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10株分离自患病中华鳖的嗜水气单胞菌进行了耐药性研究。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这10株嗜水气单胞菌呈现相近的耐药谱,对阿米卡星、新霉素、头孢哌酮、氨曲南、多西环素、诺氟沙星、恩诺沙星等7种药物均敏感,对青霉素G、林可霉素、万古霉素、甲氧嘧啶等4种药物耐药,对氟苯尼考、四环素、复方新诺明产生了不同的耐药性。同时对qnr A、qnr B、qep A等17种耐药基因进行检测,10株菌均检测到了2~11种耐药基因,检出率最高的耐药基因为qnr A与cat 1,达到了100%,而qep A、aph(3')、sulⅡ、sulⅢ、OXA等5个基因未检出。同种细菌不同分离株表现出不同的耐药性,提示用药时有必要针对病原进行药敏试验,筛选敏感药物进行疾病防治。  相似文献   

2.
采用药敏纸片扩散法,测定48株鸡源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的19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结果表明:所有菌株除对万古霉素、头孢西丁和头孢唑啉100%敏感以外,对其他16种药物均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耐药率较高的有四环素、强力霉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及克林霉素,耐药率最低的为头孢噻肟、阿米卡星、复方新诺明及利福平.100%的菌株呈多重耐药,分离菌株最少耐受4种药物,最多耐受12种药物,未检测出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3.
2008-2013年应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测试仪从陕西省不同羊场病羊体内分离到9株分离菌,主要为兽瘟链球菌、血液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咽峡炎球菌、溶血孪生链球菌及酿脓链球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9株分离菌对头孢曲菘钠、头孢拉定、头孢噻吩、头孢噻肟、头孢他啶、万古霉素、克林霉素、沙拉沙星、阿米卡星和阿奇霉素高度敏感,敏感率为55.56%~100.00%;对四环素、强力霉素、庆大霉素及环丙沙星中度敏感;对其他药物均表现出不同的耐药性,其中对氨苄青霉素、红霉素、青霉素、复方新诺明、青霉素、诺氟沙星及链霉素不敏感,耐药率为55.56%~88.89%。  相似文献   

4.
为有效防治大肠杆菌病及控制其耐药性,从江苏泰州地区不同猪场腹泻猪粪便中分离细菌,经镜检、培养特性、生化试验和血清型鉴定,采用攻菌试验确定其致病性,获得6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6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羧苄西林、氟苯尼考和四环素全部耐药;对头孢呋辛、头孢曲松、红霉素、复方新诺明、链霉素、阿奇霉素普遍不敏感;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多西环素、庆大霉素敏感性差异明显,部分耐药,部分敏感;对头孢吡肟、丁胺卡那霉素、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均表现敏感;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和阿奇霉素等20种常用抗菌药均表现6~15耐的多重耐药。  相似文献   

5.
嗜水气单胞菌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江苏、上海不同发病水生动物中分离细菌,经细菌形态特征、生化反应、毒力因子检测及回归感染试验鉴定,结果与标准菌株一致,获得4株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药敏试验表明,标准菌株及4个分离菌株对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和氟苯尼考均表现出高度敏感性,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红霉素和四环素耐药,对阿奇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多西环素、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的敏感性表现不尽相同,对链霉素、庆大霉素总体表现敏感,对阿奇霉素、多西环素、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存在一定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6.
北京地区养殖鱼类来源嗜水气单胞菌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北京地区养殖鱼体嗜水气单胞菌的病理学特征以指导科学用药,利用K-B纸片法研究从北京地区养殖鱼体分离得到的29株嗜水气单胞菌(A.hydrophila)对2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发现29株嗜水气单胞菌对青霉素类产生耐药率100.00%,对磺胺类、头孢霉素类和四环素类耐药率分别为69.00%、58.60%和41.40%,对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耐药率分别为27.60%、24.10%和24.10%。同时,嗜水气单胞菌对20种抗菌药物也呈现不同程度的多重耐药性,100.00%的菌对3种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41.40%的菌对5种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13.80%的菌对9种抗菌药物耐药。结论:患病鱼体嗜水气单胞菌对阿奇霉素、新霉素和妥布霉素敏感。  相似文献   

