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长白猪×雅南猪(L.Ya)、汉普夏×雅南猪(H.Ya)、杜洛克×雅南猪(D.Ya)、大白猪×雅南猪(W.Ya)、长白猪×(杜洛克×雅南猪)(L.DYa)、汉普夏×(杜洛克×雅南(H.Dya)和大白猪×(杜洛克×雅南猪)(W.Dya)7个杂交组合共196头试猪,在前期(20-50千克)饲喂低能(2.8兆卡/千克)高蛋白(17-18%)、后期(50-90千克)低能(2.8兆卡/千克)低蛋白(12-13%)饲粮,前敞后限条件下,L.Ya、H.Ya、D.Ya、L.DYa和H.DYa是较优的5个杂交组合,平均日增重分别为579克、592克、581克、597克和573克,每千克增重耗料分别为3.71、3.56、3.68、3.50和3.28(千克),胴体瘦肉率分别是53.8、53.3、54.3、56.8和57.5(%)。平均日增重分别比相应的对照组低4.8、8.8、2.2、1.4和10.1(%),胴体瘦肉率分别比相应对照组增加2.8、1.0、1.51.1和0.8个百分点。W.Ya和W.Dya表现出较上述杂交组合积脂力更强的特点,瘦肉率试验组分别为52.4%和54.0%,对照组分别为49.1%和52.5%,各组合的各项肉质?  相似文献   

2.
子叶与外施蔗糖对豌豆幼苗生长及插条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豌豆(PisumsativumLin.)种子播种在纯石基质中,于40μmolm~(-2)S~(-1)光强、16小时光周期和22℃恒温条件下发芽和幼苗生长。分别于播种后4—11天除去子叶。取11天苗龄的插条在水培营养液中诱导生根。结果表明:幼苗高度、第三节长度、鲜重及干重均随去子叶的时间推迟而显著增加,插条生根力随幼苗生长量的增加而提高。去子叶后幼苗外施蔗糖表明:第5天去子叶的,幼苗高度和第三节长度随蔗糖浓度升高而明显增加,但过高的蔗糖浓度(4.0%)显著降低幼苗第三节长度,插条根量在2.0%蔗糖的浓度下最高。第8天去子叶的,幼苗外施蔗糖的效果显著高于未施蔗糖的,但不同蔗糖浓度间差异不明显。第5天去子叶的插条根量在0.5—0.7%的蔗糖生根液中显著高于其它处理,但平均根长度以0.9%的蔗糖浓度最高。第8天去子叶的,插条根量在0.3%蔗糖生根液下最高,平均根长随蔗糖浓度升高(0—0.9%)而显著增加。本文就子叶与外施蔗糖对豌豆生长及插条不定根形成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选用三月龄雅南小母猪18头,平均分为三组在90—135日龄和135日龄—配种(230日龄左右):高、低水平组分别按比中水平组高或低10%、25%,中水平组按四川标准饲养(按摄入DE计),来研究营养水平对小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和验证四川后备母猪饲养标准。结果表明:随营养水平增加,初情体重呈显著地线性增加(P<0.01,r=1.00077),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高、中、低水平组初情年龄、发情周期和受胎率分别为157.83、154.83、140.83天,19.67、21.77、21.17天和100%、100%、100%,差异皆不显著(P>0.10);后备期90—135日龄、135日龄—配种、90日龄—配种间DE摄入与日增重呈显著正相关(P<0.10),回归方程y1=0.0268X1+4.29(r=+0.999P<0.05)、Y2=0.0394X2+4.27(r=+0.995p<0.10)和Y3=0.0347X3+4.36(r=+0.993p<0.10),可分别根据预期日增重确定四川后备母猪20—30kg,30—50kg和20—50kg阶段DE的需要(其中:X1、X2、X3为预期日增重,单位:克;Y?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估算品种丰、稳指数的方法、综合评定汕优_(63),D优_(63),D优10号,协优63和Ⅱ-32A×明恢63的丰产性和稳产性,分析结果表明:(1)五个品种的离回归方差不显著,稳产性较好,(2)汕优63,D优_(63),D优10号,协优_(63)和Ⅱ-32A×明恢_(63)的丰稳指数分别为:101.337,97.978,103.198,96.087,99.341;以汕优63为对照,D优10号,D优63,协优63Ⅱ-32AX明恢63的丰稳指数优势率分别为:2.43%,-3.31%,-5.18%,-1.97%,(3)五个品种的丰,稳产性“权”比分别为:丰产性“权”比为67.71,稳产性“权”比为32.29。