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玉红油3号’是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种子管理站,于2006年用从中国油料所引进的"中双9号"品种作父本与本站选育出的"A35"品种作母本,通过人工杂交,采用系统选育方法选育而成的。2010-2012年,参加云南省优质油菜新品种(组合)区域试验(山地油菜组),2 a区试18个点中15点增产,3点减产,增产点在83.3%,2 a平均单产比对照‘花油5号’增产9.42%,差异极显著,丰产性好。该品种属春性甘蓝型中早熟优质双低品种,株高适中,株型紧凑,叶型倒卵型,叶色淡绿,叶缘波状,有叶柄,平均生育期173.6 d,平均株高147.91 cm,有效分枝13.91个,单株有效角果数334.87角,每角粒数20.56粒,千粒重3.46 g,单株产量16.53 g。品质优,芥酸含量未检出,硫甙含量22.30μmol/g,粗脂肪含量45.42%。适宜云南省800~2 200 m海拔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2.
摘薹时期对油蔬两用油菜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不同时期摘薹对油蔬两用油菜"油研10号"产量、农艺性状和综合经济效益的影响,为油菜适期摘薹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摘薹虽菜籽产量显著高于摘薹,但综合经济效益较低;摘薹后株高、有效分枝高度、一次有效分枝数、一次有效角果数降低;薹高60 cm时(2月5日)摘薹,菜薹产量、全株有效角果数、单株籽粒产量均显著高于其余处理,且综合经济效益最好,纯收入可达10274.2元/hm~2,较不摘薹增收19.85%。  相似文献   

3.
审定名称:2007年10月四川省审定,定名“长油2号” 品种来源:[9501A(B)×CY18X]隐性核不育两系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 特征特性:长油2号属甘蓝型中熟双低杂交油菜品种,全生育期223天。株高221.9cm,幼苗生长半直立,长势中等,叶色淡绿,茎、叶皆具蜡粉,分枝部位中等,匀生分枝,单株有效分枝16.4个;平均单株有效角果590.3个,每角粒数15.01粒,平均千粒重3.56g。籽粒呈圆形,黑褐色,粒大饱满,皮薄,含油量高,  相似文献   

4.
白菜型春油菜新品种甘南6号是甘南藏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自育品种甘南3号为母本、引进品系97Q-4为父本杂交,经多年选育而成。在2011 — 2013年进行的甘南州油菜区域试验中,3 a平均折合产量为 1 810.5 kg/hm2,较对照品种甘南4号增产18.2%。甘南6号属春性早熟品种,生育期为109 d。平均株高110.7 cm,总有效分枝数3.5~4.6个,单株有效角果数64.8~127.0个,角粒数20.3粒,千粒重2.8~3.1 g。适宜在甘南临潭、卓尼、夏河、碌曲、迭部、合作等地及武威天祝、张掖山丹、定西渭源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5.
南油12     
《农业信息探索》2008,(6):34-34
审定编号:川审油2006002 品种来源:不育系南A7×恢复系96R 特征特性:该品种在2005年、2006年两年的四川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中,株高214.4cm,一次有效分枝数7个,单株有效角果数554.5个,每果粒数15.9粒,千粒重3.2g,含油率40.92%,芥酸含量0.1%,硫甙含量17.51μmol/g(饼),全生育期226天;自然条件下,抗耐菌核病能力和抗倒力强于对照蜀杂6号,抗病毒病能力和耐寒力与对照蜀杂6号相当;植保鉴定结果,  相似文献   

6.
审定名称:2007年10月四川省审定,定名“金油858” 品种来源:[9501A(B)×ZY63R]隐性核不育两系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 特征特性:金油858属甘蓝型中熟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全生育期222天。株高219.9cm,幼苗生长半直立,叶色淡绿,茎、叶皆具蜡粉,分枝部位中等,匀生分枝,单株有效分枝10.12个;平均单株有效角果614.8个,每角粒数13.42粒,平均千粒重3.77g。籽粒呈圆形,黑褐色,粒大饱满,皮薄,含油量高,  相似文献   

