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油茶(Oil Camellia)又名茶油树、茶子树,因其花朵为洁白色,故又称为"白花树",为一年四季长青小乔木.究其名称的来源,是由于它的种子可以榨油且可供食用,因此称为"油茶".油茶树高度可达4~6m,一般为2~3m.树皮为淡褐色且光滑单叶互生,革质,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边缘有细锯齿,长3~10cm,宽1.5~4.5cm.花顶生或腋生,两性花,白色,直径6~9cm,花瓣倒卵形,顶端常二裂.蒴果球形、扁圆形、橄榄形,直径3~4cm,果瓣厚而木质化,内含种子.  相似文献   

2.
蘑菇黑斑病病原菌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广西横县云表镇病蘑菇作为分离材料,通过室内分离培养与田间(棚内)接种,获得对蘑菇有致病性的黑根霉菌。对黑根霉菌的形态特征观察结果表明,病菌孢囊梗大小为984.7-1798.6(1179.9)μm×13.0-29.1(22.8)μm,孢子囊球形或近球形,直径为87.5~208.4(140.5)μm,孢囊孢子球形或近球形或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大小为6.1-12.2(9.3)μm×5.6-11.3(7.8)μm;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所分离的黑根霉菌是蘑菇黑斑病的病原真菌。  相似文献   

3.
粗榧为三尖杉科三尖杉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达12m。树皮灰色或灰褐色,裂成薄片脱落。叶条形,长2-5cm、宽约3mm,上部渐窄,先端渐尖或微凸尖;茎部圆截形或圆形,质地较厚,中脉明显,下面有2条白粉气孔带,较绿色边缘宽2~4倍;种子2-5个生于总梗的上端,卵圆形、椭圆形或近球形,长1.8~2.5cm,顶端中央有尖头。花期3~4月,种子成熟9~11月。  相似文献   

4.
翅荚决明(Cassia alata L.)又名蜡烛花,为豆科多年生常绿灌木。翅荚决明高1.5~3m,羽状复叶长30~50cm,叶柄和叶轴有狭翅,小叶6~12对,倒卵状长圆形或长椭圆形.长8~15cm,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蕾挺直、腊质,花冠黄色.荚果带形长10~20cm、有翅,果宽1.2~1.5cm.果瓣中央有直贯的纸质翅,翅缘有圆钝齿,种子三角形或稍扁。花期7月至翌年1月,果期10月至翌年3月。  相似文献   

5.
1概述 木薯(Manihot esculentus)属大戟科木薯属多年生的直立亚灌木,其地下部结薯,薯的结构类似甘薯,故在中国木薯又有树薯、木番薯之称。木薯高1.5-3m,最高可达5m,块根圆柱状,肉质。叶互生,长10-20cm,掌状3-7深裂或全裂,裂片披针形至矩圆状披针形,全缘,渐尖。花单性,雌雄同株,无花瓣;圆锥花序顶生及腋生;花萼钟状,黄白而带紫色;花盘腺体5枚;雄蕊10,2轮;雌花子房3室。蒴果椭圆形,有纵棱6条(见图1)。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黄绿卷毛菇的野外生长规律,于2014年7月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对黄绿卷毛菇的野外生长进行观测。结果表明,根据黄绿卷毛菇菌盖直径,结合其生长速度与鳞片状态,将黄绿卷毛菇的生长发育过程分为5个阶段,即菌核期(菌盖直径<1 cm)、初生期(菌盖直径1.0~<2.5 cm)、幼年期(菌盖直径2.5~<4.5 cm)、开伞期(菌盖直径4.5~6.5 cm)和衰败期(菌盖直径>6.5 cm);黄绿卷毛菇的生长周期为18~22 d;降水对黄绿卷毛菇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本研究首次调研了野生条件下黄绿卷毛菇的生长发育规律,对于解释蕈菌的生长发育机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阔叶箬竹(Indocalamus latifolius)别名:竹、箬竹、壳箬竹等,属竹亚科箬竹属植物。竹高1.1-1.5m,径0.5—0.7cm;叶片宽披针形,长17—26cm,宽2.4—4.7cm。引种于南京林业大学,母竹移植苗,1—3年生(90兜),平均胸径0.4cm,平均枝下高0.13m,留枝3—6盘,土球20—25cm,用汽车篷布封闭后运输到试验地,适于庭园绿化丛植点缀或盆栽观赏。  相似文献   