7.
对南昌周边地区养殖池塘草鱼随机采样,采用细菌分离、纯化、16S rDNA基因序列测序方法分析分离菌,并对分离菌进行ERIC-PCR分型,分析该地区分离菌的主要遗传型特征,随机挑选不同地方分离的菌株进行药敏实验,分析菌株的耐药性。结果表明:从南昌周边9个乡(村)镇养殖区域共分离到56株优势菌,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细菌(主要为抗辐射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占81%,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veronii)占12%,其余为戴尔福特菌(Delftia tsuruhatensis) 2株,芽孢杆菌属细菌(Bacillus)及葡萄球菌属细菌(Staphylococcus)各1株。ERIC-PCR分型结果显示抗辐射不动杆菌为同一遗传型,维氏气单胞菌遗传型各不相同。药敏分析表明:不动杆菌属细菌主要对青霉素类、氨苄西林、氯霉素、氟苯尼考、多粘菌素b耐药,对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恩诺沙星、头孢曲松、四环素和复方新诺明敏感;维氏气单胞菌主要对青霉素类耐药,对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恩诺沙星、头孢曲松、复方新诺明、多粘菌素b、氟苯尼考、四环素、氯霉素类药物敏感。结论:从菌株分离及药敏实验结果看,南昌周边地区养殖草鱼品质较好,菌株耐药性较低。  相似文献   

8.
对南昌周边地区养殖池塘草鱼随机采样,采用细菌分离、纯化、16S rDNA基因序列测序方法分析分离菌,并对分离菌进行ERIC-PCR分型,分析该地区分离菌的主要遗传型特征,随机挑选不同地方分离的菌株进行药敏实验,分析菌株的耐药性。结果表明:从南昌周边9个乡(村)镇养殖区域共分离到56株优势菌,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细菌(主要为抗辐射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占81%,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veronii)占12%,其余为戴尔福特菌(Delftia tsuruhatensis) 2株,芽孢杆菌属细菌(Bacillus)及葡萄球菌属细菌(Staphylococcus)各1株。ERIC-PCR分型结果显示抗辐射不动杆菌为同一遗传型,维氏气单胞菌遗传型各不相同。药敏分析表明:不动杆菌属细菌主要对青霉素类、氨苄西林、氯霉素、氟苯尼考、多粘菌素b耐药,对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恩诺沙星、头孢曲松、四环素和复方新诺明敏感;维氏气单胞菌主要对青霉素类耐药,对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恩诺沙星、头孢曲松、复方新诺明、多粘菌素b、氟苯尼考、四环素、氯霉素类药物敏感。结论:从菌株分离及药敏实验结果看,南昌周边地区养殖草鱼品质较好,菌株耐药性较低。  相似文献   

