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昆明烟区烤烟主栽品种海拔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条件对烟叶品质影响重大,而海拔是一个综合性的生态指标,研究海拔对烟叶品质的影响对指导烤烟品种立体优化布局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为探讨昆明烟区烤烟主栽品种‘K326’、‘红花大金元’和‘云烟87’的海拔适应性,在栽培措施一致的前提下,分别在石林县和宜良县的4个植烟乡镇,以每200 m为海拔梯度,从海拔1 400 m至2 200 m共布置12个试验点,研究了海拔对3个烤烟品种物理性状、化学成分含量和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K326’、‘红花大金元’和‘云烟87’对种植海拔的敏感性表现为:‘红花大金元’‘K326’‘云烟87’,烟叶化学成分含量比物理性状和评吸质量对海拔高度更敏感;2在1 400~2 200 m的研究范围内,烟叶开片度、总氮、烟碱、钾、氯、多酚和柔和性与海拔高度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含水率、总糖、还原糖和刺激性与海拔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3综合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多酚和香气物质含量认为,昆明烟区主栽品种‘K326’、‘红花大金元’和‘云烟87’均更适宜种植在1 400~1 800 m的海拔区间,且烟叶品质表现为‘红花大金元’‘K326’‘云烟87’。  相似文献   

2.
下部鲜烟叶摘除数量对烤烟品质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明确重庆烟区下部鲜烟叶摘除数量对烤烟化学成分、香气物质、等级结构及经济性状的影响,本研究选用‘云烟97’品种,研究打顶期摘除下部0片(CK)、2片(T1)、3片(T2)和4片(T3)烟叶后对烤烟化学成分、香气物质、等级结构及经济性状等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下部叶片摘除数量的增加,中上部烟叶淀粉、总氮和烟碱含量有显著提高的趋势,钾素含量显著降低;中上烟叶的糖碱比和钾氯比与摘除叶片数呈负相关关系,氮碱比与摘除叶片数呈正相关关系;中部叶以摘除3片处理(T2)的致香物质含量最高,上部叶以摘除2片处理(T1)的致香物质含量最高。摘除下部叶片后烟叶等级结构和经济效益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以T2处理最为显著,其次是T1处理,T3处理的效果最差。因此,综合考虑化学成分、香气物质、等级结构和经济效益等认为,在重庆武隆生态条件下的中等肥力土壤上处理下部鲜烟叶时以摘除3片叶为宜。  相似文献   

3.
以‘云烟87’和‘K326’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夜间温度升高对云南省高海拔不同烤烟品种烤后烟叶物理特性及常规化学成分、Cu、Zn、Fe、Mn含量和经济性状、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旨在探讨温度对烤烟理化特性及内在品质的影响,为云南省烟区烤烟风格特色的形成机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2个温度处理:1夜间保温,每日18:00—次日6:00大棚封闭升温,试验期间大棚内夜间平均温度为16.7℃;2自然夜温(对照),试验期间夜间平均温度为15.5℃。研究结果表明:1)夜温升高使‘K326’和‘云烟87’上部叶长宽、下部叶叶长,‘K326’上部叶单叶重和平衡含水率、中部叶单叶重均显著增加;‘K326’中上部叶、‘云烟87’中下部叶叶片厚度以及‘K326’各部位、‘云烟87’上部位叶片含梗率均显著降低。2)‘K326’中上部叶总糖、还原糖、总氮,‘云烟87’各部位叶总氮、钾均较对照显著增加;同时使‘K326’中上部叶烟碱和钾、下部叶总氮,‘云烟87’上部叶总糖、还原糖和烟碱及中部叶烟碱和下部叶总糖、还原糖均显著降低。3)‘K326’上部和下部烟叶Zn、Cu含量较对照显著降低,Fe、Mn含量较对照显著提高;‘云烟87’上部叶Zn、Cu、Fe、Mn含量较对照均显著提高。4)‘K326’产量、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分别较对照增加252.5 kg·hm-2、7 290元·hm-2、1.7元·kg-1、6.54%;‘云烟87’分别增加100.5 kg·hm-2、5 315元·hm-2、2.1元·kg-1、4.65%。综上所述,夜温升高可以显著改善云南省高海拔地区烤后烟叶的物理特性,内在化学成分趋于协调,产值产量显著增加,烟叶工业可用性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4.
为了比较不同烤烟品种的苗期耐旱性差异,选用河南烟区主栽烤烟品种‘豫烟6号’、‘豫烟10号’、‘豫烟12号’和‘中烟100’为供试材料,利用浓度为15%的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中度干旱环境,研究不同烤烟品种幼苗生物量、根系形态、叶片气孔特征、叶绿体超微结构和光合参数等指标对干旱胁迫响应机制的差异。结果表明:(1)干旱刺激了幼苗根系生长,抑制了地上种幼苗根冠比均显著提高;‘豫烟6号’和‘豫烟12号’幼苗根系生物量、总根长、根系表面积和根系体积均显著增加,但根系平均直径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而‘豫烟10号’和‘中烟100’根系形态指标增加幅度较小,仅有‘豫烟10号’根系表面积显著增加,而根系平均直径均显著下降。(2)干旱引起‘中烟100’叶片气孔总面积比对照显著增加,‘豫烟12号’仅有气孔长度比其对照增加显著。(3)干旱处理后,‘豫烟6号’和‘豫烟12号’叶绿体整体结构变化不大,而‘豫烟10号’和‘中烟100’中叶肉细胞叶绿体被膜分解,与细胞壁分离;其中‘中烟100’叶绿体平均长度、长宽比和面积均显著降低。(4)与对照相比,干旱组叶片光合作用被抑制,其中‘豫烟10号’和‘中烟100’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均显著下降,而胞间CO2浓度(Ci)显著上升,说明干旱胁迫下烤烟光合速率下降是非气孔因素所致。(5)干旱胁迫后‘豫烟6号’和‘豫烟12号’叶片叶绿素总量显著增加,而‘豫烟10号’和‘中烟100’却呈下降趋势。结果表明,‘豫烟6号’和‘豫烟12号’是耐旱型品种,而‘豫烟10号’和‘中烟100’抗旱性较差,抗旱能力排序为‘豫烟6号’‘豫烟12号’‘豫烟10号’‘中烟100’。  相似文献   

