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本文报导了用氦氖激光(输出功率为12mW,光斑直径为0.25cm)照射黄牛的阴蒂、掌部及肋骨部后血清钙、血清无机磷及血清钾均出现明显的变化。其变化规律是:血清钙降低,血清无机磷增高且于停照后5天均基本恢复照前水平。血清钾以增高为主,但起伏波动较大。虽照射部位不同,但对血清钙、血清无机磷及血清钾的影响的变化规律是基本相同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用激光照射猪眼内角巩膜的方法,使饲料在消化道的化学性消化过程中,找出激光照射对淀粉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其结果表明:氦氖激光照射猪的内眼角,可使血清淀粉酶活性从照射第3天开始提高,直至停照后第13天,连续23天。这为激光治疗消化障碍疾病寻找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试验结果证明,He-Ne激光照射绵羊的“交巢穴”及腓神经,从照射第二天开始到停照后第六天,血清中的脂肪酶活性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导了氦氖激光照射马的会阴部皮肤可以提高血液白细胞噬菌能力。表现为从照射的第二天开始白细胞的噬菌指数及具有噬菌能力的白细胞数均升高,于照射后的第四天达到最高值,而于照射的第9—10天逐渐下降。激光技术在我国医学和生物学领域中的应用范围正在逐步扩大。临床观察发现低功率氦氖激光照射有刺激、血管扩张、止痛消炎等诸种作用。为了进一步探讨氦氖激光照射马体后对血液中白细胞吞噬机能的影响,借此从一个侧面观察其对机体防御机能的影响,特拟定本课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试验结果证明,氦—氖激光照射猪的眼内角巩膜可使血清蛋白酶及脂肪酶的活性明显升高,从照射后第3天开始一直持续到停照后第20天。  相似文献   

6.
研究的结果证明,氦氖激光对母黄牛照射前后,其体温、脉搏、呼吸无明显变化。血红蛋白呈明显的一时性下降,从照射的第2~3天开始逐日下降,至第8~9天下降到最低值,然后从第10天开始逐日回升,直至停照后第六天基本恢复照前值。红细胞总数变化与血红蛋白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白细胞总数呈升高趋势,有明显起伏。白细胞像呈嗜酸性白细胞显著升高,淋巴细胞低其他各种白细胞无明显变化。对休情期母黄牛有明显的促进发情作用,九头试验牛有八头发情(89%),其中妊娠期发情牛两头,发情牛能否排卵,有待今后进一步探讨。出现发情的时间比较集中,这对今后研究黄牛发情同步化及改良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试验证明He-Ne激光照射马的脾区皮肤,照射后B淋巴细胞花结率增高;停照后T淋巴细胞活性玫瑰花结率也增高。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导了氦氖激光照射奶山羊的胫神经及眶下神经也能获得较好的镇痛效果。在6只奶山羊身上进行的24例实验性手术证明,其中镇痛效果评定为优者1例,良者17例、可者6例。总的看来其镇痛效果不如马好。实验结果证明氦氖激光照射奶山羊的胫神经及眶下神经后,进行手术的时间以照后40—45分钟为适宜。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应用低功率氦氖激光照射马、犬、牛、羊、猪的胫神经及正中神经等浅在粗壮的外周神经路的皮肤表面,一般经30分钟照射后,都可取得较好的全身性镇痛效果。其中马的效果最好,犬次之,牛羊稍差,猪则最差。氦氖激光照射引起全身性镇痛时,对马的心功能无不良影响,脑电图表现对称性慢波,且出现显著的区域性优势。并证明激光信息的向心传递主要是通过感觉神经纤维完成的。在激光镇痛机理的研究方面,本文着重介绍了氦氖激光照射引起全身性镇痛时马脑脊液中5—HT、乙酰胆碱及血钙、血钾的变化规律。介绍了激光镇痛对不同脑区乙酰胆碱含量的影响,马脑脊液中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的动态变化趋势,并探讨了马脑尾状核胆碱能神经系统在氦氖激光镇痛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途径等。  相似文献   

