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5 毫秒
1.
濮椒1 号是以自交系047- 3- 3 为母本,自交系黄
- 2- 1 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辣椒一代杂种。2003~2004
年配制杂交组合,同时进行配合力测定,2005~2006
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08~2009 年参加河南省辣
椒新品种区域试验,2009 年参加生产试验,表现优
异,定名为濮椒1 号。现已在黄淮地区及海南乐东、东
方累计推广种植7 000 万hm2。  相似文献   

2.
吉椒9号辣椒品种系2001年以辣椒自交系H-35为母本,自交系H-97为父本配制杂交选育而成:2004-2005年通过吉林省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该品种具有多抗、丰产、优质等特点,其各项技术指标已达到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的要求,适于吉林省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3.
陇椒4号母本99A15,是1991年由荷兰引进的辣椒材料156经过5代系统选育而成的优良自交系,父本99A45,是1995年由内蒙古引进的地方品种牛角椒经过5代系统选育而成的优良自交系,1999年配制杂交组合,2000年进行组合比较筛选试验,2001~2002年和2006~2007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4.
<正>辽甜15号是以自交系02-76-1-4-8-16-1138为母本,以自交系02-44-6-3-15-17-54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薄皮甜瓜一代杂种。2005年开始试配组合,2006年进行组合观察,2007~2008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09年参加辽宁省区域试验,同年进行生产试  相似文献   

5.
新椒15号是以牛角形辣椒自交系2001-6-5为母本,以新疆地方品种猪大肠自交系2001-8-7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中早熟辣椒一代杂种。叶色深绿,株型较开展,分枝多,茎秆粗壮,植株生长势较强。始花节位为第8~10节。果实粗牛角形,果实纵径20~25cm,果肩横径4~5cm,肉厚0.35cm,单果质量90~100g,果面微皱,青椒绿色,红椒鲜红色,果顶凸,味香辣,风味好,品质佳,每667m2产量4000kg以上。适合保护地及露地栽培,特别适合习惯种植螺丝椒和猪大肠的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6.
天椒13号是由甘肃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加工型辣椒新品种,植株长势中等,果羊角形,青熟果绿色,老熟果深红色,色价15.8,适合提取辣椒红色素.天椒13号是以羊角椒自交系10-37为母本,以牛角椒自交系10-178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一代杂种.2010年配制杂交组合,2011年进行组合观察试验,表现中熟、抗病、丰产,红熟果深红色,商品性好.2012-2013年进行品比试验,2013-2014年进行多点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试验,每667m2干椒产量400 kg,比同类型品种美国红增产50%左右,田间对病毒病、疫病、炭疽病及白粉病的抗性优于对照美国红,累计示范面积110 hm2,2015年2月通过甘肃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登记,编号甘认菜2015017.适宜在甘肃省及气候条件相近的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7.
苏椒14号是江苏省农科院利用早熟优良羊角椒自交系G04147-4和中熟甜椒自交系G04154-3配制的早熟辣椒一代杂种。2011年参加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园艺综合科技展示,表现突出。苏椒14号是泰兴市比较理想的秋延后栽培辣椒品种,现将其特征  相似文献   

8.
桂敏 《长江蔬菜》2013,(20):11-12
云椒2号是以自交系078—2—3为母本,自交系268-2-S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种。属干鲜两用型辣椒品种,鲜食为主,中熟;果实长羊角形,果长15~18cm,横径1.6cm,单果质量15—20g;青熟果绿色,老熟果深红色,坐果率高,持续挂果能力强,一般667m2产量3500~4500kg;抗病毒病及疫病,适宜在喜欢鲜椒或大果干椒类型的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9.
<正>农科大5号是以自交系M18为母本,自交系F23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西瓜新品种一代杂种。2005年春试配组合,2005~2006年在杨凌、海南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以京欣2号为对照,组合M18×F23综合抗性  相似文献   

10.
YC-1辣椒是以Y150-1-1为母本,PBC065为父本配制的杂交一代组合。母本Y150-1-1为2006年从海南三亚引进的尖椒品种,经多代自交选育的优良自交系;父本PBC065为2006年从亚蔬中心引进的线椒品种,经多代自交定向选育的优良自交系,抗辣椒疫病(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2010年配制组合,2011-2012年进行农艺性状及抗病性鉴定。该组合全生育期105 d;株高65 cm,株幅60 cm;果长20 cm,果肩宽1.6 cm,果肉厚0.2 cm;单株平均结果数58个,单果质量17.5 g;果实微弯,商品果深绿色,成熟果鲜红色;每667 m2鲜椒产量2 560 kg;抗辣椒疫病,病情指数为13.5。  相似文献   

