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基于农业产业化的县域特色农业发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常德市县域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常德市县域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提出了常德市县域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化的基本思路,从突出区域特征发挥规模效应,以基地建设推进产业化;搞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促进特色农业推广;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工作,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县域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加强扶持与引导,提高宣传与教育的力度等5个方面,提出常德市县域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具体措施,从而促进常德市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依据《2008年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相关数据,综合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省各县市经济发展差异很大,发展很不平衡,将湖北省76个县市分为F〉1、0〈F〉1、F〉0三大类,即县域经济较发达地区、县域经济中等发达地区与县域经济发展较低地区。基于湖北省经济发展现状,提出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坚持市场经济的改革取向,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牢固树立工业兴县、工业兴市的思想,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切实把工业化、产业化落实到项目和企业的发展上来;继续坚持用硬措施改善软环境,以环境创新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等。  相似文献   

3.
我国县域工业化的内涵、发展路径与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探讨了县域经济、县域工业化的理论内涵;分析了推动县域工业化的内在动力;从资源开发、中心城市带动、农业产业化推动、产业集群聚集、外向经济推进、"一县一业"主导,产业转型等方面,探讨了县域工业发展途径和模式;从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增长方式转变、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加快县域工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根据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进程,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并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经济,经济能否发展关键又要看农村经济能否得以快速发展,而县域民营经济将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发展县域民营经济对推进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至关重要。农村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县域民营经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在于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发展经济。近年来,县域民营…  相似文献   

5.
基于前人的研究,修正了城镇化的评价模型,对辽宁农村城镇化水平进行了综合测度.对辽宁省县域经济实力的总体评价为:县域经济在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县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势头良好.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县域经济总体实力不强,县域单位间发展不均衡,县域产业结构不合理,县域对外开放程度偏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较大,县域社会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提出加快辽宁农村城镇化的建议:建立多元化投资体制拓宽城镇化建设的融资渠道;用发展的观点,科学规划,调整和优化城镇体系;通过各种手段进行不同形式的文化素质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大力推进农村工业化建设,推进三大产业的协调发展;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坚持走集约化发展道路;加强环境质量管理丰富城镇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作为城乡结合部的小城镇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从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县城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以及县域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阐述了小城镇建设对于县城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小城镇建没中存在的制度障碍和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县域处在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的联结点,是三化统筹战略的重要平台,县域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城镇化推进的速度和程度。吉林省自县域突破战略和扩权强县改革以来县域经济与城镇化发展较快。但仍存在发展总体水平较低、发展质量和综合承载能力较弱、产业结构不优以及城镇建设规模不大等问题。应从政策落实、工业带动、县城突破、扶持民营经济以及加强生态建设等方面推进县域经济与城镇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基于农业产业化的常德市县域经济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常德市县域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常德市县域农业产业化发展基本思路,从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县域农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提高农民和农业的组织化程度;正确选择县域农业主导产业,扩大特色规模;突出县域农业资源优势,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区;加大扶持力度,健全县域农业产业化社会服务体系等5个方面提出了发展常德市县域农业产业化的措施,从而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与实力,促进常德市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赵锦域  王青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8):4801-4802,4804
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体系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在现阶段,西部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着诸多问题,应加强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以资源优势为依托,发展特色经济。  相似文献   

10.
推进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司孟月 《河南农业》2008,(18):25-26
本文在分析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整体发展滞后、工业化进程缓慢、城镇化水平低、农业产业化进程滞后、对外开放度不够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几点推进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一是加大解决三农问题的力度,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二是积极推进县域经济工业化发展,增强县市工业经济实力;三是积极培育县域特色化经济;四是制定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发展跨县域经济 加快陕西红枣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红枣产业是陕西省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已成为陕西省基地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但目前,在县域分割下陕西红枣产业的发展却存在生产结构“小而全”、市场上恶性竞争、资源不能优化利用等问题,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进程。本文提出了跨县域进行资源配置、建立跨县域大龙头企业、创立跨县域大品牌等措施,以跨县域经济发展,促进陕西红枣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山西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之一。本文从自然、经济、社会特征方面,介绍了山西贫困地区分布状况。从经济与农民收入水平、城镇化率、城乡经济发展,分析了山西贫困地区推进"三化"(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面临的问题。统筹推进"三化"的途径选择是: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拓展农业功能,做大做强县域经济;着力县域新型工业化和特色城镇化;以特色农业带动农业现代化;发挥贫困区资源优势,增强经济实力。提出了实现"三化"同步发展的对策:推进农业依法行政,实现转型跨越发展;实施片区扶贫开发战略;用政策导向加快贫困区整体脱贫致富;建立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对甘肃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全国31个省区中,甘肃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较差;工业化水平低;特色农业初具规模,但相对优势不足,产业化、品牌化程度低;民营经济发展迅速,但资金和环境成为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素。要如期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就必须坚持非均衡发展、特色产业优先,提升产业结构层次,突破县域、坚持大区域经济的三大发展思路,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突出发展工业经济,把培育特色农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把壮大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实现新农村建设中县乡政府职能的转变,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省直管县"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为促进青海省互助县发展现代农业,完成"十三五"期间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阐述了互助县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的建议,以期促进互助现代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是重要的粮菜兼用型作物,在彭阳县种植历史悠久。近年来,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产量、质量不断提升,已成为县域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但随着马铃薯种植面积的扩大、种薯产业开发滞后、综合增产增效栽培技术覆盖率不高,使经济效益稳而不增。通过对彭阳县马铃薯产业的调研分析,指出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彭阳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浅谈互助县农业产业化发展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青海省互助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该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7.
杨韵龙  张馨菡 《农学学报》2021,11(5):97-100
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也是许多发达国家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的普遍做法。四川省安岳县是西部典型的农业大县,运用实地走访、书面调研等方法,深入探究了安岳县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做法和经验,旨在以安岳县为例,研究产业融合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对产业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建议等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安岳县在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农产品加工、发展乡村休闲等方面有较好的成绩,但依然存在农业规模化水平低、科技服务体系不够健全、产业融合不够紧密等问题,并提出通过推动产业改造升级、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和壮大新型经营主体,以及补齐农村发展短板等方面不断提升产业融合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8.
吴奇志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4):3532-3533
首先阐述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重大意义,然后基于对合肥市肥西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调查,提出了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胡皓 《安徽农业科学》2013,(17):7716-7718
分别选取县域经济较为发达的江苏省徐州市下辖3县(市、区)以及较为落后的黑龙江省绥化市下辖的6县(市、区),研究了其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了2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主要是资源禀赋、产业结构、招商引资和领导观念的差异。从而提出了借鉴江苏省经验来加快发展黑龙江省县域经济的对策,一是发挥资源优势,走农业产业化道路;二是优化产业结构,壮大民营经济;三是扩大招商引资的规模和质量,挖掘人才潜力;四是解放思想,完善县域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