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金鸡心’黄皮果实为试验材料,研究遮阴及地膜覆盖等不同环境因子条件下,黄皮果实表面温湿度的变化对炭疽病发病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处理果实炭疽病发病率较低,遮阴及遮阴+地膜覆盖处理的果实炭疽病发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以无核黄皮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形态氮肥作为壮梢肥和促花壮果肥,对其秋梢生长、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氮肥处理中施用酰胺态氮+铵态氮(尿素和硫铵各占氮源50%)的处理在满足秋梢生长中表现最优;无核黄皮结果果实产量均以施氮品种为酰胺态氮+铵态氮处理为最高;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酸度在4个不同氮源的氮肥处理之间均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无论在海日园还是波波园中酰胺态氮+铵态氮配施处理维生素C含量最高.在施用氮含量相同下,酰胺态氮与铵态氮配合制成的无核黄皮专用肥能够促进其秋梢生长发育,提高果实产量和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3.
遮阴对环境温度、梨树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丰水”和“二十世纪”梨为试材,研究了遮阴对供试材料的环境温度、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遮阴导致丰水梨光照强度降低50.04%,叶幕温度平均下降1.97℃,果面温度平均下降3.68℃,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由双峰型变成单峰型,气孔导度日变化保持双峰型,供试品种果实采收期推迟2周以上,遮阴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与品种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遮阴处理对草莓叶片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以草莓‘章姬’品种为试材,测定其叶片光合特性、糖含量及果实糖、可溶性蛋白、花青素、可溶性固形物和总酚含量、可滴定酸度、香气成分。【结果】50%遮阴处理后,草莓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φPO、ΨO、φEO和RC/CSM均较未遮阴处理显著降低(p0.05),φDO显著升高(p0.05);而25%遮阴处理与未遮阴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蔗糖是光合产物的主要运输形式,25%遮阴处理使其含量在草莓果实中增加了21.17%(p0.05),在叶片中降低了38.88%(p0.05),这表明25%遮阴处理可促进蔗糖向果实转运。此外,25%遮阴处理后,果实中可滴定酸度降低了12.84%(p0.05),其他品质指标与未遮阴处理间无显著差异。50%遮阴处理后,果实中总酚、葡萄糖、还原糖和总糖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与未遮阴处理相比,25%和50%遮阴处理后,草莓果实萜烯类香气释放量分别增加了22.53%(p0.05)和9.84%。【结论】25%遮阴处理可促进光合产物(蔗糖)转运,提高果实蔗糖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度,提高香气释放。因此,浙江省及其相同气候区春夏季草莓设施栽培适宜进行25%遮阴处理以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果园微气候条件对南疆‘灰枣’坐果及枣果品质的影响。【方法】2014在库尔勒‘灰枣’果园设置树体阴阳面、遮阳、喷水及地表覆盖物等果园微气候处理方式,研究不同处理下空气及土壤的温湿度变化状况对‘灰枣’果实坐果和品质的影响。【结果】‘灰枣’园中温湿度的均值为土壤大于空气,而温湿度的差值则是空气显著大于土壤。地膜覆盖处理下土壤温湿度显著高于秸秆覆盖及对照,能够有效提高坐果率;遮阳处理使空气温湿度有所降低,对枣果纵横径和蛋白质的增加有促进作用;秸秆覆盖给枣树土壤提供了一个温湿度均较为适宜的微环境,使果实中糖、蛋白质、可滴定酸、类黄酮、花青素和维生素C含量均有所增加;设定时间段内,每隔1 h对树体进行一次喷水处理空气湿度为所有空气处理中最高,有利于可滴定酸的积累。