7.
两种不同含量的速溶硼肥,solubor和宽甸硼砂施用于油菜新品种中双9号、华双3号、中油杂2号和华杂3号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硼增加油菜苗期、越冬期、初花期干物重,增加株高、主花序长度、分枝数、单株角果数、粒数和粒重,而叶数、根茎粗和千粒重变化不明显;不同施硼菜籽产量平均增加5.7%~20.1%,喷施等量0.075%、0.10%、0.15%硼肥溶液,solubor优于宽甸硼砂,增产率分别为13.3%、18.3%、20.1%和5.7%、9.9%、15.2%;喷施等量有效硼时,两种硼肥的油菜单株粒重及菜籽产量均相近。表明两种硼肥对双低常规油菜与双低杂交油菜均有相似的显著增产效果,其增产率取决于有效硼施用量;在低硼土上,可满足双低油菜产量达2500~2800kg/hm2的硼素需求为每公顷喷施宽甸硼砂5.7kg或solubor硼肥2.85kg。  相似文献   

8.
根据2009-2011年重庆市23个油菜品种区试的试验数据,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分析油菜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油菜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作用大小依次为全株角果数〉株高〉每果粒数〉千粒重〉一次有效分枝数〉一次有效分枝高度;全株角果数和株高均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和全株角果数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全株角果数和株高高效地控制着油菜生产力。  相似文献   

9.
两种硼肥对油菜新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两种不同含量的速溶硼肥,solubor和宽甸硼砂施用于油菜新品种中双9号、华双3号、中油杂2号和华杂3号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硼增加油菜苗期、越冬期、初花期干物重,增加株高、主花序长度、分枝数、单株角果数、粒数和粒重,而叶数、根茎粗和千粒重变化不明显;不同施硼菜籽产量平均增加5.7%~20.1%,喷施等量0.075%、0.10%、0.15%硼肥溶液,solubor优于宽甸硼砂,增产率分别为13.3%、18.3%、20.1%和5.7%、9.9%、15.2%;喷施等量有效硼时,两种硼肥的油菜单株粒重及菜籽产量均相近。表明两种硼肥对双低常规油菜与双低杂交油菜均有相似的显著增产效果,其增产率取决于有效硼施用量;在低硼土上,可满足双低油菜产量达2500~2800kg/hm^2的硼素需求为每公顷喷施宽甸硼砂5.7kg或solubor硼肥2.85kg。  相似文献   

10.
陇亚14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1S为母本、品系89259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胡麻新品种。在2013 — 2014年甘肃省胡麻区域试验中,2 a 20点(次)有16点(次)增产,折合平均产量1 855.65 kg/hm2,较对照品种陇亚10号(折合产量1 626.75 kg/hm2)增产14.07%,居11个参试品种(系)第1位。该品种为油用型,幼苗直立,株型紧凑。株高59.8 cm,工艺长度35.0 cm,分枝数5.8枝,单株果数24.1个,果粒数7.2粒,千粒重8.1 g,单株产量0.95 g。生育期93~123 d。生长整齐一致,抗旱、抗倒伏,综合农艺性状优良。适宜在甘肃兰州、天水、平凉、庆阳以及内蒙、新疆、河北等全国胡麻主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陇糜13号是2003年以会宁大黄糜为母本,以系选优系8711-1-3-2-2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过多年水旱穿梭选育和多点鉴定,育成的高产稳产糜子新品种。生育期117~126 d,平均株高165.4 cm,穗长35.2 cm,茎粗0.60 cm,主茎可见节数7.1节,株有效穗数1.0个,单株穗重9.29 g,单穗粒重6.34 g,千粒重8.0 g,单株草重14.28 g,出谷率68.25%。黄米水分含量10.61%(干基)、粗蛋白含量178 g/kg(干基)、粗脂肪含量40.3 g/kg(干基)、粗淀粉含量739.1 g/kg(干基)、赖氨酸含量3.6 g/kg(干基)、铁含量75.5 mg/kg(干基)。在甘肃省多点区域试验中,陇糜13号2 a 14点(次)折合产量3 814.95 kg/hm2,较对照品种陇糜10号增产12.27%。人工接种鉴定,黑穗病发病株率2.01%,表现高抗黑穗病。适宜在甘肃省庆阳、平凉、白银、定西等地及其相似生态区海拔1 650~ 1 900 m的地区春播、海拔1 200~1 400 m的地区复种。  相似文献   

