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酸雨胁迫对茅苍术光合及生理指标的影响,为茅苍术的抗酸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法对茅苍术进行不同梯度的模拟酸雨胁迫试验,测定其在酸雨胁迫下的光合及生理指标,并对各指标在不同胁迫程度下的变化趋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酸雨胁迫初期,茅苍术叶片的光合参数指标变化不一,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整体呈上升趋势,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呈下降趋势,对酸雨胁迫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胁迫后第21 d,pH 2.0和pH 3.0处理的Pn、Gs和Tr相对较高,Ci相对降低;至胁迫后第28 d,pH 2.0和pH 3.0处理的Pn、Gs和Tr急剧下降,Ci迅速上升;pH 4.0和pH 5.0处理的光合指标变化幅度相对缓慢.随着酸雨胁迫时间的延长,茅苍术叶片的3种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MDA)和游离脯氨酸(Pro)含量总体上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胁迫后第15 d达最大值,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胁迫后第22 d达最大值,且酸雨的酸性越强,各指标变化幅度越明显.[结论]茅苍术叶片承受酸雨的阈值在pH 3.0左右,pH 3.0以下的酸雨会对茅苍术生长发育造成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不同铅浓度下茅苍术的耐性差异,为江苏道地产区茅苍术的规范化种植及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随机区组设计盆栽模拟试验,以蒸馏水为对照(0 mg/kg,CK),采用乙酸铅[(CH3COO)2Pb]配制5个不同的Pb2+浓度(100、300、600、900和1200 mg/kg)处理,分别在胁迫0、7、14、21、28和35 d时随机选取生长较好的功能叶进行标记并测定其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参数;在胁迫0、8、15、22、29和36 d时随机选取未标记且生长较好的功能叶进行生理指标检测;待地上部分枯萎,挖取根茎测其生物量.[结果]不同浓度的铅胁迫下,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茅苍术的叶绿素含量及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逐渐升高;在整个胁迫过程中,CK及100和300 mg/kg处理的抗氧化酶活性均呈逐渐上升趋势,600~1200 mg/kg处理的抗氧化酶活性则呈先升高后降低.叶片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和可溶性糖含量及质膜透性随胁迫时间的延长整体上呈上升趋势,至胁迫后36 d均表现为1200 mg/kg>900 mg/kg>600 mg/kg>300 mg/kg>100 mg/kg>CK;随铅胁迫浓度的增大,茅苍术的根茎生物量逐渐降低.[结论]当Pb2+浓度低于300 mg/kg时,茅苍术可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及增加MDA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以缓解胁迫抑制;当Pb2+浓度过高时,则导致植株正常的代谢机制失调,严重抑制植株生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光周期对营养生长期茅苍术生长的影响,为人工规范化栽培茅苍术确定适宜的光周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一年生茅苍术种苗为试验材料,在人工气候室内进行试验,按照光照时间由短到长设4个光周期处理,分别为光照10h、光照12 h(CK)、光照14h和光照16h.每隔7d测定茅苍术的株高、茎粗和叶片数等生长指标及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试验第30 d,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茅苍术根茎中的挥发油,并计算不同处理挥发油的提取率.[结果]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各处理组茅苍术的株高整体呈上升趋势,处理后期(第21~28 d)株高随光周期的延长呈不断增加趋势,光照16h处理出现最高值(38.40 cm).各处理茅苍术幼苗的生理指标在处理初期均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不同处理间差异增大,至第28 d时,茎粗、叶片数、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含量及POD活性均随光周期的延长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在光照14h时达最高值,分别为2.37 mm、25.17片、182.67 mg/g、5.90 mg/g和4898.96 U/gFW;茅苍术根茎中的挥发油提取率同样随光周期的延长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光照14h处理的挥发油提取率最高,为11.06 mL/g.[结论]在光照14 h处理下,一年生茅苍术种苗的株高相对较高,茎粗最粗,叶片数最多,且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挥发油提取率最高,是茅苍术营养生长期较适宜的光周期.  相似文献   

4.