9.
嗜水气单胞菌临床分离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居纯  罗忠俊  舒刚  吕程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5):7024-7025
摘[目的]了解嗜水气单胞菌的耐药性。[方法]从不同水生动物体内分离、鉴定出120株嗜水气单胞菌,采用纸片扩散法研究其对18种药物的耐药性。[结果]120株嗜水气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和多西环素的耐药性较低,而对其他药物的耐药性均较强,其中,对p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率为38%~90%;氨基糖苷类药物中,嗜水气单胞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小于100k,而对其他药物的耐药性均较强;其他类药物中,对多西环素、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小于50%,而对其余药物的耐药率均在50%~77%〈之间;嗜水气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多西环素、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的中介率较高。[结论]水生动物嗜水气单胞菌对抗菌药物具有较强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0.
河南地区猪呼吸道隐性感染大肠杆菌耐药基因检测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河南地区猪呼吸道隐性感染大肠杆菌对β-内酰胺类、四环素类及氟苯尼考的耐药情况及耐药基因的分布,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从河南地区猪肺脏分离的31株大肠杆菌进行青霉素、头孢吡肟、庆大霉素、多西环素、氟苯尼考等16种药物敏感性检测及耐药表型分析,采用PCR对31株受试大肠杆菌进行β-内酰胺类、四环素类、氟苯尼考耐药基因检测。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受试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3种药物的耐药率均达到100%,对头孢噻呋、头孢噻肟、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分别为29.03%、32.26%、3.23%,对四环素、多西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83.87%、70.97%,对氟苯尼考的耐药率为48.39%,但对喹诺酮类药物(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氨基糖苷类药物(庆大霉素、阿米卡星)较为敏感。耐药基因检测发现,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TEM、SHV、CTXM-U、CTX-M-1、CTX-M-9的检出率分别为54.84%、61.29%、25.81%、9.68%、9.68%;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A)、tet(M)、tet(L)的检出率分别为87.10%、54.84%、19.35%,tet(C)、tet(O)阳性菌各1株,未检出tet(B)、tet(K)、tet(W);氟苯尼考耐药基因floR检出率为54.84%。2株菌含有7种耐药基因,19株菌含有4种及以上耐药基因。可见,多种耐药基因共同介导大肠杆菌的多重耐药性已呈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家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东省各地大肠杆菌自然发病鸡群进行了细菌分离鉴定,对所分离的39株菌株采用纸片扩散法用26种抗菌药物进行了药敏试验测定。结果表明,分离菌存在广泛的耐药性,以多重耐药性为主,最少的耐药5种,最多的耐药24种,大部分对10~20种药物具有耐药性。26种药物中安普霉素、复达欣、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先锋必、环丙沙星敏感率最高,敏感菌株超过67%;痢菌净、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利福平、氯霉素、氟哌酸、氟苯尼考、头孢噻肟敏感率次之,敏感菌株在40%~60%之间;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四环素、复方新诺明高度耐药,耐药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2.
对海南地区患病暹罗鳄(Crocodylus siamensis)体内分离出的10株气单胞菌(5株嗜水气单胞菌、3株达卡气单胞菌、1株简达气单胞菌和1株维氏气单胞菌)进行了毒力基因、耐药基因的检测以及抗生素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气溶素、肠毒素、蛋白酶等基因检出率较高,其中,lip和ela 2种毒力基因检出率高达100%;喹诺酮类、四环素类、磺胺类、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检出率大于50%;气单胞菌对喹诺酮类抗生素、四环素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氯霉素类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敏感率较高,而对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磺胺类抗生素和糖肽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临床标本中耐高浓度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肠球菌与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分布及耐药频率,以配合院内感染监控工作开展,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依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肠球菌分离及药敏试验.结果:从临床标本中分离466株病原菌,其中肠球菌63株占13.5%.肠球菌对庆大霉素高耐药率69.8%,低耐药率6.3%,敏感率23.8%;对链霉素高耐药率74.6%,低耐药率20.6%,敏感率4.8%.肠球菌高耐率分别占庆大霉素与链霉素耐药率91.7%与78.3%.尚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结论:肠球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高度耐药性应引起临床和检验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感染病原菌菌谱及耐药情况,为临床经验性选择抗生素提供必要的细菌学依据。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ICU患者所有细菌分离株及其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a间共送ICU患者标本562份,共分离出病原菌484株,阳性率达86.1%,其中革兰阴性(G-)杆菌277株(57.2%),革兰阳性(G )球菌130株(26.9%),真菌77株(15.9%);在277株G-杆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51株;G-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杆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沙雷氏菌属、不动杆菌属、摩根菌、黄色色杆菌分别占33.2%、16.6%、14.8%、7.9%、6.1%、5.8%、4.3%、4.3%;G 菌中葡萄球菌属占86.9%,耐苯唑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59.6%,耐苯唑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占表皮葡萄球菌的68.2%;分离出的病原菌菌株数逐年增加,G-杆菌的构成则有所下降(60.8%~52.9%),真菌感染呈上升趋势(13.9%~18.4%);亚胺培南对G-杆菌耐药率为<10%(除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天然耐药100%外),头孢噻肟、头孢三嗪、头孢泊肟、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氧氟沙星对G-杆菌耐药率>33%,万古霉素及替考拉宁对G 菌的敏感率为100%,复方新诺明、红霉素、头孢呋辛、特治星、克拉霉素对G 菌耐药率>42%。结论ICU患者感染严重,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病原菌耐药性高,亚胺培南对G-杆菌敏感性好,而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对G 菌有很高敏感性。  相似文献   

15.
微生态制剂中常用乳酸菌对抗生素的药敏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微生态制剂生产选育无耐药因子的菌株提供参考,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K—B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为质控菌.长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和粪肠球菌为试验菌,研究了其对8大类(青霉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物、头孢素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糖肽类及其他类)共30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显示:1)长双孢杆菌对大环内酯类、头孢素类、青霉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物及氯霉素、呋喃妥因、利福平抗生素均敏感;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均耐药,对糖肽类、四环素类抗生素表现不同的药敏性。2)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及植物乳杆菌对大环内酯类多数、四环素类及氯霉素、呋喃妥因、利福平抗生素敏感,对氨基糖苷类多数表现出耐药,对头孢素类、青霉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物、糖肽类抗生素有不同的药敏性。3)粪肠球菌对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及氯霉素、呋喃妥因、利福平抗生素敏感,对氨基糖苷类、糖肽类抗生素耐药.对青霉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物、头孢素类抗生素有不同的药敏性。  相似文献   

