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羊脑包虫病的病原体是多头绦虫的幼虫.脑多头蚴(coenurus cerebralis)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多头绦虫属于扁形动物门绦虫纲的多节绦虫亚纲带科。多头蚴是狗多头绦虫(Taenia multiceps)的幼虫,传染给羊,多寄生在羊脑部或椎管内,亦会感染人,侵害羊、人神经系统,发生人、羊脑包虫病。2004年在河北大厂县某农场的羊群中发现有走路转圈、卧地不起为主要症状的疾病。通过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实验室检测诊断为脑包虫病。病早期用吡喹酮50mg/kg治疗5天或70mg/kg治疗3天,脑部浅层包虫手术摘除,并切断传播途径等措施之后,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2016年12月,有养殖户反应,家中羊群有个别羊发病,现请求进行诊疗。到达养殖场地后,通过与养殖户的沟通、临床检查以及解剖病羊,诊断为羊多头蚴病。俗称羊脑包虫病。  相似文献   

3.
羊脑多头蚴病是由于多头蚴寄宿在羊神经中枢,引起羊的死亡。羊的年龄、气候、饲料营养成分等多种因素,使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疾病,从病原上可划分为3种类型:传染病、普通病、寄生虫病。因为许多寄生虫幼虫寄宿在羊脑部,引起严重的神经疾病。这种病在不同地方都有,可使动物死亡,威胁羔羊、犊牛的生命。脑多头蚴病的宿主多,能够寄生在人和家畜身上。病例选自2012年5月莫力达瓦翰尔族自治旗1养殖户发现的一例羊脑多头蚴病,现将诊断治疗过程作如下报道。  相似文献   

4.
羊脑包虫病的防治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羊脑包虫病又称脑多头蚴病,是由寄生于犬(狼或狐等)的多头绦虫的幼虫(脑多头蚴)寄生在羊的脑脊髓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该病以脑炎、脑膜炎及周期性转圈运动为特征,是危害羊群的严重寄  相似文献   

5.
绵羊绦虫蚴病是羊群中比较常见的危害较高并易高发的寄生虫病,分为棘球蚴病、细颈囊尾蚴病以及脑多头蚴病,其病原体分别为带科细粒棘球、泡状带以及多头的绦虫中绦期幼虫。通常羊发病时不易被发现,并极易造成全群发病。这种疾病会造成羊的生长发育迟缓,抗病能力较差,进而导致生产性能急剧下降,且饲料空耗,并且毛肉减产,导致出栏率以及屠宰率降低,这也是春季绵羊产生乏弱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正>羊脑包虫病是由多头蚴寄生于羊大脑、延髓等部位引起的羊视力障碍和诸多神经症状的一种寄生虫病。此病的研究报道多见于北方地区,而南方地区多呈零星散发,对羊群的危害程度不如北方地区,所以南方地区的养殖户对该病的认识不足,防控意识相对薄弱,在羊发病后多以低价出售的方式进行处理,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畜牧兽医部门和养殖户提高疫病认识,  相似文献   