5.
不同施肥和灌溉组合对烤烟化学成分和香气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烤烟(Nicotiana tabacumL.)品种吉烟9号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和灌溉组合对烤烟化学成分、香气成分含量、组成及其作用机理的影响。结果表明,N∶P2O5∶K2O为1∶2∶3和限量灌溉组合使烟叶的糖碱比和氮碱比均较适宜,蛋白质含量较低,化学成分较为协调,苯丙氨酸类、棕色化产物类和类胡萝卜素类致香物质含量较高,改善了烟叶的综合品质,表现为香气质纯净、香气量较足、杂气较少、刺激性较低、余味舒适、烟气浓度大、燃烧性好等,能较好满足延边烟区烤烟的生长发育,有利于提高烟叶香气质量。  相似文献   

6.
豫中不同土壤质地烤烟烟叶色素含量变化的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河南豫中烟区研究了4种典型质地土壤烤烟主栽品种NC89不同生育时期和调制后烟叶质体色素含量变化的差异。结果表明,砂土烟叶β-胡萝卜素和总类胡萝卜素在烤后烟叶样品中含量较高,其余几种色素降解程度均较大;砂壤土烟叶中大部分色素含量在烟株现蕾期至尚熟时下降较为缓慢,成熟采收时下降较为明显,在烤后烟叶中叶绿素、β-胡萝卜素和总类胡萝卜素残留较少,质体色素降解充分;壤土烟叶各种色素含量随生育期推进下降趋势均较明显,烤后烟叶样品中质体色素含量也较低,残留较少;黏土烟叶中各种色素含量在现蕾期至尚熟时含量开始下降,但在成熟采收时含量较高,色素降解程度低,烤后烟叶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偏高。砂壤土和壤土植烟有利于烤烟香气前体物质的积累和适时转化。  相似文献   

7.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前膜后草"覆盖栽培技术对旱地紫色土(湿润雏形土)烤烟生长、产量与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技术在烟株生长成熟期能保持土壤水分、降低地温、提高烟叶的净光合速率,同时也可以明显提高烤烟的产量、产值及烟叶中性香气物质总量。  相似文献   

