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9 毫秒
1.
淮安市户用秸秆沼气技术应用实践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淮安市户用秸秆沼气应用现状、主要推进措施,系统分析了户用秸秆沼气综合效益,对于推广秸秆沼气技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详细阐述分析了沼气技术包括农村户用沼气池、沼气工程、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在新农村建设节能减排方面的应用和成效,针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退耕区户用沼气的生态环境效益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评价退耕区户用沼气的生态环境效益,该研究依托陕西省退耕区户用沼气减排项目,根据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规范提供的固碳释氧量计算方法、清洁发展机制(CDM,clean develop mechanism)执行理事会公布的方法AMS-III.R和国际通用的减排量计算方法,采用保护林地面积、温室气体减排量和二氧化硫减排量3个指标对退耕区6个乡镇2543户农村沼气工程生态环境效益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退耕区农村户用沼气池的建设不仅保护了林地,增加了森林的覆盖面积,而且减少了温室气体和空气污染物SO2的排放。项目实施后,年保护林地507.77hm2、减排温室气体7428.40t(以二氧化碳计)、减排SO21594.57kg。该研究可为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及生态环境的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高寒地区两相厌氧户用沼气系统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高寒地区农村户用沼气发酵周期过长、产气量少的状况,该文提出并设计了适用于高寒地区农村户用的两相厌氧发酵装置,通过确立合理的工艺方案,控制两相厌氧发酵中产酸相、料液温度和pH值、水力滞留时间等因素,探讨了在哈尔滨地区最寒冷季节,所设计的新型农村户用沼气发酵装置产气量与维持发酵罐体内料液温度所消耗沼气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基于两相厌氧发酵的高寒地区高效户用沼气发酵装置最高产气率为1.35m3/(m3·d),是传统沼气池产气率(0.35m3/(m3·d))的4倍。冬季1月份日均结余4.08m3沼气量足以满足三口之家照明、炊事所需能源,实现高寒地区户用沼气全年正能输出,可以取代传统沼气池。该文研究成果为今后寒地户用沼气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农村户用沼气工程生命周期节能减排效益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评估农村户用沼气工程及其上下游环节的节能减排效益,可为农村户用沼气工程生命周期全过程环境管理和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以8 m3典型农村户用沼气工程为例,应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进行了清单分析和节能减排效益评价。结果表明,1个典型8 m3户用沼气工程生命周期对富营养化、环境酸化、能源耗竭、温室效应、人体毒性和光化学氧化6类环境影响类型的减缓作用分别相当于2000年世界人均环境影响潜力的84.84%、54.37%、39.16%、26.67%、19.35%和5.55%,生命周期净节能减排效益显著。因此,发  相似文献   

6.
户用沼气产气量估算及能源经济效益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该文利用能值潜力估算动物数据库(ABEPE)的模型理念,并结合实地调查数据,探索了2007年中国农村户用沼气池产气量的估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沼气池建设前后,农户家庭能源消费结构、能源经济支出和生态环境的差异。结果显示:2007年中国农村户用沼气的年均产气量达到450 m3,年均正常产气时间仅为9个月;生猪的饲养规模与产气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沼气农户与无沼气农户人均能耗差异显著,沼气在家庭生活能源消费的比例达到18%,提供了40%的人均有效热,替代了15%左右的商品能源;使用沼气后,人均能耗折合标煤419.56 kg,比使用前下降了16%左右,节省能源开支2%;通过使用沼气,农户可创造559~938元的经济价值,节约林地0.314 hm2。由此可见,发展沼气具有显著的能源、经济、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7.
户用沼气池建设的节能减排和农民增收效果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结合河南省利用亚行贷款农村能源生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该文作者在9个项目县的9个乡(镇),按比例选择不同生态模式,入户调查沼气建设农户和未建沼气农户在项目实施前后农户的能源消耗量,能源消耗成本,农业生产投入与产出等80多项指标,并定量分析了沼气建设对种植业和养殖业的促进作用,对气体污染物的减排情况,为时2年。分析结果表明,沼气建设大大降低了传统能源的消耗,节约能源消耗成本,减少了气体污染物的排放,大幅度提高了农户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经济收入。可见,户用沼气池建设具有明显的能源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该文利用农户消费和生产的统计数据,针对可再生能源技术在提供高品位能源、增加农户经济收入和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以户用沼气为例,从农户作为消费者和生产者两个角度,以及外部性造成的市场失灵等方面,初步进行了各种投资模式的分析,包括农户投资的各种可能和数量以及政府补贴等。结果表明,在目前农户的收入和消费水平下,仅考虑能源效益难以吸引农户投资;从增加收入的角度,若农户把部分生产性支出用于沼气池建造,其资金数量也是很不够的,而且农户的预期效益、贷款的可获得性等也有很强的制约作用;沼气应用的外部效益需要政府干预,适  相似文献   

