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宁夏城乡收入差距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乡收入差距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隐患,如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正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以宁夏19个县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泰尔指数及其分解、EDSA-GIS、数理统计的分析方法研究1990-2013年宁夏城乡收入差距的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宁夏城乡总体收入差距和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呈现波动扩大趋势,而城镇内部和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呈波动缩小趋势。(2)宁夏城乡收入差距空间分异显著,城镇收入和农村收入呈现"北高南低"的空间格局,城乡收入比呈现"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3)1990年以来,城乡收入差距的热点区始终位于宁夏中南部地区,而冷点区长期位于北部引黄灌区,且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和空间二元结构特征。(4)工业化水平和人均GDP的提高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市民化水平和财政支农力度的提高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在此基础上,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对中南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增加财政支农力度,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程宏如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783-19786
以苏北地区为例,根据2000~2009《江苏统计年鉴》中的数据,阐述了欠发达地区城乡经济差距情况,欠发达地区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十分明显,主要体现在人均收入、生活水平和家庭支出的恩格尔系数不同的差距。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城乡经济差距形成的原因,城乡占有资源的不对称性和不流动性客观上造成城乡居民经济收入差距;城镇工业发展快于农业发展拉大城乡居民经济收入差距;城乡比较劳动生产率差距扩大城乡居民经济收入差距。提出了缩小欠发达地区城乡经济发展差距的对策:深化改革,实现经济资源城乡间自由流动;以城带乡,发挥城市在城乡协调发展中的作用;以农村和农业为抓手,提高农业比较生产率。  相似文献   

3.
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是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目标,农村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受农村体育事业的影响。只有农村经济和农村体育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才能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近年来我国不断倡导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农村经济和农村体育迎来了发展的高峰期,在这一时期要处理好两者关系,以实现彼此之间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了“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举措。本文对进一步稳固农业基础、缩小城乡差距的实现路径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到实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统筹城乡融合发展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之一。本研究基于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的创建这一准自然实验,利用2006—2021年全国25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农旅融合政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运用中介效应模型与调节效应模型探讨了其内在机制及作用的区域异质性。研究结论表明:农旅融合政策显著促进地级市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且在运用合成控制双重差分法(SDID)等对模型进行有效性检验和工具变量法处理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稳健。机制分析显示,农旅融合政策通过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促进城乡人员流动来弥合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通过调节效应模型发现,因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农旅融合政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作用呈现出区域异质性。因此,为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建议持续发挥示范县的带动引领作用,明确非示范县“农业+旅游业”的整体定位和核心竞争力;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性投入,推动城乡间人员的畅通流动;实施精准的差异化措施,更好发挥农旅融合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异质性效应,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与乡村振兴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熊子怡  张科  何宜庆 《世界农业》2022,(10):111-123
发展数字经济能否促进乡村振兴以实现共同富裕一直备受各界关注。本文从理论上阐述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以及要素流通机制在其中所起的调节作用,并基于2011—2019年中国城市层面数据,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法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内在逻辑。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户籍制度改革和交通基础设施等要素流通机制有助于强化这一效应。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效应主要表现在市场化程度较高和要素市场发育程度较高的地区。本文研究不仅有助于厘清数字经济、要素流动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作用机理,也为数字经济时代如何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7.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而要实现共同富裕伟大目标必须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基于2004-2019年285个地级城市面板数据,运用SGMM模型,对地级城市在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继续推行土地财政模式能否实现城乡居民共同富裕的问题进行探索。结果显示:土地财政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呈现出“倒U型”路径,而对城市内部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为“正U型”,表明再推行土地财政模式可能继续拉大城市居民收入差距;土地财政拉大了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地级城市土地出让金额占城市预算收入的比重每提高1 %,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可能增加1.3 %。机制检验结果显示,土地财政通过地级城市经济总量的快速扩张拉大居民收入差距。建议地级城市通过控制土地财政规模以防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再扩大,并逐步探索创新与改革土地财政模式,加快完善中国式经济发展中的利益分配与共享机制,有序实现城乡居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8.
