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2006年12月,英国咨询机构木材专业技术中心(CPET)对森林管理委员会(FSC)、加拿大标准协会(CSA)、可持续林业倡议(SFI)、森林认证认可体系(PEFC)、马来西亚木材认证委员会(MTCC)和澳大利亚森林标准(AFS)6个不同的森林认证体系进行严格评估后,宣布接受这些认证体系。该决定使得英国政府部门确信,通过这6个不同森林认证体系认证的木材来源都是可靠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据森林管理委员会(FSC)荷兰3月26日消息,荷兰主要木材企业、建筑公司和住宅协会承诺明年将使用更多的FSC认证木材,尤其是来自婆罗洲的木材,以此来推动FSC认证和良好的森林经营,保护婆罗洲这个举世无双的、处在严重威胁之中的森林群落生境。婆罗洲拥有全球第三大残留的热带雨林。[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红枫 《国际木业》2009,(10):57-57
马来西亚:森林认证认可计划(PEFC)5月份宣布马来西亚木材认证体系(MTCS)已经成为该计划承认的亚太地区第一个热带林认证体系。由马来西亚木材认证理事会(MTCC)运作的MTCS体系也是继加蓬森林认证体系之后的另一个被PEFC承认的热带木材认证体系。MTCC主席说,得到PEFC承认后,  相似文献   

4.
森林管理委员会(FSC)近日推出新的客户认证链标准,适用于生产商追踪木材由森林到最终产品的整个过程。经3年的综合审议后,新的标准审批通过,并引入许多创新概念,包括在产品上引入追踪体系和标有FSC认证的等级,以便更好地控制来自未经认证森林生产的木材。这个标准是全球第一个认证链标准。  相似文献   

5.
如何应对木材合法性要求是当前中国林产品出口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文中从林产品出口企业视角出发,构建中国林产品出口企业应对合法性要求可选策略的综合评价模型,基于企业实地调研数据,从市场利益、非市场利益、成本投入3个方面对现阶段市场认可度比较高的5种策略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中国森林认证体系(CFCC)森林认证得分最高,但与其他策略的分差并不明显,企业可结合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应对策略。据此对CFCC和中国木材合法性验证体系(CTLVS)建设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马来西亚:自2008年7月1日起,位于吉隆坡的马来西亚木材认证委员会完成了前认证体系的重组。新体系提供可持续森林经理证书,不再受理监管链(Chain of Custody,COC)证书。独立评估人决定是否发放证书。代表马来西亚木材认证委员会的审核员正在对认证申请人进行现场评估、撰写报告,而马来西亚木材认证委员会仅负责最终的证书授予。  相似文献   

7.
《广东林业科技》2014,(4):F0002-F0002
中国森林认证(China Forest Certification)又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认证.是一种运用市场机制来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工具。中国森林认证管理委员会(China Forest Certification Council,简称CFCC)是中国森林认证体系的最高管理机构。  相似文献   

8.
管宁 《国际木业》2008,(10):43-43
美国:今年8月,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reen Building Council,USGBC)展开首次为期30天的对LEED(Leadership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绿色建筑评估系统的公众评论。在USGBC网站上可以看到系统的最新草案。LEED系统承认森林认证。目前,LEED只认可获森林监管委员会FSC(Forest Stewardship Council)认证的木材产品。  相似文献   

9.
陈玲 《国际木业》2012,(4):43-44
美国: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最新的2012年能源与环境设计分级评估体系(LEED)草案,使全球利益相关者失望,其区别对待致力于促进可持续森林管理的百万家森林所有者和公司,包括贷款给任意指定的“森林管理委员会(FSC)认证或更好”的认证木材。  相似文献   

10.
管宁 《国际木业》2008,(4):42-42
俄罗斯:俄罗斯国家森林委员会认证委员会向PEFC呈交了俄罗斯国家森林认证方案,并提供方案全文进行公众咨询。有关人士和组织已被邀在今年3月底前对方案发表评论。委员会主席Alexander Isajev教授说:“PEFC认证对俄罗斯林业和木材部门极为重要,我们的方案已向PEFC提交,期望俄罗斯将建立先进的森林认证制度。”  相似文献   

