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临沧地区以“建设40000hm2高优蔗园”为目标,在基地建设质量和技术服务上下功夫,从而巩固提升蔗糖支柱产业,促进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年初,临沧地区提出用“三年五季”时间建设40000hm2高优蔗园的发展目标。各级党委、政府认识到位,舍得下大力气深入到蔗农中去宣传发动,树立样板示范,督促带领群众确保如期完成高优蔗园建设。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各级各部门互相配合,做到高优蔗园建设任务不减、标准不降,质量到位。实施高标准的种植沟开挖工程,切实做好以新台糖系列为主的良种推广工作。通过对蔗区路、水、…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根据适宜甘蔗生长需要的N.P.K比例把单体肥料配制成的颗粒状甘蔗专用复合肥在两种主要土粪蔗园上对甘蔗的施用效应。结果表明,在同N、P2O5、K2O水平条件下,施用专用肥比单体肥料配施增产显著;丘陵旱地红壤砂园土蔗园适宜用量为125-175公斤,地冲积性沙壤土蔗园适宜施用量100-150公斤;专用肥对次年宿根蔗发苗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从自然生产条件、龙头企业状况和产业经济效益3方面论述了云南省“双高”甘蔗发展的优势条件.分析了现阶段“双高”甘蔗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即甘蔗产业科技落后、蔗园建设投入不足、加工企业规模较小,产品单一.从“双高”甘蔗优势产业带建设,甘蔗种子工程体系,“双高”甘蔗科技、甘蔗产业化经营发展与科技培训等方面提出了“双高”甘蔗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高产稳产高效蔗园生态系统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蔗园生态系统是一门新的学科,本文尝试定义了蔗园生态系统,分析了系统的组成结构和作用方式,认为获得高产和急 高效园生态系统的两个重要方面是维持系统养平衡和病虫害综合治理。从养分输入、间套作、合理轮作、蔗叶还田等方面论述了系统养分平衡途径;从生物防治竞争式防治、保护式防治、物理式防治、化学农药防治等方面论述了高产稳产高效蔗园生态系统的病虫害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5.
蔗园生态系统调控措施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综述了近20年国内我在蔗园生态系统调控措施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这些措施主要包括种植密度、轮作制度、蔗地深松耕、地膜覆盖、配方施肥、生长调节剂使用、蔗田间套作、生态菌肥施用、化学除草、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有些措施技术上比较成熟、如深松耕、配主施、化学除草、地膜覆盖和蔗园间套作等,并已在生产上大面积使用,今后的研究重点应主要集中在增产机理以及不同条件下的适用性方面,而生长调节剂、生物菌的研究方向是使  相似文献   

6.
研究地膜覆盖、种植形式、施肥种类对蔗园生态系统的调控作用,分析不同措施对系统环境因子及甘蔗生长、产量、品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在儋州蔗区效果不佳;浅沟单行的种植形式有利于甘蔗群体的生长;采用合适的施肥配比可大大节约施肥成果。  相似文献   

7.
宿根蔗园生产力提升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弥勒蔗区宿根蔗田间管理存在问题,提出前茬甘蔗适时砍收、保护蔗蔸,及时清园、松土,早补缺苗,地膜覆盖,平衡施肥、有机肥无机肥合理配施,合理灌溉,有害生物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集成配套的宿根蔗园生产力提升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毛里求斯近几十年来糖业生产发生的变化。通过百年来不断清除甘蔗地里的石块,将昔日是在石头缝中种蔗的地块,变成能全程生产机械化的蔗园。给广西即将开展大规模甘蔗生产机械化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二00三年十二月蒙山县西河镇广育村、文尔村及文圩镇龙定村等,多处甘蔗园发生火灾,每处受害甘蔗面积在30—50亩左右,受灾甘蔗500多吨。每年到冬季、甘蔗老叶枯干,遇到高火险的日子,极容易发生蔗园火灾情况。文章通过甘蔗受害后的调查,提出相应的砍运,处理意见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一、坡改梯:建设新茶园或改造陡坡茶园时,应结合坡度大小,因地制宜修建土坎或石坎茶园。20°以上的陡坡地,应尽量修建石坎茶园,20°以下的坡地,可建土坎茶园,结合茶园条栽密植,防止水土流失效果好。石坎茶园地表径流泥沙含量为0.6克/公升,坡地茶园为6.5克/公升。土壤自然含水量一般梯式茶园比坡地茶园高3.8—5.0%。  相似文献   

