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巢湖喹诺酮及四环素类药物污染现状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SPE-UPLC-MS/MS),对巢湖湖水中喹诺酮和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污染现状进行测定,同时分析南淝河等主要入湖河流及城市污水厂进出水中抗生素的残留水平。结果表明,湖区14个监测点湖水中喹诺酮和四环素类抗生素均不同程度检出, 10种抗生素平均浓度为1.3~42.3 ng·L-1;巢湖西半湖湖心水中抗生素检出率和残留浓度明显高于东半湖湖心处;巢湖北岸4个乡镇居民生活等活动对湖水中抗生素含量有一定影响,其中黄麓镇近岸湖水中诺氟沙星浓度最大(8.1 ng·L-1);入湖河流均有抗生素检出,其中南淝河水中抗生素浓度最高,达到550.7 ng·L-1;合肥市主要污水处理厂进出水中均含有大量抗生素,氧氟沙星和土霉素为主要污染物。可见,巢湖湖水受到抗生素污染,入湖河流、沿岸居民生活排水及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是巢湖抗生素的主要来源,需加强对抗生素使用的管理和污染防治。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东洞庭湖抗生素及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的时空分异特征,采集了东洞庭湖流域丰水期和枯水期的沉积物样品,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了4类12种抗生素和8种相应抗性基因。结果表明:沉积物中抗生素浓度水平处于ng·g-1级别,枯水期4类12种抗生素的检出率和浓度水平均高于丰水期。丰水期沉积物浓度范围为ND(未检出)~176.94 ng·g-1,平均浓度为9.75 ng·g-1;枯水期浓度范围为ND~101.34 ng·g-1,平均浓度为10.88 ng·g-1;磺胺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是东洞庭湖主要的抗生素。丰水期沉积物样品中共检出8种ARGs,绝对丰度范围在ND~1.03×107 copies·g-1;枯水期绝对丰度范围为9.93×102~6.32×109 copies·g-1。从空间上看,下游ARGs总丰度高于上游。沉积物中抗生素与ARGs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并且在枯水期表现出更好的正相关性。研究表明,东洞庭湖表层沉积物中抗生素及抗性基因的浓度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有较明显的差异,在枯水期和靠近水产养殖的区域污染水平更高。  相似文献   

3.
为揭示海南东部(万宁和陵水)海水养殖区中抗生素的污染情况,笔者利用LC-MS/MS对海水中磺胺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和喹诺酮类等4类40种抗生素进行检测.结果 表明,13个采样点的抗生素残留质量浓度为10.28~ 156.63 ng·L-1,检出喹诺酮类抗生素2种、四环素类抗生素3种、氯霉素类抗生素1种,磺胺类抗生素未...  相似文献   

