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中西药结合治疗猪弓形虫病的疗效情况。方法:应用复方磺胺类药物与自拟抗弓形虫中药方剂相结合治疗感染弓形虫病的猪,同时检测猪腹水内的含虫量。然后对小白鼠接种感染猪病料,予以动物回归试验。结果:中西药结合治疗感染弓形虫病的猪达到了100%灭活弓形虫滋养体的作用;回归试验结果显示,一只小白鼠的脑组织内含有少量弓形虫。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猪弓形虫病获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李璐 《养猪》2023,(5):91-93
猪弓形虫病可导致猪只的大量死亡,同时通过猪肉产品威胁食品安全,因此,控制和防止猪弓形虫病的传播是非常重要的。猪弓形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常表现为隐性感染和混合感染。本文以某猪场发生弓形虫病感染致病猪死亡为例,介绍该病的诊断和防治方案,为猪弓形虫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弓形虫病是由刚地弓形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猪、牛、羊和免等多种动物均可感染该病,人也可被感染发病,其中,猪感染猪弓形虫病最为常见。对猪弓形虫病的病原、生活史、临床特征和诊治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弓形虫病是由刚地弓形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猪、牛、羊和兔等多种动物均可感染该病,人也可被感染发病,其中,猪感染猪弓形虫病最为常见.对猪弓形虫病的病原、生活史、临床特征和诊治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猪弓形虫病(猪弓形体病或猪弓浆虫病)是由龚地弓形虫引起的一种人和动物共患的原虫性传染病。感染弓形虫的猫、狗、鼠是引起猪弓形虫感染的主要来源。对猪弓形虫病必须进行实验室快速确诊并及时采取有效预防控制措施,这对于养猪生产与公共卫生均具有重要意义。2009年7月初,博白县博白镇某猪场暴发一种以病猪发热、呼吸困难、流产并出现死亡为特征的疫病。  相似文献   

6.
猪弓形虫病是由龚地弓形虫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发热性疾病。我国曾称之为“无名高热”。该病原体可通过多种途径感染肉用动物和人类,是当今最重要的人畜共患病之一。自1952年 Farral 等人在美国俄亥俄州首次发现猪弓形虫病以来,许多国家相继报道了本病的发生。日本学者曾用间接血凝试验(IHAT)测得东京郊县猪弓形虫病阳性率为36%,并且证实,凡血清学检查弓形虫病阳性猪,90%可以分离到弓形虫。1977年上海某猪场暴发猪弓形虫病,发病率为100%,死亡率达64%。目前,该病已在我国普遍流行。  相似文献   

7.
猪弓形虫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燕秋  杨德胜 《养猪》2005,(4):24-24
弓形虫病属人畜共患病,猪肉被认为是引起人感染弓形虫病的主要传染源,由于弓形虫病与公共卫生有关,所以猪弓形虫病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猪弓形虫病的临床效果,以期为猪弓形虫病的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选取猪场感染猪弓形虫病的病猪86头,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复方长效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制剂,观察两组的治疗疗效。结果: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治疗前相比,两组病猪治疗后腹水中弓形虫数量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腹水弓形虫数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猪弓形虫病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猪弓形虫病(Toxoplamosis)是由刚地弓形虫寄生于猪的多种有核细胞引起的一种原虫病,俗称弓形体病或“无名高热”病。此病属于人畜共患病,有广泛的宿主种类,人和动物的感染率都比较高。据报道人群感染率25%~50%,推算下来,全球大约有5亿人感染弓形虫。  相似文献   

10.
猪弓形虫病由刚地弓形虫引起。弓形虫感染后很少出现临床症状,可检测流产胎儿体液中是否有抗体。猪嗜血支原体病由猪嗜血支原体引起,确诊需进行实验室诊断。笔者介绍了以上2种疾病的临床症状、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1.
弓形虫病又叫弓形体病或毒浆原虫病,是由原生动物的一种单细胞的弓形虫寄生于细胞内引起的疾病.该病为人畜共患病.病猪发热、废食,呼吸困难、流鼻涕、咳嗽;精神不振,全身震颤,排粪困难;母猪发生死胎,流产,胎儿畸形.猪一旦感染弓形虫,危害相当严重,对养猪生产,食肉卫生和人畜安全具有重要意义.2002年5月6日间集安市发生两例猪弓形虫病,经过确诊,对症治疗,均已痊愈.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养猪户的增加,夏季猪发病数急剧增加,最为明显的就是猪弓形虫病,给广大养猪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弓形虫病是人畜共患的原虫病,以猪尤为多见,不同年龄、性别的猪均可发病。成年猪通常为隐性感染,带虫猪成为传染源。妊娠母猪感染后可引起流产、早产和死胎,病毒也会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引起哺乳仔猪发病。现将2013年7月中旬我县一例猪弓形虫病的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猪弓形虫病是由刚第弓形虫引起的原虫病,又称弓形体病。弓形虫病是人、畜共患病,宿主的种类十分广泛,人和动物的感染率都很高。据国外报道,人群的平均感染率为25%~50%,有人推算全世界至少约有5亿人感染弓形虫。猪暴发弓形虫病时可使整个猪场的猪发病,死亡率高达60%以上。我国弓形  相似文献   

