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济清 《福建林业科技》2005,32(3):206-207,215
在闽东北寿宁山区的大面积薏苡种植区,利用薏苡茎秆作为以草代木栽培花菇试验。结果表明,薏苡屑与杂木屑混合配方原料栽培的花菇比纯薏苡屑原料栽培的花菇效果好,其最佳混合配方比例为:薏苡屑40%、杂木屑38%、麦皮20%、石膏粉1%、红糖1%;能够达到纯杂木屑为原料栽培花菇的水平,薏苡屑、杂木屑混合配方与纯杂木屑栽培的花菇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2.95和1∶2.80。  相似文献   

2.
茶枝屑与杂木屑混合配方原料栽培的花菇效果与纯杂木屑原料栽培的花菇效果基本一致,但荼枝屑所占的比例不宜过大,以10%-40%为宜,并以30%-40%为最好。其较佳混合配方比例为:茶枝屑30%~40%、杂木屑51%-41%、麦皮16%、石膏粉2%、红糖1%,能够达到纯杂木屑为原料栽培花菇的水平,茶枝屑、杂木屑混合配方栽培的花菇与纯杂木屑栽培的花菇的投入产出比均在1:2.90左右。  相似文献   

3.
杉木屑作为花菇原料的利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杉木屑栽培花菇中,其最佳混合配方比例为:杉木屑15%、杂木屑65%、麦皮16.5%、石膏粉1.2%、碳酸钙0.5%、过磷酸钙0.5%、红糖1%、尿素0.3%,能够达到纯杂木屑为原料栽培花菇的水平。杉木屑、杂木屑混合配方与纯杂木屑栽培的花菇的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3.19和1∶2.99。  相似文献   

4.
在闽东北寿宁山区花菇种植区开展了五节芒代木栽培花菇的研究,结果表明:五节芒粉与杂木屑混合配方原料栽培的花菇效果好,其较佳混合配方比例为:五节芒粉25%、杂木屑55%、麦皮16.6%、石膏粉2%、硫酸镁0.4%;能够达到纯杂木屑为原料栽培花菇的水平,五节芒粉、杂木屑混合配方与纯杂木屑栽培花菇的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2.72...  相似文献   

5.
象草栽培花菇技术与效益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闽东北寿宁山区利用象草栽培花菇。研究结果表明,以象草粉与杂木屑混合配方为原料栽培的花菇效果好,其最佳混合配方比例为:象草粉30%、杂木屑50%、麦皮16.6%、石膏粉2%、硫酸镁0.4%。象草粉、杂木屑混合配方与纯杂木屑栽培的花菇的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2.95和1:2.80。  相似文献   

6.
在研发利用胡枝子屑为替代原料栽培黑木耳生产技术中,通过对不同替代料和不同配方的黑木耳菌丝生长速度、原基形成时间、采收时间、平均产量、生物学效率及子实体形态6个方面对比试验分析,筛选出了胡枝子屑栽培黑木耳最佳培养料配方.结果表明:胡枝子屑栽培黑木耳最佳培养料配方为胡枝子屑86.5%+麦麸10%+豆饼2%+石膏1%+石灰0.5%;胡枝子屑为原料配方生产的黑木耳产量显著大于杞柳配方(P<0.05),与杞柳屑配方相比,产量增加12.50% ~ 13.75%.  相似文献   

7.
象草木屑混合栽培优质花菇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象草和杂木屑混合栽培花菇生产技术,在培养基中添加25%、41.5%、58.45%象草进行了一系列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培养料中加25%~35%象草粉进行香菇栽培,同样能够生产出优质、高产花菇。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3种配方栽培桦褐孔菌进行比较试验,发现配方2桦木屑+杂木屑培养基接种后菌丝长势最快,菌丝长满袋时间最短为27 d,在接种后55 d最先形成菌核,形成菌核数量最多为215个,菌核大而坚实,成熟菌核呈圆形,结瘤厚且最大,菌核直径为5.6 cm,最大菌核干重最重为0.72 g,每袋干重产量为65.2 g,每袋湿重产量为247.8 g,干湿比为1∶3.8,生物学转化率为33.0%,菌核颜色为黄褐色。配方1桦木屑培养基和配方3杂木屑培养基在接种后满袋时间、形成菌核时间、菌核大小和产量等差异较小。综合各种因素在日后桦褐孔菌栽培中可选用配方2桦木屑+杂木屑培养基,杂木屑资源丰富,可以部分替代桦木屑,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9.
代料食用菌培养料配比长期以来沿用杂木屑78%、麦麸20%、红糖1%、石膏1%。这一传统配方中杂木屑比例占了培养料的近四分之三,对阔叶林资源的消耗量极大。近年来,利用芒屑为主要原料的配方、以熟料方式栽培姬松茸,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宜宾市拥有丰富的竹屑和桑树枝条资源,为提高其利用率,以竹屑和桑枝屑作为香菇的栽培基质原料,试验研究了在传统香菇培养基质中添加不同比例的竹屑和桑枝屑对香菇菌丝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基质中添加不同比例的竹屑和桑枝替代杂木屑栽培香菇,香菇均能正常生长,并长出子实体,但香菇产量、经济效益和生物转化率等均低于传统杂木屑基质,表明竹屑和桑枝替代杂木屑栽培香菇效果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11.
厚朴木屑栽培袋料香菇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厚朴木屑与一般硬杂木屑袋栽香菇对比试验,厚朴木屑为基质栽培袋料香菇对香菇产量、出菇期、菌棒产菇数量、菇体大小、菇形及花菇的数量均无显著的影响,因此,厚朴木屑完全适宜栽培袋料香菇。此外,厚朴基质中没有树皮,研究结果表明在合理的辅料作用下,基质中的树皮含量不影响香菇的产量、质量。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对比试验法,进行油茶壳屑与壳斗科树种木屑的不同配方袋栽香菇和瓶栽金针菇的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油茶壳屑的鲜菇产量略高于使用纯壳斗科木屑的产量,氨基酸含量提高10—50%,为油茶的综合利用及代料栽培香菇、金针菇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香菇为试验对象,通过分析竹屑与杂木屑主基质配比菌棒与传统基质菌棒污染率、出菇产量、营养成分和产出效益的差异,筛选出香菇菌棒的最佳竹屑与杂木屑主基质配比(以下简称竹木基质菌棒),系统揭示竹加工剩余物在食用菌栽培利用中的可行性,旨在为竹材资源高效利用提供新的途径.结果表明:3种竹木基质菌棒总污染率显著高于对照(P=0...  相似文献   