4.
为了评价湖州地区苕溪表层水体抗生素的污染水平和生态风险,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对东、西苕溪表层水体中3类典型抗生素(喹诺酮类、四环素类、磺胺类)的污染水平和污染特征开展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苕溪表层水体中共检测出8种抗生素,其质量浓度范围≤326.6 ng/L。其中磺胺二甲基嘧啶的检出率最高,达52.1%;磺胺甲基异噁唑的质量浓度平均值最高,为15.6 ng/L。无论是检出率还是质量浓度,均为磺胺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整体而言,西苕溪污染水平低于东苕溪。与国内外其他水域相比,苕溪水体中抗生素的质量浓度总体处于较高水平。本研究的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苕溪水体中的抗生素对相应的敏感物种存在较高的生态毒性风险,其中磺胺甲基异噁唑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梯田稻鱼共作环境中有机氯农药(OCPs)的残留现状及其生态风险,于2017年5月采取红河县哈尼梯田所在区域不同海拔的水样和土样,并通过气相色谱仪检测定量进行OCPs的组成、来源分析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水体中共有12种OCPs被检出,残留总量范围为60.43~4 335.35 ng·L-1,平均值为650.35 ng·L-1;底泥环境中检测到11种OCPs,残留总量范围为6.68~26.36μg·kg-1,平均值为12.29 μg·kg-1。哈尼梯田环境中氯化脂环类OCPs高于氯苯类,主要分布于底泥环境中。从各海拔位点得到的检测结果来看,OCPs的残留并没有随海拔高度而变化。来源分析表明,该地区除历史性残留的OCPs外,存在新的OCPs输入。风险评价最终结果发现,水源汇合处、低海拔和中海拔地区水样中异艾氏剂的残留对水体鱼类存在较大风险;底泥中OCPs的残留风险要高于水中,部分采样位点六六六类、滴滴涕类、硫丹Ⅱ、氯丹和异狄氏剂存在较高的生态风险,而七氯在各个位点的残留均有较大的生态风险。总结得出梯田稻鱼共作环境中,底泥中的OCPs残留较水体需要更多的监控,而OCPs残留中的氯化脂环类需要进一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通过模拟大气氮沉降,对安徽祁门查湾自然保护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大气降雨及穿透雨进行持续监测,探讨森林降雨中可溶性有机碳、氮动态对大气氮沉降的响应。本试验设置了2个处理即高氮处理和无添加对照。结果表明,降雨中水溶性有机碳(TOC)年平均含量为3.204 mg·L-1,NH4+-N为0.243 mg·L-1,NO3--N为0.408 mg·L-1,可溶性有机氮(DON)为0.754 mg·L-1。经过森林林冠淋洗后,穿透雨中TOC年平均浓度达5.623 mg·L-1,对照林分(5.923 mg·L-1)>高氮处理(5.322 mg·L-1);NH4+-N年平均浓度为0.285 mg·L-1,对照(0.273 mg·L-1)<高氮处理(0.297 mg·L-1);NO3--N年平均浓度为0.509 mg·L-1,对照(0.523 mg·L-1)>高氮处理(0.494 mg·L-1);DON年平均浓度为0.691 mg·L-1,对照(0.665 mg·L-1)<高氮处理(0.716 mg·L-1)。降雨经过林冠层后,TOC、NH4+-N、NO3--N含量均有明显提高,但DON的含量有所下降;短期的模拟氮沉降对穿透雨可溶性碳和氮没有显著影响。大气降雨中TOC、NH4+-N、NO3--N、DON含量的季节变化明显,主要受控于降雨强度、降雨量,穿透雨的变化可能和树木的生理需求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7.
试验通过建立景观水模型,探究了木聚糖酶在不同作用条件下对景观水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的降低效果。结果表明:作用时间、温度、酶浓度一定时,pH值7.0时COD降低19.19 mg·L-2,去除率可达9.84%;pH值、酶浓度、温度一定时,作用时长11 h时COD降低19.36 mg·L-2,去除率可达10.86%;pH值、作用时间、温度一定时,酶浓度3 IU·L-2时COD降低31.97 mg·L-2,去除率可达17.02%;pH值、酶浓度、作用时间一定时,55℃时COD降低18.16 mg·L-2,去除率可达9.39%;酶浓度4 IU·L-2、温度50℃、作用时间11 h,COD降低57.06 mg·L-2,去除率可达29.53%。因此,木聚糖酶在一定条件下能够高效降解景观水中部分有机物,有望联合其它水处理工艺,进一步提高景观水的修复效率。  相似文献   

8.
利用同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SPE-HPLC-MS/MS)分析了天津近郊养殖水体的表层水及沉积物中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及磺胺类3类共18种抗生素的残留,同时考察3类抗生素在不同季节的变化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淡水养殖水体的表层水中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和土霉素等检出率较高,浓度范围在10.5~26.8 μ.g·L-1之间;相对地,在养殖水体的沉积物中磺胺甲基异噁唑、磺胺甲噻二唑、磺胺二甲氧嘧啶、诺氟沙星的检出率较高,浓度范围在1.5~30.1 μg·kg-1之间.研究同时发现,冬季3类抗生素在表层水和沉积物中的检出率和检出浓度普遍高于夏季.说明在我国部分淡水养殖地区的养殖水体中已经有一定量的磺胺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残留,并可能威胁到水生生物的安全,进一步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因此应加强对淡水养殖环境中抗生素残留的监测与管理.  相似文献   

9.
725杨组培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美洲黑杨725杨树(Populus deltoides cl.‘725’)叶片为材料,对其再生体系的建立及其分化和生根苗对潮霉素B的浓度筛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叶片的最佳消毒体系为75%的酒精消毒时间8 s,0.1%的升汞消毒3 min,最佳诱导愈伤的培养基是MS+6-BA 0.2 mg·L-1+2,4-D 1.5 mg·L-1+蔗糖25 g·L-1+琼脂6 g·L-1;最佳诱导分化培养基为MS+6-BA 1.0 mg·L-1+NAA 0.3 mg·L-1+KT 0.3 mg·L-1+蔗糖25 g·L-1+琼脂6 g·L-1;适宜的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6-BA 0.3 mg·L-1+ NAA 0.05 mg·L-1+蔗糖25 g·L-1+琼脂6 g·L-1;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01 mg·L-1+ IBA 0.7 mg·L-1+蔗糖20 g·L-1+琼脂6 g·L-1;对725杨叶片分化和不定芽生根进行了潮霉素B的敏感性试验,确定叶片分化的临界浓度为2.5 mg·L-1,生根的临界浓度为1.5 mg·L-1。  相似文献   

