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绿色金融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举措。立足党对金融事业的领导、金融体制的改革、“三权”分置土地制度等中国的现实基础,结合新发展理念研究绿色金融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分析认为绿色金融能够通过科技产品创新、协调农业资源、引导绿色发展、打造开放式金融体系、促进区域共享赋能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为此,应该采用创新发展金融科技与绿色产品、协调各方金融服务完善绿色政策,强化绿色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建立数字化开放式绿色金融体系,通过普惠共享提高绿色金融服务水平等,从根本上打造具有优势特色的中国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2.
生态农业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方向,是实现绿色崛起的重要手段。以"绿色转型,生态富农"为主题,以加快农业生态化为主线,通过实施生态农业十大工程,推进生态循环农业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力争把三亚建成全省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区。  相似文献   

3.
杭州市萧山区临浦镇以“非粮化”整治和绿色农田建设为契机,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以“设施完善、生态良好、智慧管理、富民惠民”为目标,通过农田整治、科技赋能、生态自治,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绿色化、生态化、数字化,高质量打造绿色农田,以项目带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绿色生态+农文旅”融合发展,推动农业一二三产深度融合,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增美、农业增效,赋能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4.
生态农业建设是当前农业实现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之一。重庆市通过多年的生态农业建设,形成了种养结合型循环现代生态农业模式、空间多维度开发型立体现代生态农业模式、农业多功能型融合现代生态农业模式、"互联网+科技"型现代生态农业模式、庭院经济型现代生态农业模式五大主要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对全市生态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生态农业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着力解决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拓展农业产业发展链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农业生态化转型,向"生态"要收入,形成一种长效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5.
生态农业是一种以环保为出发点,运用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综合生产体系,是我国转变农业发展战略,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选择,文章汇集当前国内外一些在生态农业上各具特色且有成效的发展模式,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台湾地区已全面进入现代农业发展阶段,总结其发展经验对推动中国大陆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回顾了台湾地区现代农业转型发展历程及经验,研究发现,台湾地区通过两次农地改革及一系列制度创新,成功实现了农业现代化转型,而且具有深化农地改革、构建高效的农业管理制度体系、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精品农业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最后,提出了中国大陆应加快农地流转,扶持农民合作组织发展,走市场、品牌、生态农业之路,健全农业标准化体系等方面的启示,以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作为绿色经济的重要支柱,绿色金融不仅构成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的动力源泉,其自身也代表经济结构优化转型和颠覆式创新的战略发展方向。在绿色金融领域,金融科技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全面赋能传统绿色金融业务。但金融科技赋能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主要包括人才缺乏、金融科技创新不足、资金投入较少、信息披露制度尚不完善等方面。为了持续推动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未来可从完善金融科技人才培养机制、建立绿色金融科技创新平台、合理引导利用各类资金等方面做出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互联网经济、绿色经济、共享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体系日益健全和完善,逐步成为了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农业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要更好更快的发展农业经济,进一步推动农业经济的转型升级,就有必要将新经济发展的模式融入到农业经济产业之中,实现农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文章就主要围绕新经济背景下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一课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刘金林  刘燕 《安徽农业科学》2024,(4):245-246+249
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题,农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数字赋能。从数字经济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困境和实践路径3个方面展开研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通过协同共享效应激发农户内生动力、打破时空界限,优化农村人力资本结构、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共生的价值;存在数字农业人力资源短缺、数字化转型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撑不足、农业经营分散现象普遍的困境;实践路径为打造专业化数字农业人才队伍、加大资金投入,促进科研创新、完善顶层设计,制定产品标准。  相似文献   

10.
1现阶段中国生态农业的目标21世纪全球经济生态化、知识化的趋势,决定了生态产业是产业革命的必然结果;同样,21世纪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方向也必然是使农业现代化纳入生态合理的轨道,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针对当前我国农业出现的社会效益与自身经济效益的矛盾、分散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以及受市场和自然资源双重约束的几大矛盾并没有完全解决;而农业生产从数量向品种、质量转化,产值贡献弱化、市场贡献以及农业环境贡献功能增大的现实,决定了发展生态农业,特别是生态农业产业的必要性。为此目的,生态农业应转向探索协调农村经济与…  相似文献   