【结论】果园微气候因子处理对南疆‘灰枣’坐果和品质有明显影响,其中遮阳、每隔1 h喷水、秸秆和地膜覆盖对‘灰枣’坐果和品质的促进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以3年生‘夏黑’葡萄为试材,探讨遮阴对葡萄叶幕微环境、叶片质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通过设置覆盖一层黑色遮阳网(T1)、覆盖两层黑色遮阳网(T2)2个处理,以自然光照为对照(CK),研究遮阴对‘夏黑’葡萄叶幕光照强度、温湿度、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遮阴后葡萄叶幕的光照强度、昼夜温差显著降低,T1、T2的光照强度分别为CK的39.68%、20.28%,T1、T2的昼夜温差分别比CK降低19.85%、42.75%,T1、T2的叶幕相对湿度高于CK;遮阴后葡萄叶长、叶面积增大,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增加,叶绿素a/b变小;遮阴后葡萄果粒变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果实品质降低。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留夏梢防沃柑果实日灼的可行性,在广西南宁以4年生香橙砧沃柑为试材,5月下旬至7月上旬对结果枝进行不同时间和数量的留夏梢处理,以不留夏梢作对照,观测比较了不同处理的落果率、果实日灼率、日灼指数、果面温度和果实品质。结果表明,对照的落果率为9.80%,果实的日灼率为74.93%,日灼指数达40.76%。适时适量留夏梢不会引起大量落果,可起到遮阴防晒、降低果面温度的作用,可有效抑制果实日灼的发生和降低日灼指数,且可提升果实品质。6月下旬结果枝留3枝夏梢(树冠表面每平方米留26枝夏梢)的综合表现最佳,落果率为11.83%且与对照无显著差异,果实日灼率(9.63%)和日灼指数(5.96%)均最低且显著低于对照,平均单果质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和出汁率均最高且显著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8.
在‘沙田柚’成熟前期进行地膜(反光地膜、防水透气地膜、透明塑料地膜)覆盖处理,分析不同覆盖材料处理对其果实品质和果园土壤细菌类型、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光地膜和防水透气地膜覆盖处理可提高‘沙田柚’果实蔗糖、葡萄糖、果糖、可溶性固形物、柠檬酸含量,降低苹果酸、抗坏血酸含量,透明塑料地膜处理的各指标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采用高通量测序法对土壤细菌进行测序,获得OTUs总数目为21393个,至少涵盖了38门48纲109目205科428属278种的细菌;在细菌门分类水平,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是各处理的优势菌门,地膜覆盖提高了放线菌门、蓝藻门的相对丰度,降低了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对土壤理化性质分析发现,透明塑料地膜和防水透气地膜处理提高了土壤含水量,反光地膜和防水透气地膜处理降低了土壤有机质、无机磷、有效钾含量。综上,果实成熟前覆盖反光地膜和防水透气地膜可以改善‘沙田柚’的果实品质;地膜覆盖处理改变了‘沙田柚’园土壤细菌多样性、群落结构和土壤的理化性质,地膜覆盖具有改善‘沙田柚’果实品质和土壤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
以"无核"黄皮果实为材料,研究了β-氨基丁酸、对氨基水杨酸钠和曲酸等3种褐变抑制剂处理后对贮藏期间[(4±0.5)℃,相对湿度85%]果实外观、营养和抗氧化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清水)相比,β-氨基丁酸和对氨基水杨酸钠处理可以明显抑制黄皮果皮褐变,而曲酸处理与对照(清水)无显著性差异。3种褐变抑制剂处理都具有抑制黄皮果实失重和丙二醛含量上升、延缓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降解、提高类黄酮和总酚含量的作用,并能显著提高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R)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其中,对氨基水杨酸钠处理能够更好地维持黄皮采后品质和抗氧化特性,从而抑制褐变。因此,对氨基水杨酸钠处理的效果最好,β-氨基丁酸处理次之,曲酸处理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0.