采用"城乡加权法"和"分层加权法"测算了宁夏居民收入总体差距,从城乡收入差距及城镇、乡村内部收入差距对总体差距的影响、城乡差距在区域间的表现、城镇内部差距、农村内部差距等方面测算、分析了宁夏居民收入差距构成,从行业差距、不同职业差距、不同文化程度差距等方面测算分析了宁夏城镇内部差距。提出了通过缩小城乡差距、山川区域差距等促进宁夏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李昊轩 《安徽农业科学》2022,50(10):204-207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收入公平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普惠金融能够为农业提供发展所需的资金,对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有着积极作用。采用北京大学的普惠金融指数,根据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和五峰土家族自治县2014—2019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鄂西少数民族地区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普惠聚合金融指数和使用广度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影响为正,且通过了0.01的显著性检验;覆盖广度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有正向作用,对城镇居民收入有负向作用;普惠聚合金融指数、覆盖广度和使用广度对城乡收入之比有负向影响,且通过了0.05和0.10的显著性检验,说明普惠聚合金融指数和使用广度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增加均有促进作用,覆盖广度对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有负向作用,且普惠聚合金融指数、覆盖广度和使用广度对城乡收入之比有负向影响,有利于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  相似文献   

10.
<正>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不仅是国土空间均衡布局发展的需要,而且是走共同富裕道路的要求。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和欠发达地区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力度,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农村的扶持力度,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城乡区域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1.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测定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弱化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工作已成为各省(区)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的重点。基于熵权法与TOPSIS法的强度测定方法,从综合经济发展、城乡收支差异、城乡金融发展和城乡土地规模利用差异四个角度出发,分析我国不同区域典型代表省(区)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强度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强度大的省(区)基本属于中西部地区的农业大省,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强度弱的省(区)或是城市和乡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均较高,或是城市发展落后,但农村相对发达;影响因素表现为具有一定相关性,各省(区)的综合经济发展影响程度与城乡收支差异影响程度整体上呈反向变化,城乡金融发展影响程度与城乡土地利用规模差异影响程度呈反向变化。最后,为进一步弱化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提出了推动城镇化与产业化建设,促进综合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缩小城乡收支差异;构建新型农村金融体系,深化农村金融发展;加大制度创新力度,缩小城乡土地利用规模差异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区域城镇化发展的空间差异性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效应不容忽视。本文基于长江经济带129座城市2005—2018共14年空间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算了农业生产效率,并使用面板空间杜宾模型评估了全域和局部视角下城镇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业生产效率的空间溢出影响。结果表明:1)2005—2018年间,长江经济带各市农业生产效率处于逐年上升状态,但总体水平偏低,效率值空间上极不均衡,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上海市、武汉市和重庆市周边。2)城乡发展差距是阻碍区域,尤其是上游地区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而非农经济和交通条件对于推动全域农业生产效率具有重要积极作用。3)上游城市农业生产效率主要受城镇发展的直接效应影响,而中、下游城市农业发展受城镇发展的间接效应影响较大。因此,研究认为积极发展非农产业、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促进农业生产要素的流动、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动区域均衡发展是提升长江经济带全域农业生产效率的主要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广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乐小兵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442-21443
选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环比经济增长率3项指标,根据1980~2009年统计年鉴中的时序数据,运用ADF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对广西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库兹涅茨的经济增长与收入差距关系的理论不适于解释广西出现的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现象,"滴流效应"对缓解城乡收入的持续扩大也不会产生明显的效果。广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更多的是受到发展政策和城乡分割的经济体制制约而并非经济发展本身的影响。只有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打破城乡阻隔才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4.