11.
为从总体上分析评价中国建设农业强国的客观基础,本研究基于对农业强国的理论认识和前人相关评价研究基础,重点体现农业强国国际共性与中国特色相结合的基本思路,初步提出了农业强国的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包括农产品供给能力、农业产业竞争力、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农业绿色发展能力、农村现代化水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农业政策支持力度7个维度35个指标。通过国别数据收集与整理分析,评价中国特色农业强国的实现度。对标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中国农业强国实现度达到的67.20%,表明中国建设农业强国已经奠定了比较好的基础,正处于建设农业强国的关键攻坚阶段。具体来看,在全部35个指标中,中国已有11个指标达到世界农业强国平均水平;在农业绿色发展能力和农业政策支持力度方面基本达到了世界农业强国平均水平,但在农业产业竞争力、农村现代化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农产品供给能力方面均存在明显短板。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要着力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强化农业产业竞争力、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效能、提升农村现代化水平、提升农业基础设施水平等对策建议,以期为制定我国农业强国建设规划的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长期的农业实践中,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不同于西方的农业文明和农业生态观,包括和谐共生的农业生态保护思想及以合天时、地脉、物性之宜为核心的农业生态保护制度,并重视农业技术在农业生态保护中的应用。通过对我国古代农业生态保护思想和现代农业发展中生态环境问题的探析,阐述了我国古代农业生态保护思想和保护制度对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借鉴意义,以及建立现代农业生态保护制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作为形成中的中国特色现代化概念,吸收农业强国的五大特色,具有与中国式现代化结构相似但内涵有别的五维特征,即基于人口规模巨大、人均资源不足且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基础;追求“农业强”“农村美”和“农民富”的总体现代化目标;包含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等多维文明内涵;推进生态低碳农业和农村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意蕴;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和共同繁荣的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14.
文章在绿色农业背景下参照PRS模型的理论框架,探索性地构建具有绿色农业和都市地区农业特征的生态安全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加权函数法计算上海市农业生态安全指数,并利用"障碍度"诊断模型对上海市农业生态安全的阻碍因素进行探讨,得出以下结论:受到压力层、状态层和响应层子系统安全指数的综合影响,农业生态综合安全指数在2000-2008年存在下降趋势,随后以年均3.42%的速率保持增长态势;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农用柴油使用量、节水灌溉率、有效实灌率、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五项指标在2017年对农业生态安全的障碍度均超过10%,是影响上海市农业生态安全的主要障碍因素,上海市农业生态安全的主要威胁来自压力层和状态层子系统。因此,减少农业污染物排放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等措施,有利于提高农业生态安全指数。  相似文献   

15.
全面推进乡村高效生态农业优化协同发展,是福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引擎与重要举措。本研究在阐述高效生态农业内涵、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福建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潜力和挑战,以福建省国土空间规划与农业绿色发展要求为依据,提出以“四带十集群三体系”+“4个层次链接互补”+“3大新兴创业工程”为主架构的福建省高效生态农业空间优化布局与发展规划要点,同时因地制宜优化构建以主要河流沿岸为生态廊道、主要山脉和漫长海岸为依托的生态安全与绿色发展的乡村生态经济系统,形成以区域特色现代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带为主体、永久基本农田为基础的农产品优质生产与安全供给的创新发展格局,并结合福建现代农业发展实际提出政策法规、机制创新、组织实施、有效服务、科技兴农、人才队伍等6个方面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农机作业服务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基于中国2004—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规模报酬可变型非期望超效率SBM模型对中国农业生态效率进行测算,并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双固定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农机作业服务对农业生态效率的本地效应及空间溢出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生态效率近年来呈现波动式下降趋势,东部地区生态水平较高,中、西部地区相对滞后;农机作业服务与农业生态效率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农机作业服务对农业生态效率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分别为0.006、0.017和0.024,间接效应约占总效应的75%,表明农机作业服务对农业生态效率影响将会是系统性的,这对推动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农业现代化的研究由来已久,党的十六大以后,中国的农业政策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着力点的三农工作迅速破题,实践推动了学者在内涵、特征、路径选择、指标体系构建等方面对农业现代化展开的研究。随着中国“四化”同步、“五化”协同战略的提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理论研究被赋予了新内涵。在现有涵盖农业现代化内容的“四化”、“五化”同步或协同理论研究成果中,农业现代化的特征、路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不断丰富。笔者通过梳理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农业现代化研究的理论成果,探究农业现代化的新特征、新路径、新指标体系,为中国农业的再次转型升级和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18.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加快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及地区在践行农业生态补贴政策方面已有多年的经验,且均取得了良好的政策效果。本文从农业生态补贴主体、客体、目的、标准及政策效果等方面,对上述国家及地区的农业生态补贴政策进行梳理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总结出对于我国的经验启示,其中包括建立健全农业生态补贴法律法规,明确中央及地方政府在农业生态补贴中的职责和定位,因地制宜制定补贴标准,注重生态项目的科学合理设计,构建严格的监督监测机制等。  相似文献   

19.
帖兰 《陕西农业科学》2023,69(9):97-100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越发丰富、目标指向越发鲜明、建设思路越发明晰。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有助于改善农业生产结构,优化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实现农民收入稳定增长,促成绿色生态农业建设,早日实现全面现代化及共同富裕的目标。本文基于乡村振兴背景,在阐述农业现代化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愿景与实现路径,以期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大数据推动农业现代化应用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中国农业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农产品国内外市场“双重挤压”,农业稳产、农民增收困难等严峻挑战,亟需转型升级、优化结构和提质增效。大数据作为一种与材料和能源一样的新型战略资源,在生产要素耦合、农业系统协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正成为驱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大数据技术在农业信息获取、分析处理和综合服务等方面取得了多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在精准生产决策、食品安全保障、消费需求挖掘和市场贸易引导等方面开始应用。面对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内农业转型升级的艰巨性和漫长性,应该建立大数据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的双重驱动机制。技术上,重点加强数据科学与农业科学交叉融合,夯实现代农业基准数据基础,快速突破适农智能模型分析处理技术以及推动数据服务持续创新;组织上,树立数据意识,加强数据立法,完善数据顶层治理结构,尤其要处理好数据安全与数据开放共享等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