14.
对民和县东沟乡、县种猪场和川口驻军某部的猪群,进行弓形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共采取血清120份,作间接血凝试验,结果查出阳性猪15头,阳性率12.5%;20份死猪病料小白鼠接种继代,有9份出现弓形虫(45%)。证明当地猪弓形虫病存在较普遍,应引起有关部门注意。  相似文献   

15.
猪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是由刚第弓形虫引起的一种原虫病,又称弓形体病。弓形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宿主的种类十分广泛,人和动物的感染率都很高。据国外报道,人群的平均感染率为25%~50%,有人推算全世界约有至少5亿人感染弓形虫。猪暴发弓形虫病时可使整个猪场的猪只发病,死亡率高达60%以上。我国弓形虫感染和弓形虫病的分布  相似文献   

16.
猪弓形虫病是由刚地弓形虫感染引发的一种血液原虫病,该种疾病属于人畜共患病和典型的免疫性疾病,可以在多种牲畜群体中寄生。猪群一旦受到弓形虫感染,病情会快速传播,蔓延防控不及时,还会造成整个猪群全部发病,死亡率有时高达60%以上,是危害生猪养殖产业的常发病和高发病。因此,需要加强流行病学调查,在疾病进入流行高发期前,采取针对性措施防控,提高防控效果,降低发病率,保障养殖安全。该文探讨猪弓形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弓形虫病是人畜共患的一种原虫病。弓形虫实际上是猫的一种球虫 ,其整个发育过程 ,需要两个宿主。猫是弓形虫的终末宿主 ,在其体内进行有性繁殖 ,随粪便排出卵囊。人和多种动物是弓形虫的中间宿主 ,在其体内进行无性繁殖 ,形成弓形虫速殖子和包囊 ,一旦侵入中间宿主体内 ,皆可引起弓形虫病或隐性感染。猪弓形虫的感染率较其它动物高。仔猪及成年猪均易感染 ,常可在猪场暴发 ,或呈地方性流行 ,其死亡率高达 60 %。弓形虫对某些猪也可造成隐性感染 ,不显症状 ,但长期存在于猪体内。因此本病对养猪生产 ,食品卫生和人体健康都有严重的威胁。近…  相似文献   

18.
猪弓形虫(又称弓形体、弓浆虫及毒浆原虫)病,是由龚地弓形虫寄生在猪、牛、羊、狗、猫和人体内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原虫病。本病主要是猪只通过吃下包囊、卵囊和滋养体而感染。据调查2005年4月至10月份。江苏省金湖县某乡镇有25%的架子猪和育肥猪都发生弓形虫病,如治疗不及时死亡率可达50%。  相似文献   

19.
猪弓形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尤以猪为多见,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猪均可发病,幼年猪和育肥猪最易感染,多呈暴发性发病,引起大批死亡。怀孕母猪感染后可引起发热、流产、早产和死胎。本文将某实验猪场发生的一起母猪弓形虫病诊治情况进行总结,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0.
该文主要介绍猪弓形虫病的传播途径与传播媒介,经呼吸道、消化道传播。猪场养猫也可传播猪弓形虫病。患猪的尸体、内脏、血液、排泄物中也有弓形虫,可传染给健康猪只,因此发现患猪要进行隔离,对其排泄物进行彻底清扫,对猪舍进行消毒。防治弓形虫病要注意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由于猪弓形虫病的症状与猪瘟症状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因此要做好鉴别诊断。一般猪场中的饲料都应适当添加一些抗寄生虫药物,如磺胺-6-甲氧嘧啶。药物预防能降低猪弓形虫病的发病率。治疗弓形虫病时,磺胺类药物效果较好,与磺胺增效剂合用效果更加明显。该病治疗不及时,猪会发生隐性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