周丽霞  曹红星  肖勇 《南方农业学报》2017,48(11):2039-2045
[目的]研究外源水杨酸(SA)对低温胁迫下不同品种椰子幼苗抗寒生理指标的影响,为提高椰子幼苗抗寒能力及选育抗寒椰子新品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1年生文椰78F1、文椰2号、文椰3号和文椰4号幼苗为研究材料,分别喷施100.0、150.0、200.0和250.0 mg/L外源SA,测定分析其4℃低温胁迫1~5 d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丙二醛(MDA)和脯氨酸(Pro)含量.[结果]4个外源SA处理的椰子幼苗在4℃低温胁迫5 d内,叶片的SOD、CAT和POD活性及Pro含量均高于相应的清水对照(CK),且总体上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MDA含量均低于CK,且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4℃胁迫第2 d,喷施150.0 mg/L SA的文椰78F1、文椰2号、文椰3号和文椰4号幼苗叶片SOD、CAT和POD活性及Pro含量最高,均显著高于相应的CK和其他浓度处理(P<0.05,下同),MDA含量最低,均显著低于相应的CK和其他浓度处理,其中以文椰78F1幼苗的SOD、CAT和POD活性及Pro含量更高,MDA含量更低.同一低温胁迫时间不同浓度SA处理中,总体上也以150.0 mg/L SA处理各椰子品种幼苗的SOD、CAT和POD活性及Pro含量最高,MDA含量最低,在4个椰子品种中,以文椰78F1幼苗的SOD、CAT和POD活性及Pro含量更高,MDA含量更低,其次为200.0和250.0 mg/L SA处理,100.0 mg/L SA处理的5个抗寒指标变化不明显.[结论]喷施150.0 mg/L外源SA能提高椰子幼苗的抗寒性,尤其对文椰78F1幼苗的抗寒效果更佳,可在椰子抗寒育苗及抗寒椰子新品种选育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外源氯化钙对高温下茅苍术生长生理指标及叶片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期为缓解茅苍术高温伤害及其耐热生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二年生茅苍术种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方式,以不添加氯化钙的超纯水(0 mmol/L)为对照,采用无水氯化钙配制4个不同浓度的氯化钙溶液(5、10、15和20 mmol/L)对茅苍术进行高温前喷施处理,高温胁迫5d后分别统计各处理叶片的黄叶数量,取样进行生理指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并测定各处理叶片的关键酶基因表达量.[结果]经5 d高温胁迫后,与对照相比,5~10 mmol/L氯化钙溶液处理能有效减少茅苍术叶片黄化现象,抑制叶绿素分解,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P<0.05,下同),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显著降低,叶绿素荧光参数整体呈上升趋势,同时还能正向调节法呢基焦磷酸合成酶(FPPS)和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HMGR)基因表达量,综合作用效果尤以10 mmol/L氯化钙溶液处理最佳,其POD活性(2070.526 U/g)、叶绿素含量(1.906 mg/g)、PSII最大量子效率(0.144)、非光化学猝灭系数(1.946)、表观电子传递速率(31.509)及FPPS基因表达量(1.809)均为最高.当氯化钙溶液浓度增大至15~20 mmol/L时,茅苍术外观、生理指标及关键酶基因表达等均受到抑制,缓解高温胁迫效果不佳.[结论]低浓度(5~10 mmol/L)的外源氯化钙可增强茅苍术的耐热性,有效缓解高温胁迫对其生长造成的伤害,有助于其生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氨氮对尖吻鲈(Lates calcarifer)稚鱼消化酶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为提高尖吻鲈仔、稚鱼养殖存活率及丰富尖吻鲈养殖生态学理论提供依据.[方法]对15日龄的尖吻鲈稚鱼进行急性氨氮胁迫试验,分别于氨氮胁迫0、6、12、24、36、48、72和96 h时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酸性磷酸酶(ACP)、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抗氧化酶及脂肪酶(LPS)、淀粉酶(AMS)、胰蛋白酶(TRYP)等消化酶活性,揭示急性氨氮胁迫下尖吻鲈稚鱼抗氧化酶及消化酶的变化规律.