8.
炭基肥对植烟黄壤性状和烤烟养分积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针对贵州植烟黄壤酸化、水肥流失、瘠薄以及烤烟养分吸收和产量偏低等问题。以我国主要烤烟品种云烟87和贵州黄壤为供试材料,通过大田试验,设置不施肥(NF)、常规肥(CF,条施酒糟有机肥和烤烟专用基肥,穴施烤烟专用追肥)和炭基肥(BF,条施炭基酒糟有机肥和炭基复混肥,穴施烤烟专用追肥)3个处理,研究炭基肥对植烟黄壤的化学性质、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和烤烟养分积累、产量、挥发性香气物质、化学成分的影响,以期为推动炭基肥在贵州植烟黄壤保育、烤烟养分和品质调控上的应用提供科学指导。结果表明:与常规肥(CF)比较,施用炭基肥(BF)可以显著提升土壤pH、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增加土壤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提高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其中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幅显著,达10.6%;提高肥料农学利用率;提高烤烟氮、磷、钾积累量和产量、烟叶挥发性香气物质总含量;显著增加烟叶类胡萝卜素含量。上述结果表明炭基肥可以保育植烟黄壤,提升烤烟养分积累和调控烟叶香气,可在贵州及我国西南类似烟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西柏三烯二醇是烤烟香味成分的重要前提物质。本研究探究了黄腐酸对烟草西柏三烯二醇代谢的影响,为提高烤烟品质提供有效方法。 【方法】 以烤烟品种‘豫烟6号’为试材,连续进行了2年的田间试验和1年的盆栽试验。设常规栽培 (FP)、普通烟草专用液体肥料 (DF1) 和含黄腐酸烟草专用液体肥料 (DF2) 3个处理,两种液体肥采用水肥一体化方法施用。观察了不同处理的腺毛形态和密度,测定了不同处理的叶面腺毛分泌物,并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比较了不同处理与西柏三烯二醇代谢相关的CYC-1、CYP71D16、DXR、DXS等基因的表达量,对比了不同处理初烤烟叶的茄酮含量并进行了感官质量评价。 【结果】 1) DF2处理的腺毛密度较高且具有较强分泌能力的长柄腺毛较多,叶面腺毛分泌物中西柏三烯二醇的含量也表现为DF2 (65.43 μg/cm2) > FP (46.84 μg/cm 2) > DF1 (39.8 μg/cm 2);2)DF2处理能显著提高烟叶CYC-1、CYP71D16、DXR、DXS基因的表达量,4个基因的表达量分别是FP处理的12.45倍、3.54倍、3.22倍和3.44倍,是DF1处理的4.11倍、5.71倍、2.44倍和2.28倍;3) DF2处理调制后的初烤烟叶茄酮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可达到112.27 μg/g,分别是FP和DF1处理的2.93倍和1.99倍,且连续2年感官质量评价结果均优于其他处理。 【结论】 肥料中的黄腐酸能促进烤烟西柏三烯二醇代谢相关基因的上调表达,改良烤烟叶面分泌物,提高烟叶茄酮含量,改善抽吸品质。   相似文献   

10.
土壤肥力对烤烟不同部位中性香气成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烤烟(Nicotiana tabacum L.)品种中烟100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土壤肥力对烤烟不同部位中性香气成分含量的影响,并对不同肥力条件下烤烟各部位烟叶进行单料烟感官评吸鉴定。结果表明,类胡萝卜素类降解产物总量在中部叶(腰叶、上二棚)及顶叶以高肥力条件下较高;茄酮含量在除顶叶外均以低肥力条件下较高,顶叶以高肥力条件下含量较高;非酶棕色化反应产物总量在烟株的大部分位置高、中肥力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芳香族氨基酸类降解产物总量在除底脚叶外的其他部位均以高肥力处理最高,中肥力处理次之,低肥力处理最低;新植二烯含量在下部叶以中肥力条件下最高,其他部位以高肥力条件下最高;在烟株的中部高、中肥条件下烟叶的除新植二烯外香气物质总量无显著差异,在顶叶高肥力条件下香气物质总量显著高于中肥力。评吸结果以中肥力条件下腰叶得分最高。综合认为,中肥力土壤有利于生产出优质烟叶。  相似文献   