8.
刺叶南蛇藤(Celastras flagelleris Rupr)为藤本植物,蔓丛生或单生,匍匐地面或缠绕树干上升,长达10m。其基部有不定根;树皮红褐色;小枝有短钩刺状托叶;叶互生,椭圆形、卵形或圆形,长4-10cm,边缘有细锯齿,齿端刺毛状,托叶短钩刺状,向下弯曲;花常单生;蒴果扁球形,成熟时3瓣裂,种子卵圆形,黄褐色,假种皮橘红色。花期6月份,果熟期8~9月份。黑龙江、辽宁、吉林、华北地区有分布。  相似文献   

9.
紫叶矮樱秋冬扦插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叶矮樱(prunsxcistenena)蔷薇科、李属落叶小乔木,高达2.5m左右,叶长卵形或卵状长椭圆形,长4-8cm,叶面红色或紫色,背面色彩更红,新叶顶端鲜紫红色,园林绿化、美化很美观。花淡粉红色,花期4-5月。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对土壤要求不高。耐寒、耐旱,移栽成活率高,较耐修剪,可作成球状,也可成片做成色带群植。  相似文献   

10.
滨梅(Prunus marltima Marshall)又名海滨李、沙李,蔷薇科李属,树形为落叶灌木,株高2.0~2.5m;单叶互生,叶片卵形到长椭圆形,先端突尖,叶缘具细锯齿,叶基具腺体,叶色深绿,叶背有细微毛。叶长2~3cm,叶宽约为叶长的一半;两性花,白色,5花瓣,2~5朵簇生,具花梗,雄蕊多枚,先花后叶,花期4~5月,果期8月。核果,果径1.3~2.5cm.果青,成熟后紫黑色、红色或黄色,可食。  相似文献   

11.
南方红豆杉种子育苗及苗期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方红豆杉又称美丽红豆杉、赤榧、榧子木[Taxus maire(ilemee′et Lev1.)S.Y.Hu ex Liu],为红豆杉科红豆杉属植物,系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是第三纪冰川孑遗植物之一。它是红豆杉中的1个变种,本变种与红豆杉的主要区别在于叶弯镰形,长约4.5cm、宽3-5mm,下面中脉局部有或无乳头状突起,与气孔带色泽明显不同,种子多呈倒卵圆形,上部较宽,或长圆形,种脐椭圆形或三角形。  相似文献   

12.
假杜鹃别名蓝钟花或洋杜鹃,爵床科,假杜鹃属。原产我国南部至印度。直立多枝亚灌木,高0.5~1.5m。枝被淡蓝色短毛。叶对生,全缘,矩圆形至椭圆形,长4~10cm,宽2~4cm,两面均有毛。花大,径3~3.5cm,淡蓝色,多数4~6朵生于叶腋成穗状花序。小苞片线形,有粗毛。外面萼片卵状披针形,绿色,边缘有刺状小齿。花冠长5~7cm,柔弱,易脱落。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不同处理对凤丹Paeonia ostii种子萌发的影响,采用穴盘育苗的方法,研究不同质量浓度赤霉素(GA3,0,100,200,300 mg·L-1)结合不同温度(10,15,20℃)的处理对凤丹种子生根的影响,不同主根长(根长1~5 cm,根长>5 cm)对生根种子萌发的影响,不同低温处理时间(15,30,45,52 d)对已生根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及下胚轴最膨大处直径和侧根数量对根长>5 cm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20℃结合300 mg·L-1 赤霉素(GA3)处理,最有利于凤丹种子生根;对已生根种子4℃低温处理52 d后萌发率最高,达到84%,但耗时过长,且与低温处理30 d的萌发率差异不大,故30 d的低温处理是打破已生根凤丹种子上胚轴休眠的最佳方法;当穴盘透气不良时,根长小于5 cm的种子易腐烂,根长大于5 cm的种子极少有腐烂现象,且根长大于5 cm的种子移入温室60 d时,萌发率达到80%,远高于根长<5 cm的种子萌发率;在同一处理条件下,生根种子下胚轴最膨大处直径大于3.0 mm或侧根数量大于10根时,上胚轴可优先萌发。图4表3参14  相似文献   