[结果]氨氮胁迫下,5 mg/L处理组尖吻鲈稚鱼SOD活性在胁迫36 h后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下同),10 mg/L处理组除胁迫72 h外,其他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5 mg/L处理组尖吻鲈稚鱼POD活性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始终高于对照组,10 mg/L处理组在胁迫6~36 h时远高于对照组,但低于5 mg/L处理组;5 mg/L处理组尖吻鲈稚鱼CAT活性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0 mg/L处理组的CAT活性变化波动明显,整体上呈上升—下降的交替式变化趋势;5 mg/L处理组尖吻鲈稚鱼ACP活性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且从试验开始后各时间点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0 mg/L处理组整体上呈上升—下降—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5和10 mg/L处理组的尖吻鲈稚鱼GSH-Px活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先保持相对稳定,后随胁迫时间延长呈上升—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在消化酶方面,5 mg/L处理组尖吻鲈稚鱼LPS活性从氨氮胁迫36 h起显著低于对照组,10 mg/L处理组从胁迫12 h起呈上升—下降—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5和10 mg/L处理组尖吻鲈稚鱼AMS活性整体上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而TRYP活性均呈阶段性的上升—下降交替变化趋势.[结论]氨氮胁迫对尖吻鲈稚鱼消化酶及抗氧化酶具有明显影响,在短时间(<6 h)内尖吻鲈稚鱼对氨氮有一定耐受性,SOD、CAT等部分抗氧化酶在氨氮浓度的剧烈变化下其活性诱导增强以消除体内过多的自由基,消化酶活性呈不同程度的升高则是为了补充机体能量消耗.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水杨酸(SA)对低温胁迫番木瓜幼苗抗寒生理指标及叶片组织结构的影响,为保障番木瓜幼苗安全越冬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台农2号番木瓜幼苗为材料,分别喷施100.0、200.0、300.0、400.0和500.0 mg/L SA,测定4℃低温胁迫后1~4d木瓜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歧化酶(P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分析SA对低温胁迫番木瓜幼苗叶片组织结构及耐寒性的影响.[结果]在4℃低温胁迫番木瓜幼苗的4d内,喷施5种质量浓度SA番木瓜幼苗叶片的SOD、POD活性均高于对照(CK),且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MDA含量低于CK,且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200.0 mg/L SA处理后进行低温胁迫的第2d,番木瓜叶片的SOD、POD活性分别为362.98U/gFW、330.00U/gFW·min,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MDA含量为3.915 μmol/gFW,低于其他处理;200.0 mg/L SA处理后进行低温胁迫的第3d,叶片表皮细胞结构仍保持完整,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厚度减小,排列更整齐紧密,细胞间隙变小,叶片组织细胞结构紧密度减小,但变幅小于CK.[结论]喷施SA能提高番木瓜幼苗的抗寒性,其中以200.0mg/L处理的抗寒效果最佳,可在番木瓜越冬育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亚硒酸钠(Na2SeO3)对铜胁迫酿酒葡萄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为揭示硒元素缓解酿酒葡萄幼苗铜胁迫作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产区淡灰钙土在温室中盆栽酿酒葡萄赤霞珠,分析添加外源硒(1.0mg/kg)对铜胁迫(300.0mg/kg)酿酒葡萄幼苗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抗氧化酶[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与对照(CK)相比,1.0mg/kg硒处理能提高酿酒葡萄幼苗叶片的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和总叶绿素(Chla+b)含量及POD和CAT活性,降低MDA含量,但对S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300.0mg/kg铜胁迫可显著降低葡萄幼苗叶片的叶绿素(Chl)和可溶性蛋白含量(P<0.05,下同),提高Chla/b、抗氧化酶活性及MDA含量;1.0mg/kg硒+300.0mg/kg铜处理的葡萄幼苗叶片Chl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与CK相当,但均高于300.0mg/kg铜胁迫处理,SOD、POD和CAT活性比300.0mg/kg铜胁迫处理略有降低,MAD含量显著低于300.0mg/kg铜胁迫处理.