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张振文  李华 《园艺学报》2000,27(6):441-443
利用配对设计方法,田间人工接种,系统地研究了7个欧亚种葡萄品种和3个品系自交后代对霜霉病与白粉病的抗性分布。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系)后代对霜霉病和白粉病抗病性分布之间存在极显相关,即自交后代对两种病害的抗病性属于伴随遗传现象,并初步证明这种伴随遗传现象是由葡萄抗病基因的多效性引起的。  相似文献   

2.
山葡萄种内杂交F1对霜霉病抗性遗传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宋润刚 《园艺学报》1998,25(2):117-122
通过田间自然鉴定和室内人工接种鉴定,研究了山葡萄种内杂交、自交和自然授粉实生的12个组合2580株杂种苗对霜霉病的抗性及其遗传特征。结果表明,山葡萄有抗霜霉病和不抗霜霉病的类型。后代组合群体的抗病性差异显著,呈连续性分布,表现出数量性状遗传特征,F1代感病级次高于亲中值,抗病类型的品种、品系中存在微效抗病多基因,后代群体抗病性主要由亲本抗病性所决定。已从通化3号×双庆、左山一自然授粉实生组合中选育出抗霜霉病的两性花新品系016、88-100和77-7-64。  相似文献   

3.
葡萄属种间杂交一代对霜霉病抗性遗传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通过田间自然鉴定和室内离体叶圆片接种鉴定,研究了原产我国的葡萄属5个种和变种的11个株系及其与欧洲葡萄种间杂交13个组合的1018株杂种对霜霉病的抗性及其遗传。结果表明,后代组合群体的抗病性存在显著差异,呈连续性分布,表现出数量性状遗传的特征。野生种中主要存在主效抗性基因,后代群体的抗病性主要由野生种亲本所决定。欧洲葡萄品种的抗性程度也影响到后代的抗性强弱。种间杂交后代中,抗性基因的作用表现为加性效应。  相似文献   

4.
在葡萄霜霉病盛发期,通过田间自然鉴定和对感病前后叶片中PPO、PAL的活性进行测定,研究紫珍香自交后代的6个株系对霜霉病的抗性。结果表明:PPO、PAL 2个防御酶活性与供试葡萄抗性间存在正相关,6个供试株系对霜霉病的抗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08-88的抗性最强,显著高于抗病亲本紫珍香;08-420、8-51的抗病性中等;08-1410、8-960、8-13的抗病性最弱,且显著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5.
山葡萄种间杂交F_1~F_4代对霜霉病抗性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73—2006年对我国东北山葡萄抗寒的种质资源(品种、品系)与不抗寒的欧亚种酿造葡萄品种进行种间杂交、回交和重复杂交。共定植42个组合杂种苗,定植成活7680株。观察42个组合7680株杂种苗F1 ̄F4代对霜霉病抗性的的抗性分离,共分离出抗病(2 ̄3级)3747株,占杂种苗总株数48.8%。其中抗病×抗病的10个组合共分离出抗病2303株、占69.3%,分别高于抗病×不抗病、中等感病×中等感病、中等感病×高感病、高感病×高感病的组合的23.2、29.2、45.3和54.8个百分点。遗传规律是:山葡萄种间杂交后代F1 ̄F4对霜霉病抗性分离,表现为连续分布,倾向于抗病亲本,后代群体抗病性主要由亲本抗病性决定,杂交组合中抗病亲本越多,分离出的抗病单株越多,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抗病基因"有累加效应、呈显性遗传给后代。已选育出抗霜霉病、抗寒、可酿造干红山葡萄酒的新品种左优红、品系94-7-75、94-8-168、95-2-482和2002-1-135。  相似文献   

6.
葡萄无核性的遗传提高无核葡萄育种效率,重要的是掌握无核性遗传规律,预测杂交后代无核出现率。果树试验场安芸津支场探讨了葡萄无核性遗传模式。用22个有核品种母本与28个有核品种父本,进行了52个杂交组合,其中6个自交组合,得到2577株杂交后代;用14个...  相似文献   

7.
贺兰山东麓葡萄霜霉病菌致病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贺兰山东麓地区葡萄霜霉病菌株的致病力,以不同抗性的3个葡萄品种作为鉴别寄主,采用叶盘接种法,对采自贺兰山东麓地区的40份葡萄霜霉病菌株进行致病性分析。结果表明:40份葡萄霜霉病菌株均有致病性,不同寄主品种间发病有明显差异,病情指数在0.00~41.50。经病情指数聚类分析,将40份酿酒葡萄品种分为3类,其中抗病性较强的品种13个,占32.50%;抗病性中等的品种22个,占55.00%;感病品种5个,占12.50%。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同一菌株对不同鉴别寄主的反应不同,不同菌株对相同寄主的侵染能力、致病力也不同。可见,贺兰山东麓不同地区葡萄霜霉病菌存在致病性分化现象。  相似文献   