郑双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991-15993
从城乡居民收入状况和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状况简述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探讨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一是阻碍经济发展;二是不利于社会建设。分析了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一是拓展了提高农业经营效益的制度环境;二是消除了影响农民收入的不确定性因素;三是提升了农民增加收入的能力;四是增进了农民的财富观念。探讨了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存在的问题:一是制度的碎片化更加明显;二是保障项目不全,覆盖范围更窄;三是城乡保障显失公平;四是管理体制更不健全;五是立法滞后。提出了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建议:一是整合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二是健全保障项目,加大保障力度;三是整合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四是加强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5.
农村产业融合是实现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途径质之一,能够有效推动农民收入增长,从而改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有效融合后的产业在规模化生产同时能带动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进而缩小城乡差距,助力城乡协调统筹发展。城乡融合背景下,加强城乡间要素、市场、空间等方面的渗透互补,打破陈旧的二元城乡发展格局,实现城乡双赢局面。这一理论基础下,并结合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对农村产业融合提出相关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乡村数字化对农业韧性的影响,利用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统计数据未含西藏及港澳台地区,下同),采用熵值法测算了中国农业韧性与乡村数字化发展水平。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了二者的协调程度,探究了乡村数字化对农业韧性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农业韧性水平与乡村数字化发展水平及二者的耦合协调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乡村数字化可通过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升农村人力资本水平促进农业韧性提高;乡村数字化在农业韧性水平低的地区提升效应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7.
县域城乡融合是中国城乡关系演进新的阶段,是实现以县域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的关键。测度2010—2021年长三角地区152个县级行政单元的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对时空演变特征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长三角地区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并表现出生态融合>人口融合>空间融合>经济融合>社会融合的维度差异。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东部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核心—边缘"结构特征。动态演变进程中呈现出低水平融合区逐渐向中等水平融合区的转变趋势。影响因素分析表明,财政自给率显著地促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提升,产业结构失衡、金融借贷比则与其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且各影响因素在不同县级行政单元人口规模和经济区位中均存在异质性。  相似文献   

18.
为探求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新动能与新路径,本文关注并分析了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的浙江“26县”政策,介绍了“26县”政策出台的现实背景,总结了“26县”政策的主要内容,阐述了“26县”政策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理,并利用2013—2019年浙江省83个县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通过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26县”政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26县”政策显著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同时,“26县”政策显著缩小了经营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的城乡差距,但在缩小工资性收入和财产净收入城乡差距上的作用不显著。上述发现既可为迈向共同富裕的绿色发展之路提供现实依据,也可为激发乡村生态要素优势的政策制定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已成为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的高速发展则可能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利用2006—2016年江浙两省县级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构建地理距离和经济距离空间权重矩阵,研究了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结果显示:城乡收入差距和公路建设水平都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本地区公路密度的增大不仅能显著缩小本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而且对其他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即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各级政府应继续加大对公路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并加强对交通基础设施薄弱的浙西南、苏北、苏中及农村地区的资金倾斜力度。且各级政府应积极统筹规划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江苏省政府和浙江省政府应统筹规划、积极协调各县市的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江苏省与浙江省之间、各县市之间也应加强公路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合作,以进一步发挥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总效应。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村现代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延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329-16331
论述了我国农村现代产业发展的必要性,指出发展农村现代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的必然选择;是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助推器;是完善各项公共事业、改变农村面貌的基础。对我国农村现代产业发展进行了SWOT分析,我国农村现代产业发展的优势有人力资源优势、经济发展优势、政策优势;劣势是思想观念滞后、基础设施不健全、制度保障体系不完善;机遇有农业科技的大力发展、新农村建设战略规划的实施和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推进;挑战是从封闭的、基础设施薄弱的农村环境向开放的、基础完善的农村环境的转变,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向现代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从行政化的管理方式向服务型的管理方式转变。提出当下我国农村现代产业发展的策略:转变思想观念、完善基础设施、建立保障体系和健全管理制度,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硬件和软件基础,促进农村现代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