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澳洲宝石鲈     
澳洲宝石鲈又名宝石鱼、玉鲈,属鲈形目鱼类。其头小,头后背部稍隆起,体表被覆栉鳞,体色银亮,外形美观,适宜生长水温10℃~38℃,最佳生长水温21℃~25℃,DH值适应范围5.5~8.5。食性杂,耐低氧,是澳大利亚久负盛名的淡水鱼,被认为是最好的垂钓和食用鱼之一。我国于近年引进养殖,实践表明,该鱼具有性情温和,抗病力强、生长快、群体产量高等特点,适宜于池塘、网箱养殖。宝石鲈最早是由海水鱼演变而成,所以它既保持了海水鱼独特的鲜美,又有淡水鱼的细嫩,深受消费者喜欢,市场价格高,养殖效益是常规鱼的五六倍。  相似文献   

2.
澳洲宝石鲈又名宝石鱼、玉鲈,属鲈形目鱼类。头小,体表被覆栉鳞,体色银亮,外形美观,适宜生长水温10℃~38℃,pH值5.5~8.5,食性杂,耐低氧,是澳大利亚久负盛名的垂钓和食用鱼之一。我国于近年引进养殖,结果表明该鱼具有性情温和、抗病力强、生长快、群体产量高等特点,适宜于池塘  相似文献   

3.
郑亚平 《新农村》2006,(12):18-18
澳洲宝石鲈又名宝石鱼、玉鲈,属鲈形目鱼类。头小,体表被覆栉鳞,体色银亮,外形美观,适宜生长水温10℃~38%,pH值5.5—8.5,食性杂,耐低氧,是澳大利亚久负盛名的垂钓和食用鱼之一。我国于近年引进养殖,结果表明该鱼具有性情温和、抗病力强、生长快、群体产量高等特点,适宜于池塘、网箱养殖。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宝石鲈稚、幼鱼在不同水温及饵料条件下的生长情况研究,初步确定宝石鲈稚、幼鱼最适生长水温为30℃左右;在试验选用的5种饵料中,卤虫是最适合其稚、幼鱼期生长发育的饵料.在最适条件下,宝石鲈稚、幼苗表现出最快的生长速度和较高的成活率.为宝石鲈的苗种培育提供了重要资料,直接指导了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5.
澳洲宝石鲈(以下简称宝石鲈)又称澳洲宝石斑,学名高体革鯻。可耐低溶氧,食性杂,鱼肉无腥味,肉多刺少,肉质细嫩鲜美、油脂丰富,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宝石鲈属于温水性鱼类,最佳生长水温21~28℃,在17~18℃时摄食会受到影响,10~15℃时行动迟缓或静止于水池下层。目前在山东、浙江、杭州、广东、四川、云南等地都有养殖,一般以池塘、网箱和流水鱼池养殖。  相似文献   

6.
条纹鲈属鲈形目,鲈科,又称条鲈、线鲈、条纹石鱼旨产于美国,是一种大型经济鱼类,因其身体两侧有非常明显的沿体长分布的七八条条纹而得名.条纹鲈适宜水温4℃~36℃,适宜生长水温18℃~32℃,能耐低氧,pH值耐受范围为7~10,在淡水或半咸水条件下均可养殖,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广温性、广盐性、食性杂、易捕捞等特点,且体色鲜艳,无肌间刺,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养殖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7.
淡水银鲈属鲈形目,鲈刺科,又名澳洲银鲈,原产于澳大利亚墨累河流域,是澳洲东部有名的淡水经济鱼类。鱼体稍呈纺锤形而侧扁,体背宽,头部相对较小,尾柄细长,身被细鳞,体色呈现银灰色,对环境适应能力较强,为广温、广盐性鱼类。较耐低氧,生存水温2℃~37℃,最佳生长水温23℃~28℃,  相似文献   