12.
周豆12号     
品种来源:豫豆24号×豫豆12号(花粉管通道法杂交)特征特性:生育期105天,属于中熟夏大豆品种。有限结荚习性,株高75cm左右,主茎有效节数15节左右,有效分枝数2-3个。单株荚数43.8个,单株粒数78.8粒。百粒重23.2g。植株着生灰色茸毛,紫花。子粒黄色、近圆形,脐色褐色。脂肪含量22.81%,蛋白质含量40.39%。  相似文献   

13.
油用牡丹良种‘凤丹’引种栽培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用牡丹是结籽能力较强的一类牡丹品种的统称,其种子可用于提取优质食用油。20世纪60年代,‘凤丹’牡丹从安徽铜陵引种至重庆地区,作为药用牡丹种植以收获丹皮。通过多年的引种驯化,重庆市林科院2013—2015年研究发现,‘凤丹’牡丹在重庆表现出生长旺盛、分枝量大、种子产量高、种子含油率高等特点,适宜作为优良的木本油料品种种植推广。七年生植株产果平均为167.09 g/株,产种子平均为57.72 g/株,出籽率平均为34.5%,千粒重平均为373.86 g,667 m2产种子平均为138.53 kg。2015年11月该品种通过重庆市品种认定会专家评审,品种名称沿用‘凤丹’,良种编号为"渝R-ETS-PO-006-2015"。  相似文献   

14.
陇亚杂4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采用两系法杂种优势利用技术选育而成的胡麻杂交种。在2013 — 2014年甘肃省区域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1 773.0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亚10号(折合产量1 506.75 kg/hm2)增产8.99%,居11个参试品种(系)的第4位。陇亚杂4号为油用型品种,株高59.4 cm,单株果数25.5个,果粒数7.5粒,千粒重8.0 g,单株产量0.95 g。生育期106 d。适宜在甘肃兰州、定西、白银、张掖等同类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杂优1号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7012 品种来源:532A×1046C 特征特性:甘蓝型冬性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全生育期241天左右,比对照秦优7号早熟1.5天。幼苗匍匐,子叶肾脏型,苗期叶色深绿,裂叶3~4对,叶柄中长,叶面光滑无刺,叶缘平整无刺,有少量蜡粉,无刺毛。花瓣大,花色鲜黄,种皮黑色。平均株高172.5cm,上生分枝类型,分枝与主茎夹角较大,一次有效分枝数8.8个,单株有效角果数339.4个,每角粒数21.5粒,千粒重3.5g。区域试验田间调查,平均菌核病发病率4.91%、病指2.77。抗病鉴定综合评价低感菌核病,中抗病毒病。抗倒性较强。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平均芥酸含量0.4%,硫甙含量27.14μmol/g,含油量40.0%。  相似文献   