10.
黑翅土白蚁ISSR-PCR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单因子梯度优化的方法,对已初步建立的黑翅土白蚁ISSR-PCR的反应体系在dNTPs浓度、Mg2+浓度、引物浓度、模板量及TaqDNA聚合酶用量等方面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适用于黑翅土白蚁的ISSR-PCR反应体系中各因素的最佳浓度分别为:dNTPs 0.2 mmol·L-1,Mg2+ 3.0 mmol·L-1,引物浓度0.4 μmol·L-1,模板用量DNA 20 ng,TaqDNA聚合酶2.5 U。  相似文献   

11.
草海水体中多环芳烃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GC-MS测定草海水体15个样品中16种优先控制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分析其组成和来源特征,并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水体中PAHs总量的变化范围为13.40~694.93 ng·L-1,平均值为334.73 ng·L-1,高于太湖、巢湖、鄱阳湖等国控重点湖泊;草海水体中PAHs组成以2、3环为主,占PAHs总体含量的68.59%;空间分布表现为湖心区浓度最低,受附近居民影响较大的近岸区南侧浓度最高.源解析结果显示草海水体中PAHs的主要来源为煤和木材、柴薪等生物质的燃烧,主要通过生活污水排放进入草海.通过风险商值的方法对PAHs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PAHs在12个采样点呈现低风险水平,2个中等风险,1个高风险,其中5、6环PAHs的平均风险商值占总体的64.87%.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13个啤酒花品种(品系)为试材,对其茎尖培养的基本培养基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浓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品种间在增殖数目和嫩茎高度上均存在差异;啤酒花的茎尖培养要求基本培养基中高的无机盐含量,MS.Anderson 培养基适于啤酒花的茎尖培养。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与浓度上,BA2.0mg·L-1为各品种所必需;而对于GA 及生长素的要求则因品种而异。卡斯凯特、簇生约基玛、巴卡、泰特纳吉不必添加IBA 和GA,8301,目标,布林、弗哥日需添加GA0.3mg·L-1,威拉梅特、美国大花、柯密特需添加IBA0.2mg·L-1,GA0.3mg·L-1,而赫斯布鲁克G 则要求添加IBA 2mg·L-1,GA0.3mg·L-1,青岛大花只需添加IBA2.0mg·L-1。使用自来水代替蒸馏水取得良好结果。以微型扦插方式生根取得85%的生根株率,平均生根系数5,平均根长3.5cm,移栽成活率76%。  相似文献   

13.
以冬油菜品种“陇油6号”为材料,通过中性盐NaCl∶Na2SO4(9 mol∶1 mol)混合胁迫(浓度为40、80、120、160、200 mmol·L-1和240 mmol·L-1,Na+浓度依次为44、88、132、176、220 mmol·L-1和264 mmol·L-1)和碱性盐NaHCO3∶Na2CO3 (9 mol∶1 mol)混合胁迫(浓度为10、20、30、40、50 mmol·L-1和60 mmol·L-1,Na+浓度依次为11、22、33、44、55 mmol·L-1和66 mmol·L-1)处理油菜种子和幼苗,研究不同盐、碱胁迫下油菜种子萌发特性并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对“陇油6号”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无害的最大混合盐浓度为160 mmol·L-(pH=6.67,Na+=176 mmol·L-1),最大混合碱浓度为50 mmol·L-1(pH=9.29,Na +=55 mmol·L-1);随着盐、碱胁迫浓度增大,“陇油6号”幼苗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逐渐 降低,细胞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先上升后下降,碱性盐溶液胁迫下降幅度明显大于中性盐溶液胁迫;在同一盐、碱胁迫浓度时,处理时间越长,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越低,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越高。这表明盐、碱胁迫对“陇油6号”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是两种不同的胁迫,且碱性盐胁迫强于中性盐。  相似文献   

