏小麦为载体,将PCR-DGGE技术应用于储粮真菌多样性的分析中。研究结果表明本次储藏小麦样品中生长的真菌主要为帚状曲霉、枯叶格孢腔菌、枝孢菌和假丝酵母。虽然在DGGE的谱图中出现了一些非真菌条带,但是这些条带与真菌的条带明显分布在两个区域,不会影响到真菌条带的分析。研究结果确立了PCR-DGGE技术用于储粮生态体系中真菌多样性分析的流程和方法,为利用此技术监测储粮生态系统中的真菌种类奠定了基础,并为建立储粮真菌生长演变谱图数据库积累了部分初步资料。  相似文献   

5.
<正>四霉素是辽宁省微生物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的具有自主知产产权的高科技产品,为不吸水链霉菌梧州亚种的发酵代谢产物,对鞭毛菌、子囊菌和半知菌亚门真亚门真菌和细菌(革兰氏阴性和阳性)均有极强的杀灭作用,尤其对苹果树腐烂病、斑点落叶病和水稻稻瘟病等具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从真菌代谢物和真菌自身成分方面对粮食真菌生长进行了研究。研究显示,粮堆水分增高会促进CO2大量产生,同时导致粮堆极易霉变,揭示了CO2对储粮真菌危害预警的机理所在。另外,麦角甾醇能敏感指示储粮真菌的生长,乙醇的浓度变化与真菌生长有一定的相关性,其它特征性挥发物主要是3-甲基-1-丁醇、异丁醇、2-甲基-1-丁醇、3-羟基-1-辛烯和辛醇;霉菌总数检测太慢,不宜做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7.
饲料霉菌毒素的防控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中华 《科学种养》2011,(10):41-42
霉菌毒素是霉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常见的霉菌包括曲霉菌、镰刀菌和青霉菌,它们可在农作物生长和收获期间以及加工后的产品上生长。霉菌毒素不但对畜禽产生毒害作用,而且可通过食物链危及人类健康。饲料和畜禽产品中的霉菌毒素有致癌的潜在危险,还有一些未知毒性作用。目前,做好饲料的防霉和脱毒是防控霉菌及其毒素危害最关键的两个环节。  相似文献   

8.
引言AIP 用于防治仓库害虫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该药剂对昆虫的生理效应已经比较清楚,但对粮食品质的影响尚无确切的结论。本文报告大米经 AIP 处理后色氨酸和蛋白质变化的动态,以此来判断 AIP 在化学储粮中的实用价值。在探讨简单可靠而又能反映储粮性状的生化指标方面,前人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们选用色氨酸含量变化的意图有二,其中之一是色氨酸在大米劣变过程中可能比较敏感。其二,色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其代谢产物烟酰胺等在生化代谢和生化遗传中有特定的意义,因此,  相似文献   

9.
霉菌是在储粮过程中常见的微生物,如果在储藏过程中不严格控制,则会对粮食品质及安全造成重大影响。本文通过比较不同储藏条件下霉菌总数的变化情况,探寻其在储藏过程中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使用食品级惰性粉,在特定温度条件下对三种不同粮食储藏的效果。结果表明:试验期内,添加惰性粉的粮食组在脂肪酸值升高和大豆蛋白含量下降速率方面均比不添加惰性粉的粮食对照组慢;同时发现,加入惰性粉处理的各试验组粮食的不完善粒数量,尤其是生霉粒数量,较常规对照组明显降低,这与霉菌带菌量的检测结果一致。以上结果表明:添加惰性粉处理的粮食组,不完善粒减少,脂肪酸值升高减缓,大豆蛋白含量下降较慢,且较好地控制了粮食中的霉菌生长,有效保持了粮食品质。因此,惰性粉储粮技术具有较好保持粮食品质,延长粮食储藏期的优点,是一项具有较好推广价值的绿色储粮技术。  相似文献   

