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秋水仙素诱导菊花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菊花干种子、萌动种子和双子叶期幼苗为材料,以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为因子对菊花诱变进行了研究。通过统计成活率、诱变率研究了临界剂量和半致死剂量;通过观测气孔、花粉、株高、叶片、头状花序等形态特征以及染色体镜检,鉴定了诱变植株。结果表明:干种子、萌动种子和双子叶期顶端生长点的最佳处理浓度分别为0.5%、0.2%、1.0%,分别处理2、33、d时,变异率达到峰值,分别为77.1%、78.3%、66.3%。干种子、萌动种子和双子叶期幼苗的临界剂量分别为0.1%处理1 d、0.1%处理0.5 d及0.2%处理3 d,半致死剂量分别为0.2%处理1 d、0.2%处理0.5 d及2%处理6 d。对照植株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4x+2,经2%秋水仙素处理12 h后,获得的典型表型变异单株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7x-1。  相似文献   

2.
秋水仙素处理甘草种子诱导多倍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动的甘草种子,分别采用浓度为0.05%、0.10%、0.20%、0.30%、0.50%和12h、24h、48h、72h四个时间段处理。通过形态学和细胞学比较发现:这种处理可产生变异植株,变异植株是四倍体的嵌合体。处理结果显示:秋水仙素处理萌动的甘草种子,浓度为0.20%处理时间为24h时效果最好,诱导率达3.33%。  相似文献   

3.
秋水仙素诱导地黄多倍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处理地黄种子,测定处理后地黄种子的发芽率、生长情况、以及多倍体诱导率,结果表明:低浓度秋水仙素直接处理种子可提高种子发芽率,但抑制幼苗根系生长;多倍体的诱导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及秋水仙素浓度的增加,诱导率均呈现一定升高趋势;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的交互作用对地黄多倍体的诱导极其重要;多倍体最佳诱导条件为:种子经过萌动处理,用0.1%秋水仙素浸泡6h,诱导率可达98%以上,且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获得金达苜蓿四倍体的纯合体,为不同倍性苜蓿遗传特性研究及不同倍性间实现基因的流动奠定基础。【方法】以金达苜蓿(Medicago sativa L.cv.Jinda)种子(2n=16)为材料,利用秋水仙素结合组织培养,研究了秋水仙素不同质量浓度(0.02,0.07,0.12mg/mL)、不同处理时间(1,3,7d)对金达苜蓿愈伤组织诱导效果及染色体加倍效果的影响,并从形态学和根尖染色体观察对变异株进行倍性鉴定。【结果】秋水仙素质量浓度和处理时间2个因素对金达苜蓿诱变效果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随着秋水仙素质量浓度的升高、处理时间的延长,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和分化率均下降,成苗率则规律不明显,其中0.07mg/mL秋水仙素处理3d的诱导效果最好,愈伤组织的诱导率达到60.5%,愈伤组织分化率为33.63%,诱变幼苗成苗率为24.1%。倍性鉴定结果表明,获得的变异植株为四倍体与二倍体的混倍体。【结论】0.07mg/mL秋水仙素处理3d是获得多倍体变异幼苗的最佳条件,获得了四倍体和二倍体的混倍体。  相似文献   