14.
胡枝子栽培技术及造林成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胡枝子,又名胡枝条、杨条、杏条,武夷山市农民叫“马扫”。胡枝子全国约有20种,我省有9种,多为野生,人工栽培极少。本市目前发现的多数为胡枝子(Lespcdozabieorturcz)和“美丽的胡枝子(LespedezaFormosa(Voy)Koehne)”,少数为“白花胡枝子(Lespedezadaridii Franch)”3个种类,我市公路沿线等少数农民有用胡枝子作绿肥、保持水土、  相似文献   

15.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自1961年来用混合木屑(杂木屑)和氯化锌法制造活性炭。现在年产量达到1,100吨,全部用作维纶中间体醋酸乙烯和聚氯乙烯合成用催化剂醋酸锌的载体。制造活性炭的主要原料是木屑、金属锌和工业盐酸。每生产1吨活性炭消耗木屑19立方米、锌锭0.5吨、工业盐酸(浓度30%以上)  相似文献   

16.
花菇原在阔叶树原木或段木上栽培,但资源浪费大,生产效益低。而立体多层人工屑袋料栽培花菇技术改变了这一现状,使花菇栽培基料更加广泛化。立体多层袋栽花菇的技术特点有:(1)质量好,效益高。花菇肉质松嫩,香味浓郁,朵型圆整,柄短,出口商品率达90%以上,袋产量达0.25kg,高?..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二色胡枝子的播种、栽培、与核桃的间作技术以及刈割技术,为推广种植提供技术依据。通过对比栽培试验,选出适合冀西北地区的二色胡枝子优良种源——美国乔治亚洲种源。从年终株高生长和单丛生物量两方面看美国乔治亚洲种源都要显著高于河北宣化本地种源。因此在冀西北地区发展二色胡枝子作为饲料,应选择美国乔治亚州种源。  相似文献   

18.
利用湖桑枝条栽培香菇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全桑枝木屑、全杂木屑、桑木屑与杂木屑混合物分别为培养基,并分别采用泌阳模式和古田模式栽培香菇试验。结果表明,以全桑枝木屑为培养基,采用古田栽培模式,生产的香菇产量高、质量好,净利润较全杂木屑培养基栽培香菇高40.0%-44.6%。  相似文献   

19.
选择蒙古栎、白桦、落叶松和胡枝子作为黑木耳栽培原料,通过试验研究,遴选黑木耳最适原料。蒙古栎、白桦木质栽培原料栽培黑木耳菌丝生长速度、生物学效率(干)和产量性状上均表现最好;落叶松为原料培养料配方黑木耳原基整齐度最好。4个木质栽培原料作为培养料栽培黑木耳的菌丝生长速度、产量和生物学效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蒙古栎、白桦和胡枝子均适宜作食用菌原料林,但由于蒙古栎生长速度较慢,较难在短期内提供大量优质食用菌原料,本研究建议不采用蒙古栎作为食用菌短期原料林树种。研究成果将会解决食用菌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原料短缺等问题,对食用菌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20.
通过松杉灵芝供试菌株在不同培养基配方上生长试验及栽培出菇试验,筛选出松杉灵芝高产培养基配方2个,培养基配方添加玉米粉,松杉灵芝产量增加,落叶松木屑作为栽培原料,在菌丝长势、生长速度及产量方面与阔叶木屑没有显著差别。目前,阔叶木屑紧缺、价格昂贵,而落叶松木屑较为丰富,价格低廉,落叶松木屑作为松杉灵芝栽培原料更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