16.
为了鉴定、筛选出抗旱的芥菜型春油菜材料,为抗旱品种选育以及当地推广耐旱品种奠定基础,以芥菜型春油菜(Brassica juncea L.)晋油12号、78-1、内引2号和自选X0为试材,设置65%~75%(CK)、40%~50%(中度干旱MD)和20%~30%(重度干旱SD)3个水分梯度,给予持续12、19、24、33、38 d 5个时期干旱处理,研究苗期干旱对油菜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造成春油菜幼苗的株高、地上部干质量和叶面积的明显下降,对叶绿素含量影响不明显;4个品种的脯氨酸含量随干旱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加,丙二醛含量随干旱程度的加剧而升高。4个油菜品种苗期抗旱能力排序为晋油12号78-1内引2号自选X0。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共生期对再生稻套播油菜性状及产量影响,设置油稻共生期0(T1)、3 d(T2)、5 d(T3)、7 d(T4)和10 d(T5)共5个处理,结果表明:(1)油菜产量和共生期呈一元二次抛物线关系(y=-8.98x~2+93.817x+1 864.6,R~2=0.848),其中共生期为5 d时产量最高,达2 179.8 kg·hm~(-2);(2)油菜全苗期密度随着其与再生稻套播共生期的延长而不断增加,而蕾薹期、盛花期均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苗体稳定后密度大小为T3T2T1T4T5;(3)共生期与一次有效分枝、分枝有效角果数、全株有效角果数、单株生物量和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每角粒数和植株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主花序有效角果数和千粒重相关不显著(p0.05)。说明不同再生稻套播油菜共生期通过影响油菜植株密度、单株产量等相关指标进而影响油菜产量,因此适宜的共生期有利于油菜产量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以杂交油菜品种庆油1号为供试品种,2016年在重庆市大足区建立稻田免耕直播与育苗移栽示范片,比较分析其田间表现和实收产量。田间农艺性状结果表明:与育苗移栽油菜相比,稻田免耕直播油菜的生育进程要推迟,生育期缩短13 d;株高、根茎直径、一次有效分枝数、有效主花序长度、单株角果数和主花序有效角果数分别降低3.7%、32.3%、50.5%、17.5%、66.6%和13.2%;分枝高度和主花序角果数占单株总角果数比重分别提高73.2%和161.0%;群体抗倒性增强,角果层更集中,成熟一致性提高,菌核病病株率降低。田间抽样实收测产结果表明:庆油1号稻田免耕直播的667 m2产量为190.5 kg,育苗移栽产量212.8 kg,免耕直播比育苗移栽产量低10.5%;免耕直播和育苗移栽的机收产量分别为180.3 kg和195.4 kg,机收损失率分别为5.3%和8.3%。综合分析,稻田免耕直播油菜生育进程推迟,生育期缩短,个体生长量小,但群体优势增强,个体和群体表现都有利于机械收获,产量也达到了较高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氮、磷、钾用量与种植密度对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以华油杂9号为试验材料,固定氮(N):磷(P2O5):钾(K2O)比例为1:0.55:0.8,设置施纯氮量135、225、315 kg /hm2,以及种植密度15、45、75万株/hm2不同处理,研究施肥量与密度对油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籽粒产量随施肥量、密度的增大而增加,增加施肥量的增产幅度大于增加密度;施肥水平较低时,提高密度的增产作用更为显著。改变施肥量与密度对经济性状、产量构成因素均可产生显著影响,但改变密度对单株有效分枝数及角果数的影响更大。不同肥力下密度每增加30万株/hm2,单株有效分枝数降低1.7~3.8个。主茎籽粒含油量高于分枝,蛋白质及硫苷含量低于分枝。随施肥量增加含油量下降,硫苷、蛋白质含量上升。随密度增加含油量上升,蛋白质含量下降,主茎与分枝的硫苷含量上升,但整株硫苷含量下降。因此,若以减少施肥、节本增效为前提,选择每公顷施纯氮135~225 kg、P2O575~124 kg、K2O 108~180kg,并且在45~75万株/hm2范围内适当提高密度,有利于获得3000kg/hm2以上的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20.
吉育407     
《农业信息探索》2014,(10):42-43
审定编号:国审豆2013006品种名称:吉育407选育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品种来源:九交8866-12,铁90035-17特征特性:高油型中熟春大豆品种,北方春播生育期平均126天,比对照九农21晚1天。株型收敛,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85.9cm,主茎17.0节,有效分枝0.4个,底荚高度14.9cm,单株有效荚数46个,单株粒数108.7粒,单株粒重17.7g,百粒重16.6g。尖叶,白花,灰毛。籽粒圆形,种皮黄色,种脐褐色。人工接种鉴定,中抗花叶病毒病1号株系,感花叶病毒病3号株系,中抗胞囊线虫病3号生理小种。粗蛋白含量38.17%,粗脂肪含量22.5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