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引种已结果的无籽刺梨植株上采穗条,研究扦插时期、栽培环境、基质、生根粉浓度对无籽刺梨扦插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无籽刺梨在云南昆明可周年扦插;温室扦插成活率高于露天扦插;湿沙基质温室内扦插成活率略高于园土+珍珠岩+腐质土(1∶1∶2)基质;ZTP生根粉500倍液处理,于早春扦插成活率最高,可达97%。  相似文献   

2.
蔬菜种子药液处理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蔬菜种子经药液处理后,一能使种子吸收水分;二能消灭附着于种子的病菌;三能为种子提供某些营养元素,促进蔬菜生长.  相似文献   

3.
葡萄花穗整形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综述了葡萄花穗整形的概念与作用、花穗整形时期、花穗整形方式以及花穗整形技术结合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对果实性状的影响,并对今后葡萄花穗整形的研究方向及综合应用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葡萄栽培研究与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葡萄花穗整形的概念与作用、花穗整形时期、花穗整形方式以及花穗整形技术结合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对果实性状的影响,并对今后葡萄花穗整形的研究方向及综合应用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葡萄栽培研究与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贵妃玫瑰"葡萄为材料,对其进行见花花穗修剪,分别留花穗穗尖5 cm、7 cm、9 cm、11 cm,以花穗不修剪作为对照,研究不同花穗留穗尖长度对其叶片叶面积、叶绿素含量、果实大小、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花穗留穗尖长度处理对叶绿素含量、果形指数、果实硬度、果皮色度均无显著影响。但留花穗穗尖5 cm处理的叶面积、单粒重、纵、横径、可溶性固形物和糖酸比显著高于对照;留穗尖7 cm处理的糖酸比最高,其叶面积、单穗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留穗尖5 cm处理无显著差异。留穗尖5 cm、7 cm处理适合根域限制下"贵妃玫瑰"葡萄花穗整形。  相似文献   

6.
为扩大速生杨木板材应用范围,采用脲醛树脂浸渍改性杨木,并对浸渍材和素材进行热处理,对杨木素材、浸渍材、不同热处理温度的联合改性材及热处理材的微观结构及湿胀性、吸水性和干缩性等尺寸稳定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杨木经浸渍处理后,树脂填充于导管、木纤维、木射线、纹孔及细胞角隅,并进入细胞壁;浸渍材经热处理后,树脂分布发生变化,160℃浸渍热处理材附着于细胞壁上的树脂分布较均匀平整,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树脂体积收缩形成规则球状细小颗粒,不再堵塞纹孔;浸渍材的干缩湿胀率均较素材提高,尺寸稳定性降低;浸渍材经热处理后产生了对杨木素材进行热处理的类似改性效果,其吸湿率显著降低,弦向湿胀率、吸水膨胀率和干缩率均降低,表明热处理能进一步改善浸渍材的尺寸稳定性,但160、180和200℃浸渍热处理材的尺寸稳定性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7.
杨华伟 《河南农业》2008,(17):18-18
一、安全使用原理 (一)利用形态差异 有些化学除草剂,是利用杂草和农作物形态上的差异来防除杂草的。如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在外部形态上的差别很大,单子叶植物叶片窄小且直立,表面角质层较厚,表面积小,药液难以附着,即不易吸收;双子叶植物叶片宽,表面角质层较薄,表面积大,药液易附着,且吸收的药液也多。  相似文献   

8.
<正> 葡萄花穗容易受炭疽病危害,使花穗产生黑色病斑而枯萎,花蕾脱落,不能坐果。 防治方法 在葡萄花穗刚刚萌动和花穗长8~10厘米、花蕾显著膨大,欲开放时,各喷洒一次1500倍腐霉利水溶液,或800倍灰霜特水溶液,或1500倍炭疽灵水溶液。均匀喷湿所有的枝叶,有水珠往下滴为宜。喷药后4  相似文献   

