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0 毫秒
1.
户用沼气池建设的节能减排和农民增收效果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结合河南省利用亚行贷款农村能源生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该文作者在9个项目县的9个乡(镇),按比例选择不同生态模式,入户调查沼气建设农户和未建沼气农户在项目实施前后农户的能源消耗量,能源消耗成本,农业生产投入与产出等80多项指标,并定量分析了沼气建设对种植业和养殖业的促进作用,对气体污染物的减排情况,为时2年。分析结果表明,沼气建设大大降低了传统能源的消耗,节约能源消耗成本,减少了气体污染物的排放,大幅度提高了农户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经济收入。可见,户用沼气池建设具有明显的能源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山西省农村沼气发展经历过曲折的道路。目前虽然有了较大发展,但仍然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从基础环境来讲,沼气生产原料短缺与严重浪费并存,由于对沼气的作用认识不足,农民办沼气的积极性不是太高;从科研、教学和技术推广环境来看,山西没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中专学校不开设可再生能源利用专业和课程,45%的县没有可再生能源推广机构;从政策环境来看,山西几乎没有出台可再生能源管理和开发利用的法律法规,政府也缺乏发展沼气的配套政策和措施。针对上述问题,今后应采取如下对策:大力宣传,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和  相似文献   

3.
在全面论述沼气在控制畜禽粪便、农药、化肥、城乡生活污染,缓解能源危机,减轻不可再生能源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高农业效益中重要作用的基础上,指出了沼气发展中存在的理论技术研究不系统、不深刻,政策管理保障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将沼气和能源、环保、卫生、工业、农业等多个行业结合起来加以综合研究,完善投入机制等对策,以期推进中国沼气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沼气发展的现状、驱动及制约因素分析   总被引:19,自引:7,他引:12  
能源需求的急剧增加以及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促使国家大力发展沼气事业。该文在总结中国沼气发展利用现状、技术以及相关政策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中国沼气发展的驱动及制约因素,并为未来中国沼气的健康持续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研究表明:过去10 a中国沼气投资和建设快速发展、沼气综合和可持续发展利用模式不断创新、国家相关支持政策为中国沼气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中国沼气行业既面临能源需求增加、规模化养殖发展以及环境治理压力加大等因素的驱动,也面临适宜农户减少、融资渠道单一以及市场不健全、法规不完善等因素的制约。根据研究结果,该文提出了通过健全后续服务体系,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等,促进中国沼气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郭艳芹   《水土保持研究》2014,21(6):318-323
借助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方法,基于2001—2012年新疆布尔津县主要农作物类型、产量、牧民定居数量等统计数据和376名移民农户的调查数据,借助面板模型实证检验牧民定居政策对移民农户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牧民定居政策可显著提高移民地区农户农业生产水平和产量。而户主从事农业生产时长、是否以农业为主要收入、户主接受过政府的农业技能培训和参加农业合作社、人均耕地面积以及农资价值等变量对农业生产有显著正向影响,但户主性别对农户农业生产负向冲击具有显著作用。而家庭抚养比和户主是否为村民代表等两个变量则对移民农户农业生产没有影响。结果说明在生态脆弱地区,合理的牧民定居政策有助于提高农户应对脆弱生态环境的能力和农业生产水平。而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促使定居牧民通过农业生产实现安稳致富。  相似文献   

6.