11.
在讲求高品质、高效率的专业时代,善化糖厂之经营,一直掌握时代的脉动,随着时代的脚步逼进。善化糖厂农务课在推广高产量之蔗园一向不遣余力,尤其未来台湾省加入国际贸易组织(WTO)之后,将面临极大的打击和挑战。为有效提升单位面积之产蔗量,采访组于1998年...  相似文献   

12.
蔗叶不同还田模式对土壤水分和甘蔗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田间试验研究了蔗叶不同还田模式对旱地蔗园土壤水分和甘蔗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蔗叶不同还田模式的甘蔗产量差异不显著,蔗叶全覆盖还田与蔗叶隔行覆盖还田处理的总苗数较焚烧处理差异达极显著性水平(P0.01),有效茎与焚烧处理差异达显著性水平(P0.05)。蔗叶全覆盖还田与蔗叶隔行覆盖还田对宿根蔗垄上前期与后期的土壤水分保持效果较好,不同蔗叶还田模式对甘蔗行间的土壤水分保持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甘蔗害虫是甘蔗生产上重要的自然灾害之一。而每种害虫部有一、二种甚至十多种天敌制约着它的繁殖和危害。这些害虫和天敌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生态平衡关系。但有时由于气象条件和蔗园农事操作(如长期、广泛的使用有机合成农药)的影响,导致大量杀伤天敌,致使自然控制作用丧失,造成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或害虫的再猖獗。  相似文献   

14.
金龟子是闽南地区旱地的一种重要害虫,其种类多,食性杂,危害期长,破坏性大.每年对闽南地区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79-80榨季厦门糖厂的调查报告写到“受害严重的蔗园面积达2400亩”.为摸索其发生规律与防治办法,我于80年进行了调查和防治实验.现将资料整理如下:一、种类和危害闽南地区金龟子种类有10多种,其中以浅棕锡、八字纹、大青锶、大绿丽为优势种.金龟子成虫在龙眼、荔枝花穗上取食,把花穗咬断.造成损失,同时还会取食多种作物的叶子.金龟子的幼虫蛴螬则是甘蔗和花生的主要地下害虫,它取食甘蔗的根和地下茎,造成甘蔗…  相似文献   

15.
针对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如补贴标准不高、设计质量偏低、审批时限过长、项目监管不细、工程管护滞后等,提出了一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地不断前行,高品质且环保的园林景观工程在美化城市和生态环境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展示窗口。该文以深圳万科前海企业公馆园林建设工程项目为例,阐明园林新技术新材料应用及施工管理、安全文明施工、资料管理和结算管理等项目管理方法对于成就精品园林景观工程的重要性。以期为园林景观精品工程项目开展提供项目管理思路和技术参考,为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浦城县在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坚持耕地质量与高标准农田基础工程同步建设,通过"烟—稻"、"油—稻"轮作,均衡利用土壤养分,调节土壤肥力,改变土壤的生态环境。介绍了浦城县水稻油菜轮作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靖州县粮食生产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培育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实施粮食生产提质增效工程、搞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论述了靖州县粮食生产提质增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国家麻类技术产业体系对红麻637工程的具体要求:每亩红麻产出600公斤干皮、300公斤嫩梢和700公斤干骨.从种植技术,试验数据、原材料的成分分析及处理方法等方面,对红麻637工程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为饲用红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论农田生态种养工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田生态种养工程是以农田为平台,农作物与水产、家禽进行立体生产的工程.阐述了农田生态工程的框架与内涵,分析了农田生态种养工程的背景与机遇、功能与优势,介绍了农田生态种养工程的类型、形成与发展,对农田生态种养工程的理论进行分析,提出了生态工程建设的方法与技术、农艺与条件,总结了农田生态种养持续发展的难点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