[结论]铜胁迫条件下,低浓度(1.0mg/kg)硒元素能提高酿酒葡萄幼苗对逆境的耐受力,提高叶片抗氧化酶活性,降低叶片细胞膜质过氧化程度,进而缓解铜对葡萄幼苗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NaCl处理对八棱海棠和山定子电导率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试验以盆栽的八棱海棠和山定子为试验材料,检测不同NaCl处理后的电导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八棱海棠和山定子的相对电导率均表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八棱海棠的S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山定子的SOD活性逐渐下降;八棱海棠的POD活性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山定子POD的变化不明显;山定子的CAT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八棱海棠CAT的变化不明显;0.5; NaCl处理第14 d,山定子的叶片全部干枯.[结论]八棱海棠对NaCl的耐受性比山定子强,八棱海棠对NaCl胁迫的适应SOD和POD起主要作用,山定子对NaCl胁迫的适应CAT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铅胁迫对灰绿藜和小藜2种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灰绿藜和小藜2种藜科植物为研究对象,初步研究了不同浓度铅胁迫对其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及相应铅质量浓度对叶片 SOD、POD、CAT水平的影响。[结果]2种藜种子的发芽势随着铅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小藜和灰绿藜种子的发芽势分别在25和50 mg/L铅溶液浓度下达到最大;而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同时芽长和根长也逐渐降低。灰绿藜和小藜叶片 SOD、POD、CAT的活性随着铅处理浓度的增加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灰绿藜和小藜幼苗 SOD及 POD活性分别在200、100 mg/kg铅浓度下达到最高,而 CAT的活性则在100 mg/kg铅浓度时达到最大。[结论]2种藜对铅胁迫具有较强的耐受性,可作为土壤铅污染富集植物的备选物种。  相似文献   

11.
环芳烃芘对拟南芥的生物毒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多环芳烃(PAHs)对植物生理生化的影响。[方法]以模式植物拟南芥为试验材料,研究4环PAHs芘胁迫对拟南芥生长的影响及抗氧化酶活性及叶片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芘胁迫下拟南芥根长呈现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受抑制的现象,叶片香毛簇随着芘浓度的增加发生畸变。0.25mmol/L的芘胁迫28d后,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拟南芥的光合作用过程受到抑制。随胁迫浓度的升高,拟南芥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显著增强;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先上升后下降,不同浓度芘胁迫下,拟南芥叶片中过氧化氢的平均含量都高于对照。在亚细胞水平上的观察也证实芘处理的拟南芥叶片中叶绿体的数量相对减少,出现肿胀现象,叶肉细胞受到严重损伤,光合作用受阻。[结论]该研究可为PAHs对植物的致毒机理以及PAHs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材料筛选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马拉硫磷对双齿围沙蚕抗氧化酶的影响。[方法]采用室内模拟方法,测试有机磷农药马拉硫磷对双齿围沙蚕的急性毒性效应,得出马拉硫磷对双齿围沙蚕96hLC50半致死浓度为33.16mg/L,安全浓度为3.32mg/L。根据急性实验结果设置6个浓度梯度:0.0018、0.018、0.18、1.8、3.6、9mg/L,研究不同暴露时间(3d和6d)下,马拉硫磷对双齿围沙蚕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暴露3d,沙蚕体内的这3种抗氧化酶对污染物均很敏感。在最低浓度组(0.0018mg/L)时,3种酶活性均显著下降;在设置浓度范围内,CAT和SOD活性随马拉硫磷浓度的增大呈现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其中CAT对浓度梯度更为敏感,暴露3d后在0.018mg/L浓度时显著被诱导,而SOD在1.8mg/L浓度时活性才开始上升,且与对照差异不显著。POD活性在0.0018~1.8浓度范围内的变化趋势同CAT,在3.6和9.0mg/L浓度组又开始上升,但仍显著低于对照。相对于各自对照,随着暴露时间延长3种酶活逐渐回升。各试验组MDA含量在暴露3d后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暴露6d后,随药物浓度的增大呈上升越势,差异显著;且在同一浓度条件下,MDA含量随着暴露时间延长而增大。[结论]双齿围沙蚕抗氧化物CAT、SOD和POD对有机磷污染物的胁迫十分敏感,其中CAT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3.