沼气建设具有广泛的效益。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沼气建设的综合效益可以得到定量结果。本文以一个县的沼气建设为例,对于20年内总投资5400万元发展沼气带来的多种效益进行了动态模拟。结果表明,发展沼气不仅能解决农村能源的短缺,而且是促进农村经济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环节。文章还比较了不同投资方案的模拟结果。 系统动力学的分析结果可使我们定量形象地认识沼气建设的综合效益以及效益变化的动态过程和趋势,为制定发展政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农户农业生产碳排放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便全面理性地认识农业碳排放的问题,促进农业低碳、可持续发展。[方法] 选取湖北省武汉市黄陂、江夏区和鄂州市为研究区域,研究农户农业生产碳排放现状,测算农业生产碳排放,分析农业生产碳排放的结构特征,最后运用半对数回归模型分析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①在作物结构方面,种植水稻的碳排放总量最大,而莲藕的碳排放强度最大;②在碳排放来源方面,化肥是引起碳排放的主要原因,其次是人工投入;③在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因素方面,农户的年龄、务农年限、年均农业收入比例、耕地面积、土地质量、是否参加农业技术培训以及是否为村干部对农业生产碳排放强度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结论] 农业低碳发展应重视科学技术,提升农业生产补贴,提倡适度规模种植,加强农户农地保护意识以及农业技术培训等。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余江县3个乡镇的农户访谈式调查,对农户水土保持行为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农户兼业行为、传统生产习惯、农业经营规模、农业劳动力状况、水土流失现状与家庭经济条件等因素对农户水土保持行为有较大影响。通过相关性分析,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模型运行结果表明,农户水土保持行为主要受到非农收入比例、从事农业生产的时间、从事农业人口数量、经营土地面积、水土流失减产损失、家庭人均收入以及距离城市远近等因素的影响。非农收入比重高的农户,水土保持投入的积极性不高。农业人口多的农户,或者受家族传统影响较勤劳的农户,其水土保持投资也多。据此,提出了激励农户水土保持投资行为和改善水土流失治理现状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吉林、浙江、陕西3个省份16个县市的农户进行调研.运用描述统计分析方法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合作社发展模式下农户实施农业标准化的影响因素以及效益,结果表明,劳动力的投入、文化素质和培训、经验借鉴、生产认证、产品销售渠道、政府资金支持等因素对农户的比较价格优势和比较效益优势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不可否认现代化大规模农业生产在保障粮食数量安全方面贡献巨大,但在一些适合小规模耕作的山区,经典的传统农业模式比常规农业耕作方式更具优势。本文基于生态价值观,以浙江省青田县稻鱼共生系统和常规稻作系统为例,针对农户和国家两个不同层次主体,综合计算了上述两种农业生产模式的效益。结果表明,就直接经济收入而言,稻鱼共生系统的净收入比常规稻作系统高2184元·hm-2,投入多1453元·hm-2,其投入产出比和投资利润率较低;但若考虑社会-经济-生态综合效益,稻鱼共生系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比常规稻作系统高7447元·hm-2,平均每公顷的综合价值高9631元,同时其投入产出比和投资利润率优于常规稻作系统。基于效益分析,稻鱼共生系统的补偿标准下限为6532元·hm-2,上限为16045元·hm-2,政府可以通过对农户的补贴实现直接经济价值和社会综合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11.
养殖场沼气工程商业化集中供气补贴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中国养殖场沼气工程建设成本高、直接经济效益低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沼气集中供气商业化发展。该文采用成本定价法,通过对不同供气规模养殖场沼气工程的建设成本、运营成本以及投资机会成本进行分析,集中供气工程建设规模为100户时,户均投资达到1.79万元/户,当供气户数规模提升到1 500户时,户均投资仅为0.41万元/户,根据平均成本U型曲线,供气户数达到800户以上后,沼气集中供气工程规模逐渐接近于沼气工程最优规模点。按照供气成本计算出供气100户,补贴价格为4.73元/m3;供气200户,补贴价格为2.98元/m3;供气800户,补贴价格为1.63元/m3;供气1 000户,补贴价格为1.51元/m3;供气1 500户,补贴价格为1.42元/m3。分析出不同规模养殖场沼气集中供气工程,供气规模小,补贴成本就越高,供气规模大,补贴就越低,集中供气工程供气达到1000户以上规模时,基本接近于最优供气规模点,补贴价格趋于平衡能实现盈利。建议政府应加大力度建设前端补助与终端用气补贴相结合补贴方式,并提出集中供气补贴标准。  相似文献   

12.
农村户用沼气池是国家战略性惠农措施,中国政府为促进农村沼气工程建设投入了大量财力物力。近年来,因劳动力转移、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多种原因造成大量沼气池闲置弃用,极大地浪费了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如何提高农村户用沼气池利用率,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是当前乡村振兴面临的一大难题。该研究从"沼改厕"的现实背景、发展现状和技术模式入手,通过"推广模式、推广方法、效益分析和管护机制"四个层面对四川省"沼改厕"典型地区进行案例分析,并深入讨论了"沼改厕"模式的推广应注意的问题,为农村"厕所革命"提供互补的改厕方式,也为"沼改厕"推广模式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户用沼气产气量估算及能源经济效益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该文利用能值潜力估算动物数据库(ABEPE)的模型理念,并结合实地调查数据,探索了2007年中国农村户用沼气池产气量的估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沼气池建设前后,农户家庭能源消费结构、能源经济支出和生态环境的差异。结果显示:2007年中国农村户用沼气的年均产气量达到450 m3,年均正常产气时间仅为9个月;生猪的饲养规模与产气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沼气农户与无沼气农户人均能耗差异显著,沼气在家庭生活能源消费的比例达到18%,提供了40%的人均有效热,替代了15%左右的商品能源;使用沼气后,人均能耗折合标煤419.56 kg,比使用前下降了16%左右,节省能源开支2%;通过使用沼气,农户可创造559~938元的经济价值,节约林地0.314 hm2。由此可见,发展沼气具有显著的能源、经济、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4.