11.
管宁 《国际木业》2009,(6):53-53
马来西亚:马来西亚术材认证系统(Malaysian Timber Certification Scheme,MTCS)成为亚太地区第一个PEFC(Progamme for the Endorsement of Forest Cetification schemes)认可的热带木材认证系统(热带木材认证系统还有加蓬木材认证系统Gabonese Forest Certification Scheme)。这是可持续森林经营的一个重要成就。虽然森林认证起因于保护热带森林,但现有的森林认证90%以上是在欧美的温带森林进行的。南半球的热带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森林被毁和退化,  相似文献   

12.
3月7日,以“中国森林认证体系(以下简称CFCS)与国际接轨后的时代”为主题的可持续经营森林认证研讨会在深圳举办。中国森林认证委员会(以下简称CFCC)与森林认证体系认可计划(以下简称PEFC)代表在会上正式宣布,CFCS与PEFC已于近日完成最终互认。  相似文献   

13.
森林认证认可体系(PEFC)网站2007年1月31日消息:德国政府宣布,该国将拒绝购买尚未被证实来源于合法的、可持续经营的任何木材和木材产品,并将PEFC认证作为提供这种证明的一种途径。德国环境部希格马.力口布里尔(Sigmar Gabriel)部长表示,联邦政府打算随同新的政府采购条例一起建立一个阻止过度采伐和非法采伐的模式,以遏止全球森林的破坏和退化,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世界森林认证的发展现状及对中国森林认证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认证是一种基于对森林产品市场贸易的监管达到保护森林资源和提高森林管理的机制。自从20世纪90年代初第一个森林认证体系(FSC认证体系)问世以来,世界上已有50多个森林认证体系,这些认证体系对世界森林开展了不同形式的认证工作,目前已被认证的森林面积超过300×104 km2。中国第一个森林认证始于2002年,但发展较为缓慢。本文在分析世界森林认证现状的基础上,对中国的森林认证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周密 《国际木业》2008,(9):38-39
英国:B&Q公司已获得FSC和森林认证体系认可项目(PEFC)的双重产销监管链认证,有效期从2008年7月开始。该认证资格是雨林联盟的SmartWood项目经过对B&Q公司木材采购和加工进行了严格考评后授予的。产销监管链记录着木材产品从森林到最终用户手中的全过程,其中包括生产、运输、配送等所有环节。  相似文献   

16.
1993年10月在多伦多成立了森林管理委员会(FSC),从此有了第一个世界公认的森林与木材认证系统。61个国家的4600万hm^2森林根据FSC的标准进行了认证。根据2002年的数据,在全世界已进行了森林认证的1.1亿hm^2森林面积中,东南亚、非洲和拉丁美洲只占8%。到目前为止,共有,50万hm^2的德国森林根据FSC规则进行经营。  相似文献   

17.
2家认证机构——森林认证认可计划(Programme for the Endorsement of Forest Certification Schemes,PEFC)和森林管理委员会(Forest Stewardship Council,FSC),目前正在对其认证计划的一部分所需的信息进行修正。这些措施与将于2013年3月开始生效的欧盟木材法规(EUTimber Regulation,EUTR)有关,  相似文献   

18.
FSC森林经营联合认证标准最新修订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认证是小规模经营者开展森林管理委员会(FSC)森林经营认证的重要组织模式。从2018年起FSC对联合认证的标准进行了重新修订,并于2021年3月16日正式生效。FSC森林经营联合认证标准的制修订对于完善中国森林认证标准体系具有参考意义。文中介绍了FSC联合认证标准的最新变动,就该标准实施后对我国已开展认证的组织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评估分析,并就国内如何开展相关工作及应对该标准的变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瑞典:瑞典国家森林公司(Sveaskog)是瑞典最大的森林拥有者,该公司的所有森林全部获得FSC认证。为保证国内和国际木材的稳定供给,该公司也从私人林主那里购买木材。负责采购的官员称,FSC认证木材需求量将超过供给量,为了增加FSC认证木材的供给,该公司每立方米将支付10-25克朗的额外费用。国家森林公司从8000个小林主那里购买木材,  相似文献   

20.
主要森林认证体系标准制定程序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主要森林认证体系标准制定程序进行比较研究,为制定符合我国国情和林情的森林认证标准提供借鉴。本文选择了森林管理委员会体系、森林认证认可计划体系、加拿大标准化协会体系和美国可持续林业倡议体系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表明,森林管理委员会体系标准制定程序的利益方参与性和透明度都较高,其他3个体系标准制定程序的利益方参与性不足,透明度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