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冬季,由于气温下降,没有足够保暖条件的鸡舍,产蛋将下降或停止产蛋,但是,只要使鸡舍温度保持在8℃以上,加强适应冬季特点的饲养管理、蛋鸡不但可以产蛋,而且,可以稳产高产。主要技术措施有以下几点: 一、冬季保温 保持鸡舍的适宜温度,是冬季使蛋鸡能正常产蛋的首要条件。最适宜的蛋鸡舍温度为16℃~25℃,因为在这一温度水平下,鸡  相似文献   

2.
1冬季蛋鸡的饲养管理冬季气温低,管理的重点是注意防寒防湿、协调保温与通风的矛盾、加强光照管理等。1.1防寒防湿冬季蛋鸡饲养管理重点在于鸡舍的防寒。产蛋鸡舍内温度以保持在18~23℃为宜,当鸡舍温度低于7℃时,产蛋量开始下降。确保  相似文献   

3.
正1冬季蛋鸡的饲养管理冬季气温低,管理的重点是注意防寒防湿、协调保温与通风的矛盾、加强光照管理等。1.1防寒防湿冬季蛋鸡饲养管理重点在于鸡舍的防寒。产蛋鸡舍内温度以保持在18~23℃为宜,当鸡舍温度低于7℃时,产蛋量开始下降。确保  相似文献   

4.
<正>冬季由于气温下降,没有足够保暖条件的鸡舍,产蛋将下降或停止产蛋,但是只要鸡舍温度保持在10℃以上,加强冬季的饲养管理,蛋鸡不但可以产蛋,而且可以稳产高产。主要的技术措施有以下几点。1冬季保温保持鸡舍的适宜温度,是冬季蛋鸡能够正常产蛋的首要条件。最适宜产蛋的鸡舍温度为18~25℃,因为在这一温度水平下,鸡的产蛋水平与饲料效率都是最高的。鸡为了维持体温,额外摄取饲料就要  相似文献   

5.
冬季气温低,日照时间短,对产蛋影响很大,常导致鸡群产蛋率大幅度下降,甚至休产,下面谈谈能使蛋鸡冬季多产蛋的措施。1保持舍温适宜蛋鸡产蛋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3~15℃,当温度低于7℃时,产蛋开始下降,饲料报酬降低,低于0℃时产量显著减少,低于-9℃时,则停止产蛋,并出现冻冠。因此,在寒冷的冬季应尽量使鸡舍保持产蛋所需的适宜温度。做法有:①入冬前将鸡舍门窗及墙的漏缝封好,防寒风和“穿堂风”流入鸡舍;②气温过低时,可在舍内用火炉或火炕升温,但要注意防止煤气中毒;③带有运动场的可在运动场上搭塑料大棚,高…  相似文献   

6.
冬季气温低,日照时间短,对产蛋鸡影响很大,常导致鸡群产蛋率大幅下降,甚至休产,只有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才能使蛋鸡冬季多产蛋。1保持舍温适宜蛋鸡产蛋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3~15℃,当温度低于7℃时,产蛋开始下降,饲料报酬降低,低于0℃时产蛋量显著减少,低于-9℃时,则停止产蛋,并出现冻冠。因此,在寒冷的冬季应尽量使鸡舍保持产蛋所需的适宜温度。做法有:①入冬前将鸡舍门窗及墙的漏缝封好,防“穿堂风”流入鸡舍;②气温过低时,可在舍内用火炉或火炕升温,但要注意防止煤气中毒;③带有运动场的可在运动场上搭塑料大…  相似文献   

7.
薛玉霞 《畜牧市场》2010,(12):35-35
一、保温通风 1.保温 蛋鸡产蛋最适宜的温度为15—22℃,当温度降到13℃以下时.产蛋量明显下降.饲料报酬率降低.低于-9℃时.则停止产蛋并出现冻冠。因此在寒冷的冬季应尽量使鸡舍保持产蛋所需的适宜温度。做法有:  相似文献   

8.
<正>冬季气温低,如果对鸡群管理疏忽,易造成鸡只疾病发生。为了降低和避免鸡只的发病率,要加强鸡的饲养管理。1注意防寒保温蛋鸡产蛋最适宜的温度是18~25℃,当鸡舍温度低于5℃时,就会影响产蛋量,使产蛋量下降,饲料消耗量增加,所以,在冬季养殖要做好防寒保温工作,鸡舍温度至少要保持到5℃以上。成年蛋鸡体型较大,体温较高,一般情况下可以维持室温,但对于背部和颈部羽毛损失较多的老鸡和新进的小蛋鸡应尽可能保持较高的室温。  相似文献   

9.
1保持恰当的温、湿度蛋鸡要求的温度调控范围是9~27℃,适宜温度在14~23℃。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对蛋鸡产蛋造成负面影响,每提高或者降低1℃,都会使产蛋率下降1个百分点。冬季,外部的气温相对来讲较低,因此应提高鸡舍内的温度,并且采取保温措施,如将鸡舍北  相似文献   

10.
冬季气温低,日照时间短,对产蛋鸡的产蛋成绩影响颇大,但只要掌握产蛋鸡的特性和冬季饲养管理的技术,蛋鸡在冬季仍能稳产高产。1.注意鸡舍的防寒保温。冬季鸡舍若保温不佳,会使蛋鸡体热散失过多、体内营养大量消耗而  相似文献   

