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从农民种植习惯谈种子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娄华敏 《种子科技》2008,26(1):31-32
在农业生产中,各地种植作物的种类、品种及种植模式存在着明显的区域性,这种区域性的种植特点常被称为农民种植习惯。作为直接服务于农民的种子营销,与农民种植习惯有着相互的作用和影响。本文拟从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入手,探寻做好营销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种子世界》2009,(6):57-57
在2008年,全球新增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1070hm^z,总面积达到了1.25亿hm^2,若以性状种植面积计算的话则达1.66亿hm^2。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国家达到25个,布基纳法索、埃及和玻利维亚首次进行了转基因作物种植。ISAAA第39期简报《2008全球商业化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种植情况》对上述进展进行了回顾。报告的其他结论包括,自2005年以来,转基因作物累计种植面积仅用了3年时间便实现了种植面积翻番。  相似文献   

3.
赵立滨 《种子世界》2021,(11):0042-0044
玉米在国内属于一种十分重要的作物,其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效益,实现农民自身经济收入的提高,还能够为国内粮食安全提供保障。因国内现代化的发展,让玉米作物种植领域不断出现各种先进技术,在玉米需求逐渐增大的背景下,以往较为传统的种植方式已然无法满足需求,在此背景下,尽快提升玉米作物产量与质量便逐渐被提上了日程。本篇文章便针对玉米作物种植技术优化以及病虫害防治有效策略展开一系列探讨。  相似文献   

4.
陕西甘薯常年种植面积在9.4万hm2左右,种植面积小,属非主栽作物。在渭北地区农民将甘薯作为一种搭配经济作物种植,但因品种的适应性、栽培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产量普遍不高。为优化甘薯品种结构,满足市场的需求,笔者引进了8个甘薯品种铜川市王益区屽村进行田间比较试验,以期为扩大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玉米是新疆主要的种植作物之一,提升玉米种植品质和产量,对促进当地农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而在玉米种植期间,种植密度会对玉米品质及质量产生重要影响,若密度过大,玉米会过度争抢养分,而若密度过小,又严重浪费土地资源。所以,本文结合新疆地区玉米种植情况,分析玉米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以及品质所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促进玉米种植产量与质量提升的对策,为相关种植人员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
冬小麦不同种植形式对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冀中南山前平原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区,研究了小麦的缩行种植(10cm等行距)与常规种植(16.5cm:16.5cm:26.4cm)两种种植形式对产量与田间土壤水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该生态区域内,应用缩行种植技术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三要素的优化构成,最终表现为作物产量的提高;有利于水分的经济利用,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小麦缩行种植是实现高产、节水农业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转基因作物自1996年开始商业化种植,其种植面积逐年递增,商业化种植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日益显著。本文概述了1996-2018年间全球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情况,展望了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发展前景,以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创新农业种植是人们通过发挥聪明才智,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在农产品种植上探索出的农业新技术。山东省平邑县卞桥镇杨庄村一个名叫唐义强的农民朋友,在农产品种植上就创造出了一种"闷棚法"。他的"闷棚法"虽在多年前就被农技部门提倡过,但知道并使用过这种方法的农民并不多。这种方法不仅能提高作物产量,而且还  相似文献   

9.
随着奶牛业的迅猛发展,青贮饲料作物贮量和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但目前种植的品种老品种居多,产量低、品质差,因此对青贮饲料作物品种更新迫在眉睫,本试验目的是筛选出适应性更强,产量更高,品种更好的青贮饲料作物品种,在今后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1宁夏区农作物种子市场特点 1.1土地面积小,需种量有限 宁夏区土地面积小,据统计2010年全区农作物种植面积84.4万hm2。种子企业供应的农作物种子主要集中在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作物方面,全年三大作物生产用种3500万kg左右,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85%左右。  相似文献   

11.
敖特更达赖 《种子世界》2021,(12):0129-0131
红薯属于旱地作物,因其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与较高的经济价值,被国内众多农户所选择。鄂尔多斯由于其特殊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尤其适合红薯的大面积种植。本文就鄂尔多斯地区红薯的种植技术进行探讨,从选种、育苗、种植、田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几个方面分析红薯的高产栽培技术,希望为提高红薯产量,促进鄂尔多斯地区红薯产业经济效益的增长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玉米在我国种植业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是国内粮食种植三大作物之一。玉米具备较强的耐寒性,可以适应不同的种植环境。然而,玉米种植会受到气象环境的影响,恶劣的气象环境会导致玉米产量下降。基于此,文章通过分析玉米对气象环境条件的需求以及气象灾害对玉米种植的影响,探讨了相应的解决策略,最大程度提高种植玉米作物的产量,避免气象灾害对玉米生产影响。  相似文献   