11.
杂质是粮食质量标准中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粮食收购入库过程中必须严格加以控制的项目,因为杂质过大不仅影响粮食食用品质,而且给粮食储藏带来不利影响,诸如形成储粮不均衡通风,造成熏蒸死角,诱发霉菌虫害等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储粮科技的不断发展,四项储粮新技术基本得以普遍运用,而粮食四散作业中的散运,在许多粮库中还是空白。本文着重分析了散运在粮食轮出过程中的出仓速度、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摘 要:近年来,连作问题一直危害着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大量研究证明,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与作物根系形成共生的菌根并通过分泌次级代谢产物抵抗外界环境所带来的侵害。为了探究AM真菌在作物调节次级代谢产物中扮演的角色和作用机理,总结了AM真菌增加次级代谢产物种类及含量、诱导信号物质产生(如JA、SA等)和缓解连作障碍的作用机制,同时也揭示了化感作用与次级代谢之间的关系。并从代谢水平指出了AM真菌对作物分泌次级代谢产物的影响,以及AM真菌在抗连作方面的作用机理,以期为AM真菌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徐玉泉课题组和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教授伊斯特万·莫尔纳一起全面总结了虫生真菌重要活性化合物和以基因组为工具研究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的最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学术期刊《天然产物报告》上。徐玉泉认为,白僵菌、绿僵菌和蛹虫草等虫生真菌合成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防治农林害虫和药用的价值。探索虫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生物合成不仅可以为农业和临床提供潜在的药  相似文献   

15.
前言储粮品质劣变的根本原因是储粮微生物和粮食自身的生理代谢作用所致.温度、水份和氧气浓度是影响粮食微生物生长和自身生理代谢的三个条件.许多研究工作证明,采用各种手段降低粮堆间气体的氧浓度,是控制储藏物害虫和储粮微生  相似文献   

16.
以矶海绵共生真菌(Y3,Y4,Y5,J5,J6,J7,G7,G2)为研究对象,通过液体发酵、乙酸乙酯萃取获得代谢产物,以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为指示菌,采用96孔板法测定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矶海绵共生菌Y3和Y4的代谢产物对恶臭假单胞菌具有很强抑制作用;菌株Y3,Y4,J5,G2代谢产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活性,且抑制率与菌株Y3,G2代谢产物浓度呈正相关性;菌株J6,G7,Y5的代谢产物对白色念珠菌有显著抑制效果,其中菌株G7和菌株Y5抑制率最高,分别为50.82%±0.03%和43.94%±0.52%。8株矶海绵共生真菌对小麦纹枯病菌抑制作用均较弱。在食品防腐剂开发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连作问题一直危害着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大量研究证明,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与作物根系形成共生的菌根,并通过分泌次级代谢产物抵抗外界环境所带来的侵害。为探究AM真菌在作物调节次级代谢产物中扮演的角色和作用机理,本研究总结了AM真菌对次生代谢产物种类及含量的影响;归纳了AM真菌在生态防御连作问题上的机理,包括次生代谢物质可诱导信号物质产生,连作作物的化感自毒作用和AM真菌促进次生代谢产物增加,缓解连作障碍。最后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将来的研究方向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生物菌剂木霉菌对切花月季病害的防控效果,在月季苗期施用300倍木霉菌可湿性粉剂。结果表明,施用木霉菌可促进和丰富月季根际、根内的真菌物种种类分布,对土壤中真菌及根内微生物多样性影响较大,OTU个数增加,特别根际真菌指数Shannon、Simpson及PD指数均高于清水对照和化学药剂甲基硫菌灵,说明施用木霉菌后使土壤真菌种类更加丰富,而且提高了一些有益菌的丰度。从对月季霜霉病的防治效果来看,300倍木霉菌及800倍50%甲基硫菌灵3次施药后相比清水对照均表现出显著差异,木霉菌防病和治疗效果达87.35%,比化学药剂甲基硫菌灵防效略高。  相似文献   

19.
为了减少化学药剂对粮食和环境的污染,以及对人们健康的影响,我库在分公司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逐步减少了化学药剂的使用,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三个系列改变储粮生态环境的方法,即:对储粮使用温控、气控、药控等生态综合防治技术,逐步实现储粮基本不用化学药剂和少用化学药剂。较好地控制了引起储粮品质劣变的温度、水分和气体成分这三个因子,有效地防止了储粮害虫和霉菌的侵蚀,延缓了粮食陈化,保持了粮食原有品质和新鲜度。在储藏过程中节省了大量开支,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正>近期,由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牵头组织实施的2013年粮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储粮虫霉监测与生态控制技术研究"在甘肃兰州召开中期汇报会。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负责同志、项目督导组专家、项目各参加单位相关人员参加会议。本项目主要是针对储粮虫霉危害问题,开展粮食储藏过程中害虫气味成分变化规律以及霉菌生长演变的研究,开发储粮虫霉早期监测预警和生态控制技术。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