8.
花鲈又名海鲈,属鲈形目,鲈科,花鲈属。体长稍侧扁,略呈纺锤形,肉食性,广盐性,较耐低温,适温范围3℃~29℃,最适水温16℃~27℃,是一种海产珍贵经济鱼类。自1989年以来,国内广泛进行了花鲈的淡水池塘养殖,生产实践表明,该鱼病害少、生长快、易捕捞、产量高、效益好,肉质嫩、味道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温度对驼背鲈Cromilepts altivelis幼鱼生长、耗氧和热耐受性的影响,试验设置低温组(24℃±1 ℃)、常温组(28 ℃±1℃)和高温组(32℃±1℃),每组设3个平行,每个平行放体质量为(21.38±1.27)g的驼背鲈幼鱼30尾,养殖试验共进行56 d,试验结束后分析其生长、耗氧和热耐受性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驼背鲈幼鱼在水温为24~32 ℃时均能较好生长,水温28 ℃时其生长性能最佳,体质量增长率达(55.81±8.15)%,显著高于24、32℃组(P<0.05);驼背鲈幼鱼耗氧率和窒息点随水温的升高而升高,在24、28、32℃时耗氧率分别为(0.20±0.01)、(0.23±0.02)、(0.28士0.02)mg/(g?h),窒息点分别为(1.55士0.04)、(1.81±0.06)、(2.18±0.12)mg/L;温度系数(Q10)分析发现,试验鱼对高温区间(28~32℃)温度变化的敏感性高于低温区间(24~28 ℃);驼背鲈幼鱼的临界耐受温度随养殖温度升高而升高,24~32℃下的临界高温(θC,h)和临界低温(θC,1)分别为37.12~41.05℃和12.70~17.76 ℃,正常生长水温下驼背鲈对升温的敏感性弱于降温;32 ℃组幼鱼肝脏和鳃组织HSP70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其他温度组(P<0.05).研究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背鲈幼鱼耗氧率、窒息点随温度升高而升高,高温32 ℃对其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在适宜水温28℃时其存活率和生长速度最佳.  相似文献   

10.
延迟投饵对高体革(鱼剌)仔鱼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温为24.5~27.8℃条件下,通过延迟投饵对高体革(鱼刺) Scortum barcoo仔鱼的摄食、存活及生长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宝石鲈仔鱼的卵黄囊在4日龄时吸收完毕.仔鱼进入混合营养期;仔鱼的油球在6日龄时吸收完毕,仔鱼进入外源性营养期.宝石鲈仔鱼在3日龄时开口摄食,投饵后2 h内仔鱼的初次摄食率达到97%;仔鱼在延迟投饵1、2、3、4、5 d时,投饵后2 h内的初次摄食率分别为100%、90%、67%、30%、0.宝石鲈仔鱼的"不可逆点"(PNR)出现在仔鱼开口摄食后的第4 d(7日龄).延迟1~2 d投饵,9日龄时仔鱼的存活率在85%以上;延迟3 d投饵时,其存活率为60%;延迟4 d投饵时,其存活率仅为22.5%;完全饥饿条件下,宝石鲈仔鱼9日龄时全部死亡.在保证索饵周期相同的情况下,延迟投饵在0~3 d内,各试验组之间的仔鱼在全长及体长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延迟4 d投饵试验组的仔鱼与延迟0~3 d投饵试验组的仔鱼在全长、体长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宝石鲈的最佳投喂时间是在仔鱼开口后的3 d之内.  相似文献   

11.
条纹鲈     
条纹鲈属鲈形目,鲈科,又称条鲈,线鲈,条纹石鮨,原产于美国,是一种大型经济鱼类,因其身体两侧有非常明显的沿体长分布的七八条条纹而得名。条纹鲈适宜水温4℃-36℃,适宜生长水温18℃-32℃,能耐低氧,pH值耐受范围为7-10,在淡水或半咸水条件下均可养殖,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广温性、广盐性、食性杂、易捕捞等特点,且体色鲜艳,无肌间刺,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养殖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2.
长丝鲈原产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为东南亚特产淡水鱼类.鱼体宽,腹鳍有2条较硬的长丝延伸至尾鳍,既可观赏又可食用,在国际市场上非常走俏.属热带鱼,适宜生长水温22 ℃~32C,最适生长水温24℃~30 ℃,水温在20 ℃以下时食欲减弱、生长缓慢,当水温降至16 ℃时停止摄食,水温在12 ℃以下会冻伤甚至死亡.我国近年少量引进,养殖情况表明,该鱼具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食性广、生长快、群体产量高等特点,是一种市场开发前景广阔的优良鱼类,适于气候条件与之相适或有地热水资源地区养殖.  相似文献   