13.
作物种类繁多,种植模式的分类并不统一,引发了诸多学者的讨论和关注。种植模式综合效益的评价,对促进经济、社会生产、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价值。本文采用文献研究、组别讨论法,在CNKI、Wanfang、VIP等三大中文数据库,检索截至2023年1月31日收录的种植模式效益评价相关文献。从作物种类、种植模式分类、评价指标、评价方法的选择等方面综述作物种植模式综合效益评价的研究成果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为综合利用辽西地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和土地资源,探讨辽西地区光伏种植模式的可行性,在梳理国内外光伏农业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光伏设施对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以及光伏种植对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的作用,发现光伏种植模式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防风固沙,控制水土流失,并提高土地单位面积产出,增加农民收入。同时选择适宜的作物品种和栽培技术可以降低光伏设施对作物种植带来的不良影响,以抗逆性优良、辽西地区主栽杂粮作物高粱为例,分析光伏设施对高粱种植的影响,为辽西地区光伏种植模式可行性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其他地区发展光伏种植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不同区域气候特点和产量水平,运用系统工程理论中的线性规划方法对该市的作物种植结构进行了调整,在种植面积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净产值增加了15.3%和17.3%;并在不同的气候区域设计了不同作物种植的最佳组合方案。这对增加农业种植效益和农民收入,有效改善生态环境,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6.
戴晓丽 《种子世界》2009,(11):10-11
近几年,互助县大力发展以优质杂交油菜为重点的油菜产业,调整了农业种植结构,发展产业化经营,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同时,油菜是互助县的特色作物和主导产业,也是互助县农业结构调整中重点发展的特色优势作物和主导产品,在2005年青海省首届农畜产品展示会上被评为优质农产品,生产的4级精炼油被评为优质加工产品,全县种植面积达2.4万hm^2,  相似文献   

17.
从Varanasi的Banaras Hindu大学所保存的小麦种质中筛选出25个小麦基因型,并于1996~1997年作物生长季节进行种植,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三次重复。小区为双行小区,行长3m,行距25cm。根据这些亲本,于1996~1997年进行83个随机杂交组合。在1997~1998年作物生长季节和亲本一起种植F1种子,三次重复。F1世代的小区  相似文献   

18.
何莉 《种子科技》2023,(12):70-72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丘陵地带作物丰产的路径之一。文章结合四川省达州市渠县所处区域地质特点,从整地、选配粮种、机械直播、管理几个方面,探索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丰产的路径和方法,希望为渠县作物种植产量的提高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玉米和大豆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种植和高产栽培技术一直备受农业科学家关注。以马铃薯、玉米和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高产栽培技术为主题,探讨了该种植模式对3种作物产量的影响,以及种植密度、施肥、灌溉等方面的优化策略。研究表明,马铃薯、玉米和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土地资源,提高作物的产量。在种植密度方面,合理的间距可以减少农作物间的竞争情况,有效保障光照和空气流通,进而促进作物生长。适当施肥和灌溉可以提供作物所需的养分和水分,进一步提高产量。叙述了马铃薯、玉米和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高产栽培技术,该技术有望成为现代农业生产的一种可行模式,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杜新海 《种子科技》2006,24(4):24-25
为了加快农业生产的发展,进一步提升产业种植结构,优化品种种植,各地都在进行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种植业结构调整既要进行外部调整,又要进行内部调整。外部调整就是在一定的生态区内,根据当地的自然、生产条件,合理安排各种作物及其品种的种植面积和比例;内部调整就是在某种作物内调优品种,使品种优化种植,发挥品种的最佳效益。外部调整是以当地自然、生产条件和市场要求为前提进行的,其目的是以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对各种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需要;内部调整是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生产条件进行的,其目的是丰富和完善人们对各种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日益多样、特殊的需求。外部调整可使某种作物在一个地区形成主要作物,或发展成主导产业;内部调整在面积扩大、规模形成、技术可行、效益显著、市场前景好的情况下,很快发展成一个地区的主导产业。在一个地区,一般产业和主导产业是动态的,是可以转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