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水功能区划是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开发保护相结合的基础上,相互合理协调的一种重要工作,对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实施起到了指导性作用.本文根据水功能区划原则和程序,分析了区划分级与分类体系,对水功能区划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2.
尝试根据石羊河流域北部平原区的不同地质地貌、气候、农业、生物土壤及人类经济活动等特征及流域承担的生态功能状况,按照主导性和综合性原则,在生态环境主导因素区划的基础上,利用ArcGIS 的多层面迭加功能,将石羊河流域北部平原区划分为2个生态功能区及6个亚区。该区划将为进行生态安全评价及生态需水计算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的支撑。  相似文献   

3.
石羊河流域北部平原区生态功能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尝试根据石羊河流域北部平原区的不同地质地貌、气候、农业、生物土壤及人类经济活动等特征及流域承担的生态功能状况,按照主导性和综合性原则,在生态环境主导因素区划的基础上,利用ArcGIS的多层面叠加功能,将石羊河流域北部平原区划分为2个生态功能区及6个亚区.该区划将为进行生态安全评价及生态需水计算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的支撑.  相似文献   

4.
黄奎 《湖南农机》2014,(5):168-169,174
为了三峡水库的生态环境安全以及沿江区域的经济发展,就必须深入分析区域生态功能区划,只有通过对地区的生态功能区划分研究,才能够实现对地区生态、经济等方面的科学管理。因此,文章根据笔者的个人经验,主要就长江三峡库区重庆段沿江区域生态功能区划的相关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水生态区划理论方法及全国水生态区划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复杂的水生态状况,建立了一套水生态区划理论方法,并提出全国水生态区划方案。遵照区域相关性原则、协调原则、主导功能原则和分级区划原则,采用三级分区的思路,综合气候、地理、水资源条件、人类活动影响及生态功能类型等诸多因素,详细阐述各级分区的划分依据、命名与编码原则。基于对全国范围内主要水生态系统特征、人类活动影响及水生态类型的认识,将全国划分为6个一级区、34个二级区和130个三级区。  相似文献   

6.
河流健康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河流健康内涵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河流的自然功能、生态环境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根据河流的基本特征和个体特征,建立由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构建的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由河段至河流整体的评价方法。以西江为例,对建立的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进行了验证应用。成果为河流健康的定量评价、促进河流的科学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保护长沙县浏阳河、捞刀河的水资源,通过对两河流域水质现状及污染源的调查分析,确定了各河流分区水质保护目标。根据两河流域水污染源现状调查成果,分析了主要污染物现状排放量。针对水功能区的纳污能力分析成果,提出主要污染物入河控制量方案。在现有成果及相关资料基础上,根据两河流域特征,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水资源保护目标及对策。  相似文献   

8.
跨界河流涉及上下游多个行政区域,其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计算是跨界河流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管理的重点和难点。【目的】计算扣除上游入境来水影响后的跨界河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方法】通过构建水质数学模型提出了定量化的跨界河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计算方法,以辽河流域的招苏台河为典型案例验证了该计算方法。【结果】(1)2017年招苏台河吉辽缓冲区、招苏台河黑岗农业用水区、招苏台河黄酒馆农业用水区、条子河吉辽缓冲区和条子河林家农业用水区的水质达标率分别为100.0%、33.3%、33.3%、100.0%、91.7%。(2)该方法有效扣除了上游入境来水对下游水功能区水质的影响,计算得到的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高于常规计算方法。【结论】该计算方法比常规计算方法更为合理,可为跨界河流水功能区管理和水资源保护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9.
农业节水区划是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规划和实施的重要依据.根据新疆地理位置、地貌形态、气候特征、缺水程度、灌区类型等指标组成农业节水区划的分区指标体系.采用模糊-动态聚类法进行节水灌溉分区,将新疆的节水灌工程划分为两级区,4个一级区和10个二级区,作为指导各个灌区节水灌溉实施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前保护性耕作技术类型繁多且我国地区差异较大,大面积推广存在很大困难,以免耕为例构建了该项保护性耕作技术适宜性区划的指标体系,并选取内蒙古武川县为实证研究区域,在利用GIS技术的基础上采取AHP加权法、聚类分析法等对其进行了免耕技术的适宜性区划,得到了较为合理的区划结果。为其他类型的保护性耕作技术适宜性区划研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