11.
‘铁椒8号’辣椒新品种是铁岭市农业科学院于2007年以自交系X17为母本、自交系X18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交种.‘铁椒8号’辣椒新品种牛角形、浅绿色,商品性好;高产、抗病,适于棚室及地膜覆盖栽培.  相似文献   

12.
天椒19号是以自交系12-135为母本,以自交系12-178为父本配制而成的加工型辣椒一代杂种。中熟,果实指形,老熟果深红色,果面光滑,果长17.5 cm,果肩宽2.85 cm,平均单果质量37.2 g;干椒产量360 kg · (667 m~2)~(-1)左右,色价15.2,可作为提取红色素的专用辣椒品种,适宜在甘肃省及气候条件相近的地区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3.
特早熟高产尖椒辛香2 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香2号是以95012为母本,97015为父本配制的辣椒一代杂种。1998年测配组合,1999~2000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01~2002年进行区域试验,2003~2006年进行多点生产试验和示范。2007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8年通过贵州  相似文献   

14.
<正>新番39号(屯河737号)是利用自交系PT-137和PT-25配制的晚熟加工番茄一代杂种。2005年底进行组合选配,2006年进行组合初步比较试验,2007、2008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09年进行生产示范。2010年2月获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品种登记委员会登记,命名为新番39号。  相似文献   

15.
中晚熟杂交一代辣椒镇研3号是以江苏本地羊角椒自交系Y9007为母本,由甘肃酒泉引进的甜椒自交系T9218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交组合。镇研3号为中熟辣椒品种,果形为牛角形,纵径15cm,肩横径5.0cm、肉厚0.40cm,单果平均重42g。果面光滑,青熟果绿色、味微辣,风味佳,适宜在长江流域或南方保护地栽培种植,667m2产量约为4200~5000kg。  相似文献   

16.
<正>夏绿妃是由敏感型核雄性不育系XBm107-2和自交系S99-1配制而成的耐热小白菜一代杂种。2004年春配制组合,2004~2005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05~2006年进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10年3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至2010年累计推广面积达300hm2。  相似文献   

17.
鲜干兼用型辣椒航椒4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航椒4号是甘肃省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利用太空诱变的种质材料选育的自交系配制而成的鲜干兼用型辣椒一代杂种.2002年在神州3号飞船上搭载天水羊角椒、甘农线椒干种子进行太空诱变处理.2003年进行田间观察试验和RAPD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一致表明,太空诱变处理使这两个品种产生了变异.  相似文献   

18.
马志虎  宋春 《辣椒杂志》2003,1(2):17-19
中晚熟杂交一代辣椒镇研3号是以江苏本地羊角椒自交系Y9007为母本,由甘肃酒泉引进的甜椒自交系T9218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交组合.镇研3号为中熟辣椒品种,果形为牛角形,纵径15cm,肩横径5.0cm、肉厚0.40cm,单果平均重42g.果面光滑,青熟果绿色、味微辣,风味佳,适宜在长江流域或南方保护地栽培种植,667m2产量约为4200~5000kg.  相似文献   

19.
新椒35号是以牛角型辣椒自交系2007-36-5-20-1为母本,以大牛角型辣椒自交系2007-18-4-21-9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中早熟辣椒一代杂种。叶色深绿,株型较开展,分枝多,茎秆粗壮,植株生长势较强。始花节位为第8~10节。果实粗大牛角形,果面微皱,果实纵径25cm以上,果肩横径4~5cm,肉厚0.3~0.4cm,单果质量120~150g,最大可达200g。青熟果绿色,老熟果鲜红色,果顶凸,中等辣味,每667m~2产量5500kg以上。田间对病毒病、疫病、炭疽病的抗性强于对照新椒15号。适宜西北五省区(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和青海)保护地及露地栽培,特别适合习惯种植螺丝椒和猪大肠类型的辣椒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20.
季春海  宋涛 《中国蔬菜》2010,1(23):39-39
长甜1 号是以自交系T102- 1 为母本,T209 为父
本配制的薄皮甜瓜一代杂种。2003 在海南三亚配制
杂交组合,同年5 月在吉林省农安县进行组合筛选。
2003 年11 月在海南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04~2005
年参加吉林省甜瓜品种多点区域试验,2005~2006
年参加吉林省甜瓜品种生产试验,2008 年3 月通
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长甜
1 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