11.
在人工气候箱中以烤烟品种云烟87、K326、中烟100和红大为材料,采用人工模拟设置不同夜间温度,研究不同品种烤烟苗期(五叶一心-栽后25d)顶芽赤霉素(GA3)、生长素(IAA)和细胞分裂素(CTK)含量变化对夜温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从连续夜间处理25d平均含量来看,随着夜间处理温度的升高以及处理时间的延长,4个烤烟品种烟苗顶芽内源激素对夜温响应存在一个转折温度点,其中CTK响应转折点为夜温11℃或15℃,GA3响应转折点为夜温11℃,各激素含量最大值主要集中在夜温处理后的5~20d。(2)从各品种响应来看,夜温升高更有利于烤烟苗期顶芽CTK、IAA的合成积累,其中云烟87在夜温11℃处理第20天时CTK含量达到最高值51.23mol·L-1,第5天时IAA含量最高(29.27mol·L-1);中烟100在夜温11℃处理第10天时CTK含量最高(51.03mol·L-1),第5天时IAA含量最高(32.72mol·L-1);K326在夜温15℃处理第10天时CTK含量最高(44.65mol·L-1),在夜温19℃处理第20天时IAA含量最高(35.47mol·L-1);红大在夜温19℃处理第15天时CTK含量最高(50.61mol·L-1),第20天时IAA含量最高(29.57mol·L-1)。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稻茬烤烟中部6片烟叶一次性采收的适宜成熟度,以云烟87为材料,设计低成熟度(M1)、中等成熟度(M2)、高成熟度(M3)3个处理,在湖南桂阳烟区开展中部烟叶的不同成熟度采烤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中部烟叶采收成熟度的提高,鲜烟叶的叶绿素相对(SPAD)值下降;微带青烟叶比例下降,杂色烟叶比例增加;烟叶成熟度提高,结构疏松;烟叶单叶重下降;烟叶总糖、还原糖、淀粉含量下降,烟碱、钾和绿原酸含量增加,化学成分可用性提高;烟叶产量和产值下降。M2处理的外观质量指数较M1、M3分别高12.12%、0.73%,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分别高11.74%、-0.70%,评吸质量分别高0.53%、5.42%,经济性状指数分别高2.62%、12.54%,烟叶质量指数分别高3.46%、3.16%,综合效果指数分别高2.78%、7.57%。湖南桂阳烟区云烟87中部烟叶一次性采收适宜成熟度要求叶面变黄20%~70%,主脉变白1/3~全白,支脉变白1/4~全白;SPAD值在22.43~29.69范围内时,可作为指导稻茬烤烟中部烟叶适宜采收成熟度的参考指标。稻茬烤烟中部烟叶一次性适熟采...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云南省陆良烟区土壤硫素和烤烟硫含量的分布状况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土壤有效硫含量平均为51.35±33.56 mg kg-1,变幅为13.14~239.74 mg kg-1,其中21.13%的土样处于适宜范围,61.50%的土样偏高。随着p H的增大,土壤有效硫含量降低。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土壤有效硫含量增加,缺硫样本比例降低。(2)烤烟硫含量平均为0.238%±0.116%,变幅为0.07%~0.886%,59.25%的烟样处于0.2%~0.7%适宜范围内,40.37%的烟样小于0.2%,仅有0.38%的样本大于0.7%。不同品种间烤烟硫含量为K326红大NC102NC297云烟97云烟87。(3)烤烟硫含量(y)与土壤有效硫含量(x)呈极显著直线正相关(y=0.001x+0.2,R=0.233)。(4)烤烟硫含量与总糖、还原糖、氯、镁、钼、钾、磷、铜、锌、硼、石油醚提取物、挥发性酸、绿原酸、莨菪亭、香气质、香气量、余味和燃烧性达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相关。  相似文献   

14.
以烤烟云烟97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成熟期不同淹水时间处理对烤烟石油醚提取物、主要化学成分及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淹水处理后,烤烟中部叶石油醚提取物、总糖、还原糖、烟碱、钾、氯含量以及钾/氯低于对照,而总氮和氮/碱高于对照;其中总糖、烟碱含量降幅达到44.06%和48.52%,总氮含量升幅达到47.64%。大多数致香物质含量和致香物质总量及不同种类致香物质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致香物质中以新植二烯降幅最大达到52.15%,4种致香物质种类中以苯丙氨酸类和类西柏烷类致香物质下降最为明显,分别达到34.75%和31.90%。在各淹水处理中,以淹水5d对烤烟烟叶品质影响最大,说明成熟期淹水时间越长,对烟叶品质形成越不利。  相似文献   