并以汕优63为对照,对其余四个品种作了优势区间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选用初配体重分别为56.8、70.16、84.28kg的雅南小母猪各6头,在怀孕0-80天、81天至分娩分别定量采食1.13、1.61、2.09公斤/头·日和1.57、2.24、2.91公斤/头·日来研究孕期营养水平对初生仔猪器官重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孕期母体营养水平对初生仔猪心、脑重没有显著影响(P>0.05),对肝、肾、脾有显著影响(P<0.05),胎儿肾、脾生长发育对母体营养水平变化最敏感,肝中等,脑、心不过感;初生仔猪血清总蛋白、清蛋白含量受母体营养水平影响(P<0.05);葡萄糖则不受影响(P>0.05);初生仔猪血清总蛋白、清蛋白含量与母体蛋白摄入量呈二次曲线相关,其方程分别为:Y=-1514.745+2452.477X1-838.663X12(P<0.001)Y=-12889.48+30433.77X2-17590.95X22(P<0.05)(Y为母体蛋白摄入量:克/头·日;X1、X2分别为初生仔猪血清总蛋白、清蛋白含量:mg/100ml);初生仔猪猪血清清蛋白含量可以作为确定孕期母体蛋白需要量的标识;初生长雅仔猪血清葡萄糖、清蛋白、总蛋白含量分别为71.72mg/100?  相似文献   

6.
低效林分改造技术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嘉陵江流域低山暴雨区水土保持低效林为研究对象,经过调查,选择旺苍县营造了林分改造试验林108亩,示范林3900亩,试验林采用多因素正交法进行研究,经过栽培三年后的调查分析结果:柏林低效林分改造各试验组合的草本植物和灌木盖度比改造前增加16.7~33.3%和18.3~48.3%,乔木以桤木、柏木混义、中密度和培土的组合最佳;马尾松低效林分改造各试验组合的草本植物和灌木盖度增加36.7~53.3%和13.4~16.7%,乔木以马尾松、刺槐行带混交和中密度的组合最佳。由于经过改造的林地植被恢复快,土壤理化性质得到改善,土壤非毛管孔隙和总孔隙度增加,贮水能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以“湘研1号”辣椒为材料,研究了2,4-D对光合产物分配和32P运转的影响。结果表明,10mg/L2,4-D处理辣椒去雄花和授粉花均可减少落花。2,4-D处理去雄花增加花中光合产物分配率4倍,提高花中32P放射性活度4.9倍;处理授粉花较仅授粉处理提高花中光合产物分配率17%和32P放射性活度66.5%。表明2,4-D处理减少辣椒落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改善了花中有机营养供应。  相似文献   

8.
化学诱导玉米孤雌生殖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本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了几种化学药物和植物类激素对玉米孤雌生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因型对玉米孤雌生殖有极显著的作用,影响最大;适当浓度的MH(40ppm)和DMSO(4%)、MS和N6培养液、GA3都(极)有利于提高玉米孤雌生殖的频率,Col.有极显著降低玉米孤雌生殖结实率的作用;本试验中化学诱导玉米孤雌生殖的最佳处理配方是:40ppmMH+4%DMSO+MS培养液;玉米孤雌生殖的胚胎发育过程与正常玉米相似,并具有多起源现象,属无融合生殖范筹。  相似文献   

9.
花椒根腐病的症状和病原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通过分离接种证明了花椒根腐病的主要病原菌为腐皮镰孢菌Fusariumsolani(MART.)sacc,其病害症状表现为根部腐烂,有异臭味,根皮与木质部脱离,木质部呈黑色,地上部分叶片失绿,果实较小,严重时全株枯死。  相似文献   

10.