5.
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不同时间处理紫花地丁种子和幼苗,结果发现,种子处理中以0.8%浓度处理10 h效果最佳,诱变率达到46.7%.幼苗处理中以0.2%处理16 h和0.8%处理8 h效果最好,诱变率达到80%.诱变后产生的多倍体植株与二倍体植株相比,具有茎增粗、叶片加厚且叶色浓绿、染色体数目加倍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未名玫瑰葡萄秋水仙素处理的最适浓度和时间,及适宜的倍性鉴定方法。[方法]以秋水仙素为诱变剂,利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浸泡种子不同时间,对二倍体葡萄未名玫瑰品种进行加倍诱导,并采用流式分析仪对诱变植株的细胞DNA含量进行鉴定。[结果]从诱导成活率和四倍体诱变率综合考虑,诱变四倍体未名玫瑰种子的适宜条件:当种子胚根长1.0 cm时,用0.5%秋水仙素处理96 h,其成活率和四倍体率分别为11.33%和5.12%。[结论]用倍性分析仪测定细胞倍性是一条简便快捷的鉴定方法。处理时间是影响成活率、四倍体率和变异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半支莲多倍体诱导的初步研究及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对半支莲植株不同部位组织进行诱变处理,并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变异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对半支莲萌动种子,0.05%秋水仙素处理12h的变异率最大、为11%;对茎尖生长点,0.10%秋水仙素处理48h的变异率最大、为75%;对根尖,采用4%二甲亚砜与0.05%秋水仙素混合溶液处理8h和16h的变异率最大、为16.7%。可见,秋水仙素诱导半支莲茎尖的效果最好,其次为改良浸根法,萌动种子效果较差。形态学鉴定结果发现,变异株叶片明显变短、变宽,叶色浓绿,花径变大;解剖学鉴定结果表明,变异株气孔长度和宽度明显大于对照株,气孔数少于对照株,花粉直径也明显增大;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采用流式细胞仪对初选的13株拟多倍体进行DNA含量分析,有11株产生了多倍体变异,总变异率达84.6%,其中四倍体7株、八倍体3株、嵌合体1株。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秋水仙素诱变及倍性鉴定的技术条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分别对新疆紫草幼苗茎尖和无菌苗茎尖进行点涂、振荡浸泡处理,采用形态学、气孔及染色体计数法对变异株进行鉴定.[结果]对新疆紫草幼苗采用点涂法,秋水仙素浓度为500 mg/L时,幼苗的成活率和变异率分别为67.44;、40.59;.其变异株叶片宽度明显大于对照株,变异株的气孔长度和宽度显著大于对照株,变异株叶片下表皮每个视野平均气孔数目(9个)较对照株(19个)明显减少;对新疆紫草无菌苗采用振荡浸泡法,秋水仙素浓度为700 mg/L、处理时间为4h时,成活率和变异率分别为68.18;、86.67;;秋水仙素浓度在200 ~500 mg/L范围内,茎尖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8条的比例最高达68.4;;诱变后茎尖成活率还受培养基中激素组合的影响;秋水仙素诱变后产生大量形态变异.[结论]影响染色体加倍效果的因素是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  相似文献   

9.
东方百合Tiber多倍体诱导及其快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离体培养条件下,比较了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时间的秋水仙素对东方百合的诱变效果.结果表明:浸泡法以0.02%的秋水仙素处理15 h的诱变效果最佳,变异率达到13.3%.混培法以添加0.05%的秋水仙素处理15 d效果最佳,变异率达到6.7%.对多倍体植株进行组织快繁,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BA 1.0 mg/L+NAA 0.1 mg/L,增殖倍数达到1.5,生根培养基1/2MS+IAA 0.2 mg/L,生根率为100%.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不同浓度和时间秋水仙素处理油茶种子和幼苗,并对其种子发芽性状和幼苗生长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0.1%~0.5%浓度秋水仙素处理油茶种子,根部均出现明显的膨大现象;0.%~0.3%浓度秋水仙素处理油茶种子的出苗率在80%~90%,而0.4%,0.5%浓度处理的出苗率低于10%;0.2%,0.3%秋水仙素处理油茶种子,其发芽势和发芽率,随浓度的增加有递减的趋势,而苗高有增加的趋势;用0.1%~0.3%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处理油茶幼苗,其叶长、叶宽均比对照增大,且同一浓度之间随着时间的增加叶长,叶宽有增加的趋势.0.2%浓度秋水仙素处理油茶顶芽的顶叶长和顶叶面积与对照之间具有显著差异;0.2%,0.3%秋水仙素处理油茶顶芽的侧叶厚和侧叶面积与对照之间具有显著差异.获得了2株株型变异的幼苗.本研究对油茶突变体产生、筛选及良种选育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12.
红砂的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的日变化特征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以野生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为研究对象,在2004年5~7月早7∶00~晚20∶00(晴天)测定其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E)、光合有效辐射(PAR)、大气温度(T)等指标.结果表明:红砂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呈M型,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红砂的蒸腾速率日变化曲线也呈M型,但“午休”现象不明显;有效光合辐射对红砂的净光合速率影响较大,大气温度则对红砂的蒸腾速率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
The hydration rates of 12 obsidian samples of different chemical compositions were measured at temperatures from 95 degrees to 245 degrees C. An expression relating hydration rate to temperature was derived for each sample. The SiO(2) content and refractive index are related to the hydration rate, as are the CaO, MgO, and original water contents. With this information it is possible to calculate the hydration rate of a sample from its silica content, refractive index, or chemical index and a knowledge of the effective temperature at which the hydration occurred. The effective hydration temperature can be either measured or approximated from weather records. Rates have been calculated by both methods,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weather records can give a good approximation to the true EHT, particularly in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climates. If one determines the EHT by any of the methods suggested, and also measures or knows the rate of hydration of the particular obsidian used, it should be possible to carry out absolute dating to +/- 10 percent of the true age over periods as short as several years and as long as millions of years.  相似文献   