以盆栽兔眼蓝莓品种‘灿烂’为试材,研究避雨栽培对其生长光环境及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露地栽培(对照)相比,避雨栽培条件下可见光、UVA、UVB光照强度显著降低,且阴雨天气蓝光波段的光照强度较其他波段的可见光降低更多;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皮花色苷含量显著低于露地栽培,单果重、总酚和总黄酮含量与露地栽培无显著差异;单株商品果产量较露地栽培显著增加了12.9%。综上,避雨栽培改变了兔眼蓝莓生长光环境,导致果实部分品质指标有所下降,但减少了裂果和落果损失,从而显著提高了商品果产量,可在兔眼蓝莓果实成熟期多雨的南方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1-MCP及膜袋与温度耦合处理对‘富士'苹果贮藏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富士'苹果进行1-MCP(1-甲基环丙烯)及膜袋与温度耦合处理贮藏保鲜试验,试验设6个处理:室温对照、室温+1-MCP、室温+膜袋、冷藏对照、冷藏+1-MCP、冷藏+膜袋.结果表明:(1)膜袋处理能显著延长'富士'苹果贮期,而1-MCP(1 000 nl/L,下同)不能显著延长'富士'苹果贮期;各处理中,冷藏+膜袋贮期最长,室温+1-MCP贮期最短.(2)室温(18℃)贮藏条件下,1-MCP及膜袋对'富士'苹果贮藏期间的硬度影响差异不显著;冷藏(5℃)条件下,1-McP处理的'富士'苹果贮藏181 d时的硬度显著高于对照及膜袋.(3)室温贮藏22 d时,1-MCP处理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TSS)显著高于膜袋,但和对照差异不显著;冷藏181 d时,1-MCP及膜袋处理果的TSS和对照无显著差异.(4)室温耦合条件下1-MCP处理加速了贮藏期间'富士'苹果的腐烂,使商品果率迅速降低.综合分析认为:无论室温还是冷藏贮果,膜袋处理效果都最好.  相似文献   

12.
通过使用智能型温湿度记录仪,以露地为对照,对夏季高温季节3种防虫网覆盖方式下(水平棚架覆盖、大棚覆盖、连栋大棚覆盖)设施内的空气温湿度进行连续记录,初步摸索出3种防虫网覆盖方式下设施内温湿度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高温晴天不同处理防虫网内的温度都高于露地,防虫网+连栋大棚模式设施内温湿度随着外界温度变化最大,温度最高时,防虫网+连栋大棚湿度最低,气温降低后湿度又升高得最快;雨天不同处理温度都差不多,防虫网+连栋大棚覆盖下湿度最低;阴天温度下午最高,各处理温度差别不大,防虫网+连栋大棚的湿度最低;雨转晴后防虫网+连栋大棚温度升高最快,湿度降低最快;所以防虫网+连栋大棚覆盖最适合夏季叶菜类栽培,高温低湿可有效防止烂菜,全封闭的生长和管理模式也可起到很好的防虫效果。  相似文献   

13.
对4种不同材质的果袋,进行套袋微域生境及果实着色试验,结果表明,双层内红袋处理昼夜温差较大,9月18—21日和10月上旬晴天条件下,分别比对照高5.8℃和4.8℃;塑膜袋和双层纸袋保湿性较好,在晴热干燥、空气湿度过低时,可减轻相对湿度胁迫;双层纸袋遮光严重,晴天14:00双层内红袋和双层内黑袋袋内光辐射只有对照的0.8%和0.4%。不同套袋材料形成不同的微环境,对柿果着色产生不同的影响,双层内红处理果实着色最好,其次为双层内黑,其他处理与对照差异较小,9月25日调查,双层内红果皮色为N25B,对照为163B;10月15日双层内红为33A,对照为N25B。对甜柿果皮进行色素分析,发现不同处理柿果生长后期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提高,套纸袋处理降低果皮类胡萝卜素含量;双层纸袋处理后期类黄酮含量增加,其他处理及对照则降低,成熟期双层内红的果皮类胡萝卜素和类黄酮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0.017 8 mg·g-1和0.070 6 mg·g-1。  相似文献   

14.