用70%的热乙醇(75℃)处理普通豆饼30分钟。处理豆饼的粗蛋白和真蛋白含量分别比未处理豆饼低3.1和4.1个百分点。用乙醇处理豆饼或普通豆饼为唯一蛋白来源的饲粮饲喂3周龄断奶仔猪,进行2周试验。结果表明,处理豆饼饲粮的能量、粗蛋白、有机物和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均明显高于未处理豆饼饲粮。其中,粗蛋白消化率高13.1个百分点,其他养分高7.6—7.8个百分点。然而,处理豆饼组仔猪的采食量和生长速度均低于未处理豆饼组。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生草对南疆温室桃叶片、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通过在温室桃园行间生草,设置间种小黑麦(triticale,T1)、间种三叶草(trifolium,T2)和清耕(CK)3个处理,运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桃树叶片、果实品质和产量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最优处理。结果表明,温室桃园间种小黑麦和三叶草均能使桃树叶面积增大,叶片变厚,叶绿素含量和叶片养分增加。与CK相比,T1和T2处理的桃树叶片厚度分别增加了0.21和0.02 mm,总叶绿素含量分别增加了0.27和0.10 mg·g-1,叶片全钾含量分别增加1.40和0.26 g·kg-1。生草间种还能显著提高果实单果重、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CK处理相比,T1和T2处理的单果重分别提高了14.80和10.28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增加了1.63%和1.26%。生草间种也提升了桃树结果枝的坐果率,增加了单位面积产量。整体看,温室桃园间种小黑麦在改善果实品质和提高产量的效果优于间种三叶草,研究结果可为南疆温室桃的优质栽培生产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临沂市目前桃园化肥使用情况,探究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桃园土壤养分含量、树体营养水平及果实品质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减少化肥使用,改善桃园土壤环境,提升桃果实质量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在6树龄的桃园进行,设置40%、70%和100%3个梯度有机肥替代量,与完全施用化肥做比较,进行田间试验,对桃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进行测定。结果显示,6龄左右桃园施用40%有机肥替代量比较适宜,对桃树营养生长发育促进最为明显,对果实品质提升最为显著,产量也表现最高,比只施用化肥增产5961.0 kg/hm2,增产率为17.6%,比只施用有机肥增产7105.5 kg/hm2,增产率为21.0%。在临沂市桃生产中,推荐40%有机肥替代量常规复合肥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用花铁含量作为苹果和桃缺铁诊断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有效防治果树缺铁黄叶病,本研究对山东肥城市肥桃主栽区的25个桃园130棵桃树和泰安、德州、烟台3地区的18个苹果园263株苹果树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桃和苹果盛花期花全铁含量和变幅显著高于5-6月、7-8月、10月叶片。桃树花全铁含量与5月、10月桃树叶片全铁和叶绿素之间密切相关,但与7月叶片全铁和叶绿素含量之间相关性不高。同时,桃花活性铁与5月10月桃叶片活性铁含量相关性较高,但与7月叶片相关性不高。苹果花全铁含量与5-6月,7-8月和10月叶片全铁和叶绿素含量之间均密切相关。初步表明用苹果和桃花全铁含量更容易区分正常果树和缺铁果树,能更好地预测果树生长早期铁营养状况和及早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可以作为果要对缺铁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4.
为了明确桃果实缝合线软化与乙烯的关系,用1-MCP(1-methylcyclopropene)处理生长期的桃果实,用气相色谱测定乙烯的发生,观察缝合线软化果的发生率以及1-MCP对叶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能有效地降低生长前期桃果实缝合线部位及种仁中乙烯的水平;减少种胚败育,其败育率仅为对照的20%;减少缝合线软化果的比例,软果率仅为2%,而对照则高达23%;1-MCP未对果实品质和叶片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认为1-MCP不仅能抑制果实采后贮藏过程中乙烯的发生,而且也能抑制生长期果实中乙烯的发生,可为采前生产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套袋对艳红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套袋对艳红桃品质的影响,对艳红桃套袋期间果实可溶性固形物、Vc、可滴定酸含量进行了测定,对好果率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套袋抑制了可溶性固形物、Vc和可滴定酸含量的积累.但艳红桃经套袋后,裂果率和病果率明显降低,好果率提高了13百分点.  相似文献   

16.