14.
厚皮甜瓜苗期叶片光合、光呼吸及暗呼吸速率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厚皮甜瓜苗期叶片光合作用、光呼吸及暗呼吸受环境条件影响的变化规律。【方法】在田间不同天气(晴天和阴天)及室内不同温度处理下,测定厚皮甜瓜幼苗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光呼吸速率和暗呼吸速率,分析其变化规律及不同叶片光呼吸系数和暗呼吸系数。【结果】阴天厚皮甜瓜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光呼吸速率及暗呼吸速率均为单峰型曲线,在10:00~12:00时达到峰值;晴天则表现为双峰型曲线,不同叶片以上3个指标最高峰值出现时间不同。在出苗后的前12 d,子叶净光合速率大于第一片真叶,之后第一片真叶净光合速率大于子叶。温度对厚皮甜瓜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为正弦函数曲线。温度小于6.5℃或大于46℃时对净光合速率影响系数均为0,在28℃时对净光合速率影响系数达到最大。在25℃时厚皮甜瓜叶片白天的光呼吸系数和暗呼吸系数分别为0.17和0.21。【结论】甜瓜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光呼吸速率及暗呼吸速率随着叶龄、叶片类型及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子叶和真叶的变化规律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施氮量对甘蔗叶片叶绿体超微结构和光合速率的影响,明确氮素影响甘蔗光合作用的细胞学机理,为甘蔗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甘蔗品种GT11、ROC22和GXB9为试验材料,在温室内进行桶栽试验,设低氮、中氮和高氮3个施氮水平,即分别施用0、150和300 kg/ha尿素,于伸长期取叶片样品分析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叶面积、比叶重和叶绿体超微结构,并测定光合速率.[结果]3个甘蔗品种叶片的SPAD和叶面积均随施氮水平的增加而增加.GT11和ROC22的比叶重随施氮量的增加显著降低(P<0.05,下同),GXB9的比叶重在中氮水平最低.GT11在高氮水平下叶绿体超微结构正常;ROC22在中氮水平下叶绿体数量最多,但基粒片层数量显著少于高氮水平;GXB9在中氮水平下叶绿体数量最多,基粒片层与高氮水平时无明显差异.GT11和ROC22的净光合速率随施氮水平的增加而增加,GXB9净光合速率在中氮水平最高.[结论]甘蔗光合速率与叶绿体数量、叶绿体超微结构及基粒片层数量密切相关,且均受甘蔗品种和施氮量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田间及人工模拟试验条件下,对提高旱地降水的利用率和转化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壤缺水条件下,播种前深翻会造成水分大量散失,夏闲地深翻会加剧水分消耗。旱地闭口过暑具有明显的保墒作用,耕层经常保持5~10 cm的细土(尤其是腐殖质土)或人工地表覆盖,可降低蒸发量,并对提高地温、增加土壤有效养分、增加小麦分蘖、促进根系发育、降低冻害、增加产量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杂交稻种子饱满度对发芽率、成苗率及秧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分析杂交稻组合两优培九、协优7954和协优9320不同饱满度种子的发芽率、成苗率,以及秧苗的分蘖能力和生长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饱满度种子的发芽率和成苗率存在着显著差异,饱满度越差,发芽率和成苗率越低,在清水中上浮的种子发芽率为35%~68%、成苗率为30%~62%;而在1.10比重溶液中下沉的种子,发芽率在97%以上、成苗率在75%以上。在清水中上浮种子的秧苗在分蘖能力、物质生长量均小于饱满度较高种子的秧苗。讨论了水稻生产中选种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罗曼蛋鸡的氨基酸消化率和氮代谢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用罗曼蛋鸡研究常规日粮中各种氨基酸表观消化率和氮表观代谢率。试验结果,赖氨酸和蛋氨酸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87.28%和88.84%,总氨基酸表观消化率为88.68%。本试验结果表明,可消化赖氨酸和蛋氨酸在日粮中的适宜浓度分别为0.6%和0.3%。试验还得出的另一个结论是:可以用氨基酸表观消化率来估测粗蛋白表观消化率。  相似文献   

19.
Climate and evolutionary rat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对玉米收获中籽粒破碎和损失的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降低玉米的收获损失,本研究通过摘穗板式摘穗机构的正交实验的方法,对在玉米摘穗过程中影响籽粒破碎和籽粒损失率的4个因素—摘穗板的型式、拉茎辊转速、籽粒含水率、机具前进速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籽粒破碎率受籽粒含水率的影响最大,受摘穗板型式和拉茎辊转速影响次之,受前进速度的影响较小。籽粒损失率受拉茎辊转速的影响最大,受摘穗板型式的影响次之。籽粒的含水率较低(30%左右)、摘穗板的型式为弯板、拉茎辊转速为中速度(600~700r/min)时进行玉米的摘穗作业时,综合指标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