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6 毫秒
1.
木工宽带砂光机噪声对人体脑波及主观评价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评价木工宽带砂光机(BSG2713)的现场噪声及其主要组成频率的噪声对人心理负荷的影响,该文以砂光机为噪声分析源,进行安静及噪声暴露条件下的脑波实验和主观评价调查,最后通过人体脑波变化和主观评价结果论证噪声对人体负荷的影响.该方法从工程心理学角度,强调了噪声影响劳动安全的心理负荷问题.结果表明:在噪声暴露过程中,67和1 422 Hz噪声使β波及Fast α波增强最大,人体对外界的应激性提高; 446 Hz噪声使人正常集中的脑波Mid α波和Slow α波增强最大,且在恢复阶段回复最快.控制台处现场噪声与67、1 422 Hz噪声的主观评价相近.   相似文献   

2.
噪声对人体心率变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通过实验研究了不同频率、不同噪声级和不同暴露条件下的噪声对人体的心率变异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噪声频率和暴露条件对心率R-R间期的影响显著,噪声暴露使R-R间期减小,这种减小的趋势在噪声撤去之后还将继续一段时间. 通过对R-R间期的心率变异分析得知,在500 Hz附近的噪声使交感神经的兴奋程度小于其他频率的噪声影响.   相似文献   

3.
该文综述了砂光机的研究发展、噪声产生机理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阐述了研究砂光机噪声及其对人体影响的重要意义 .根据砂光机的结构及噪声特性 ,从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角度 ,讨论了降低砂光机噪声对人体影响的方法 ,以及保护操作者的安全、优化砂光机的人机环境界面的有效措施 ,对国内砂光机噪声环境的进一步改善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相似文献   

4.
噪声对人体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该文研究了噪声强度、噪声频率、噪声暴露时间对人体平衡的影响 .结果表明 ,噪声强度对人体动摇的左右轨迹长和动摇速度等指标具有显著影响 ,对前后轨迹长和总轨迹长指标影响效果不显著 .随着噪声强度的增加 ,动摇总轨迹长、前后轨迹长、左右轨迹长和动摇速度呈现线性增加趋势 ,从 90dB(A)开始人体动摇明显增大 .噪声频率对人体动摇的总轨迹长、左右轨迹长、动摇速度、前后轨迹长等指标具有显著影响 .但人体动摇值与噪声频率之间不存在简单的线性增加关系 .5 0 0和 10 0 0Hz条件下人体动摇较大 ,而 2 0 0 0Hz时较小 .噪声暴露时间对人体动摇的总轨迹长、左右轨迹长、前后轨迹长和动摇速度具有显著影响 ,在较短暴露时间内 (本实验为 12 0s) ,随着暴露时间的增加人体稳定性有所增加 ,说明人体平衡功能对噪声具有一个适应过程 .  相似文献   

5.
对18名园林工人操作背负式割灌机和侧挂式割灌机作业的噪声声级进行实地测量,得出了园林工人在使用打草绳、2齿刀具、4齿刀具和40齿刀具进行割灌作业时每个工作日的噪声暴露剂量。根据园林工人的作业习惯,对两种割灌机使用不同刀具切割不同植株的作业噪声分别进行检测记录,得出了两种割灌机在怠速空转、低速作业和高速作业状态中的声级和频率。对暴露在割灌机噪声下的园林工人进行脑电测量,对比脑电α和β波频带的平均功率谱密度比值R,分析了噪声对园林工人心理负荷的影响,对园林绿化部门提出了噪声控制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6.
随着草坪修剪机保有量的增加,作为草坪修剪机主要动力的小型通用汽油机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对草坪修剪机噪声及废气排放对人体及环境的影响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噪声级越大,操作者心率提高越快;修剪机排放的CO量低于EPA标准,但HC+NOx排放量大于EPA法规的限值.  相似文献   

7.
便携式风力灭火机的人机工程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便携式风力灭火机的振动、噪声和质量对操作人员生理和心理负荷的影响,通过试验对便携式风力灭火机(国产6MF-30和日本产HB2302)的把手振动和耳旁噪声进行测试,选取心率和反应时间对便携式风力灭火机进行人机工程学评价。结果表明:6MF-30的振动加速度、耳旁噪声、心率增加比、反应时间均大于HB2302;风力灭火机的耳旁噪声随着振动加速度的增加而增加,振动和噪声共同作用于操作人员,难以区分开,因此,将振动和噪声的综合作用视为一个影响因子,取得了较好的分析效果;质量和振动-噪声对心率增加比有显著影响,对反应时间没有显著影响,质量对心率的影响要大于振动-噪声。建议重新对6MF-30进行设计,重点考虑质量和减振降噪,发动机选择功率适中且质量轻的,前把手选择塑料作为主要材料。   相似文献   