9.
农村沼气产业化发展与市场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农村户用沼气池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是农村能源发展的主要任务,为了保障沼气事业健康发展,必需加快沼气产业的建设和商品化沼气池的推广;本文就农村沼气与商品化沼气池的发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快沼气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推进长沙市郊农村沼气建设,探讨了五项发展对策。 1.因户制宜,确定池型。农户炊事用能型采用水压式沼气池为好;饲养专业大户可根据发酵原料和用气量决定池容;用沼气作加工、发电,则采用分离浮罩式为好。 2.典型示范、效益吸引。选择基础条件好的专业户示范,特别建立以沼气为纽带食物链模式的专业户。从经济效益而言,户用沼气池最好,一般能做到8~10个月不烧煤和柴,年节煤750kg以上,建池投  相似文献   

11.
农村户用沼气CDM项目温室气体减排潜力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该文以湖北恩施州农村户用沼气池项目为例,利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清洁发展机制理事会批准的方法学AMS-III. R 和AMS-I.C,分析了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潜力。项目位于湖北省西南部的贫困地区,涉及8个县市的33 000个农户。研究表明:户用沼气池的建设既能减少目前粪便管理方式造成的CH4排放,又能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和减少CO2温室气体排放, 预计每个农户可实现温室气体减排 1.43~2.0 t二氧化碳当量,整个项目实现年减排温室气体 58 444 t二氧化碳当量。  相似文献   

12.
农村户用沼气池是国家战略性惠农措施,中国政府为促进农村沼气工程建设投入了大量财力物力。近年来,因劳动力转移、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多种原因造成大量沼气池闲置弃用,极大地浪费了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如何提高农村户用沼气池利用率,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是当前乡村振兴面临的一大难题。该研究从"沼改厕"的现实背景、发展现状和技术模式入手,通过"推广模式、推广方法、效益分析和管护机制"四个层面对四川省"沼改厕"典型地区进行案例分析,并深入讨论了"沼改厕"模式的推广应注意的问题,为农村"厕所革命"提供互补的改厕方式,也为"沼改厕"推广模式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固化土结构沼气池是在传统以砖砌体沼气池和混凝土现浇沼气池建造基础上,利用土壤固化技术建造的一种新型户用水压式沼气池。将固化土作为池底结构材料和池壁材料,在冲积土、紫色土、黏土等3种土壤条件下建造了不同组合模式的固化土结构沼气池。经破坏性极限压力试验表明,所建沼气池均符合国家《户用沼气池质量检验验收规范GB/T4751-2002》标准。对固化土结构沼气池与传统沼气池建造成本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部分建池材料实现就地取材,商品建材的使用量和运输量减少,建池成本降低,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4.
养殖场粪污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作者所承担的三个畜禽场粪污处理工程中的工艺特点和畜禽粪污处理技术,提出了粪污处理技术综合系统和沼渣、沼液生产复合有机肥技术,比较了粪污固液分离技术,厌氧发酵生物技术和好氧曝气技术,提出把养殖业的粪污处理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生态的良性循环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综合处理与利用系统工程,达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5.
高产、低耗是沼气发酵装置追求的主要目标。针对我国多数畜禽场以人工为主、水冲为辅的清粪方式,将常用的塞流、全混合(搅拌)和高浓度三种沼气发酵工艺有机结合,取长补短研制成一种新工艺。经应用于卧式机械搅拌加温沼气池取得成功,达到池容产气率高、自身耗能省、结构简单、投资低、操作方便等目标。该项新工艺及其装置具有较强竞争力和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为了阐明在东北高寒区连年施用沼渣对玉米产量、效益和土壤肥力的影响,于2013年5月至2014年10月在黑龙江省海林市海林农场的玉米试验田进行了沼渣和化肥配施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连续2年的施用沼渣以及沼渣与化肥配施均能够增加玉米产量,而施用45 000kg/hm~2的沼渣增产幅度最大,全量施用600kg/hm~2化肥的玉米产量小幅减少。施用1t沼渣可替代135.25kg尿素、180.18kg磷酸二铵和107.09kg硫酸钾,产生956.72元的直接经济效益。施用沼渣的各处理与不施肥处理相比,经济效益均显著增加,7 500kg/hm~2沼渣+450kg/hm~2化肥的处理经济效益最高,平均可达到18 066.2元/hm~2。沼渣单施及沼渣与化肥配施后表层土壤pH可提高0.02~0.28个单位,有机质可增加0.14~2.84g/kg,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表层土壤中养分的含量。因此,在东北高寒区实际生产中可以考虑合理的配施沼渣替代化肥,实现对沼渣的高效化和经济化的利用。  相似文献   

