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 ,我们在门诊病例中不断发现鸡只脱腱症的病例。并多见于 30~ 1 0 0日龄的鸡群 ,发病率一般从千分之几到 40 %左右不等。一些治疗不及时鸡群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1 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 发病早期鸡群 ,见有少数鸡不愿站立 ,仔细检查 ,可见跗关节稍变形。随着病情发展 ,大部分病鸡跗关节严重变形 ,患肢显得变长 ,健肢站立。如无并发感染 ,病鸡吃料、饮水变化不明显 ;病程稍长的病例 ,跗关节变扁平 ,表现向内或向外弯曲 ,呈“内八字”或“外八字”半蹲伏姿态。有些病鸡一侧跗关节变形比另一侧严重 ,病重侧的腿呈向外后方延伸 ,不负…  相似文献   

2.
<正>1临床症状多见于幼鸡,特别是雏鸡。发病早期的鸡群,有少数鸡不愿站立,仔细观察可见胫蹠关节肿大、变形,个别鸡出现神经机能障碍,闭目伸颈或运动失调。随着病情发展,大部分鸡跗关节严重变形,腿关节肿大,并且有压迫痛。病程稍长的病例跗关节扁平,表现向内或向外弯曲,呈"内八字"或"外八字"半蹲伏姿态。成年鸡产蛋量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3.
整齐度是衡量育成鸡饲养是否成功的关键指标。鸡群的整齐度包括体重整齐度、胫长整齐度以及性成熟整齐度。整齐度高说明鸡群生长发育一致,预示着日后鸡群开产整齐、产蛋峰值高,且产蛋高峰期维持的时间长。可见,提高育成鸡的整齐度有很重要的意义。生产中对鸡群体重整齐度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鸡群中鸡毒支原体的流行现状,对该病防控措施的制定及药物筛选提供科学依据,从潍坊地区76所肉鸡场的疑似病料进行鸡毒支原体分离。采用瑞氏-姬姆萨染色及PCR鉴定等方法,共鉴定出鸡毒支原体33株,分离阳性的病例多数在临床中都出现了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剖检时可见不同程度的大肠杆菌的混合感染,对支原体分离株进行测序,并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抑制杂菌的生长是鸡毒支原体分离成功的关键因素,流行病学数据证实鸡毒支原体感染目前在养鸡场中仍然非常普遍,混合感染的发生导致鸡群死亡率上升。  相似文献   

5.
2014年广西地方鸡群病毒性肿瘤病例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4年,广西地区部分鸡群发生了以内脏出现各种肉眼可见肿瘤、生长阻滞、消瘦和采食量下降为特征的病例。通过对病鸡进行肉眼剖检观察,对病料组织分别进行肿瘤病毒PCR检测、DF-1细胞分离培养及其细胞培养上清进行禽白血病病毒(ALV)p27抗原检测,结果显示12批病例中,单独感染ALV的鸡群有5群,单独感染马立克氏病病毒(MDV)的鸡群有1群,ALV与MDV的二重混合感染鸡群有4群,MDV和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的二重混合感染的鸡群有1群,ALV、MDV和REV的三重混合感染有1个鸡群。表明ALV的感染及其与其他肿瘤病毒的共感染是当前临床肿瘤病例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6.
<正>鸡啄癖是在鸡的大群饲养中较为常见的问题,一般分为啄羽,啄肛,啄趾,啄毛等。鸡群发现鸡只有啄癖,如不及时控制,常造成全群蔓延,导致鸡群抵抗力下降,继发细菌感染,降低蛋鸡产蛋率,降低肉鸡饲料转化率及鸡肉品质。1啄癖造成的危害鸡啄癖的发生,可见于各日龄的鸡群,且发展迅速。啄癖可影响鸡群正常生长发育,降低鸡群抵抗力,甚至是机体损伤,如翅部羽毛被啄,皮肤出血;腹部韧带及肛门括约肌松弛,泄殖腔外露;脚趾  相似文献   

7.
正近几年,蛋鸡呼吸道疾病呈现出难治愈,且容易引起多种疾病并发或继发感染。导致鸡群生长发育缓慢,成年鸡产蛋率下降,严重的引起个别鸡只死亡。因此,为了保障鸡群的健康成长和较高的产蛋率加强鸡群呼吸道疾病的防控势在必行。现将一例鸡群感冒继发大肠杆菌的病例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8.
<正> 鸡的输卵管脱出在产蛋鸡群中,时常可见,特别是产蛋大或高产鸡群,若治疗措施不当,则影响鸡的产蛋率或因脱出时间过久引起坏死而被淘汰,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对鸡的输卵管脱出用红霉素软膏外涂治疗25例,全部治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鸡只啄癖又称异食癖,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等原因引起鸡群出现各种异食癖,鸡只容易采食羽毛,血液,啄咬肛门或脚趾等。笔者诊治一例肉仔鸡啄羽癖病例,报告如下:1基本情况大连市瓦房店市元台镇养殖户杨某,饲养1000只20日龄肉仔鸡。鸡群鸡只精神正常,采食量较正常,极个别鸡只排暗红色粪便,但是鸡群有鸡只喜欢啄食其它鸡只羽毛和肛门,有鸡只肛门被啄秃的现象。遂来我处就诊。  相似文献   

10.
ELISA检测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抗体中的非特异性反应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监测CSIROSPF鸡群,经常用商业ELISA试剂盒检测鸡群的抗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AV)抗体。近来发现个别鸡群的阳性率达18.2%,占总数的2.7%。但后来采血发现大部分可疑鸡都为阴性,可见前面的结果存在假阳性。  相似文献   