地面覆草对姜田小气候及生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坤 《中国蔬菜》1999,1(2):6-0
姜田地面覆草可显著增加土壤含水量,降低地温,提高空气相对湿度,但使气温稍升。尽管地面覆草未改变光强,但生姜长势与传统插草相似,因而最终产量未表现显著差异。地面覆草与插草的生姜长势及产量均极显著高于裸地  相似文献   

15.
遮阴对日光温室柑橘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年生枳砧砂糖橘为试材,研究不同遮阴处理对温室柑橘树冠微环境、柑橘生长及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未遮阴的日光温室条件下,中午光合有效辐射强、温度高、相对湿度低,柑橘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有明显的光合"午休"。遮阴可显著降低光合有效辐射,降低柑橘树冠温度,增加树冠相对湿度,柑橘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表现为"单峰型"。遮阴处理对新萌发夏梢生长表现出抑制作用,随着透光率的降低,柑橘枝长、枝粗、枝条数降低。遮阴处理使柑橘叶片单叶面积增大,叶片变薄。遮阴使叶绿素b含量增加,随着透光率的降低,叶绿素a/b值变小。一层遮阴柑橘幼果坐果率比对照提高了16.44%,二层遮阴处理坐果率为0。  相似文献   

16.
以生产上的经验灌水量30 m3/667m2-未覆膜(G0-N)为对照,研究不同覆盖方式和灌水量对甘蓝生长、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灌水量的减少,未覆膜处理植株的茎粗、叶球膨大率呈下降趋势;覆膜处理的植株呈现上升趋势;VC,可溶性糖,粗纤维均随着水量的减少而增加,甘蓝的品质提高;10 m3/667m2-覆膜处理的产量最高,其次是20 m3/667m2-未覆膜,而30 m3/667m2-覆膜与10 m3/667m2未覆膜产量最低。综合产量和品质指标,在该试验中,认为20 m3/667m2-未覆膜和10 m3/667m2-覆膜可以使甘蓝达到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17.
日光温室不同覆盖模式对番茄产量和微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文臣  张微 《长江蔬菜》2015,(12):17-19
在日光温室条件下,研究了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2种方式对温室空气湿度、空气温度、土壤温度、土壤理化性状、番茄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筛选出有利于温室番茄生长的最佳覆盖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覆盖能有效调节土壤的理化性状,该处理下的番茄商品性和产量与地膜覆盖处理的相比显著提高,是适宜日光温室番茄生长的覆盖方式。  相似文献   

18.
杨新琴 《长江蔬菜》2013,(24):31-33
以三年生芦笋格兰德为试材,研究了单层白色地膜、谷壳和三层覆盖(稻草+鸡粪+谷壳)的增温效应及对大棚春绿芦笋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单层白色地膜覆盖平均可提高地温2.65℃,促进绿芦笋提前萌芽出笋,使采笋期提前18d左右,绿芦笋产量和产值比对照(不覆盖)提高40.54%和61.14%,增产增效显著;但谷壳覆盖和三层覆盖对绿芦笋的采笋期、产量和产值均无显著影响,且地温比对照低;另外,3种覆盖方式对绿芦笋的一级笋率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夏季遮阴对猕猴桃园生态因子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中华猕猴桃翠玉和美味猕猴桃米良一号为试材,研究高温季节(7月初-9月底)不同遮阴强度(0、25%、50%、75%)对猕猴桃园生态因子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未遮阴的自然条件下,猕猴桃叶、果表面温度极高,蒸腾强烈,叶片光合作用出现严重的"午休"现象,表明树体处于严重的胁迫状态;遮阴可在一定程度上降温增湿,改善猕猴桃冠幕微环境,大大降低叶温和果温,有效消除叶片光合作用的"午休"现象。翠玉适宜的遮阴强度约为25%,米良一号约为50%。遮阴对翠玉叶片蒸腾速率无显著影响,但对米良一号的影响较大。可见,适度遮阴能有效缓解夏季高温强光对猕猴桃的危害,但过度遮阴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