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0 毫秒
1.
阿克苏地区农业部门围绕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积极开展机采种植模式试验,推进以精量播种、高效植保、化控、精准施肥、机械采摘、精准农业等技术为主的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工作.以推进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为目的,以引进推广成熟的农机装备为支撑,引导和扶持土地承包公司、农机专业合作社,加快农机农艺融合,实现棉花育(选)种、栽培技术、农机装备和棉花生产各环节机械化技术的配套,提升阿克苏地区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水平.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讯) 2019年10月10日及12日,由河北省农机修造服务总站召开的小麦精准施肥旋播机与小麦深松分层施肥旋耕播种机播种对比试验在藁城区梅花镇和晋州市周家庄村试验站成功举办,小麦创新团队农机农艺配套研发岗位专家孙彦玲带领团队成员10余人参加了本次实验。开展小麦不同施肥播种方式对比试  相似文献   

3.
一、当前农业机械化发展形势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正处于由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跨越的转型升级期.2015年,我国农机总动力达到11亿千瓦,农机装备结构显著优化,高性能农机具占比持续提高;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得到大范围推广,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3.8%,小麦、水稻、玉米三大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到93%、78%、81%;农机社会化服务向产前产中产后全环节纵深发展,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达到17. 5万个;高效、精准、节能型装备研发制造取得重大突破,农机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500多亿元;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三率"水平超过70%.  相似文献   

4.
<正>2017年6月24日上午,由青岛农业大学主持承担的山东省农机装备研发创新计划项目"苹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研发"正式启动,"围绕苹果标准化与传统栽培模式,开展基于农机农艺融合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和方法的研究,突破苹果宽窄幅定距栽植、杂草清除与水肥药精准田间管理、智能地面与无人航空植保、轻  相似文献   

5.
赵守干 《南方农机》2023,(24):77-80
加快推进小麦生产环节农机农艺融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在需求,是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基础,有利于保证高效农业顺利开展。笔者以安徽省泗县为例,通过实践研究的方式,了解当地小麦生产农机农艺融合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在秸秆还田、种子处理、整地、播种、水肥管理、收获等环节的农机农艺融合技术要点,并提出加强组织领导、构建融合体系、创新工作机制、抓好技术培训等具有针对性的农机农艺融合发展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加强小麦生产环节农机农艺的深度融合,不仅能够促进粮食生产新装备、新技术优化升级,为保障粮食安全贡献农机力量;而且能够有效提高小麦机械化生产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经济效益,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农机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农艺技术的进步,小麦栽培过程中已由过去的“三分种七分管”发展到现在的“七分种三分管”的新阶段,播种环节已经成为影响小麦产量的关键因素,确保一播全苗、苗齐、苗匀、苗壮已成为播种环节的重中之重。为此,河北省农机修造服务总站提出了一种整合秋季土壤耕整与播种等多个作业步骤,容纳深松、旋耕、施肥、播种多项农机农艺技术的新型农机化技术方案一一深松旋耕分层混合施肥大种距播种技术,并联合保定市鑫飞达农机装备有限公司研制出配套机具。  相似文献   

7.
南方蔬菜生产机械化的特点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南方蔬菜生产机械化现状基础上,指出南方蔬菜机械化要按产前、产中和产后3个阶段实施。产前主要采用工厂化育苗;产中要求农机在种植、中耕和收获等方面与农艺相适应’的同时,还必须要求农艺在农田规划和品种种植布局等方面与农机相适应;产后要尽快进行有效处理。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小麦生产过程中的实时精准播种施肥,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通过PWM控制技术,研究设计冬小麦精准播种施肥机及其智能控制系统。该智能控制系统采用测速法反馈种子和肥料的流量信息,通过与目标播种量和施肥量的设定值进行比较,结合机具实时行进速度,实时调整电动机转速,从而实现精准播种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本文研制的冬小麦精准播种施肥机播种控制精度在85%以上,施肥控制精度在83%以上,能够达到精准播种施肥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现代高效农业是追求经济、社会和生态综合效益最佳的现代农业产业,其发展面临着资源和环境双重压力。从产品设计与制造、机械除草、变量施肥和精准施药等角度深入分析国内外田间管理主要环节作业装备的研发现状,指出肥药资源的精准供给和农机资源的高效利用是山东省高效农业模式下田间管理装备发展面临的两大关键问题。对此,提出在田间管理全环节的关键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突破基础上,通过“以机代药”和智能化技术有机融合,实现减药降污及作业过程的精确感知与精准管控,在保证农艺要求的同时减少资源浪费,缓解生态安全问题;提出通过模块化设计使农机装备得以“按需组装”,实现高效利用;并结合现代传感、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手段将田间管理装备作业过程纳入到智能农业互联网平台,构建全新高可靠农机大数据,从而实现全农艺环节的高质高效,促进山东省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伴随当代科技在农业领域的不断应用,智能感知监测、数字化分类分析与智慧辅助决策应用加快了智慧农机研发速度,特别是自动辅助驾驶、作业质量监测、精准精细作业、可控施肥施药、智能温控湿控等技术及无人机应用,给现代农机装备插上了翅膀。随着产学研的结合,农机装备企业与科研院校的深度合作加速了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不断提升现代农机作业的自动化和精准化程度。  相似文献   