7.
藏羊包虫病又被称为羊刺球蚴病,是由多头绦虫感染引起的一种体内寄生虫疾病,也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对藏羊养殖产业的危害十分严重。藏羊是该种寄生虫的中间宿主,犬科类动物是该种寄生虫的最终宿主。在广大牧区由于养殖者一直坚持放牧养殖模式,使得羊群接触致病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从而很容易加速该种疾病在羊群中传播流行,再加上很多牧民也习惯于养殖犬科类动物用于驱赶羊群,从而使得该种疾病在羊群中经常发生难以防控。笔者结合1起实际病例,分析了藏羊包虫病的危害和防控,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脑多头蚴病是绵羊所有寄生虫病中致死率最高的一种疾病.绵羊只要感染一个虫体,若治疗措施不得当,就必然会造成死亡.在我省高寒牧区,绵羊脑多头蚴病是危害畜牧业发展的一种重要的寄生虫病.根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有3%~5%羊只感染脑多头蚴病,每年因脑多头蚴病死亡多达2%,仅此一项就给造成牧民很大的损失,为了加强对羊脑多头蚴病的防治,我站与兰州兽研所申请进行了科研项目——脑多头蚴细胞系的培育及其在免疫预防中的应用,多年来进行了大量的实际工作,并取得了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羊脑多头蚴病是由多头绦虫的幼虫寄生在羊脑而引起的一系列神经症状为主的体内寄生虫疾病。该种疾病多发于脑部,少见于其它部位,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以神经机能障碍为主要症状。羊脑多头蚴病在各个地区均有报道,常常呈现地方流行性。近些年,该种疾病呈现上升趋势。羊脑多头蚴病发病率高,危害严重,是严重制约养殖产业发展的主要寄生虫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0.
羊脑包虫病又称羊多头蚴病,是由多头绦虫的幼虫(多头蚴)寄生在羊脑及脊髓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1]。患羊常以脑炎、脑膜炎及转圈运动等神经症状为特征,最后衰竭死亡[2]。2018年9月,贵州省台江县某养羊场的羊群发生该病,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羊脑多头蚴病又称羊脑包虫病是发生在反刍动物的一种寄生虫病,尤其在山区的发生率较高,对羔羊危害比较严重,文章就羊脑多头蚴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
羊多头蚴病是由于多头带绦虫的幼虫即脑多头蚴寄生在羊的脑内,引起神经症状,甚至死亡的一种寄生虫病。1病原脑多头蚴,又称为脑包虫,属于绦虫类,是多头带绦虫的幼虫,呈现囊泡状,有的呈现豌豆粒大小,随着长到鸡蛋大小,囊内可以有一百多个原头蚴,一般有芝麻大小,原头蚴直径2-3mm。寄生在羊的脑内,是羊发生疾病的源头。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养殖户对牛羊养殖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在日常的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对牛羊疾病的预防有了很高的认识。但牛羊疾病仍然频发,给养殖户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和损失。棘球蚴病是牛羊牲畜常见的一种疾病,不仅会影响牛羊养殖业的健康发展,还会给养殖户带来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基于此,文章以羊棘球蚴病的危害和防控为主要研究内容,在介绍棘球蚴病病因、发病症状、部检诊断以及危害的基础上,探讨羊棘球蚴病药物和手术治疗方法,并提出羊棘球蚴病的防控措施,减少牛羊病害,确保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4.
脑多头蚴(Coenurus cerbralis)是我国羊、牛主要寄生虫病之一,发病时引起病畜大量死亡,对畜牧业生产危害很大,偶然可感染人。浙江省近年来也发现羊脑多头蚴病,疫区逐年扩大。桐乡县是浙江省湖羊主要产地之一,湖羊多头蚴病已由1978年只在一个公社流行发展到六个公社,很多公社也有散发病例,严重影响湖羊的繁殖。  相似文献   

15.
脑多头蚴病又称脑包病是由多头绦虫的幼虫(多头蚴)寄生于羊脑或脊髓内而引发的严重寄生虫病,主要危害绵羊,尤其是2岁以下绵羊易感,该病发生无明显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脑多头蚴的成虫直径为2—3微米,数目100~200个,中绦期为多头蚴,呈囊状。  相似文献   

16.
脑多头蚴病是寄生于犬小肠内的多头带绦虫的幼虫一脑多头蚴所引起的疾病,主要危害羔羊和2岁以内的年轻羊。是一种致死性寄生虫病。该病在湟中县山区多发,发病率为5%~15%,多呈地方性流行,严重影响养羊业的发展。采用广谱高效低毒驱蠕虫药物一吡喹酮,对绵羊脑多头蚴亦有较好的疗效,同时该实验也测定出最佳治疗量。  相似文献   

17.
正羊常见的带状绦虫病有细颈囊尾蚴病、脑包虫病和斯氏多头蚴病。细颈囊尾蚴病是常见的寄生虫病,发病和感染率高,俗称"水铃铛病",只有在屠宰羊时可看到内脏黏膜附着很多水泡样大小不等的袋状水铃铛。脑包虫病又叫多头蚴病,是由肉食动物(犬等)肠道中的多头带状绦虫的幼虫寄生在羊脑腔引起的疾病,临床上病羊以低头转圈,神经紊乱,视力减退为特征。斯氏多头蚴病是危害山羊肌肉组织最严重的寄生虫病,俗称"肌肉水泡囊病",以横纹肌肉内出现散在性、  相似文献   

18.
山羊脑包虫、脑脊髓丝虫混合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脑包虫病是由多头绦虫的幼虫(脑多头蚴,又称脑包虫)寄生于羊的脑部引起的疾病.羊脑脊髓丝虫病是由指形丝状线虫和唇乳突丝状线虫的幼虫(微丝蚴)移行到羊脑脊髓引起的疾病.  相似文献   

19.
羊多头蚴病在世界特别是亚洲地区广泛流行,是危害养羊业较为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且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了巨大的潜在威胁。文章主要对多头蚴的临床表现、诊断技术、防治药物等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多头蚴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20.
羊脑包虫病又叫多头蚴病,是由多头绦虫的幼虫寄生在羊脑内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此病在各地均有发生,主要是育成羊发病率较高,一般在10%左右,对养羊业危害非常严重。因此,各养羊场和养羊户要对本病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对羊群加强预防,对发病羊积极治疗,以免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吉林省前郭县查干花种畜场有着悠久的养羊历史,多年来通过实践,对羊的各种疾病总结出了很多预防及治疗方面的经验,现就本病的治疗技术及预防措施介绍如下,仅供养羊者参考。查干花种畜场十分场2000年育成羊发病治疗情况总结表年龄饲养数发病数发病率手术治疗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