14.
茶条槭(Acer ginnala Maxim)又名三角枫,为灌木或小乔木,株高4-6m。其树干较直,单叶对生,叶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6~10cm、宽4-6cm,3裂,中央裂片最大。散房花序顶生,花黄白色,翅果深褐色。  相似文献   

15.
《四川农业科技》2010,(5):16-16
1.长度:m(米)、cm(厘米)、mm(毫米)2.面积:m2(平方米)、667m2(亩)、hm2(公顷)3.体积:m3(立方米)、L(升)、ml(毫升)4.质量:t(吨)、kg(公斤)、g(克)、mg(毫克)5.浓度:mg/L、mg/kg(百万分浓度,以前用ppm、1×10^-6表示)  相似文献   

16.
幼林桉树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4年4月对种植在湘南蓝山县丘冈地红壤上的桉树进行了施肥试验。试验设施肥与不施肥(对照)2个施肥水平,施肥的设5个处理,3个重复。同年10月和次年4月分别对桉树的生长情况(树高和胸径)进行调查。结果如下:施肥前、施肥后5个月和施肥后12个月桉树5个施肥处理平均树高分别为2.34m、5.12m、5.40m,平均胸径分别为1.91cm,4.46cm、4.92cm;而同时期对照的树高分别为2.42m、4.08m、4.38m。胸径分别为1.87cm、3.46cm、3.82cm。施肥的比对照平均要多长高1.02m、胸径要多长粗1.1cm。4—10月的长势要比10月一次年4月大得多。由此可得出。施用无机复混肥对桉树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土壤肥力中等偏低的丘冈红壤上,追肥在桉树生长期前期施用效果最好,施肥量以0.3kg/株为最佳。  相似文献   

17.
草籽属禾本科作物,株高90-110cm,秸秆直径0.12-0.2cm,叶长型平展,长4-6cm,宽0.5—0.8cm,掌状穗,分蘖数2-3,亩有效穗20-22万,穗粒数70-90粒,千粒重7g,亩产70—100k,海拔800-2000m均能正常生长,全生育期90-100天。目前滇西南高寒山区零星种植,是未开发的珍稀濒危小杂粮。  相似文献   

18.
偃松及其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偃松[Pinus pumila(Pall.)Regel.]在黑龙江省集中分布于大兴安岭海拔1000~1l00m以上的 山坡或山顶;吉林、内蒙、朝鲜、日本、俄罗斯的东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也有分布.多形成矮曲林. 1 形态特征 灌木状,高3~6m,树干通常伏卧地面匍匐生长,全干常蜿蜒长达10m或更长,偶成小乔木;树 皮灰色,裂成片状脱落;叶5针一束,较细短,4~6cm,边缘锯齿不明显或全缘;雄球椭圆形,黄色, 长约1cm;雌球及小球果单生或2~3个集中,卵圆形,紫色或紫红色,球果直立,卵状圆锥形或卵形, 成熟时淡紫褐色或红褐色,长3~6cm,径2.5~3.5cm.花期6~7月,种子在次年9~10月成熟.每 公顷偃松林年产种实55~68kg.  相似文献   

19.
火龙果,又名青龙果,是仙人掌科三角柱属(Hylocereus)或蛇鞭柱属(Selenicereus)植物果实,呈椭圆形,直径10.0~12.0 cm,外观为红色或黄色,有绿色圆角三角形的叶状体,白色、红色或黄色果肉,具有黑色种子的水果。结合广东省雷州市当地实际,介绍了火龙果高产栽培技术,以供果农参考。  相似文献   

20.
郑涛 《农村新技术》2011,(10):36-37
一、盐渍加工1.鲜菇整理。按菇盖直径4.1~8厘米,或直径2.1~4厘米分级,去除菇柄老化部分及破碎菇、虫蛀菇等,保留2-3厘米长的嫩柄。2.护色。先用0.6%盐水洗去菇体表面培养料、碎屑等杂物,另用0.05摩尔/升的柠檬酸溶液(pH值为4.5)漂洗,以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残留活性,防止菇体变黑(褐),并延长运输、保存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