11.
油菜精量播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油菜精量播种技术是机械化、规模化种植实现节本增效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油菜全程机械化的研究重点和难点。本文分析了国内外油菜生产概况和主要播种装备,重点阐述了油菜播种环节的精量排种、种床整理和播种智能化等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油菜精量排种技术作为精量播种的基础和核心,依据不同的结构和原理分为单体式排种技术和集中式排种技术;阐明了油菜种植的播种深度和畦沟深度稳定性影响要素及其保证播种和畦沟深度及厢面平整度的实现方式;分析了油菜精量排种器漏播检测补种、自动导航和变量播种技术等3项油菜播种智能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在系统总结和分析我国油菜种植特点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指出了现阶段油菜精量播种技术难点,并提出高速、宽幅、高效和精量的气力式排种技术、播深稳定性调控技术、降附减阻防堵的耕整地技术和农机农艺农信深度融合技术是油菜精量播种技术的研究重点。自动导航、排种器漏播检测和变量播种等技术是提升油菜播种智能化水平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小麦、玉米是山东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大,产量高,耕种收等主要生产环节基本实现了机械化。通过研究小麦、玉米轮作区粮食产量、栽培方式和机械化生产的现状,分析小麦、玉米轮作农业机械化生产与农业高产栽培技术之间存在的种植方式、农艺环节、配套机械种类、收获方式、良种质量等相互关联问题,探讨影响小麦、玉米主要粮食生产机艺融合的历史、经济、传统观点、经营模式、科技体制等障碍因素,提出了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机、农艺融合的政策措施和技术措施,旨在推动建设持续稳定高产、高效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3.
农机装备智能测控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机装备正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智能测控是实现智能农机的核心技术。农机装备智能测控技术以农机装备为载体,包括农机作业相关信息智能感知、精准监控和作业决策与管理等技术。目前,我国农机装备智能测控存在高端装备、核心技术国产化程度低的问题。本文从农机作业智能感知技术、农机装备精准监控技术和农机作业智能决策与管理技术等方面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阐述了作物生长信息、土壤信息和农机作业状态信息等智能感知技术的大量成果;阐述了耕深、平整地、土壤消毒、播种、植保和收获领域的农机装备精准监控技术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农机作业智能决策与管理技术在农机作业质量监管、农机调度方面的技术突破;重点阐述了农机装备智能测控技术在土地耕整机、土壤消毒机、播种机、施肥机、植保机、收获机及农机作业管理平台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各环节待解决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农机装备智能测控技术未来发展方向:农机装备智能测控系统化技术研究;无人农场农机自主作业关键测控技术研究;田间复杂环境农机核心部件及传感器研发;农机大数据支撑的作业决策模型研究。  相似文献   

14.
开沟播种施肥综合作业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联合作业技术是在农业生产中将多种机具、多道工序在1台机具上得以实现的农业作业技术,是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之路,是减少资源浪费和降低成本的重要方式。联合作业机具有效率高、作业成本低、农机利用率高和节约能源等多种优点,目前国内使用的联合作业机主要适用于我国北方旱作耕地,适用南方的机型较少。为此,本文给出了旋耕灭茬施肥播种联合作业机的设计方案,可适合于小麦和油菜的施肥播种。  相似文献   