13.
长丝鲈     
长丝鲈原产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为东南亚特产淡水鱼类。鱼体宽,腹鳍有2条较硬的长丝延伸至尾鳍,既可观赏又可食用,在国际市场上非常走俏。属热带鱼,适宜生长水温22℃~32℃,最适生长水温24℃~30℃,水温在20℃以下时食欲减弱、生长缓慢,当水温降至16℃时停止摄食,水温在12℃以下会冻伤甚至死亡。我国近年少量引进,养殖情况表明,该鱼具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食性广、生长快、群体产量高等特点,是一种市场开发前景广阔的优良鱼类,适于气候条件与之相适或有地热水资源地区养殖。  相似文献   

14.
<正>宝石鲈又名宝石鱼、宝石斑、玉鲈、翡翠等,被人们认为是最好的垂钓和食用淡水鱼。宝石鱼的生长速度较快,适应性和抗病能力较强。宝石鲈营养丰富,无肌间刺,且所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种类齐全,市场前景看好。宝石鲈可工厂化养殖,亦适宜于池塘养殖,也可在水库进行网箱养殖。  相似文献   

15.
大口黑鲈鱼原产于美国,属广温性鱼类,在2~34℃的水温范围内和0~15‰的盐度值内均可存活,最适水温为20~27℃。大口黑鲈鱼属典型的肉食性鱼类,它摄食范围广,性情凶猛,摄食量大,生长迅速,是人工养殖的优良品种。大口黑鲈是美国科学家在加州鲈的基础上通过遗传改良培育而成的,它  相似文献   

16.
<正> 澳洲宝石鲈是澳大利亚久负盛名的淡水鱼,近年引进我国养殖。宝石鲈外形美观,性情温和,抗病力强,生长快速,群体产量高,可单养、混养、池塘养、网箱  相似文献   

17.
宝石鲈栖生于淡水水域,是澳大利亚20世纪90年代人工养殖的优良品种.2001年6月,青岛现代农业开发中心从澳大利亚引进5~6cm的宝石鲈鱼种,进行商品鱼试养;2002年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天津津南特种水产苗种培育基地也进行宝石鲈的引养.试验证明:宝石鲈具有生长快、食性杂、抗病力强、耐低氧的特性,可在室内水泥池中高密度养殖,户外池塘单养,水库网箱养殖.它与罗非鱼、胡子鲶、白鲳等对温度的要求相似,但肉质、营养价值、市场效益远非上述鱼类所能比拟,可作为当今适合我国国情的引进鱼类品种之一,是值得推广的好品种.  相似文献   

18.
澳洲宝石鲈又称宝石鱼、宝石斑,原产澳大利亚墨累河,20世纪未成为当地人工养殖的优良品种,是澳大利亚名贵的淡水鱼,2001年引入我国进行养殖。由于鱼体两侧生有大小不一数量不等的黑色斑块,宛如镶嵌黑色的宝石,故名。宝石鲈外形美观,性情温和,抗病力强,生长快速,群体产量高,可单  相似文献   

19.
复方中草药对宝石鲈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研究宝石鲈饲料的中草药添加剂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采用单因素梯度设计,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0.5%、1.0%、2.0%剂量的复方中草药,饲养宝石鲈[初始重(175.6±6.6)g]25d后,测定其生长速度,并分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和溶菌酶(ISZ)活性,考察复方中草药对宝石鲈生长和血清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结果]添加1.0%复方中草药组宝石鲈的增重率最大,但无显著差异。添加复方中草药可显著提高宝石鲈血清、脾脏、肝脏、肾脏中SOD、溶菌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其中以1.0%复方中草药组影响最大。说明在饲料中添加该复方中草药有利于宝石鲈抗氧化能力和非特异免疫能力,可提高鱼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应激能力。[结论]中草药组方能够增强宝石鲈体液免疫功能,从而增强机体对外来病原菌的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20.
红钻石鱼     
红钻石鱼又称红花鲈、宝石鱼,原产于非洲刚果河和尼罗河。鱼体较大,身长12~15厘米。背鳍宽大,基部甚长,游泳姿态飘逸潇洒。该鱼喜钻掘缸底的沙石,因此,缸内应铺放一层洗净的细沙。体色从下额至尾鳍侧线以下均为赤红色,在黄绿色的背部闪烁点点蓝色光芒,整个鱼体像一块硕大的红色宝石。鱼眼虹膜呈黄色。要求用较大的水族箱养殖。对水温要求不高,以18~22℃为宜。这种鱼性情较凶猛好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