11.
冬季天气寒冷,极易导致蛋鸡产蛋量下降.笔者特从饲养技术、保温防寒、日光照射、通风设施、环境条件等几方面进行分析并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尽量减少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以便延长产蛋高峰,确保广大蛋鸡养殖户的经济收益. 1 注意保温防寒 通常情况下,鸡产蛋最适宜的温度是18~28℃.如果鸡舍温度低于5℃时.产蛋量明显减少.因此,必须加强鸡棚的保温防寒措施.最好将鸡舍温度控制在8~13℃.具体可采取生火炉、堵塞墙壁漏缝或利用电暖器等设施来提高鸡棚温度,保证鸡群对温度的适宜性.  相似文献   

12.
1及时补充人工光照冬季日照时间缩短,应及时补充人工光照。光照管理是提高产蛋鸡产蛋性能必不可少的重要管理技术之一。因为光照的长短与母鸡产蛋生殖相关,增加光照能刺激性激素分泌而促进产蛋。缩短光照,抑制性激素的分泌,也就抑制了排卵和产蛋。故冬季必须增加光照,才能收到良好的产蛋效果,冬季可采取早晨早开灯和晚上晚关灯的方法,使蛋鸡在冬季的光照时间比夏、秋季长0.5~1.0h,使每天光照稳定在16~17h。2加强保温御寒,防止贼风侵袭冬季气温较低,无论是密闭鸡舍,还是开放式鸡舍,都要做好防寒保温工作。在门窗上加盖塑料布,堵塞墙壁漏缝,…  相似文献   

13.
为了使蛋鸡在冬季提高产蛋率,延长产蛋高峰,必须提供适宜的产蛋环境,减少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一鸡舍保持适温产蛋鸡要求温度范围是8~27℃,最适宜温度是13~24℃,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产蛋,每升高或降低1℃都会使产蛋下降1%。冬季外界气温低,应提高鸡  相似文献   

14.
冬季寒冷,养殖户若不提前做好饲养管理及营养调控准备工作,会导致鸡群免疫力下降,在冷应激出现时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产蛋性能下降.寒冷季节产蛋鸡舍温度最好控制在13℃~16℃为宜,最低不得低于8℃. 有报道指出舍内温度低于最适生产温度范围时,温度每下降1℃,产蛋率将下降1.5%.因此,蛋鸡养殖户在做好鸡舍保温通风工作准备的同时,应根据不同产蛋阶段生理特点和采食变化规律,为鸡群做好充足的营养供给方案,才能保证生产性能的稳定发挥,提高养殖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为使蛋鸡冬季保持高产应采取如下技术措施:1 防寒保暖 防寒保暖是维持母鸡冬季产蛋的关键。冬季鸡舍温度应保持10℃以上,最少不低于7℃。鸡的适宜产蛋温度为13~23℃,最适温度是16~20℃,因此在冬季来临前,要搞好鸡舍维修,堵塞风口及门  相似文献   

16.
冬季气候条件差,对蛋鸡产蛋有很大影响,容易造成产蛋量大幅度下降。1冬季蛋鸡产蛋量下降的主要原因1.1日照时间减少,光照不足蛋鸡产蛋是一个生殖生理过程,受体内多种激素的调节影响,可见光作为一种“信号”通过鸡的视网膜神经传导至大脑皮层、下丘脑等多处神经中枢部位,中枢神经系统根据光信号情况,刺激调控体内一系列激素分泌活动,从而间接地调控了产蛋这一生殖生理过程,冬季日照时间最短,光照强度不足,达不到蛋鸡高产蛋的要求,造成产蛋量下降。1.2天气寒冷,环境温度低尤其是比较简陋的鸡舍,保温性能差。鸡是恒温动物…  相似文献   

17.
蛋鸡最适宜温度18℃~25℃,如温度降到13℃以下时,则产蛋率开始下降;低于7℃时体质量下降;当温度低于4℃,鸡的活动迟钝,产蛋率明显下降或停产.同时,冬季是传染病多发季节,如果不能精细饲养管理,及时查缺补漏,做好防疫,随时有可能导致疾病的暴发和流行. 1 防寒保温是管理的重点 冬季气温低,给养鸡生产带来许多不利因素,通常10℃以下的低温对产蛋鸡的影响十分明显,产蛋鸡舍内温度以保持在13℃~18℃为宜.不同保温条件的鸡舍,可根据实际情况,提前做好防寒保温工作,同时要防止贼风侵入而造成应激.  相似文献   

18.
冬季天气寒冷,且昼夜温差较大,鸡群受外界环境变化影响,常造成生产性能下降或突发疫情现象,给养殖场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为使蛋鸡在冬季提高产蛋率,延长产蛋高峰期,需要加强鸡舍及鸡群管理,给鸡群提供适宜的产蛋环境,使鸡群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19.
冬季的鸡舍防寒防风保温对策冬季的寒冷与日俱增,低温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蛋鸡的产蛋。一般适合蛋鸡产蛋的温度为13—15℃,环境条件好的鸡场可适应0-30℃。相对而言,鸡较适应寒冷而不耐炎热。但这又与各地的气候条件有关。一般认为,较冷的地区,到了0℃也影...  相似文献   

20.
<正>冬季气温低,天气多变,鸡舍内氨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含量高,容易引起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产蛋量下降,死淘率高,给养鸡户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特提出以下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措施,供同行参考。1饲养管理(1)及时补充光照。光照长短与母鸡产蛋性能有关,若光照时间短于12小时,应及时补充人工光照,可采取早晨早开灯和晚上晚关灯的方法,使蛋鸡光照时间每天稳定在16小时左右。(2)加强保温,防止贼风侵袭。一般来说15~25℃是蛋鸡生产性能发挥的最佳温度范围。因此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在门窗上加盖塑料布,堵塞漏缝,关闭门窗,防止贼风直吹鸡体。鸡舍温度应保持在1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