15.
种子丸化加工技术可实现播前植保,减少病虫害防治次数,为机械化精播并确保农作物产量提供重要作用。为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用种需求,根据5WH―160型种子丸粒化设备主要结构及其工作原理,设计开发出一种以PLC为控制核心,带键盘的显示屏为人机交互窗口,集变频、传感器技术为一体的自动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具有手动和自动控制方式,实现了对粉和液的同步供给及精确控制、工艺参数在线实时修改等功能,提高了种子丸化质量,减轻了操作人员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粮食生产以稻麦两熟轮作为主,茬口衔接尤其紧张,因而对稻茬麦机械化播种设备的要求较高。在介绍江苏省稻茬麦播种方式的基础上,阐述目前江苏省现有的5种类型稻茬麦机械化播种技术概况,并针对江苏省稻茬麦机械化播种存在的全量还田秸秆量大、秸秆移出后综合利用代价大、湿烂田播种小麦难度大、机播生产成本高、新产品补贴难等问题,提出应因地制宜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大力推进土地流转,适度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加快研发稻茬麦机械化播种新机具等相关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农业物联网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以人力为主的现有生产模式与劳动力持续减少、人均农业资源匮乏与农业资源利用率低、新农民年轻化与劳动力老龄化是阻碍我国农业实现现代化的主要矛盾。依赖智能装备实现精准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是解决以上矛盾的重要途径。农业物联网是以挖掘农业生产力、提高农业装备精准化水平、实现农业生产智能化的新兴技术,集农业信息感知、数据传输、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于一体,并根据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禽养殖、水产养殖以及农产品物流的重大需求,形成典型的产业应用。本文重点总结了近年来农业信息感知方向在农业个体标识研究与感知机理及工艺的最新发现、农业信息传输方向在低功耗广域网的最新成果、农业智能信息处理方向的农业大数据技术与农业人工智能技术的重大突破,提出以农业业务模型驱动农业业务控制、以设备管理设备的农业物联网架构,人的主要角色是实时数据与价值信息的消费者,农业物联网驱动的农机装备智能化作业是最主要的劳动力来源;进而对比国内外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与集成现状,分析农业物联网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我国农业物联网发展策略,最终得出农业物联网技术的未来研究重点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小型小麦播种机的缺点,设计了一种小型电磁振动式小麦播种机。该播种机具有播种质量高、速度快、安全系数大、播种成本低、适应不同田间要求,以及能有效减少能耗等特点。该机田间作业时,可以将开沟、播种、平土一次完成,大大简化了小麦播种时的生产流程,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播种效率,解放生产力。为此,介绍了小型电磁振动式小麦播种机的整体构造和工作原理,并运用三维软件UG进行运动学分析,真实再现了小型电磁振动式小麦播种机新型开沟器的工作状况。结果表明:小型电磁振动式小麦播种机新型开沟器能够满足工作需求。经过进一步地改进和研究,此机将在播种小麦方面有较大的发展前景,同时对各种开沟器的研制也具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小型小麦播种机的缺点,设计了一种播种质量高、速度快、安全可靠、播种成本低、适应不同田间要求、能有效减少能耗的小型电磁振动式小麦播种机。该机田间作业时,将开沟、播种、平土一次完成,大大简化了小麦播种时的生产流程,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播种效率和解放生产力。为此,介绍了小型电磁振动式小麦播种机的整体构造,分析了小型电磁振动式小麦播种机的工作原理。通过对此播种机的性能试验,验证了本机具有能耗低、效率高、播种流程简单等优势。经过进一步的改进,此机将在播种小麦方面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同时对各种低能耗播种机的研制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0.
针对小麦玉米轮作区,玉米收获后小麦种植时间紧张,播种效率低的问题,采用宽苗带播种模式,搅龙型覆土整平机构,设计一种宽苗带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一次进地可同时完成灭茬、施肥、播种、覆土整平、镇压等工作。对苗带灭茬装置的旋耕刀片排布安装进行设计,确定苗带旋耕灭茬的方式;通过EDEM软件对宽苗带分布器排种过程进行仿真,确定分种板的位置参数;对搅龙覆土整平装置进行力学与运动学分析,确定搅龙叶片的螺旋升角取33°。在玉米小麦两熟区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播种深度,种肥高度差和苗带宽度的合格率分别为93.1%,100%和94%,机具通过性良好,各项指标满足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