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在近期昆明市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资料基础上进行补充调查,从坡度和土壤厚度2方面对昆明市林地立地质量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市立地质量较好的林地资源占全市林业用地面积的58.22%,适宜发展商品林:其余的41.78%为立地质量较差的林地资源,主导利用方向为以防护为主的公益林.林分质量分析结果,昆明市各林分立地条件类型单位面积蓄积量的大小反映了不同立地质量林地的林木生长水平差异.建议根据林地立地质量和林分质量进行合理布局,制定昆明市林业产业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现行林地资源配置的弊端,提出了首先进行商品林林地资源重新配置,然后进行公益林地资源重新配置的思路和对策;论述了与新的配置格局对应的两类林地的规划与使用制度。  相似文献   

3.
在香平山林场,凡立地条件好,抚育及时的林分,杉木的胸径,胸高断面积和树高的连年生长量,一般在10年生时即达高峰,而立地条件较差的林分则要推迟到15—20年生才会到来。Ⅰ、Ⅱ类林地造林密度每亩350—400株,Ⅲ类林地400—500株较为适宜,进入中林阶段,调整为200—260株,可以较大的发挥生产潜力。间伐始期8—10年最好,最迟不超过15年。  相似文献   

4.
集体林确权到户后,农户成为集体林区商品林、公益林的主要生产经营主体。本研究以湖南省为例,根据农户家庭林地资源异质性将农户分成:商品林农户、公益林农户和兼有林农户,建立资源异质性农户林业生产资金、劳动力投入决策行为联立方程组,采用Biprobit模型实证研究相关林改配套政策对3类农户林业资金、劳动力投入决策行为的影响及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林改配套政策对商品林农户林业生产投入决策行为有更积极的引导和激励作用;较低的生态补偿标准和严格的限额采伐降低了公益林农户投入意愿;林改配套政策对兼有林农户林业生产投入决策行为的影响暂时较模糊等。  相似文献   

5.
以福安市Ⅲ类立地马尾松林分的生长模型为基础,动态分析马尾松商品林各年龄的经济指标,研究结果表明:福安市Ⅲ类立地马尾松中小径材商品林26龄林已达到经济成熟龄,26~30龄林马尾松中小径材为最佳主伐年龄。正确制定不同培育目标的马尾松商品林主伐年龄,有利发挥林地的生产力,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该文汇总了2018年和2019年凌海市林地变更数据,对林地范围变化、地类变化、土地权属变化以及公益林地和商品林地变化进行动态分析,对凌海市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为下一步林地规划、提高土地有效利用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提供林产工业原料为重点发展商品林,才能使商品林建设久盛不衰,效益可观。为此,必须首先处理好林产工业企业与商品林建设者之间的关系,做到商品林建设部门和林产工业企业“联姻”,互相促进。围绕着为林产工业企业提供原料这一主题,山区、丘陵、平原等不同地类,在发展商品林时应有不同的重点。同时,发展商品林还应做到明晰林地经营权,减轻山林经营者负担,强化政府的支持和服务,才能把商品林建设工作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8.
通过浙江安吉、福建邵武、江西奉新三地统一进行的毛竹纸浆试验林研究,并在安吉建立20hm2毛竹纸浆丰产模式示范林,表明毛竹纸浆林的生产力水平主要取决于立地条件和科学经营管理。经营水平不同,毛竹纸浆林的生产力呈显著差异;立地条件和竹林生长状况不同,毛竹产量亦呈显著差异。该研究还提出了因地制宜、分类经营纸浆毛竹林的经营模式,即Ⅰ类林地,采用集约经营措施,度产新竹30~40t·hm-2的丰产模式;在Ⅱ类林地采用集约经营措施或中等集约经营措施,度产新竹20~25t·hm-2的中产模式;Ⅲ类林地采用一般经营措施,度产新竹18t·hm-2左右的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9.
营造速生丰产林的作业对象包括荒山荒地、灌木林地、低质低产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退耕还林地、未成林地、疏林地等各地类中立地条件较好的土地.由于涉及的地类和范围比较广泛,造林成效靠“三分造,七分管”,造林仅仅是第一步.关键还在于开展幼  相似文献   