14.
为了全面识别湖南石门雄黄矿区环境的As污染现状,为矿区环境修复和生态健康提供依据,系统分析了该矿区矿渣、农田土壤与地表水体中As污染的空间分布、形态组成和酸雨溶出特性。结果表明:石门雄黄矿区矿渣As浓度高达10.3~389.3 g·kg-1,XRD分析表明As主要以其矿物晶体As2S3形态存在,SPLP模拟酸雨浸提矿渣As溶出浓度达到16.5~84.0 mg·L-1;矿渣上层覆土As浓度高达3.8~27.3 g·kg-1,超出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三级标准95~682倍,覆土的酸雨浸出液中As浓度达到0.1~0.6 mg·L-1,超出国家Ⅴ类地表水质量阈值1~6倍。由于矿渣渗滤液污染,矿区黄水河As含量峰值达到765 μg·L-1;矿区农田土壤As含量为43~2268 mg·kg-1,其中水溶态、表面吸附态、Fe/Al结合态和碳酸盐结合态As分别占总As 的1.0%、1.6%、27.0%和11.5%,高As值集中分布于果树种植区;在模拟酸雨淋溶与施用磷肥条件下,农田土壤As浸出浓度达到0.03~4.6 mg·L-1。根据以上结果,高浓度含As矿渣是石门雄黄矿区农田土壤和河流发生持久性严重As污染的重要贡献源,可进一步通过食物链造成人体As暴露。  相似文献   

15.
沼气工程会产生大量的沼液,其养分浓度低、体积巨大,且含有抗生素等污染物,是沼液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中需要解决的难题。本研究利用BiFeO3/H2O2类芬顿体系去除猪场沼液中3种磺胺类抗生素,通过设置单因素条件考察了沼液初始pH值、H2O2浓度、催化剂BiFeO3的添加量对沼液中抗生素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磺胺类抗生素去除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初始pH=5、H2O2浓度为0.8 mol·L-1、催化剂添加量为0.8 g·L-1,在此条件下,磺胺甲恶唑、磺胺甲基嘧啶、磺胺嘧啶去除率分别为97.93%、89.67%、86.42%,平均去除率为91.34%;沼液中总氮、总磷、总钾的保留率分别为94.7%、96.2%、95.1%。BiFeO3经过4次重复使用,其类芬顿体系对沼液中3种磺胺类抗生素的平均去除率基本不变,说明其稳定性好、可重复利用。研究表明,BiFeO3/H2O2类芬顿体系去除猪场沼液中抗生素具有良好的效果,为沼液无害化处理提供了一种可能方案。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大房郢水库表层水和沉积物中微塑料的污染现状及其差异,通过采样、密度提取、显微镜观察和拉曼光谱仪测定等方法,对大房郢水库中微塑料的丰度、类型、大小、颜色和聚合物类型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表层水中微塑料的平均丰度为(18.62 ± 7.12) n·L-1,沉积物中微塑料的平均丰度为(162.00 ± 57.45) n·kg-1;大房郢水库中微塑料类型以纤维、颗粒和微珠为主,沉积物中微珠的占比高于表层水;50 μm~1 mm范围是表层水和沉积物中占比最高的尺寸类型,其在沉积物中(92.62%)的占比要高于表层水中(84.49%);沉积物中透明(49.22%)和白色(28.41%)微塑料的占比要高于表层水中,沉积物中黑色(18.66%)微塑料的占比要低于表层水(36.24%);微塑料主要聚合物类型为聚乙烯(PE)、聚苯乙烯(PS)和聚丙烯(PP);沉积物中(27.47%)的PS占比高于表层水中(23.73%),而PE和PP在沉积物中的占比低于表层水中。使用污染负荷指数(PLI)评估大房郢水库表层水和沉积物中微塑料的生态风险,结果均表明大房郢水库处于Ⅰ级风险等级,表层水中的微塑料PLI值显著高于沉积物。  相似文献   

