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一、拟沙丁鱼的试捕工作已开始七十年代以来,由于我国机轮灯光围网获得迅速的发展,鲐、鯵鱼渔获量日益增加,从1971年的36,561吨增至1983年的366,467吨,增加了近十倍,占1983年我国海洋渔业渔获量的15%左右,已成为海洋渔业捕捞的重要经济鱼类,为了进一步开发东海外海及其毗邻海区的中上层鱼类资源,最近已把拟沙丁鱼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试捕工作即将开始。  相似文献   

2.
开发东海外海拟沙丁鱼资源是国家“七五”期间的重点攻关课题。东海水产研究所渔业资源调查船《东力号》为了执行上述任务自1986年起每年春季都要前往东海外海进行海、渔况调查,经过三年来的试捕,已初步查明在济州岛南部海域有个立刻可以利用的同时可获得经济效益的拖网渔场。  相似文献   

3.
渔业动态     
远东拟沙丁鱼资源调查及开发利用完成攻关任务由东海水产研究所主持,舟山、大连、上海市海洋渔业公司等生产单位参加的“七五”国家重点科技项目“远东拟沙丁鱼资源调查及开发利用”专题,三年来,经海上综合调查、探捕和生产验证,开发了东海外海渔场两个,黄海渔场两个,初步评估资源量为60万吨,并了解了中心渔场形成的环境条件及其鱼发特点,较熟练地掌握了鱼群映象判别和灯光诱集技术及使用声纳探鱼仪进行瞄准捕捞的技术.1986~1988年三年投入东海外海进行探捕和生产的船只42组,总产4.57万吨,盈利1500万元,经济效益显著.新开发黄海两个拟沙丁鱼渔场也取得6000多吨产量的好成绩.本刊摘  相似文献   

4.
<正> 远东拟沙丁鱼是一种小型中上层鱼类,近年来正处在丰产期.主要产于日本东海岸,我国东海外海及其毗邻海域也有一定的资源量.日本1972年产量为2万吨左右,1976年达到100万吨,1978年上升到200万吨,1981年突破300万吨大关,1983年猛增到400万吨左右.此后,日本的拟沙丁鱼产  相似文献   

5.
远东拟丁鱼是西北太平洋的重要渔获对象之一,近年来渔获最持续增长,成为世界上单种鱼类渔获最最高的鱼种。据1983年的统计,在西北太平洋各海区,中、上层鱼类的渔获量已达7,077千吨,其中远东拟沙丁鱼独占4,222千吨,约占59%。目前,这一资源主要为苏、日两国及南朝鲜所利用。八十年代以来,远东拟沙丁鱼的异军突起引起了有关国家的关注,苏日两国开始合作研究远东拟沙丁鱼的洄游和分布。调查首先在日本太平洋沿岸和千岛群岛,北纬35°~47°,距海岸100~120海里的范围内展开。在调查海区的最南端,靠近房总半岛和偏北的金华山半岛,远东拟沙丁鱼  相似文献   

6.
管锡弟 《海洋渔业》1985,7(4):187-189
<正> 远东拟沙丁鱼是沿岸性的中上层鱼类,广泛分布于日本周围沿海。一般渔场大都形成于日本沿岸至200米等深线水域,距岸30海里以上渔获较少。另外,南库页岛、苏联滨海州沿岸、朝鲜半岛东海岸以及黄海、东海等均有分布。一、渔获量变动简况远东拟沙丁鱼在日本捕捞历史悠久,是围网、流网、定置网具等主要捕捞对象。拟沙丁鱼曾经历几十年乃至一百几十年的资源大变动时期。1930年  相似文献   