10.
35日龄240羽伊沙蛋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含钙1.00%)和高钙组(含钙3.78%)。在饲喂高钙日粮的当日和第8,16,24,32天时,动态测定两组鸡血清中钙、钠、钾、无机磷、镁以及尿酸的变化。结果表明,饲喂高钙日粮的第15天鸡发生腹泻,与对照组相比,高钙组在饲喂高钙日粮的第24和第32天时尿酸显著升高;在饲喂高钙日粮的第8,16,24,32天血清中钙含量显著升高;在第16,24,32天血清无机磷含量显著降低;在饲喂高钙日粮的第16天和第24天时血清中钠含量显著升高;在第8,16,24,32天血清中钾含量显著降低;在饲喂高钙日粮整个试验过程中,血清中氯、镁含量差异不显著。说明高钙日粮引起青年蛋鸡腹泻,同时血清的电解质和尿酸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C类纤维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CEP作为慢痛指标,观察了氦氖激光隔皮照射外周神经时对C-CEP的抑制效应。证实其抑制程度在一定范围内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而愈显著;其抑制过程表现出诱导期和后作用现象及两相抑制过程,同时也观察到该抑制作用能被纳洛酮所反转。  相似文献   

12.
试验选用本地杂种犬18只,随机分为3组,在犬的背部两侧各造一边长为2cm的正方形皮肤全层缺损创。选用波长890nm,频率1000Hz的砷化镓半导体激光照射,每天一次,每次5min,连续10d。实验一组左侧照射选用平均输出功率2mW,峰值功率5W,右侧创伤不照射作为自体对照。实验二组左侧选用平均输出功率为4mW,峰值功率10W,右侧作为自体对照。对照组左侧作为对照。每天对创面愈合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并描记创伤面积,于临床愈合后取组织样中性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检查。结果表明:砷化镓激光以本试验所用剂量及方法照射,对犬全层皮肤缺损创的愈合促进作用,差异显著。镜下可见实验一组的两侧、实验二组的自体对照及异体对照的结构均为正常的瘢痕组织,实验二组激光照射侧皮下毛细血管充血,真皮内胶原纤维增生明显。表明激光的生物学剌激要达到一定的剂量才能产生生物效应。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了12匹马氦氖激光麻醉的脑电图。其特征为δ节律,频率2—4周/秒,波幅30—60微伏,周期200—400毫秒,指数90—100%;δ节律对称性良好,额颞区显著;停照后30分、60分,δ节律逐渐消失,α节律逐渐出现。与水合氯醛麻醉脑电图进行比较,水合氯醛麻醉的脑电图δ节律的频率、波幅、周期与氦氖激光麻醉脑电图不同。  相似文献   

14.
用一定剂量的激光处理香石竹愈伤组织能显著促进其生长和分化,其中用20 mw氦氖激光处理可使愈伤组织鲜重比对照增加170%,甩0.1w和1w氩离子激光处理可明显促进芽的分化。研究结果表明,引起上述结果的原因与光质无明显关系而与激光引起的某些特殊蛋白质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5.
青山羊生长发育期血液中性激素含量变化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初生至180日龄的羔羊,分十个年龄组.每组公、母羔各3只.逐只取血.析出血清后,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孕酮、睾酮及雌二醇含量.结果表明:公羔80日龄含睾酮1ng/ml以上,180龄为4ng/ml以上.母羔40~80日龄孕酮2~3ng/ml.初生公、母羔雌二醇含量平均为92pg和79.5pg,20日龄大幅度降低,160日龄后开始升高.  相似文献   

16.
以不同剂量的氦氖激光辐射绵羊精液,发现低剂量的激光可以提高精子的活力、呼吸、果糖分解和钙的摄入;而高剂量的激光对精子的呼吸有显著影响。从而,探讨了激光提高精子活力的机制。  相似文献   

17.
杂交水稻籽粒灌浆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979年杂交水稻汕优3号、四优2号和1985年威优64分期播种的有关数据,采用相关,非线性回归和通径分析杂交水稻的籽粒灌浆特性及其与气候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1、杂交水稻的弱势粒率较常规稻高,群体籽粒具有明显的二次灌浆高峰。汕优3号的两次高峰分别于开花后第12天和30天。2、杂交水稻自开花至完熟可分为5个时期。其中汕优3号开花后0~5天灌浆缓慢,需要足光和高温。在19~30℃内,灌浆速度与温度成正相关。6~15天以日均温27.28℃、每天日照6.5小时、相对湿度75%为最适。16天至完熟期以日均温22.32℃、相对湿度70~80%为最适。开花后6~10天或16~20天最高温>35℃,对灌浆不利,秕谷率高,减产。3、环境不适或后期叶片早衰,杂交水稻只有一次灌浆高峰,且结实率和粒重均低,减产。故后期田间管理很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