17.
利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质谱-串联质谱(HPLC-MS/MS)技术,调查了福建厦门市和莆田市畜禽养殖场的畜禽粪便、粪肥、作物土壤、沟渠底泥和人工湿地土壤共27份样品中8种抗生素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从样品类型来分析,除了大环内酯类在畜禽粪便中的平均检出浓度大于有机肥之外,样品中抗生素浓度顺序为有机肥>畜禽粪便>作物土壤、沟渠底泥和人工湿地;从抗生素种类来分析,喹诺酮类抗生素(QNs)的检出浓度最高,单个样品总含量∑QNs在粪肥中最高达到2 967.6 μg·kg-1,在作物土壤中最高达到579.0 μg·kg-1;值得注意的是,14份作物土壤样品中有50%样品的∑QNs超过生态毒性效应浓度(100 μg·kg-1);磺胺类抗生素(SAs)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MLs)的检出浓度相对较低,单个作物土壤样品∑SAs和∑MLs都低于100 μg·kg-1;从检出平均值和检出率来分析,磺胺类污染以磺胺二甲嘧啶(SM2)为主,大环内酯类以罗红霉素(ROX)为主,喹诺酮类检测浓度环丙沙星(CIP)最高,检出率恩诺沙星(ENR)最高。畜禽养殖基地的抗生素污染问题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从长期受农药苯磺隆污染的土壤中通过采用富集培养分离技术得到4株以苯磺隆为唯一碳源生长的细菌,分别将其命名为B1、B2、B3和B4。通过观察这4种菌株的形态学特征,研究其生理生化特性以及分析其16S rDNA序列,初步鉴定菌株B1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B2为戴尔福特菌(Delftia sp.),B3为微杆菌(Microbacterium sp.),B4为产碱杆菌(Alcaligenes sp.)。并通过研究温度、初始pH值、接种量、苯磺隆初始浓度、培养基体积、氮源、碳源、Mg2+浓度等因素对4种菌株生长情况的影响,确定了菌株的最佳生长条件。结果显示,B1菌株的最适温度为35℃,其他3株菌株均为30℃。菌株B3最适pH为8.0,其余3株菌株均为pH7.0。B1和B3菌株最适接种量为15%,B2和B4最适接种量为10%。菌株B3最适苯磺隆初始浓度为100mg·L-1,其余菌株最适苯磺隆初始浓度均为200mg·L-1。4株菌株最适培养基体积均为75mL,最适氮源均为硝酸铵,最适碳源均为葡萄糖。B2菌株最适Mg2+浓度为100mg·L-1,其余3株菌株均为200mg·L-1。B1和B4菌株最适NaCl浓度为20g·L-1,B2菌株NaCl浓度为-30g·L-1,B3菌株最适NaCl浓度为50g·L-1。该结果为利用微生物对农药苯磺隆污染的土壤进行原位生物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畜禽粪污抗生素对土壤生物学效应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养殖粪污抗生素土壤残留风险,从数据库文献检索获得国内外近10年来发表的相关论文,通过统计分析论文的结果,以获得现有相关研究的主要结论和主要趋势。利用关键词检索获得相关论文,通过Meta分析(Meta-analysis)的方法分析论文中关于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和磺胺类这3类抗生素在土壤中残留的影响因素及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抗生素进入土壤后前7 d降解速率较快,之后会逐渐趋于平缓,第30 d时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磺胺类抗生素的最终降解率分别为77%、85%、91%。土壤类型、pH能显著影响抗生素的降解率,弱酸性土壤更有利于抗生素降解。3种抗生素在土壤中浓度大于10mg·kg~(-1)时会抑制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影响能力为氟喹诺酮磺胺类四环素类。土壤中抗生素能够自然降解,30 d内降解能力表现为磺胺类四环素类氟喹诺酮类,土壤pH越低,降解效果越好;抗生素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存在显著影响,抗生素浓度越大抑制越明显;土壤pH在4.3~9.4的范围内时,pH越高抗生素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越强。  相似文献   

20.
雌激素内分泌干扰物质对生物体的影响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作为重要的化工生产中间体,大量此类物质会随污水排放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未被去除而进入周边水环境,对人和动物产生潜在的危害。为了解城市污水处理厂中典型雌激素内分泌干扰物质的污染现状,建立了固相萃取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同时测定了污水处理厂水样中雌酮(E1)、雌二醇(E2)、雌三醇(E3)、17α-炔雌醇(EE2)、双酚A(BisphenolA,BPA)及壬基酚(Nonylphenol,NP)。结果表明,以AcquityUPLCTM BEH C18柱(50 mm×2.1 mm,1.7 μm)为分离柱,乙腈和5 mmol·L-1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质谱在选择ESI负离子模式的条件下,目标化合物于8 min内实现了分离。方法的检测限为4~30 ng·L-1,定量限为10~40 ng·L-1,6种目标化合物在0.5~200 μg·L-1范围内线性关系显著,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回收率。按照此方法,对H市4个典型生活污水处理厂的水样进行分析,总排水口水样中检测出雌酮(E1)、雌二醇(α-E2)、雌三醇(E3)、双酚A(BPA)及壬基酚(NP)5种目标化合物,浓度范围分别为0.002~0.41 μg·L-1、0.01 μg·L-1、0.11~3.73 μg·L-1、0.04~4.42 μg·L-1、0.15~1.30 μg·L-1。该方法简单快捷,灵敏准确,满足污水处理厂水样中雌激素内分泌干扰物质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