运用统计学方法分别从描述统计量和计量经济模型两个方面分析了生态家园建设对农户种植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实施了生态家园建设之后,农户的种植品种明显增加,种植热情和种植技术迅速提高,农业种植生产方式由原来的半自给自足的粗放式经营方式向以市场为导向的、以高投入高产出为特征的集约化经营方式转变。生态家园建设具有明显的增收作用。同时,农户参与生态家园项目建设具有明显的技术进步效应。它打破了过去农业生产常规模报酬的特征,改变了依赖要素投入提高产量和种植收入的传统种植思维和实践方式,有利于农业生产向依赖技术进步发挥规模报酬效应实现增收目标的生产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和供热事业的迅速发展,高效清洁供热在中国农村引起关注。该文以天津市小塔沽村为供暖对象,对其进行热负荷估算,并采用方案比较法,针对农村2种新能源燃气(生物质气化燃气和户用沼气)分散供热的经济效益(投资、运行费用、投资回收期)和温室气体减排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户用沼气分散供热初投资高于生物质气化燃气分散供热,前者为后者的1.86倍;户用沼气运行费用也略高于生物质气化燃气,但生物质气化燃气分散供热后期管理要优于户用沼气分散供热,另外,户用沼气存在副产物经济效益,每年可高达29.9万元。2种供热方式温室气体减排效益接近,CO2的减排量都为561.18 t/a,CH4减排量约为1 300~2 200 kg/a。整体而言,生物质气化燃气分散供热优于户用沼气分散供热经济性。特别针对农村的管理水平落后,生物质气化燃气分散供热的优点更加突出。所以类似天津郊区这样的农村地区,供暖期需要大量燃气的农村宜采用生物质气化燃气分散供热方式。该文可从经济、环境角度为农村类似情况燃料及供热方式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农村户用沼气CDM项目温室气体减排潜力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该文以湖北恩施州农村户用沼气池项目为例,利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清洁发展机制理事会批准的方法学AMS-III. R 和AMS-I.C,分析了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潜力。项目位于湖北省西南部的贫困地区,涉及8个县市的33 000个农户。研究表明:户用沼气池的建设既能减少目前粪便管理方式造成的CH4排放,又能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和减少CO2温室气体排放, 预计每个农户可实现温室气体减排 1.43~2.0 t二氧化碳当量,整个项目实现年减排温室气体 58 444 t二氧化碳当量。  相似文献   

17.
固化土结构沼气池是在传统以砖砌体沼气池和混凝土现浇沼气池建造基础上,利用土壤固化技术建造的一种新型户用水压式沼气池。将固化土作为池底结构材料和池壁材料,在冲积土、紫色土、黏土等3种土壤条件下建造了不同组合模式的固化土结构沼气池。经破坏性极限压力试验表明,所建沼气池均符合国家《户用沼气池质量检验验收规范GB/T4751-2002》标准。对固化土结构沼气池与传统沼气池建造成本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部分建池材料实现就地取材,商品建材的使用量和运输量减少,建池成本降低,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8.
基于LCA的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进一步研究秸秆沼气工程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利用模式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系统比较沼气系统不同单元的环境影响。将秸秆沼气工程建设单元的物质和能量投入及其环境排放纳入生命周期边界,以河南省安阳县西街村秸秆沼气工程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对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建设单元、运行单元和产物利用单元进行清单分析和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表明,该沼气工程运行1 a产出13.60万m~3沼气,系统环境影响综合值为129.94标准人当量。从沼气系统各阶段看,沼气工程建设单元、运行单元和产物利用单元的环境影响潜值分别占沼气系统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的65.62%、32.76%和1.62%。从能源替代角度看,该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替代煤炭的全球环境影响负荷为–132.48标准人当量。与煤炭作为炊事用能相比,该沼气工程的环境影响负荷可降低50.50%,秸秆沼气作为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可以有效替代煤炭燃烧从而改善环境质量。沼气工程建设阶段的环境影响对秸秆沼气集中供气系统总环境影响的贡献最大,而产物利用阶段环境排放影响最小。秸秆沼气工程运行单元的煤炭增温和电力消耗是影响沼气工程环境排放的重要因素,选择低碳环保的沼气增保温方式和降低工程运行电耗是未来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工艺改进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