9.
葡萄无核化栽培技术,是通过良好的栽培技术与葡萄无核剂处理相结合,使有籽葡萄的种籽软化或败育,达到无籽、稳产、优质、早熟的目的.葡萄无核化栽培效果十分显著:无核率达96%~100%;坐果率在95%以上,果实含糖量提高1~3度;果穗基本上无病害,果粒重平均在10克以上;果实提前15~20天成熟,巨峰开花后60~70天成熟.据陕西等地部分果农总结,每公斤可多卖1元多钱,投入与产出的比例为1∶17,其技术要点是:  相似文献   

10.
叶面有一层白粉状蜡质的蔬菜称作蜡质蔬菜,如大葱、花菜、包菜等,在进行病虫害防治时,往往因为叶片表面的蜡质,使喷洒的药液呈小珠状,不能湿润植株叶面而流失,达不到理想的防治效果。所以,对具有蜡质层的蔬菜喷药时,应在药液中加入少量附着剂以增强功效。  相似文献   

11.
为优化秸秆还田技术体系,采用2种快腐剂(腐秆灵、腐解菌)处理早稻还田秸秆,研究其对晚稻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快腐剂处理早稻还田秸秆,可促进晚稻分蘖,提高有效穗数;促进穗分化,提高每穗粒数与粒叶比;促进叶面积扩展,提高干物质积累量;对晚稻具有显著增产作用,增产幅度达8%~12%;腐解菌处理后的晚稻有效穗数、穗粒数、孕...  相似文献   

12.
以六年生"亚历山大"(Vitis vinifera cv.Mascat of Alexandria)葡萄为试材,在盛花期前15d左右、花穗长度为3.0~8.0cm时使用5个不同质量浓度(1、2、3、4和5mg/L)的赤霉酸(GA_3)溶液对葡萄花穗进行喷洒处理,研究GA_3处理对疏果简约化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mg/L的GA_3在新稍长度为15~20cm、展叶数为6~7片(花穗长度为4.0cm左右)时处理效果最佳。与自然生长果穗相比,可使花穗拉长50%,果穗疏松但不过于松散,坐果较好,平均穗质量最大,并能有效减少疏果工作量,省工38%。与对照相比,不同质量浓度的GA_3处理均显著提高了"亚历山大"葡萄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葡萄糖、果糖、酒石酸、苹果酸和芳樟醇含量,并且3mg/L处理显著提高了葡萄果实中总酚和橙花醇含量。因此,3mg/L GA_3处理的果实品质较优,并且能够有效减少人工疏果的工作量。生产中建议在盛花期前15d左右用3mg/L GA_3对"亚历山大"葡萄花穗进行喷施处理,以减少劳动成本、提高劳动效率。  相似文献   

13.
通过叶片浸渍法、食料混药法和药液点滴法,研究了印楝素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印楝素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生长发育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表现为处理浓度越高,体重增长倍数越低,死亡率越高。经浸渍法和食料混药法处理后,幼虫的存活历期为12~14d,各浓度的致死作用可达100%。用药液点滴法处理后,印楝素的致死作用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4d后最大死亡率为92.86%。  相似文献   

14.
穗上发芽对小麦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小麦穗上发芽对小麦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穗上发芽的种子在收获后及时晾晒、风干,短期内发芽率比较正常,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发芽率逐渐下降,两个月内穗萌籽粒的种胚基本死亡;穗发芽率<10%的小麦种子作为商品种子使用较为安全;穗发芽率在10%~20%之间,如果作为生产用种,除了在适期范围内提前播种外,还应适当增加单位面积播种量;穗发芽率高于20%时,不宜作为生产用种;对穗发芽的种子进行低温冷藏处理可以有效地保持较高穗发芽率小麦籽粒的种胚活力,20%以下的穗发芽种子冷藏处理后发芽率可望达到国家种子质量标准,可以作为商品种子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求一种新型玉米高地隙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的施药效果.【方法】以药液附着率为指标,以机具前进速度,动力输出轴转速和种植模式为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并对各因素的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药液附着率受机具前进速度影响最大,受动力输出轴转速和种植模式影响较小.各因素对药液附着率影响程度为:机具前进速度>动力输出轴转速>种植模式.【结论】在机具前进速度1km/h,动力输出轴转速1 000r/min,种植模式为(500+500)mm的条件下,机具作业时药液附着率达到68.3%.  相似文献   