16.
从发病鸡关节腔内分离获得1株革兰氏阳性球菌,根据细菌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动物试验,结合16S rRNA基因核苷酸序列测定、系统进化树分析及生物膜半定量检测,确定该分离菌株为可形成生物膜的的产色葡萄球菌,该菌在正常条件下不致病。药物敏感试验和耐药基因检测发现,该菌对磺胺六甲、阿奇霉素、米诺环素等8种药物敏感,对环丙沙星、头孢噻肟钠和复方新诺明中敏,而对万古霉素等13种药物低敏甚至不敏感。检测到该分离菌株包含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和磺胺类的6个耐药基因,说明这是一株多重耐药菌株,推测其耐药性与生物膜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对某动物园袋鼠、孔雀、鹦鹉、熊猫狐猴的畜舍以及周围环境,进行抑菌试验。实验结果表明:14株菌对氨基糖苷类的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敏感,高敏率在71.42%~92.86%;对头孢类的头孢哌酮高敏率为28.58%,中敏率为35.71%;对青霉素类的青霉素、苯唑西林、氨苄西林、羧苄西林和四环素类的四环素、强力霉素及磺胺类的复方新诺明等抗生素不敏感。14株菌对苯唑西林、氨苄西林、羧苄西林的耐药率为100%,对四环素、强力霉素的耐药率为85.72%,对头孢他啶、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达71.42%。耐药类型各不相同,最少的对3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最多的对10种抗生素产生耐药。  相似文献   

18.
三北地区鱼源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三北地区鲤、鲫、草鱼、大西洋鲑等鱼体内分离到的气单胞菌共16株,结合革兰氏染色、氧化酶反应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鉴定后,采用K-B药敏纸片法测定16株菌对10类25种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表明:16株菌均为革兰氏阴性、氧化酶阳性细菌;Blast比对分析发现实验菌株的16S rRNA序列分别与Gen Bank数据库中维氏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和杀鲑气单胞菌的不同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较高,相似性达95%以上;系统发育树显示16株菌分别与维氏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和杀鲑气单胞菌的不同菌株聚为一支,而与肠杆菌、志贺菌和弧菌分支较远,从而判定为维氏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和杀鲑气单胞菌;16株分离菌中有3株维氏气单胞菌、4株嗜水气单胞菌、3株温和气单胞菌和6株杀鲑气单胞菌;药敏试验中16株气单胞菌对氨苄西林、青霉素G、阿莫西林、三甲氧苄氨啶、复方新诺明、磺胺异噁唑、氯霉素、利福平具有较高的耐药性,耐药率达95%以上,对氟喹诺酮类药物普遍较敏感,不同菌株之间的耐药谱存在很大差异。为气单胞菌的鉴定及三北地区淡水鱼细菌病的药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尿培养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的发生率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用VITE K-32型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进行细菌鉴定、药敏分析和ESBLs测定.结果:在87株大肠埃希菌、63株肺炎克雷伯菌中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44.8%、39.7%,ESBLs产生株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的耐药性高达96.9%~97.2%,较非ESBLs产生株高94.9%.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磺胺类的耐药性最高分别达到80.5%、91.6%、92.5%,所有受试菌对亚胺培南均敏感.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耐药率较肺炎克雷伯菌低.结论:治疗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引起的尿路感染,应选用亚胺培南和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以及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20.
从患病虎纹蛙蝌蚪体内分离到一株优势菌,经分离纯化培养制成细菌悬液,采用浸泡方式感染蝌蚪.结果表明:该菌株能感染蝌蚪,且具有较强的毒力,可导致受试蝌蚪100%死亡:受试蝌蚪出现与自然感染相似的症状.对该菌进行形态特征和主要理化特性分析,鉴定为豚鼠气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恩诺沙星、培氟沙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等药物高度敏感;对复方新诺明、强力霉素药物等表现中度敏感;对试验的4种中草药表现耐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