高越  陆俊姣  庾琴  张润祥  韩巨才  范仁俊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072-20075,20082
[目的]研究25%高氧.辛硫磷乳油对枣步曲的室内增效活性及对枣步曲和桃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方法]通过设置5种不同混配比例,对25%高氯.辛硫磷乳油进行了室内增效活性研究,并根据最佳配比设置不同浓度,进行了田间应用研究。[结果]室内增效活性试验结果表明,25%高氯.辛硫磷乳油以2.5∶22.5、3∶22、3.5∶21.5的比例混配,共毒系数分别为144.4、134.1、137.4,均大于120,复配后表现为增效,且3种配比对枣步曲幼虫的LD50值分别为0.116 5、0.112 7、0.098 7μg/g,均对枣步曲幼虫具有较强的毒杀作用,但从共毒系数和经济效益分析,高效氯氰菊酯和辛硫磷乳油以2.5∶22.5比例混配最佳。田间应用及大面积推广应用试验结果表明,25%高氯.辛硫磷乳油稀释1 000~2 000倍,对枣步曲药后3 d防效为86.80%~100%,药后7 d防效为88.10%~100%,对枣步曲有较好的防治效果;25%高氯.辛硫磷乳油稀释1 000~2 000倍,对桃小食心虫药后5 d防效为65.15%~99.57%,药后10 d防效为72.77%~99.29%,药后15 d防效为70.75%~100%,对桃小食心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均好于单剂对照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和40%辛硫磷乳油。[结论]25%高氯.辛硫磷乳油的最佳使用剂量以1 000~2 000倍为宜;施药适期为枣步曲3龄幼虫前盛发期或桃小食心虫卵孵化盛末期;用药后5~10 d可有效控制虫害,对枣树生长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开发一系列高通量、低成本的桃重要性状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PCR(Kompetitive Allele Specific PCR,KASP)标记,包括果皮有毛/无毛、果形扁平/圆形、果肉硬质/非硬质、DBF(Dominant Blood Flesh)红肉/非红肉、抗/感蚜等5对性状,加速桃优良品种培育,缩短桃育种年限。【方法】 本研究在控制这些性状的候选基因及位点附近300 kb内,利用已有桃种质资源的基因组序列比对,开发KASP标记,对已知表型的桃种质材料进行基因分型验证,最终获得与目标性状紧密连锁的KASP标记。【结果】 利用开发的5个性状的KASP分子标记对桃杂交分离群体和自然群体进行基因型检测,结果表明,标记鉴定结果与已知表型完全一致,准确率为100%。其中,杂交群体中果皮有毛/无毛性状分离比例为30﹕30,果形扁平/圆形分离比例为31﹕29,果实硬质/非硬质分离比例为27﹕26,抗蚜/感蚜分离比例为49﹕46,均符合孟德尔遗传1﹕1的分离定律。【结论】 开发的KASP标记可高效检测桃果实外观、抗性、肉质等重要性状相关基因的等位变异,在基因型鉴定、亲本选配和杂种后代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经济可行的缓解红叶桃夏季叶色返青的方法,以1年生红叶桃为试材,研究了夏季不同浓度的磷酸二氢钾与蔗糖溶液混合喷施对红叶桃叶片色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和花色素苷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同时喷施磷酸二氢钾和蔗糖溶液后,红叶桃叶片中花色素苷的含量、花色素苷与叶绿素的比值、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均高于喷施清水对照。各处理中,以喷施0.3%磷酸二氢钾和0.6%蔗糖处理的红叶桃叶片着色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树干输液和叶面喷施铁肥2种补铁方式对柑橘叶片缺铁矫正的效果。[方法]通过叶面喷施和树干营养袋输入0.18%、0.27%、0.36%铁肥,研究树干输液和叶面喷施铁肥对缺铁黄化柑橘的矫正效果。[结果]叶面喷施和树干输液均可显著提高叶片和果皮铁含量,增加柑橘单果重,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显著增加糖酸比,使果实品质得到改善。叶片铁含量和单果重、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总糖含量极显著正相关,与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和果肉硬度极显著负相关。[结论]当铁肥浓度一致时,树干输液补铁效果优于叶面喷施铁肥,其中树干输液0.36%铁肥对缺铁黄化柑橘补铁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连续2年对NJC19黄桃进行长枝修剪试验,对树体生长和果实品质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短枝修剪技术相比,经过长枝修剪后的树体叶面积增大,净光合速率提高;徒长枝比例降低,优质果枝率增加;一年生枝条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均提高,树体营养状况得到改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均得到提高,果实着色更加均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