16.
ACQ防腐剂浓度对速生杨木载药量和渗透深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0.1%、0.5%和1.0%浓度的ACQ防腐药液对杨木进行常压浸渍和加压处理,研究其载药量和浸渍深度。结果表明,随着ACQ浓度的增加,载药量随之增加,且影响显著。常压下用1% 浓度的ACQ 浸渍杨木72 h,载药量可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C1级使用要求。渗透深度与浓度呈负相关,浓度越高,渗透深度越小。在相同浓度下,径向、弦向的渗透性差异不显著。与常压处理材相比,速生杨木加压处理后,轴向、径向和弦向的渗透性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且两者之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7.
使用0.1%、0.5%和1.0%浓度的ACQ防腐药液对杨木进行常压浸渍和加压处理,研究其载药量和浸渍深度。结果表明,随着ACQ浓度的增加,载药量随之增加,且影响显著。常压下用1%浓度的ACQ浸渍杨木72 h,载药量可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C1级使用要求。渗透深度与浓度呈负相关,浓度越高,渗透深度越小。在相同浓度下,径向、弦向的渗透性差异不显著。与常压处理材相比,速生杨木加压处理后,轴向、径向和弦向的渗透性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且两者之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8.
采用化学杀雄剂SQ-1、IMA,BAU9403和BHL试验对晋谷21、29的杀雄效果。结果表明:在谷子幼穗长约2cm,5.0kg·hm-2剂量的SQ-1溶液处理晋谷21可诱发95%雄性不育率;在谷子幼穗长约2.5cm,3.O~5.0kg·hm-2剂量的SQ-1溶液处理晋谷29可诱发95%及以上的雄性不育率;在谷子幼穗长约1.5~2.0cm,0.5~2mL·L-1剂量的IMA溶液处理晋谷21可诱发94%及以上的雄性不育率;在谷子幼穗长约2.O~2.5cm,1mL·L-1、2mL/L剂量的IMA溶液处理晋谷29可诱发90%及以上的雄性不育率。  相似文献   

19.
我国苹果产业已经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随着苹果矮砧密植宽行栽培技术的推广,防治病虫害的果园植保机械等果园农事作业机械在果园应用率逐年提高。本文对3WFXM-400型风送式果园喷雾机的喷雾性能在苹果园试验示范站进行了施药液量误差率、药箱药液残留率、药液附着率和雾滴沉积密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风送式果园喷雾机在额定工况下作业时,平均施药液量误差率为6.24%,平均药箱药液残留率为0.67%,平均药液附着率达83.0%,雾滴沉积密度均值为90粒/cm~2,满足风送式果园喷雾机的作业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不同诱导因素对玉米大斑病菌附着胞产生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附着胞是许多叶部病原真菌的重要侵染机构。在不同温度、光照条件、基质和培养时间下,对玉米大斑病菌1号小种和2号小种分别在玻璃平板和玉米叶片上进行附着胞的室内诱导,发现分生孢子的水悬浮液在玻璃平板和玉米叶片的上表面及下表面都可产生附着胞,附着胞都能正常萌发并产生侵入丝,但在玉米叶片上附着胞和侵入丝的产生时间要晚于玻璃平板,产生数量也少。玉米大斑病菌分生孢子在PD培养基中产生的附着胞数目少于清水处理。影响玉米大斑病菌附着胞生长和发育的决定因素是温度,在玻璃平板上10~36℃培养24h后就可以产生附着胞,但最适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