卢婷  王小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319-13320
[目的]探讨荠菜幼苗对汞胁迫的生理响应。[方法]采用砂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Hg2+胁迫下荠菜幼苗叶中叶绿素含量以及SOD和POD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幼苗叶绿素含量在低浓度Hg2+(≤1.0 mg/L)胁迫时略有增加,而在高浓度Hg2+胁迫(20.0mg/L)时降低。丙二醛含量则随Hg2+胁迫浓度的增加而增加。SOD和POD活性均随着Hg2+浓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当Hg2+浓度为1.0 mg/L时SOD和POD活性分别为对照的158.0%和161.0%,而在当Hg2+浓度为20.0 mg/L时分别为对照的27.1%和16.7%,表明酶活性在一定浓度的Hg2+胁迫下能作出应激反应。[结论]为荠菜驯化和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ecotoxicity of boscalid to adult zebrafish (Danio rerio).[Method] The activities of antioxidant enzymes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catalase (CAT),peroxidase (POD),glutathione peroxidase (GPx),as well as a non-enzymatic antioxidant malondialdehyde (MDA),in the liver were measured 3,7,14 and 21 d post exposure (dpe) to 0.02 (1/100 of acute toxicity),0.036 (monitored concentration),0.08 (1/20 of acute toxicity),0.16 (1/10 of acute toxicity) and 0.32 mg/L (1/5 of acute toxicity) boscalid using a semi-static method.[Result] SOD,CAT,POD,GPx and MDA activity in the liver of zebrafish varied with boscalid concentration and exposure time.Boscalid significantly enhanced MDA content at 21 dpe.A significant upregulation of the activity of SOD,CAT,POD and GPx at 7 dpe was observed,suggesting that boscalid resulted in oxidative stress and lipid peroxidation.[Conclusion]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these biomarkers are all appropriate for monitoring oxidative stress and the lipid peroxidation status of fish after exposure to boscalid.  相似文献   

15.
朱启红  夏红霞  曹优明  李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1038-11039,11118
[目的]研究Zn^2+对滴水观音(AL0cAsIA RHIZOME)抗氧化性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水培法。[结果]在低浓度Zn^2+胁迫下滴水观音叶片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有一定的增加,但CAT活性在Zn^2+浓度超过5mg/L时迅速降低。在高浓度Zn^2+作用下植株叶片POD、SOD和CAT酶活性均快速变化。这表明低浓度Zn^2+可促进滴水观音生长,而高浓度Zn^2+则抑制植株生长。[结论]可以将滴水观音用于净化低浓度含Zn^2+废水。  相似文献   

16.
尹冬雪  苏玉红  乔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217-14220,14255
[目的]研究多环芳烃(PAHs)对植物生理生化的影响。[方法]以模式植物拟南芥为试验材料,研究4环PAHs芘胁迫对拟南芥生长的影响及抗氧化酶活性和叶片超微结构的变化。[结论]芘胁迫下拟南芥根长呈现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受抑制的现象,叶片香毛簇随着芘浓度的增加发生畸变。0.25 mmol/L的芘胁迫28 d后,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拟南芥的光合作用过程受到抑制。随胁迫浓度的升高,拟南芥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显著增强;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先上升后下降,不同浓度芘胁迫下,拟南芥叶片中过氧化氢的平均含量都高于对照。在亚细胞水平上的观察也证实芘处理的拟南芥叶片中叶绿体的数量相对减少,出现肿胀现象,叶肉细胞受到严重损伤,光合作用受阻。[结果]该研究可为PAHs对植物的致毒机理以及PAHs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材料筛选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低温胁迫对胡芦巴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和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慧  张昕欣  彭立新  阎国荣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258-14259,14271
[目的]从抗氧化能力的角度揭示胡芦巴幼苗抗寒机理。[方法]以胡芦巴幼苗为材料,研究0℃低温胁迫下胡芦巴幼苗叶和根中抗氧化酶SOD、CAT、P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随着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胡芦巴幼苗SOD、POD活性呈现上升-下降-上升趋势,活性在6h处达到小高峰后下降,12h之后又开始上升,并于48h时达最大值;CAT活性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在12h时达到峰值。叶中抗氧化酶活性变化幅度及峰值均大于根。MDA含量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在处理24h时达到峰值,且叶中MDA含量小于根。[结论]三种抗氧化酶协同作用抵抗低温胁迫的伤害;叶对低温胁迫的响应反应比根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