7.
陈必哲 《福建水产》1993,(3):34-36,33
短尾大眼鲷俗称“红目狗”属大眼鲷科、大眼鲷属,为暖水性近底层鱼类,我国东海、南海和黄海均有分布。闽东北外海渔场除了短尾大眼鯛外,还有斑鳍大眼鲷和黑鳍大眼鲷,但数量以短尾大眼鲷占绝大多数,是拖网作业主要的捕捞对象之一。以往福建海区短尾大眼鲷的渔获量很低。东海短尾大眼鲷的开发利用始于七十年代。1972年12月,东海水产研究所和上海市海洋渔业公司联合进行“东海外海底鱼资源季节性调查”,在7个航次中,短尾大眼鲷的渔获量,占总渔获量的24%,居首位,从而引起重视。从1980年起,福建省海洋渔业公司开发了闽中渔场的短尾大眼鲷资源,渔获  相似文献   

8.
各地信息     
我国自1985年着手开展了远东拟沙丁鱼、鳀鱼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工作,分别由东海和黄海水产研究所主持。一年多来,组织调查船、渔轮和机帆渔船,进行了大量的水文、资源调查、评估以及放流等工作,研究了变水层网具,指挥了渔业生产。远东拟沙丁鱼的开发利用进展较快,取得了初步成效。于今年7月下旬至8月初在大连召开的远东拟沙丁鱼、鳀鱼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总结会上获得的信息,部水产局涂逢俊局长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指出该项研究大有希望,并要解决实际问题,从战略眼光对待开发利用,大干1987年,来自科研、生产和行政部门近50位同志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东海大陆架边缘海区底层鱼类资源的季节性调查,自1972年开始以来,迄今已连续进行了三年,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这是在党的领导下,广大渔业工人和科研人员协同努力的结果。为进一步开发我国渔业资源和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需要,1975年年初,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学习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推动下,根据上级“关于继续搞好海洋鱼类资源调查工作”的指  相似文献   

10.
东海带鱼种群鉴别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子藩 《水产学报》1997,21(3):282-287
通过对取样于东海不同海区29批2168尾带鱼鱼体的各项形态形态的观察、计测,并应用数学方法对性状差异进行统计比较和群体间聚类分析,结合有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东海带鱼,不论近海或外海的群体,相互间开态特征其本酷似,呈现出度切的关系,从而确认它们系同一个种群,在渔业生物学研究和资源管理上当作一个基本单元。东海南部外海(百纬29°以南、东经125°30以东)的带鱼群体,其形态性状虽与其它海区相  相似文献   

11.
<正> 我国对五岛对马渔场底鱼资源的开发利用始于1979年冬季,主要捕捞对象是绿鳍马面鲀。为了进一步了解该海域马面鲀等底鱼资源的分布洄游和资源状况,1985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向东海所下达了“东海北部及毗邻海区绿鳍马面鲀等底鱼资源调查与探捕”课题。在这之前,东海所和上海市海洋渔业公司合作,于1983年12月、1984年12月和1985年1月进行了三个航次的第一阶段调查。本文用这三个航次的调查资料,对调查海域内马面鲀等底鱼(包括部分头足类和上层鱼类)的现存资源量和年可捕量进行估算,供合理利用该渔场资源参考。  相似文献   

12.
乔廷忠 《水产科学》1986,5(2):46-47
随着我国开发远东拟沙丁鱼成功,提高对拟沙丁鱼的利用价值,已成为生产者与消费者共同关注的问题。为何要提高人们对沙丁鱼食用的认识,可从日本对沙丁鱼利用动向加以借鉴。  相似文献   

13.
日本沙丁鱼年产量1960年不到1万t,1979年增加到206万t。1975年夏季在北海道东南海区作业的围网捕获的沙丁鱼就已经占当年产量的1/4,产量大幅度上升。通常在该海区捕捞的太平洋沙丁鱼亚种群,秋季经过本州东部沿海,然后回游到关东外海一带的产卵场,到初夏再回到北海道东南海区。  相似文献   