8.
采用内燃机噪声声功率级测定的工程法和简易法对湖南动力机厂的6105Q-C型车用柴油机进行了噪声声功率级的测试.测试发现,该柴油机在标定工况下的噪声声功率级为113dB(A),已满足国际规定要求,并且低于我国中小型功率柴油机噪声限值及国内同类机型产品的噪声值.但从试验数据看,喷油泵、进气管所在端面及项面噪声辐射较显著,声压级略高;从频谱看,1000~2000Hz范围内噪声最大.本文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分析与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9.
采用白噪声激励信号,在2.0-35.0 Hz频率范围内进行大样本垂直振动试验,分别研究了卧姿中国 人体不同状态(自由、约束)下、不同部位(胸部、腹部以及头部)的激励点加速度阻抗特性,分析了机械振动对卧 姿人体的输入特性,试验分析结果可用于卧姿人体垂直振动模型的建立。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现场测试的效率和数据的准确度,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噪声衰减原理而建立虚拟噪声源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可以根据有限的实际测量数据,对实际测点周边的噪声值进行预测计算,绘制噪声传播线图,过程简便,结果一目了然.通过该方法计算的预测噪声值与实际值进行比较,验证了该方法的精度和可行性,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区域噪声污染现状和噪声污染在区域内的变化情况,为砂光机等多噪声源的现场环境噪声测试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深圳城市森林声景观对人体心理及生理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地揭示城市森林声环境对人的影响,以深圳市城市噪音为对照,将深圳市园山风景区内的鸟鸣声、鸟虫混合声及虫鸣声3种典型的森林声环境作为研究对象,并针对其与听力正常及心理健康的在校大学生的心率、呼吸频率和皮肤电导率等生理指标和愉悦度、兴奋度和语义差异等心理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被测试者在听完城市噪声后再听不同的森林声音,均出现心率上升、呼吸频率和皮肤电导率下降的变化,鸟鸣声对呼吸频率以及皮肤电导率的影响最大,变化率分别为10.68%和52.46%;鸟虫混合声对心率变化的影响最大,变化率为2.21%;心理评价得分上,鸟鸣声的愉悦度(1.52)、兴奋度(0.83)和SD因子得分(0.16)均为最高,人们普遍显示出了对鸟鸣声环境的喜爱;心理与生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中,除呼吸频率与兴奋度间未发现相关性以外,其余各项指标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人们更加喜爱具有鸟鸣元素的森林声环境,而对纯虫鸣的森林声环境评价较低。研究结果可望对城市森林声景观评价、对森林声景观资源开发与保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实驾试验采集驾驶员的心电信号,利用心率变异时频分析方法,结合静测状态数据,分析了试验过程不同速度驾驶员心率增长率(Ni)、R-R间期的标准差(SD)、归一化的高频(HF,n ,o,r,m)3个指标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驾驶员在林区冰雪道路上行车时,冰雪条件增大了驾驶员心生理的负荷;行车速度是影响林区冰雪道路驾驶员心生理反应的一个重要因素,高速组驾驶员各项指标值均高于低速组的;不同速度组驾驶员的心生理变化具有显著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白行设计了一种电磁感应式角加速度传感器,阐述了传感器的基本机械结构和工作原理,然后采用该传感器对空载时的单相异步电机进行了实际的角加速度测试,验证了测量原理的正确性,并由实验波形观测到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存在大量噪声,因此构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去噪方案。首先对传感器的实际输出信号采用sym8小波进行分解,然后利用半软闭值对含噪信号进行处理,最后对信号进行重构。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去除大部分高频噪声,能够恢复数据的真实性,进而提高数据的置信度和泛化性能,且去噪效果远好于传统的傅里叶变换。  相似文献   

14.
不同脉冲光对生菜生长、品质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频率占空比组合对生菜光合作用的影响,以生菜为试验材料,筛选出与连续光相同净光合速率条件下的3个最小频率与占空比的组合处理(T1:2 048 Hz+20%;T2:512 Hz+40%;T3:128 Hz+80%),并以连续光为对照(CK),研究脉冲光对生菜生长、品质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脉冲光供光模式对生菜形态、干鲜重、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总体影响不大,但高频低占空比处理(T1)能显著提高叶绿素含量;除维生素C含量外,所有脉冲光处理下生菜品质指标表现均不劣于连续光(CK),硝态氮含量、可溶性总糖及还原糖含量均优于连续光,总体来说T1处理的品质最好。说明在与连续光相同的净光合速率条件下,脉冲光的供光模式不仅不影响生菜生长,还能改善品质;低频高占空比组合的脉冲光处理生菜品质更好,但在实际生产中应结合脉冲光能耗选择合适的光源。  相似文献   

15.
通过采集的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和并对其进行分析,分别探索传统手针和电针足三里穴的人脑持续性效应的中枢神经系统活动.选择12例(6男,6女,23~27岁)无针刺经历的、右利手健康成年志愿者,分成手针组(12例)和电针组(12例).手针刺激(2 Hz)和电针刺激(2 Hz,连续方波,电流强度 0.5~1.4 mA)实验中,针刺刺激分别以2 Hz的频率对足三里进行2 min的双向捻转,采集针刺刺激前后静息态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结果显示手针和电针针刺足三里后引起了不同的持续性效应,包括中脑和基底神经节在内的参与与镇痛有关的神经递质释放的脑区结构,在针刺刺激后阶段呈现出了持续性的活动.两种针刺模态下不同的脑区响应模式表明两者可能在经络传输通道和神经递质系统的活动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高诱导率的花生品种并建立花生的高频再生体系,比较了22个花生品种在MS和1/2MS培养基中的萌发情况,同时以4d苗龄的花生幼叶为外植体,研究了花生幼叶丛生芽诱导率的品种差异性,以及羧苄青霉素(Carb)和头孢霉素(Cef)对花生丛生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22个花生品种的种子在1/2MS培养基上萌发率均比在MS培养基上稍高。不同品种花生幼叶丛生芽诱导率差异明显,其中Hz006、Hz001、Hz012和Hz037幼叶外植体的丛生芽诱导率较高,均高于90%,Hz015最低,只有31.8%。添加500mg/L Carb对花生幼叶丛生芽分化无抑制作用,其中,Hz009添加500mg/L Carb后,丛生芽诱导率比不添加抗生素的CK提高13.5个百分点;Cef则对多数花生品种芽诱导率具有抑制作用,其中以Hz010最为明显,其丛生芽诱导率下降48.5个百分点。因此,花生种子预培养的适宜培养基为1/2MS,遗传转化时应选择Hz006、Hz001、Hz012和Hz037等高诱导率的花生品种,农杆菌介导花生转化时选择Carb抑菌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