11.
<正>鸡球虫病是鸡场的老大难问题,几乎每个鸡场都有发生,无论是雏鸡还是成鸡,都不得不面对球虫的危害。笔者近期接诊数例该病,现总结汇报如下。1案例病例1:某养殖场饲养2万只32日龄蛋雏鸡,近期粪便出现西红柿样物质,鸡群精神不佳,采食量下降,个别鸡只有尖叫现象。病例2:某蛋鸡场,饲养蛋鸡16000只,180日龄,产蛋率上升缓慢,精神食欲基本正常,蛋壳发白,薄壳蛋、破蛋率较高,粪便稀薄,内可见西红  相似文献   

12.
入夏以来,气温比较高,鸡只体质相对冬春季节要好,许多管理人员放松对鸡群管理,而导致鸡群疾病的发生,现将某养殖场一栋育雏鸡暴发非典型新城疫的病例简述如下,供广大养殖户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笔者发现一种初产母鸡猝死征(新母鸡难产综合征),该病主要发生于刚开产不久的母鸡,产蛋高峰的鸡群也偶有发生。疾病高发时期,鸡群的产蛋率为30%~70%。一、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产蛋鸡脱肛,产软壳蛋,常在夜间或黎明时突然死亡。病情较轻的鸡,常见腿无力负重,不能站立,甚至瘫痪倒地。单独挑出饲养并放置太阳光下,病鸡在几小时后症状可减轻。有时从鸡的腹腔中挤出鸡蛋后,可帮助其恢复。剖检时,可见输卵管有成形的硬壳蛋或软壳蛋,卵泡表面出血;腺胃变软变薄,腺胃乳头变干,挤压时有褐色分泌物流出;严重病例可见腺胃穿孔,肠道常无异样;心脏…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们在门诊病例中发现因饲料中缺锰导致鸡群中大批鸡只患脱腱症的病例。 1997年3月,辛集市个体养鸡户杨某饲养的“育康Ⅰ号”雏鸡3500只,30日龄时出现12只腿拐病鸡,卧地不起,两腿向内或向外弯曲。当地兽医诊断为钙缺乏症,饲料中添加乳酸钙,维生素AD_3及多种维生素等。鸡群病情继续发展,病鸡不断增多,占鸡群总数的20%左右。随后又按维生素缺乏症治疗,在饲料中添加V_(B1)、  相似文献   

15.
<正>根据近期对蛋鸡疾病的调查发现,造成产蛋率下降或没有高峰的疾病,主要有以下三种。1肾型流感2013年2~4月份该病的发病率最高,特别是对产蛋高峰前的产蛋鸡和育成鸡。通过调查,育成鸡发病的鸡群主要集中在购买的育成鸡。1.1临床症状鸡群发病快,初期可见个别鸡打蔫,3~5天发展至大群,呼吸道症状不明显,鸡拉黄绿色稀粪,  相似文献   

16.
<正> 在鸡新城疫病的非安全农场或者早先为非安全的农场,即使遵守定期接种和重复接种疫苗的鸡群,还可见到发生鸡新城疫的情况,而且在青年鸡群中较多见.在成年鸡中,疫病经过不表现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但生产力显著下降,而且无壳蛋的数量明显增加,12~13日龄的发病雏鸡死亡率很高.剖检时,可见到鸡新城疫的特征性变化.被接种过疫苗的鸡,往往是在18-45日龄时发病,其中18~25日龄病鸡的死亡率为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当地一些鸡病病例进行分析,得出鸡病发生变化的动态,并结合临床工作实践,总结出鸡群常见病的防治措施,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鸡马立克氏病是危害养鸡事业迅速发展的一种毁灭性传染病,鸡群受到传染后陆续发病死亡。我省很多鸡场,曾多次从死亡鸡只中发现内脏肿瘤病例和临床表现神经症状或眼流泪、虹膜变色、对光不敏感甚至失明等病例,多数兽医工作者认为是鸡马立克氏病。本试验检查了三个地区五个鸡场24群不同月龄不同品种的鸡268只,其中21群出现阳性反应(占被检鸡群的87.5%),阳性鸡116只(占被检鸡只的43.2%),阳性率最高群为  相似文献   

19.
对散养土鸡病鸡进行剖检,提取病变肝组织DNA,针对组织滴虫18S rDNA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检测。检测结果扩增出约490bp与预期大小一致的条带,表明病鸡肝脏组织内含有组织滴虫,确诊为鸡黑头病。对鸡群投喂甲硝唑1周,鸡群疫情基本得到控制,无新增病例发生。  相似文献   

20.
鸡痘是由症病毒科的禽痘病毒引起的,主要表现有皮肤型、粘膜型(白喉型),亦有两者在同一鸡群中的混合感染。现将我地区两群不同日龄的产蛋鸡群爆发皮肤、粘膜型鸡痘混合感染的病例及诊治体会介绍如下。发病情况一:某养鸡户饲养罗曼白鸡1800只,在60~70日龄时陆续发病,鼻端、眼睑部形成明显痘痴,部分鸡张嘴伸颈、呼吸困难,并发出异常“咯咯”声,打开口腔,可见病鸡喉头,有一层乳白色伪膜布于喉头表面。诊断:依据皮肤及喉头伪膜的典型病变诊断为皮肤、粘膜型鸡痘混合感染。治疗:及时隔离病鸡,全群鸡用病毒灵拌料连续用药5天,并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