15.
硒对烤烟生长、化学指标及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浓度的硒(Se)对植物生长、化学指标及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本研究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硒浓度对烤烟生长、化学指标及烤烟根、茎、叶中矿质元素N、P、K、Ca、Mg、Mn、Zn、Cu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施硒(亚硒酸钠)4.4 mg·kg-1时,烟叶中烟碱、蛋白和还原糖等含量处于最适范围,根、茎、叶中矿质元素N、P、K、Ca、Mg、Mn、Zn、Cu的含量达到最大值。低硒处理(Se≤4.4 mg·kg-1)显著提高了烤烟各部位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尤其对N、K、Ca、Mg、Mn的影响最为显著,从而促进了烤烟的生长,烟叶化学成分更加协调;而高硒处理(Se≥11.1 mg·kg-1)则降低了烤烟各部位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尤其对N、P、K的影响最显著,从而抑制了烤烟的生长。土壤中不同硒浓度通过调控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化学指标,该研究结果为指导富硒烟叶的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不同氮磷钾配施对烤烟石油醚提取物和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田间试验以烤烟(Nicotiana tabacum L.)品种中烟100为材料,研究了N、P、K肥配施对烤烟石油醚提取物和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肥处理烟叶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和致香物质总量及不同种类致香物质含量都较低:N、P、K任意两种肥料配施均可以不同程度提高烤烟石油醚提取物和不同种类致香物质的含量;NPK的配施,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烤烟石油醚提取物含量也随着增加,而致香物质含量呈现先增后减的抛物线现象.因此,N、P、K的合理配施是提高烤烟石油醚提取物和致香物质的重要措施.由田间试验结果获取的推荐施肥方案为N:P_2O_5:K_2O=1:2:3,其用量分别为75 kg/hm~2、150kg/hm~2和225kg/hm~2.  相似文献   

17.
优化施氮对旺长期和成熟期烤烟地上部氮素挥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采用地上部氮挥发研究装置研究施氮量和基追比[对照处理:不施氮;传统施氮处理:施氮量为0.30 g(N).kg 1(土),基追肥比为7︰3;优化施氮处理:施氮量为0.15 g(N).kg 1(土),基追肥比为3︰7]对烤烟"粤烟97"在旺长期和成熟期地上部氮素挥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氮处理和传统施氮处理相比,优化施氮处理显著提高了成熟期烤烟地上部NO的挥发速率;但是3种施氮处理下成熟期烤烟对NO2表现为净吸收,且平均吸收速率差异不显著。3种施氮处理中,传统施氮处理无论是旺长期还是成熟期烤烟地上部平均N2O挥发损失量最高,其次是优化施氮处理,对照处理最小;传统施氮处理和优化施氮处理成熟期烤烟地上部平均N2O挥发损失量分别是旺长期的3.06倍和6.12倍。旺长期3种施氮处理之间烤烟地上部NH3挥发没有显著差异;但成熟期时,与传统施氮处理相比,优化施氮处理显著提高了烤烟地上部NH3挥发速率。减少施氮量和优化基追比例可减少旺长期和成熟期烤烟地上部N2O挥发,但增加成熟期NH3挥发。上述结果表明,优化施氮(氮肥后移)尽管促进烤烟中后期氮素吸收,但也促进了烤烟内源N2O形成、排放。因此,优化施氮(氮肥后移)对抑制烤烟氮素挥发的调控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钾肥运筹对烤烟钾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烟叶含钾量低是我国生产优质烟叶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困扰着我国烟草生产。本文研究了钾肥运筹对四川省凉山州主栽烤烟品种云烟85钾吸收利用的影响,为当地合理施用钾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云烟85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试验,研究钾肥用量对云烟85的产量和钾积累量的影响,确定相对较优的钾肥用量及烤烟的钾积累高峰期;在此基础上,研究钾肥施用方式对云烟85的产量、品质、钾积累量和钾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烤烟产量和钾积累量随钾肥用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钾肥用量为158 kg/hm2(约为当地常规用量的75%)时,云烟85的烟叶产量(2238.2 kg/hm2)与最高产量(2239.1 kg/hm2),钾积累量(52.16 kg/hm2)与最高钾积累量(53.47 kg/hm2)之间差异较小,在土壤速效钾含量处于丰富(≥200 mg/kg)水平时,降低25%左右的钾肥用量可提高种植云烟85的经济效益。烟草生育周期内,钾积累速率呈双峰曲线,钾积累高峰出现在旺长后期(移栽后50~65 d)和中部叶成熟期(移栽后85~95 d)。在钾肥施用总量158 kg/hm2条件下,在烤烟进入旺长后期(移栽后50~65 d)和中部叶成熟期(移栽后85~95 d)之前,分别追施钾肥总量的15%~20%,打顶后5 d和10 d内烟叶钾积累量的降低比例分别比常规施肥减少了37.2~42.0和15.4~60.3个百分点,且成熟期中、上部烟叶的含钾量显著增大,分别达3.21%和3.37%,钾肥利用率比当地常规施肥方式高出12~18个百分点。【结论】钾肥追施时期调整至钾积累高峰期之前,有望提高成熟期的烟叶含钾量。在本试验条件下,种植云烟85时应将钾肥用量控制在158 kg/hm2左右,并在旺长后期和中部叶成熟期分别追施钾肥总量的15%~20%,可有效提高钾肥利用率和成熟期的烟叶含钾量,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