14.
东海南部外海鱿鱼资源开发利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最近根据有关文献和资源调查,结合生产统计资料分析,对东海南部外海鱿鱼资源利用现状和开发前景提出几点看法,供参考。一、资源潜力东海南部外海渔场常年受高温、高盐的外海水系所控制,气候条件较复杂,既是台风影响区,又受季风变化制约,渔场底形较复杂,在钓鱼岛西北海域还有涌升流分布,饵料基础丰富。特别适宜于鱿鱼的生殖、索饵和栖息。根据世界粮农组织对世界各渔区头足类资源评估结果其资源量达300~400万吨,目前世界鱿鱼产量约230万吨,而西北太平洋的鱿鱼产量约占世界总的生产量的2/3,其中东海南部外海是鱿鱼的主要渔场之一,日本、台湾省、港澳地区的拖网,鱿钓作业在该渔场的开发利用已经取得过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水产科技情报》1975,(1):12-13
我省面临东海,海洋水产资源十分丰富,渔业大有可为。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去年春夏汛生产中,温州、台州地区的广大渔民群众积极响应中央关于“海洋渔业生产必须逐步向外海发展”的号召,到远离沿海岛屿80~90浬的外海渔场生产,开发了新资源——马面鲀。  相似文献   

16.
沙丁鱼是人们对沙丁鱼类的习惯通称,在我国已有记录的有远东拟沙丁鱼、金色小沙丁鱼、短小沙丁鱼、中华小沙丁鱼、鳞小沙丁鱼等。远东拟沙丁鱼属鲱形目,鲱科,远东拟沙丁鱼种(Sardinopos melanosticta)。一、鉴别的主要特征(一)远东拟沙丁鱼的主要特征是:体形侧偏,体  相似文献   

17.
东海中南部外海银方头鱼资源状况及开发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发外海渔业资源是海洋捕捞业的发展方向。近几年来,外海银方头鱼资源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根据福建省闽东渔场指挥部于1993年4月—1994年10月组织外海底刺网作业渔船对26°10′—29°40′N、121°20′—125°50′E、水深85—145米海域的调查,分析了东海中南部外海银方头鱼资源状况,并阐述了资源开发前景及意见。  相似文献   

18.
福建海区头足类资源及捕捞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福建海区位于东海南部,南临南海.头足类资源虽然不如东海北部日本无针乌贼(Sepiella japonica)和南海近海的中国枪乌贼(Loligo chinensis)资源那样丰富,但根据历年的产量统计及调查资料表明,在福建海区现有的46种头足类中,日本无针乌贼和中国枪乌贼等产量均达到万吨以上.此外,诗博加枪乌贼、杜氏枪乌贼、莱氏拟乌贼、虎斑乌贼和拟目乌贼等都有一定的数量,可见,资源状况较好.  相似文献   

19.
1960年、日本沙丁鱼年产量不足1万吨,1979政年增加到206万吨。1975万年夏季,在北海道东南海区作业的围网捕获的沙丁鱼就已经占当年产量的四分之一、产量大幅度增加。通常在该海区捕捞的太平洋沙丁鱼亚种群、秋季经过本州东部沿海,然后回游到关东外海一带的产卵场,到初夏再回到北海道东南海区。沙丁鱼在产卵季节向沿海游到较浅的水域。在日本各渔场、这些运动出现在渔汛期,因此捕捞的水深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变浅。捕捞的水深变化是om和50m深度之间的水域。未成熟的沙丁鱼,其散射层的深度变化和温跃层深度的季节性变化是一致的。本文将讨…  相似文献   

20.
远东拟沙丁鱼和鲐鱼属洄游性中上层鱼类,主要分布在日本沿海以及我国的东海、黄海一带。过去由于这类鱼的脂肪含量高,血合肉比例大,鲜度下降快,所以在加工利用方面未受到应有重视。近年来,传统性捕捞的底层经济鱼类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捕获量也日趋减少,而远拟沙丁鱼、鲐鱼等中上层红色肉鱼类的捕获量又不断增加,因此,对这些鱼类的有效利用问题引起了水产加工工作者的普遍重视和关注。下面就国内外的利用途径及加工技术谈些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