8.
为了调节宁夏设施葡萄栽培品种结构,丰富葡萄品种,于2009年从山东寿光引进“户太8号”葡萄品种,经过2 a的设施栽培试验,证明“户太8号”葡萄口感好,香味浓,酸甜适口,结果能力强,丰产、早产,对霜霉病、灰霉病、白粉病表现很强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9.
葡萄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易遭受多种病原菌的侵染,影响果实品质和产量,制约葡萄产业的发展。生产中多采用杀菌剂对病原菌进行防治,增加了投资成本,且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培育高品质抗病品种对葡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葡萄抗病性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QTL定位是研究数量性状的一种有效方法,遗传图谱的构建是检测QTLs和克隆基因的基础。多年来,研究人员通过构建遗传图谱鉴定了一系列霜霉病、白粉病、皮尔斯病等抗性遗传位点,同时,根据抗性位点的基因组区域,开发了多个连锁标记,并应用到葡萄抗病性遗传研究中,加速了葡萄的育种进程。对葡萄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和抗病相关QTL定位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为今后葡萄抗病基因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自交不亲和系 2 3 5 8s是从大陆型的洛阳大包头中选育的 ;优良自交不亲和系H 1 3 1是从海洋型的本地优质笔尾白的自然杂交后代中分离出的。两个亲本经过严格的抗病性鉴定 ,亲和指数测定 ,配合力分析 ,配制成优良的一代杂种中熟 5号。该品种高抗霜霉病、软腐病、黑斑病、菌核病和病毒病 ,比当地主栽品种增产 10 %以上 ,现已在福建省及其它南方地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1.
欧亚种葡萄白粉病抗性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李华  张振文 《园艺学报》1992,19(1):23-28
  相似文献   

12.
2009—2010年采用田间自然鉴定的方法,研究了引进美国59份、我国新疆30份共89份葡萄资源在陕西杨凌地区的抗霜霉病、黑痘病和白粉病表现。结果表明,56个欧亚种品种对3种病害的抗性存在有差异,Exotic、Calmeria、Kishmish Hishrau、Canner、艾麦那和杨格尔等6个品种表现抗霜霉病,其余品...  相似文献   

13.
宁夏贺兰山东麓不同葡萄品种对霜霉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为了给葡萄抗性品种的选育和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对16个不同酿酒葡萄品种和19个鲜食葡萄品种的抗病性进行了抗性测定。结果表明,室内回接与田间调查结果一致,16个酿酒葡萄品种可划分为4类;19个鲜食葡萄品种可划分为4类;从发病时间来看,抗性与发病时间存在一定相关性,抗性越强发病越晚。随即将测定结果采用DP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在酿酒葡萄抗性反应谱系图上,第1类为抗性稍强品种,为白比诺、灰比诺和赛美蓉;第2类为抗性中等品种,由白长相思和神索等8个品种组成;第3类是稍感病品种,包括赤霞珠等4个品种;第4类是感病品种,只有品丽珠1个。在鲜食葡萄谱系图上,第1类为六月紫等7个抗性稍强品种;第2类是新华1号和巨峰;第3类是稍感品种,由奥古斯特等6个品种组成;第4类为力扎马特等4个感病品种。  相似文献   

14.
刘会宁  郑琦 《果树学报》2002,19(6):430-432
采用田间自然鉴定和田间人工接种鉴定的方法,研究了8个欧亚种葡萄品种(系)及1个欧山杂种对白粉病的抗性。结果表明,无论田间自然鉴定还是田间接种鉴定,色拉的抗病性均最弱,白克列海特次之,爱格丽和梅鹿特的抗病性最强。另外,田间自然鉴定情况下,品丽珠的抗病性较弱,88-02、88-03、88-04的抗病性较强;而在田间接种条件下,北醇的抗病性也较强。  相似文献   

15.
四种植物提取物对抵御葡萄霜霉病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对霜霉病具有抗性的葡萄品种‘左优红’和‘Fredonia’、委陵菜、无花果为试材,制备丙酮和2种乙醇提取物,研究4种植物的不同提取物在感病葡萄品种‘霞多丽’抵御霜霉病侵染中的作用,观测其对‘霞多丽’葡萄叶片多酚氧化酶(PPO)和β-1,3葡聚糖酶(Glu)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植物的提取物100倍稀释液均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葡萄霜霉病菌对‘霞多丽’叶片的侵染率,提取物作用效果强弱依次为70%乙醇委陵菜叶片提取物(60℃提取3h)50%丙酮的‘Fre-donia’叶片提取物70%乙醇的‘左优红’的提取物(50℃水浴提取5h),而无花果提取物作用最差;有效提取物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霞多丽’葡萄叶片的PPO和Glu活性。  相似文献   

16.
利用室内离体根接种鉴定法,研究了6个杂交组合后代601个株系对葡萄根瘤蚜抗性的遗传特性,以期为葡萄抗根瘤蚜砧木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亲本中SO4、5BB、1103 P、河岸葡萄580、燕山葡萄0947、香槟尼1148抗根瘤蚜,而贝达和山葡萄对根瘤蚜敏感;6个杂交组合后代的葡萄根瘤蚜抗性分离呈连续性分布,表现出数量性状遗传的特性;在双亲组合过程中,美洲种群组成比例的多少,与其后代根瘤蚜抗性强弱呈正相关,表现为基因的累加作用;杂交后代的葡萄根瘤蚜抗性呈现普遍下降的趋势;葡萄根瘤蚜的抗性在传递过程中表现向弱的方向回归,在葡萄砧木育种工作中,选择葡萄根瘤蚜抗性强的亲本是育种工作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苹果梨的育种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指出,苹果梨综合性状优良,是很好的梨育种种质资源;以苹果梨及其后代为亲本已选育出30余个新品种,大大丰富了梨种质资源;苹果梨的大果、耐贮、小果心、抗寒等优良性状在后代品种中有较强的表现;以苹果梨与多倍体品种杂交后代为多倍体的比率较高。并展望了苹果梨在今后育种中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