10.
敖汉旗现有11个国有林场,总经营面积77万甫,其中国家重点公益林58万亩,地方公益林2万亩,商品林16万亩,林木总蓄积56.5万立方米。现有职工总数940人,其中,在职职工716人,离退休职工224人,林场总人口2470人。南部林场林地土层较薄,大部分为石质山地.北部林场大多是贫瘠的风沙土。敖汉旗国有林场突出特点是人多地少,林地立地条件差,林分质量低,可利用资源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揭示林农对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政策的认知情况及其关键影响因素,为完善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工作及生态补偿制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福建永安、顺昌2个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试点县(市)139户林农调查数据,分析林农对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政策的认知情况,运用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林农对赎买政策认知的影响因素,应用边际效应分析方法分析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结果】1)从林农对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政策的认知情况来看,61.87%的林农了解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政策,但从了解程度上看,仅有25.18%的农户表示非常了解。2)从影响认知的因素看,林农个体特征因素中,年龄、受教育年限影响显著,性别和是否有村干部经历影响不显著;家庭特征因素中,农户类型是否为纯非农户影响显著,家庭人均收入、家庭中从事林业的劳动力人数对林农认知没有显著影响;在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林地特征中,家庭拥有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的面积、林地资源经营类型是否为用材林或毛竹林、林地经营方式均对林农认知具有显著影响;外部因素中,是否参与合作组织、周边农户讨论林业政策的频繁性、村干部对林业政策宣传的态度对林农认知具有显著影响,村庄与市中心的距离对林农认知影响不显著;进一步对主要影响因素的边际效应分析发现,林农对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政策认知中"比较了解"的边际效应系数大于"完全了解"。【结论】林农对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政策的认知整体水平较低;影响认知的主要因素有年龄、受教育年限、农户类型是否为纯非农户、家庭拥有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的面积、林地资源经营类型为用材林、林地资源经营类型为毛竹林、林地经营方式、是否参与合作组织、周边农户讨论林业政策的频繁性、村干部对林业政策宣传的态度以及地区。永安林农对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政策的认知较顺昌高。林农对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政策的认知程度倾向于"比较了解",反映出林农对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政策了解还不够深入。可以通过提高精准宣传的深度、扩大宣传渠道特别是注重发挥现代媒体的作用以及提高政策实施力度,以促进林农对政策认知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12.
林地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是林业生产发展的基础,如何提高林地生产力,增加商品林林地产出,是当前商品林经营关键问题,永安市商品林林地生产力现状研究分析表明:其主要用材树种主伐时蓄积等因子与福建省地方标准比较,差距大,杉木蓄积为标准数的40.1%,马尾松蓄积为标准数的29.29%,林地生产力潜力大;从林地生产力指标研究分析,实施集体林经营体制改革及林业分类经营,增加了经营投入,单位面积产值呈上升趋势,主伐择伐减少,单位蓄积产值略呈下降;木材税费居高,单位面积资产远比单位面积产值低。  相似文献   

13.
林业要发展必须改革传统的经营机制,使国有林区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方向转变,提高林业生户经营管理水平和林地生产力。商品林建设是实行高投入、高产出,通过定向培育满足木材消费市场的需求,从而获得好的经济效益。根据我国国情及东北地区商品林生产特点,制订相应的扶持政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比较林地与农地立地条件差异的基础上,提出了林地施肥种类的特殊性,通过对竹林输出养分研究,论述了竹林土壤加速酸化和退化成因;并根据毛竹生产需求,提出了相关的地力维护策略.  相似文献   

15.
商品林经营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品林经营是森林分类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江西省商品林经营现状,分析了商品林基地的合理布局,经营结构的调整、经营措施、资源监测、林地管理及资金等问题,为实施商品林经营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苗肥 《辽宁林业科技》2019,(2):28-30,33
该文在对新民市林地资源数量与结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判断和优化公益林地和商品林地结构比例,经计算,优化公益林地比例为53.58%、商品林地比例46.42%。其中,一般公益林地比例为53.58%、重点商品林地比例为19.82%、一般商品林地比例为26.60%。进一步结合GIS空间分析,进行林地保护利用功能分区,提出林地保护利用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池杉是江苏省建设速生丰产林基地的主要树种之一。从对全省池杉林分调查结果看,其平均生长量均未达省规定指标;但立地条件、管理措施的不同,带来的生长差异很大。因此,提高池杉林分生长率的关键,首先是选择适宜的造林地,其次是加强肥培等管理措施。立地条件较差的地方,初植密度以每亩222株为宜。  相似文献   

18.
非公有制人工商品林限额采伐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林农的视角,以福建省闽侯县为例,探讨非公有制商品林限额采伐管理制度创新。提出以市场经济体制、服务型政府新视角及以人为本为价值取向;对公益林和商品林分别采取不同的采伐管理制度,科学合理地划定生态公益林,遵循林农意愿编制人工商品林经营方案,简化非公有制人工商品林的审批手续,取消育林基金改征环境绿化税,严格实行凭证运输制度,建立林地档案,公开林业生产要素信息等思路。  相似文献   

19.
在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以覆沙厚度为主要依据进行立地条件类型划分,Ⅰ类适宜育苗;Ⅱ类是营造大、中径材的最佳宜林地;Ⅲ类、Ⅳ可通过开沟和带状整地造林方法营造大、中、小径材林;Ⅴ类宜林地应做为育苗用地,而不适宜营造椽材林.  相似文献   

20.
<正> 马尾松生长迅速、耐瘠薄,是我省低山丘陵、黄土岗地的主要造林树种。建国后营造面积达512万亩,占全省造林总面积的47.5%,为杉木造林面积的1.6倍。这些马尾松人工林现多属中、近熟林,且分布极广,林地立地条件差别较大。为探讨在不同立地条件下,根据经营目的确定的适宜间伐技术,我们对我省的马尾松人工林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