17.
高产、低耗是沼气发酵装置追求的主要目标。针对我国多数畜禽场以人工为主、水冲为辅的清粪方式,将常用的塞流、全混合(搅拌)和高浓度三种沼气发酵工艺有机结合,取长补短研制成一种新工艺。经应用于卧式机械搅拌加温沼气池取得成功,达到池容产气率高、自身耗能省、结构简单、投资低、操作方便等目标。该项新工艺及其装置具有较强竞争力和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8.
沼气是中国可再生能源建设的重点项目,可提供清洁能源替代化石燃料燃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对缓解全球变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利用复合回归模型对中国沼气行业的CO2减排量(CO2ER)与生物质资源、农村用能结构以及沼气利用现状等指标之间的数值关系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户用沼气行业的CO2减排量与沼气池使用量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R2=0.992),与户均产气量存在明显的S函数关系(R2=0.677),大中型沼气工程行业的CO2减排量与池容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R2=0.977);经多元线性回归和曲线拟合所得到的复合回归模型对户用沼气行业CO2减排量的拟合较好,各种替代情景下误差率均在5%以内;对大中型沼气工程行业CO2减排量的模拟在2006年后呈现较好的拟合效果,各种替代情景下误差率均在2%以内。依据《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进行预测,2015年中国沼气行业可减少CO2排放6.18×107~1.38×108t。加强沼气科技研发,促使沼气工业化、规模化发展以及提升沼气利用品味,是保持沼气利用CO2减排重要地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能源在发展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和能源日益短缺的现状,阐述了中国发展以沼气池为主要形式的农村能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简要回顾了中国沼气的发展历史,以及各个阶段典型沼气池型的结构和功能,并着重介绍了目前在国内推广的几种新型沼气池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最后结合实际分析了沼气池在技术和管理上的不足,提出今后中国户用沼气池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中国南方石漠化地区农村低碳社区模式与效益提升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有序推进中国南方石漠化地区农村低碳社区建设对石漠化综合治理、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石漠化严重的贵州省4个不同等级石漠化县为研究区,系统梳理8种典型农村低碳社区模式,对比分析各种模式的适用范围及特点,基本符合现阶段社会经济状况与低碳社区的目标需求。运用投入-产出法评价典型低碳社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验证所提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中国南方石漠化地区低碳社区建设难以形成统一模式与标准,低碳社区建设应因地制宜考虑产业结构、人口特征、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等,运用综合效益评估法来确定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低碳社区适合发展方案。基于提高效益需要,从技术、发展、能源、制度、管理等5个视角,及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电网公司、科研机构和社区农户5个层面设计的低碳社区综合效益提升途径,并提出8种典型低碳模式效益提升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